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6.17《认识简易计时器》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6.17《认识简易计时器》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4: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单元教学规划+《认识简易计时器》课时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简易计时器
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题为“简易计时器”,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计时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1. 时间概念:理解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或一个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感知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2. 计时原理:知道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了解简易计时器(如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3. 科技发展: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内容1. 初步认识时间概念,理解时间的重要性。2. 观察并了解水漏、沙漏、日晷等简易计时器的构造与计时原理。3. 通过实验活动,体验简易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探究影响计时准确性的因素。4. 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树立文化自信。学业要求1. 能够识别并描述简易计时器的基本构造。2. 能够解释简易计时器的计时原理。3.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使用简易计时器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4. 能够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并认识到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简易计时器”为主题,内容涵盖了时间概念、简易计时器的构造与原理、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等方面。教材设计合理,内容简洁明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计时器的外观特点和应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计时器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实际应用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也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时间观念。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1. 理解时间概念,知道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或一个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感知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2. 认识到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科学思维1.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简易计时器的构造和计时原理。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计时准确性的因素。科学探究1. 能够通过实验活动,体验简易计时器的使用方法。2.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影响计时准确性的因素。科学态度1.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2. 树立文化自信,了解我国古人在计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
单元结构化活动 活动一:认识时间概念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计时场景,如钟表、秒表等,引出时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新知:教师详细讲解时间概念,包括时间的定义、单位、表示方法等。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时间单位、计算时间间隔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活动二:观察简易计时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水漏、沙漏、日晷等简易计时器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构造。2. 讲授原理:教师详细讲解每种简易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如水漏是利用水的均衡滴漏来计时,沙漏是利用沙的流动来计时,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种简易计时器的优缺点,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活动三:实验探究简易计时器1. 实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简易计时器准确性的因素。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简易计时器准确性的因素,并撰写实验报告。活动四: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1. 资料搜集: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关于计时工具发展历史的资料。2. 汇报交流:学生分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分享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3.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并思考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活动五:设计制作简易计时器1. 设计构思: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构思一个简易计时器的制作方案。2. 材料准备:学生准备制作简易计时器所需的材料,如塑料瓶、沙子、水等。3. 动手制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简易计时器,并进行测试和调整。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简易计时器,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达成评价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注意力、合作能力等。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制作的简易计时器的创意性、实用性和美观性。4. 知识测试:设计一些与简易计时器相关的测试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标准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与同学合作愉快,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2. 实验操作:能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实验步骤清晰,实验数据准确,实验报告撰写规范。3. 作品展示:简易计时器设计合理,制作精美,能够准确计时,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和实用性。4. 知识测试:能够准确回答测试题中的相关问题,对简易计时器的构造、原理和应用有深入的理
第17课《认识简易计时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核心概念
时间概念:理解时间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计时器原理:掌握简易计时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时间测量:学会使用简易计时器进行时间测量。
学习内容
1. 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定义、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时间的流逝。
2. 简易计时器的种类:了解沙漏、水钟、秒表等简易计时器的类型。
3. 简易计时器的构造:学习简易计时器的基本部件及其功能,如沙漏的上下室、沙粒、水钟的水壶和出水口等。
4. 简易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理解沙漏通过沙粒从一个室流入另一个室来计时,水钟通过水流的稳定速度来计时等原理。
5. 简易计时器的制作: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计时器,如纸杯沙漏或简易水钟。学业要求
能够准确描述时间的概念及单位。
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简易计时器。
能够解释简易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能够使用简易计时器进行简单的时间测量。
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计时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时间的概念及单位。
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简易计时器。
解释简易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制作并使用简易计时器进行时间测量。
理解计时器工作原理中的物理原理,如沙粒流动的速度、水流的稳定性等。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学习活动1. 时间感知游戏:活动步骤: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多少件事情?” 学生自由讨论,并尝试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些任务,如写字、跳绳等。教师用秒表计时,记录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计时器展示:活动步骤: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简易计时器,如沙漏、水钟、秒表等。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这些计时器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简易计时器的种类和外观。
(二)探究活动 学习活动一:认识沙漏活动步骤: 教师介绍沙漏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学生分组观察沙漏,记录沙粒流动的过程和时间。 学生讨论沙漏的优点和局限性。学习活动二:制作纸杯沙漏1. 活动步骤:教师演示如何用纸杯和沙子制作一个简单的沙漏。 学生分组制作沙漏,并测试其计时效果。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沙漏作品。学习活动三:认识水钟1. 活动步骤:教师介绍水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学生观察水钟,记录水流的过程和时间。学生讨论水钟的优点和局限性。学习活动四:制作简易水钟活动步骤: 教师演示如何用塑料瓶和水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学生分组制作水钟,并测试其计时效果。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水钟作品。学习活动五:使用秒表进行时间测量活动步骤:教师介绍秒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学生分组使用秒表测量一些简单活动的时间,如跑步、跳绳等。学生记录并分享测量结果。学习活动六:计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活动步骤:教师介绍计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烹饪、运动、考试等。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计时器在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学生分享并交流讨论结果。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沙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体验制作简易计时器的过程,增强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水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提高时间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计时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三)生活应用 学习活动1. 计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活动步骤: 学生选择一项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做饭、读书、写字等。学生使用简易计时器测量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 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体验计时器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培养时间管理习惯。
(四)知识总结 学习活动1. 知识总结与回顾:活动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时间的概念、简易计时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原理等。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代表分享总结结果,教师补充完善。 通过总结与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时间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秒、分、时
2. 沙漏是通过______从一个室流入另一个室来计时的。
答案:沙粒
水钟是通过______的稳定速度来计时的。
答案:水流
4. 简易计时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答案:沙漏、水钟、秒表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时间的单位?( )
A. 秒B. 分 C. 米 D. 时
答案:C
2. 沙漏中沙粒流动的速度是( )。
A. 越来越快B. 越来越慢 C. 基本稳定 D. 无法确定
答案:C
3. 下列哪个不是简易计时器的优点?( )
A. 制作简单B. 使用方便 C. 计时准确 D. 成本低廉
答案:C(相对于现代计时器而言,简易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可能较低)
(三)、判断题
1. 时间是可以倒流的。( )
答案:×
2. 沙漏和水钟都是利用液体的流动来计时的。( )
答案:×(沙漏是利用沙粒的流动来计时的)
3. 简易计时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答案:√
(四)、简答题
1. 请描述一下沙漏的基本构造。
答案:沙漏通常由两个相连的室组成,沙粒从一个室流入另一个室来计时。
2. 水钟的计时原理是什么?
答案:水钟的计时原理是利用水流的稳定速度来计时。当水从水壶中流出时,通过测量流出水的体积或时间,可以计算出所经过的时间。
3. 你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请简要总结一下。 - 答案:我在本节课中学到了时间的概念、简易计时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原理等知识。通过动手制作简易计时器和使用秒表进行时间测量,我深刻理解了计时器的应用和意义。
实验探究题
1. 请设计一个简易的计时器,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
设计方案: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纸杯沙漏。首先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纸杯,底部用剪刀剪一个小孔,然后将其中一个纸杯的底部朝上放置,另一个纸杯的底部朝下放置,并在两个纸杯之间填充适量的沙子。当沙子从上面的纸杯流入下面的纸杯时,就可以通过观察沙子的流动来计时。
工作原理:利用沙粒通过小孔的重力作用,从一个纸杯流入另一个纸杯来计时。通过测量沙粒流动的时间或沙堆的高度,可以计算出所经过的时间。
五、板书设计
认识简易计时器 一、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的定义 时间的单位:秒、分、时 二、简易计时器的种类:沙漏 水钟 秒表 三、简易计时器的构造:沙漏的构造 水钟的构造 秒表的构造 四、简易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沙漏的工作原理 |水钟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时间的基本单位和计时器的种类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制作简易计时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另外,在探讨计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并设计出多种应用场景。这说明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