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13: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蛙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diàn下来的结果。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掸去(  ) 山麓(  ) 沟hè(  ) 沉dià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沙砾”的“砾”意思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  )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5.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2)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7.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年级(1)班将开展“守护青山绿水”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此外,“我是湿地守护者”线上活动同步开展。下面是线上活动的四个板块的介绍,请你把板块的名称补充完整。
①   ②   
8.周末,你们一家准备去山西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游玩,爸爸妈妈正在为出行乘公交车还是开私家车犹豫不决。请你编写一段文字,说服家人乘公交车出行。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间的脚印(节选)
陶世龙
①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③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④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⑤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⑥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⑦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⑧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9.请从选文中概括出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
10.指出第⑦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和作用。
11.第④段中加点词“很可能”可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1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 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宋协伟
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
④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
13、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地图?
14、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土生土长”好在哪里。
15、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
C.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
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与情绪
①当冬日的寒流从西伯利亚高原吹进神州大地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经常会突然不开心,陷入消极情绪而无心学习呢?别着急,这是正常现象。
②天气的确会影响人的情绪: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然而,______________,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这即是“气象情绪效应”。
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实验证明天气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他们通过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们在社交网站发布的动态,发现当出现过冷、过热及下雨等天气时,动态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大幅度增加。
④从气象角度而言,温度最能影响情绪。据研究表明,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会感到酷热难受、焦躁不安,严重时,人们还会因“情绪中暑”而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炎热的夏天是一年中冲动犯罪最多发的季节。如果环境温度低,则会让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室温低于4℃时,人们的思维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下降,很容易出现差错。
⑤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能让人开心,持续阴天则令人抑郁。阳光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血清素的含量,使人产生放松感和快感;而缺乏光照会导致大脑中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褪黑素分泌量的下降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标志。可见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
⑥在北欧地区,季节性抑郁病症就很常见。患者在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就是因为北欧纬度高、秋冬季缺乏光照;当患者接受光照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也从事实的角度印证了光照对情绪的影响。
⑦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人们常用低气压来比喻一个人心情压抑、憋闷,就是因为当气压突然降低时,人通常会变得烦躁不安、冲动易怒,甚至出现反常行为。
⑧天气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那么这种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较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天气给我们情绪带来的影响实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阳光明媚的时候,与朋友发生口角的你仍旧会陷入沮丧,阳光照射带来的体内血清素含量提升也无法让人心情迅速好转。再比如,南方孩子看到降雪会异常开心,而早已见惯了雪的北方孩子可能只会默默担心第二天上学的路会不会很滑。
⑩因此,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而是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如果情绪“闹脾气”了,我们要涵养博大的襟怀,学着进行情绪管理,告诉自己不能做情绪的奴隶。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无论是晴是雨,愿你都能收获美好的心情。
(有删改)
17.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18.去掉第③段,文章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分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通过写寒流来袭使人情绪低落的现象,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气象与情绪的关系。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写起,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天气变化会影响人的情绪,这就是“气象情绪效应”,它属于正常现象。
C.⑤⑥两段都是说明光照对情绪的影响,说明方法相同,只写其中一段也不影响说明效果。
D.温度、光照强度、气压是影响人们情绪的主要气象因素。
20.阅读本文后,运用文章内容解释《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有以下感受的原因。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答案
1、dǎn lù 壑 淀 2.低蛙--低洼 3.小石块,碎石 4.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5.D 6.(1)举例子 (2)列数字 (3)打比方 7.①物种之家 ②生命之诗
8.示例:爸爸妈妈,我觉得这次出行选择乘公交车更好。这样不仅能减少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还能缓解假日交通压力。所以,我们乘公交车出行,好吗?
9.①地壳的运动;②气候的变化;③古生物的状况;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10、举例子,具体说明了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11、“很可能”表示“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是一种猜测,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不符合事实。
12、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的生成打基础、做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反而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13、历史悠久;绘制技法独特;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14、“土生土长”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通俗易懂。
1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
16、B
17.不利的气象条件则让人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 18.作者在第②段提出天气会影响人的情绪,第③段列举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天气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的例子,这样紧承上文进一步说明,有助于增强文章说服力。 19.C 20.迁客骚人的情绪与天气情况密切相关,“淫雨霏霏”这类的恶劣天气会触发其“感极而悲”,但这只是间接因素。迁客骚人自身的人生际遇等这些“生活中的其它事件”是其产生悲伤情绪的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