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综合题)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也写在答题卡的空白处。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 (选择题 共4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①黄土高原 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 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 ②东北平原
2.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燕山 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显示的最低温所在区域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B.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太阳辐射少
C.黑龙江北部——纬度高、气温低
D.台湾岛——降水多、太阳辐射少
5.东部地区等温线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东西走向——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受沿岸山脉的影响
C.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D.与盛行风向垂直——受锋面雨带形成的降水影响
6.图中显示的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
A.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B.地势低平,地形平坦
C.地势周高中低,年降水量大 D.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读下表,回答7~9题。
中国十大流域各季节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流域名称
季节 ① 辽河 海河 黄河 ② 淮河 ③ ④ 珠江 西南诸河
春 13 14 13 18 19 19 28 34 27 17
夏 66 65 69 56 58 55 44 36 46 55
秋 18 18 16 23 18 20 20 17 20 23
冬 3 3 2 3 5 6 8 13 7 5
7.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流域分别为( )
A.松花江 长江 西北诸河 东南诸河
B.松花江 西北诸河 长江 东南诸河
C.松花江 长江 东南诸河 西北诸河
D.东南诸河 长江 松花江 西北诸河
8.与其他流域相比,③④所代表的流域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较小,关于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④流域是因为雨季长
B.③流域是因为雨季长,④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
C.③④流域都是因为雨季长
D.③④流域都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
9.下列不属于辽河的水文特征的是( )
A.水量较小 B.汛期短 C.有结冰期 D.含沙量小
10.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11.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有 ( )
A.类型齐全,给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有利条件
B.各类土地比例比较合理
C.各类土地利用中保护较好
D.各类土地分布比较均匀
12.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B.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河谷和低缓丘陵地区
C.新疆、东北边缘地区 D.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读图,回答13~1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17.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青海 B.云南 C.山东 D.甘肃
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18~20题。
18.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19.P市是在某原料基地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 )
A.黑色金属 B.有色金属 C.棉花 D.石油
20.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下图中有我国的部分铁路分布,读图回答21~23题。
21.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22.⑤~⑥铁路沿线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是( )
A.气候干燥,年温差大 B.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23.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
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读图,完成24~27题。
24.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和水分较充足而且配合好,雨期短,光照条件好
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C.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
25.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A.春小麦、大豆 B.冬小麦、玉米
C.棉花、水稻 D.高粱、亚麻
26.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三江平原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27.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图中D地区采取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的模式。下列关于此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B.加大了西部草原区的负担,不利于生态保护
C.中部产粮区粮食转化为饲料,商品率降低,削弱商品粮基地的地位
D.对西部地区有利,但对中部产粮区产生消极影响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28~29题。
28.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
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D.沿公路线分布
29.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克拉玛依为我国西部的石油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重镇,建于1958年。2013年,克拉玛依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59︰86.64︰12.77。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和1990-2007年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①主要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 ②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 ④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 与乌鲁木齐相比,克拉玛依的城市化特点及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低 非省会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少
B.城市化水平高 地势平坦,利于产业集中和城市建设
C.城市人口数量多 为石油工业城市,外来移民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多
D.城市化水平高 为石油工业城市,且地处沙漠,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人口少
32. 青藏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河谷地之中,其主要原因是: ( )
A.谷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 B.谷地中的气温较高
C.谷地中人口较多 D.谷地中的河流有丰富的河流
读台湾岛轮廓图,回答33~34题。
33.有的学者认为:从气候特征上看,城市①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根据可能是( )
A.受沿岸寒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B.受日本暖流的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暖湿气流来自太平洋,冬季暖湿气流来自台湾海峡,全年降水较均匀
D.中央山脉的阻隔使冷空气不能影响到该城市,全年气温偏高
34.②所在地为该岛理想的晒盐场所,这是由于该地( )
A.地处山地背风坡,日照充足,降水少,且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泥质沙滩广布
B.地处沿海平原,海水入侵强烈,土壤中蕴含着大量盐分
C.地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蒸发旺盛
D.台湾海峡海水盐度高,产盐量大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35~36题。
35.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36.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37~39题。
37.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
38.在我国的四极地区发展农业,耕地利用效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9.“红色产业”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农产品的生产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发展该产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0.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第 Ⅱ卷 (综合题 共3题 共40分)
41.读我国某地一月份等温线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A地的气温 ,B地的气温 。(4分)
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D河流是__________,该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5分)
(4)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使之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
生态产区之一。分析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42.读下面A、B两工业基地图,回答:(9分)
(1)濒临海洋:C_____,D_____,(2)城市名称:①____,②____,
(3)核电站:⑤______
(4)矿产地:⑥_____,⑦_____。
(5)图B中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为_____;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
43.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5分)
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2分)
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3分)
水资源短缺是限制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保证该地区的供水安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4)改革开放以来丙地区经济迅速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几年来,出现了丙地区的外资开始向乙地区一带转移的现象。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41(1)-12 ℃42(1)渤海 黄海 (2)沈阳 大连 (3)秦山核电站 (4)辽河油田 鞍山铁矿
(5)太湖平原 棉花 油菜
43
(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
(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3)跨流域调水;加大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改进用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依法治水;适当调整水价等。
(4)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地形(南岭)的阻隔使得珠三角的腹地相对狭小,远离市场;政策优势逐渐丧失;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