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卖炭翁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卖炭翁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14:20:59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1.识记“敕、叱”等字的音形义及白居易的相关文学常识。
2.熟读并背诵第一段,能正确翻译诗歌。
3.分析卖炭翁的形象,初步感受卖炭翁悲惨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主人公从事的工作。
卖炭翁:指卖炭的老人。
题目点明:诗歌描绘的主人公。
什么是炭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诗魔”之称。
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卷四。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
市”,实为掠夺。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cāng/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xiē。
翩翩piān/两骑jì /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 /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líng,系xì向/牛头/充炭直。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木柴。
终南山
灰白。
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形象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工作的艰辛,炭来之不易。
外貌描写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做什么用。营,谋求。
使人怜悯。
希望
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贱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心理描写
矛盾反常
悲惨处境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天亮
同“碾”,压。
车轮滚过地面碾出的痕迹。
困倦,疲乏。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译: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中歇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环境描写动作描写
满怀希望,雪大难行
牛累人饿,泥泞艰难
学习目标
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宫使的形象。
2.学会刻画人物描写方法及对比的写作手法。
3.感受卖炭翁悲惨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轻快的样子。
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指皇帝的命令。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公文。
掉转。
译: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来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着牛朝皇宫走去。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趾高气昂,蛮横无理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吝惜不得。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同“值”,价钱。
挂。
译:一车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动作描写
公开掠夺
霸道凶残
无力反抗
悲惨命运
诗歌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卖炭老人含辛茹苦烧出来的一车炭,运炭到集市想卖个好价钱,却被宦官及其爪牙以极低的价钱抢炭的故事。
讨论完成
诗歌写作手法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伐薪烧炭艰辛不易
宫使太监巧取豪夺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 比
卖炭翁
宫使
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
诗人通过刻画卖炭翁和宫吏的形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揭露宫市的本质
讽刺社会的腐败
控诉统治的罪恶对劳动人民同情
诗人通过记叙卖炭翁烧炭、卖炭及炭被抢的经过,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概括主题
1、刻画卖炭翁常年经受烟熏火燎的年迈形象,表现烧炭艰辛的句子: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名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表现卖炭翁运炭路途艰难的句子: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4、牛困人乏,休息于泥泞之中的句子是: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5、运用外貌描写,交代出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之态的句子: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6、通过一问一答,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为后面宫使掠夺罪行作铺垫的句子: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7、通过五个急迫连续的动作刻画出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句子: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8、把受压榨欺凌者难言的悲愤、辛酸刻画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