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08: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时安排 1
内容 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中描述了北宋都城汴梁街市热闹的场面,通过对画上人物、场景等各处细微刻画描写,传神地向读者诠释了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生动细致,了解画作名扬中外的原因,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思维能力: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审美创造:品味语言文字特点,感受作者是如何用简练文字刻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 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 目标 1.会认8个生字,积累多音字“乘”“笼”。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语文要素】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特别的艺术世界。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会给我们介绍一幅非常特别的画,它可不是一幅普通的画哦,而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大家知道 “名扬中外” 是什么意思吗?老师来告诉大家,“名扬中外” 就是名声在国内外都很响亮。那这幅画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学生活动】 1. 齐读课题,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 2. 倾听老师解释 “名扬中外” 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直接导入课题,解释关键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环节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什么?作者是谁呢?(巡视学生默读情况)想好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张择端) 2. 大家看 “阅读提示”,根据提示浏览课文,思考一下: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呢?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们的想法。(巡视小组交流情况,适时参与讨论) 3. (张贴挂图或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同学们,《清明上河图》不仅画美,课文描写得也很美。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着图画,并且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这幅《清明上河图》吧。
【学生活动】 1. 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2. 浏览课文,小组交流《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3. 边读课文边看图画,展开想象欣赏画作。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浏览和小组交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环节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教师活动】 1.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大家可以边读边作批注,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巡视指导学生默读和批注) 2. 现在,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 (1) 我们先来看看画上画了哪些行业的人物。大家读相关句子,然后发挥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想一想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意思呢?从这里能看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功夫,画很了不起,板书:人物多) (2) 那画上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结合图和课文,读一读,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 “形态各异” 这个词。再读一读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句话,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内容丰富。(板书:街市热闹) (3) 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大家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大家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一下 “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板书:情景传神)
【学生活动】 1. 默读课文,对照图画作批注。 2.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阅读体会,与同桌交流感受。 3. 思考并回答关于人物、街市、桥北头情景的问题,体会画作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体会画家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环节四:看图交流,内容拓展
【教师活动】 1. 《清明上河图》中像这样有趣的生活情景还有很多,大家仔细看图,谁能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议) 2. 同学们说得都很棒!老师来小结一下,这幅画画得非常传神,我们能透过画中的内容看到北宋人民生活的情景,所以它被称为 “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这也是它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重要原因。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画,自由发言分享发现。 2. 倾听老师小结,理解画作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交流和老师小结,拓展学生对画作的认识,加深对《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原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清明上河图》,了解了它名扬中外的原因,还学习了作者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大家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积极,收获肯定不少!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生字认真抄写几遍,加强记忆;再选择《清明上河图》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课后完成作业,抄写生字、描写画作场景。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清明上河图》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和体会画作价值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可能是讲解不够细致,缺乏实例对比;在组织学生看图交流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多样化;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写作方法的讲解,通过更多实例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采用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