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秦祁中学、新寨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定西市秦祁中学、新寨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3 21: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春秦祁中学、新寨中学第一阶段联考试卷
八年级 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厌恶(wù) 管束(sù) 广漠(mò) 质问(zhì)
B.责罚(zé) 眼翳(yì) 调度(diào) 轻薄(bó)
C.庶祖母(zhé) 嬉戏(xī) 抽屉(tì) 野蛮(mán)
D.文绉绉(zōu) 绰号(chuò) 牢骚(sāo) 宽恕(shù)
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3.对题目《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第一本书”仅指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B.“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C.“我的第一本书”指父亲给“我”上的第一课。
D.“我的第一本书”指“我”和乔元贞的友谊。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丽的写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品文,描绘了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渴望为人所赏识干一番大事业的愿望。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却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度,他的代表作为巨著《战争与和平》以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胡适,字适之,20世纪上半页著名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人到中年时将自己年少的一段人生历程写成了《我的母亲》。他写童年,写母亲,满含深情却又行文自然、质朴,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D.课文《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野草》,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文章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B.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D.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比喻)
B.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疑问)
C.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比喻)
D.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反问)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 筹划 ) 窥谷忘反 ( 返回 )
B、晏如也 (忧愁的样子) 不戚戚于贫贱 (心情急切的样子)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 ) 走送之 ( 跑 )
D、援疑质理 ( 询问 ) 腰白玉之环 ( 腰佩 )
8.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A.是:这 B.食:同“饲”喂养
C.见:同“现”显现 D.千里:日行千里
二、默写(共10分)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喻含新事物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涌现的理趣,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富含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过零丁洋》表明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吴均《与朱元思书》中“ , 。”两句从侧面烘托富春江水的清澈。
12、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语言表达(共10分)
13.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回答问题。
主题:寻觅春天的踪迹
(1)请你根据下面的不同类别,默写与春有关的古代诗句。(6分)
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一句有关春天节气的农谚。(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某旅游景区一处绿草如茵,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不自觉到草坪上拍影留念。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来规劝游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第一段画横线句子所表现的作者思想感情是什么?(1分)
15.“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的具体内容又指什么?(3分)
(1 )“那时那地”是指 。
(2)“我的意见”是指
(3)“却变化了”是指
17.文中有两个加横线的“他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第一个“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中的“他们”指代:
第二个“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的“他们”指代:____ __
(二)、课外阅读(12分)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唠唠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了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的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侯,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稻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8. 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2分)
⑴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
⑵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
19. 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21.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2.这篇散文很感人,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3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马说
世有伯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古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为sh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3.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虽有千里之能 虽:
(3)策之不以其道 策: (4)其真不知马也 其:
24.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
25.文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马喻 ,以食马者喻 ,以伯乐喻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明君。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六、作文(共50分)
27、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 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直前。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