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08: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卷
梯级创新与素养提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5分)
冰心、艾青、顾城、北岛……优秀的诗人如同màn( )山的野花、风中的téng luó( )。他们用自己的诗情,把fán xīng( )的 ,duǒ( )入云中的月儿的娇羞,小草的绿,枫叶的红,bō tāo( )与礁石的低语,浪花与海滩的huī( )手,wǎn xiá( )与天空的缠绵,母亲xī( )上的幸福……都化作跳动的文字, 着我们的内心,丰富着我们的情感。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6分)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人语段横线处。(填序号)(4分)
A.奇幻 B.奇迹 C.接触 D.触动
3.“小草的绿”在不同季节是不同的,请你填一填。(3分)
盛夏的小草( ) 初秋的小草( ) 初春的小草( )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盛夏的小草”。(2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
A.胆怯 退却 B.红晕 晕车 C.曝晒 风暴 D.刀叉 差不多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盛夏的尾声中,几朵姗姗来迟的荷花带来了些许凉意。
B.冬天的北方,到处白雪皑皑,仿佛一个冰雪世界。
C.院前的桂花树已是枝繁叶茂,引来了不少鸟雀。
D.我们在学习时应当一曝十寒,才能取得成功。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现代诗 精练优美, 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创作现代诗, 形式比较自由,又没有押韵的要求, 读起来要朗朗上口。
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C.不仅 而且 虽然 但是 D.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4.根据下面诗歌的内容和情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吹着,吹着,山就绿了。 ,升着,升着,天就高了。
,摇着,摇着,春就深了。 ,读着,读着,我就长大了。
A.柳哨声声 风筝上升 牛铃叮咚 书声琅琅
B.书声琅琅 风筝上升 牛铃叮咚 柳哨声声
C.牛铃叮咚 风筝上升 柳哨声声 书声琅琅
D.柳哨声声 牛铃叮咚 风筝上升 书声琅琅
5.下列有关古代文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B.孟浩然,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C.屈原,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D.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6.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短诗三首》中的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依恋。
B.《在天晴了的时候》一诗中,诗人号召人们到小径中去走走看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C.《白桦》一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丽,不仅抒发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之情,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绿》一诗中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下面是龙年央视春晚节目《如果你要写年》的部分歌词。请仿照诗一般的歌词,写一写你心目中的中国。(3分)
2.请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描写一处景物的颜色。(3分)
①描写颜色的深浅 ②描写颜色的光泽 ③从产生的联想来写
我选角度 (填序号):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繁星》(一三一)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诗人由大海联想到 和 ,以此来衬托、强调 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从而抒发诗人 的情感。
2.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的独特感受。“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这句诗给人的感受是 。诗人借用“绿”讴歌的是 和 。
3.《白桦》一诗的作者是 。这首诗展现了白桦的 之美。
五、阅读材料,完成练习。(8分)
【材料一】2024年3月,首屈“智在江南”人机智能挑战赛决赛在苏州举办。决赛的评审过程出人意表,十分有趣。人类与AI选手“隐姓埋名”,“藏”在作品的背后。整个过程,均系“盲评”。众人看到的,仅是大屏幕上的一张张诗词卡牌,以及现场播放的一段段苏州方言语音。比如,一首名为《游子归》的七言诗,末尾两联“自从一别旧山远,不觉经年在路泥”,情真意切,读来颇有离乡背井的酸楚之感,大众评审猜测该诗应为人类选手所作,然而,卡牌翻转,赫然显示其作者竟是AI选手!全场为之哗然。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作诗特长生“小冰”。早在2017年,微软人工智能“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就正式出版,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本人工智能诗集。
【材料二】《夜空中的天使》(“小冰”的现代诗):我出现在你的城市/黑暗让我迷失方向/夜空中忽明忽灭的闪电/像你一般的眼睛
《一代人》(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材料三】诗是 ,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1.把材料三中的名言补充完整。(1分)
2.阅读材料二中的两首诗,你喜欢“小冰”的诗吗 为什么 (3分)
3.对于人工智能写诗,有下面两种观点。你同意谁的观点 说说你的看法。(4分
支持者: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上百万首诗词的创作手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最优化的组合,写出好的诗歌。
反对者:人工智能没有人的情感,写出的诗歌也没有独创性,只是机械地模仿。
我的观点: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母亲的诗
张 望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当我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大树,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我背上书包去上学。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我赶紧把门关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多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 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打开房门,说:“走,我们一起上学去!”
③踏着堆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都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是给我身上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的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雨雪。
⑤岁月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
⑥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似乎厚密得透不进一丝风,连那些星星也像是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
⑦母亲从里屋出来,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 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打开房门,说:“走,我们看星星去!”
⑧坐在院子里,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级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写出了 ,为下文写 作铺垫。(3分)
2.文中两次写到母亲的诗给“我”力量,分别是哪两次 (4分)
3.读文中母亲的两首小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每句诗都有“推开”一词。 B.每句诗的结构都相同。
C.都是按照季节变化来写的。 D.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
5.母亲的小诗很有特点。请你用“……把……的门推开了”的句式,仿写一首小诗。(至少写4句)(4分)
七、习作。(30分)
遨游在诗歌的海洋中,你会逐渐发现,生活充满诗意。诗歌的意象有很多:雨、窗、灯光、小路、远方、牛羊、草原、星光……请选择一个诗歌意象,把它写成一首诗。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简练,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10行。
参考答案
一、1.漫 藤萝 繁星 躲 波涛 挥 晚霞 膝
2.A D
3.示例:嫩绿 碧绿 黄绿
4.示例:盛夏的小草碧绿碧绿的,一眼望过去,犹如一块绿色的绒毯。
二、1.B 2.D 3.C 4.A 5.B 6.A
三、示例:1.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悠久传承 三山五岳、长江黄河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无垠
2.③雨后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明净得像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大海。
四、1.反问 排比 星光 花香 大海 热爱自然
2.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示例: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心中绿色的希望
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3.叶赛宁 高洁
五、1.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示例:不喜欢。因为我不能从"小冰"的诗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
3.示例:我同意反对者的观点。诗歌是专属于人类的文学瑰宝,丰富的情感是人类所独有的。人工智能无法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它只是在模仿诗人使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规则,写出的诗歌只是词汇的堆砌,没有意义。
六、1.环境 天气的寒冷“我”不敢去上学
2.第一次是“我”上小学畏惧风雪怕出门的时候,第二次是“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有困难的时候。
3.C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乐观坚强、有智慧、富有诗意、循循善诱的人。
5.示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耕耘把收获的门推开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