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赵州桥(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08: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 赵州桥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赵州桥》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设计精巧。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种用词精确,结构清晰的范文,在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正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即上承“词句训练”,下启“段的训练”,所以其教学重点在抓主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重点感悟的基础上,再加大对段的训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欣赏赵州桥的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提升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 思维能力: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审美创造:品味说明文语言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重点 难点 1.初步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按顺序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 2.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爪”,正确读写本课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出示祖国各地现代化大桥的图片与介绍)大家看看这些桥,都非常壮观!相信大家对桥都有自己的认识,谁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你知道的关于桥的知识呀?(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座特别的桥,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现代化大桥,而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出示赵州桥的图片)看,这就是赵州桥。(板书:赵州桥,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活动】 1. 观察现代化大桥图片,思考并分享自己对桥的认识。 2. 齐读课题,对赵州桥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现代化大桥,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赵州桥,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好奇,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2. 好啦,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词语)大家看这些词语,先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 “爪”。(引导学生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 “爪” 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3. 接下来,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有没有读错字音。读完之后,我们一起评议。(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音) 4. 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都理解吗?老师来给大家解释几个。(解释词语: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冲毁:冲破。创举: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大家要记住这些词语的意思哦,这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学生活动】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认读词语,注意多音字 “爪” 的读音。 3.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倾听并参与评议。 4. 认真听老师讲解词语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和学习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赵州桥的,都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呢?大家可以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重要信息。(巡视指导学生默读思考) 2. 大家都找得差不多了吧。我们来一起归纳一下,谁来说说你找到的信息?(引导学生归纳: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坚固而美观、历史文化遗产。) 3. 接下来,我们自学第 1 自然段。大家看看这一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呢?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4. 哪个小组的代表来发言?其他小组的代表可以相互补充。(引导小组代表发言,总结: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桥的形状,还写了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5. 同学们,赵州桥只是一座石拱桥,为什么它会闻名于世界呢?这个问题很有趣,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学生活动】 1. 默读课文,圈画重要信息,思考课文介绍赵州桥的内容。 2. 参与归纳总结。 3. 自学第 1 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 4. 小组代表发言,倾听并补充。 5. 对赵州桥闻名世界的原因产生好奇,期待下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课文、小组讨论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设置悬念。
环节四:指导写字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写这些生字。大家先自己观察观察,看看哪些字比较难写,然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交流。(巡视学生交流情况) 2. 大家都交流好了吧。老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难点,来进行集中指导。(重点指导:“县” 字上部的中间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设” 字的右上角,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慧” 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要多写或少写了笔画。)老师给大家示范写一下,大家认真看。(示范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3. 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注意书写姿势要正确,一笔一划写工整。老师会巡视,看看大家写得怎么样,如果有问题,老师会及时给大家指导。(巡视指导学生写字)
【学生活动】 1. 观察生字,与同桌交流书写难点。 2. 倾听老师指导,观察示范书写。 3. 练习写字,保持正确姿势,接受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写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赵州桥,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在课堂上都很积极,表现得非常棒!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学的生字每个写 5 遍,加强记忆;再把课文认真读 2 遍,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第 1 课时)
生字:(展示生字及书写要点)
课文内容: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美观、文化遗产
第 1 自然段:地点、设计者、年代、形状、世界闻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初读课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介绍赵州桥的内容时,部分学生概括不够准确、全面,可能是对概括方法的指导不够细致,学生练习不足;在识字教学中,对多音字 “爪” 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混淆;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写字指导时间有些紧张,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概括方法的指导,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概括技巧;在讲解多音字时,增加具体语境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写字指导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重点) 2.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难点)
环节一:复习导入,问题激趣
【教师活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的第 1 自然段,大家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呀?(引导学生回答:世界闻名) 没错!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探究一下,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会闻名于世界呢?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呀?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上节课内容的提问。 2. 对探究赵州桥闻名世界的原因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环节二:学习第 2、3 自然段
【教师活动】 1.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 2 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巡视学生阅读情况)谁找到了?(引导学生回答:赵州桥非常雄伟。板书:雄伟) 2. 那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句,如桥的长度、宽度等) 3. 赵州桥在设计上也很独特,大家找一找,它有哪些特点呢?(引导学生回答: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现在,我们小组交流一下,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呢?(巡视小组交流,引导总结: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突出桥坚固的优点。板书:坚固)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高度称赞它呢?(引导学生理解 “创举” 的含义:因为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是他的首创,没有先例。) 4. 大家找得都很准确!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 2 自然段的前 4 句,要读出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哦。(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5.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 3 自然段。大家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本段的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同学们,像这样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结构上起连接作用,还能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句子,就叫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可大啦! 6. 那从哪里可以看出桥十分美观呢?(引导学生回答: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现在,老师来引读有关栏板上雕刻的龙的各种姿态的句子,大家跟着老师读。(引读句子) 7. (出示图片)大家看这些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中龙的各种姿态。是不是栩栩如生呀? 8. 有些词语可能不太好理解,老师来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大家理解 “缠绕、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的意思。(演示动作)大家明白了吗? 9. 我们来思考一下,怎样理解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句话呢?(引导学生理解:“似乎都在游动” 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10. 就是这样精湛的雕刻,让赵州桥变成了一件艺术品。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想象着这几幅画面,再齐读这一段。(配乐,引导学生齐读) 11.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第 4 自然段。大家注意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赵州桥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板书:智慧 才干) 12. 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赵州桥的魅力。
【学生活动】 1. 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思考问题并回答。 2. 找体现赵州桥雄伟的词句,参与小组交流设计优点。 3. 朗读第 2 自然段前 4 句,展现赵州桥特点。 4. 阅读第 3 自然段,理解过渡句作用。 5. 跟读描写龙姿态的句子,观察图片。 6. 看老师演示动作,理解词语意思。 7. 思考并回答句子含义。 8. 配乐齐读第 3 自然段。 9. 齐读第 4 自然段,感受自豪之情。 10.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赵州桥的特点,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建筑艺术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三: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同学们,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我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像长城、故宫等等。课下,请大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特点,下节课我们一起和同学交流分享。希望大家能发现更多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
【学生活动】 记录作业内容,课后收集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热爱。
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第 2 课时)
雄伟:(体现雄伟的词句)
坚固:设计特点及优点
美观:栏板雕刻图案(龙的姿态)
智慧 才干 历史遗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分析,学生对赵州桥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收获,课堂参与度较高。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雕刻图案相关词语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直观,可能是动作演示不够生动形象;在组织小组交流时,个别小组讨论不够积极,参与度不均衡;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对学生收集资料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采用更生动形象的演示方式,如播放动画、展示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优化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明确小组分工,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收集资料的要求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