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新人教版第八章第3节《印度》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东南亚与印度的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较好 B.夏季都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丰沛
C.都是天然橡胶、蕉麻、稻米的重要生产与出口区 D.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地形,地形平坦
读“印度沿78°E地形剖面图”和“印度主要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地形剖面图中甲为(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印度河平原
C.恒河平原 D.德干高原
3.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大国,据图推测,孟买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A.航空航天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畜牧业
读“东南亚中南半岛示意图”和“印度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地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②两地都是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③两地都与我国接壤④两地都濒临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信息产业为印度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本国著名的信息产业中心是( )
A.班加罗尔 B.新德里 C.孟买 D.加尔各答
6.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B.自然景观独特,旅游业资源丰富
C.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盛产天然橡胶、葡萄、油橄榄
7.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旱涝 B.地震 C.沙尘暴 D.寒潮
印度的某地形区人口稠密,约有7.16亿人口,人口密度961.3人每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结合该地形区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形区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德干高原
C.印度河平原 D.恒河平原
9.该地形区农业发达,养育了众多的人口。该地形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水源丰富,灌溉便利③热量充足,降水丰富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
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②该产业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③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为印度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印度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图中甲是水稻,乙是小麦,这种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反映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
B.甲所在地区降水较少,地势较高
C.乙所在地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
D.影响该国粮食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河流分布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其小麦和水稻的生产量仅次于我国。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判断,印度半岛沿海地区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大豆
13.印度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
14.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基斯坦以印度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B.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C.恒河源出我国西藏,注入孟加拉湾,下游地区小麦的种植面积广大
D.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3个,其中印度人口最多
读“南亚印度区域图”和“南亚盛行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南亚印度区域图可知,印度的地理位置是( )
A.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邻印度洋
B.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C.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温带地区
D.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16.据南亚盛行风向图可知,每年6至9月印度盛行来自印度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7.因来自印度洋极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不均,频繁造成( )
A.水旱灾害 B.沙尘暴灾害 C.地震灾害 D.海啸灾害
18.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充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资源、环境压力大④劳动力素质高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印度物产分布图
19.关于印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印度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B.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位于恒河平原上
C.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D.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0.从接近原料地的角度考虑,棉纺织工业中心应位于印度(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二、识图题
21.读南亚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亚地形区分三部分: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和 平原,南部是 高原。
(2)图中①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②是 河,③是 洋。
(3)印度人口居世界第 位;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近年来,其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分布在南部的 。
22.印度是南亚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经济高度发达,但对外依赖十分严重.两国的地理条件差异明显,又因发展而相互联系。读图1、2,完成下列问题。
(1)气候资料图A、B中表示孟买的是 ,印度农业生产在气候方面也存在不利条件,主要是来自洋 (大洋)的 (风向)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 灾害.
(2)印度人口众多且增长快,这给该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有 。
(3)读图完成日本工业思维导图
“和食”即日本料理,其原料以海藻类植物和鱼虾为主,是日本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美食,试分析“和食”与日本自然环境的关系
。
23.读“欧洲西部图(甲)”和“印度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中信息可知,图甲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图中①海域附近盛产无花果、柑橘、葡萄等水果,分析这里盛产水果的气候条件
。
(2)图甲中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多为 国家。
(3)到图甲中的a地区,会看到当地居民餐桌上多为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说明这里 (农业部门)发达。
(4)图乙中②是 (城市),它是印度新兴的信息产业中心。
(5)依据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的原则,图乙中③、④两城市中, 的棉纺织工业发达, 的麻纺织工业发达。(填代号)
(6)乘船从图乙中城市③向西到图甲中①海域附近旅游,不会经过(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红海 D.苏伊士运河
24.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列三幅图探究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探究一:印度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读甲、丙两图可知,小麦主要分布在 (双选)。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德干高原南部
C.恒河中上游地区 D.半岛东西两侧
(2)读乙、丙两图可知,水稻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 毫米以上的地区。
(3)在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24°N以南地区,同学们发现印度直到30°N仍有大面积甘蔗分布。读甲、丙两图可以看出,这主要与北部 山脉阻挡寒冷气流使之气温偏高有关。
(4)探究二:印度粮食生产的现状
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印度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他们认为这与当地的季风有密切关系。请说出他们持这种观点的理由。
(5)2022年,印度人口达到13.8亿,居世界第 位,其中有7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也比我国多,即使风调雨顺的年份,粮食产量仍不及我国的一半。针对印度粮食生产的现状,请你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
。
答案
1.A
2.D
3.C
4.C
5.A
6.D
7.A
8.D
9.A
10.C
11.A
12.B
13.D
14.D
15.A
16.B
17.A
18.A
19.C
20.D
21.(1)喜马拉雅;印度河;恒河;德干
(2)印度;印度
(3)二;班加罗尔
22.(1)A;印度洋;西南季风;旱涝
(2)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
(3)①进口②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③太平洋/濑户内海/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4)因为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海藻、鱼虾等资源丰富,形成了这样的饮食习惯
23.(1)北温带;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2)发达
(3)畜牧业(乳畜业)
(4)班加罗尔
(5)③;④
(6)A
24.(1)A;C
(2)1000
(3)喜马拉雅
(4)印度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二(2);控制人口数量;修筑水利工程;培育新品种;推广机械化生产;改进灌溉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