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3 花钟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本文主要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本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采用第二句话的后半句即可概括本段段意;而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根据第一句话的提示来概括的。 学习“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欣然怒放、含笑 ”等词语时,可以结合文中插图或多媒体图片来理解,在描述鲜花盛开时可加以运用。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语言运用:学习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花的开放。 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审美创造: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不同的词语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状态。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 难点 1.结合语境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含义。 2.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自然段的大意。(难点)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
环节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美好的事物,那鲜花肯定是大家的心头爱吧!今天呀,老师就带大家走入花的奇妙世界,一起去领略花的美丽与神奇!(课件出示各种鲜花盛开的图片,板书课题:花钟) 大家看到这个课题,有没有什么疑问呢?可以大胆地说一说哦。(引导学生提问,如 “花钟是什么”“花和钟有什么关系” 等)
【学生活动】 1. 观察鲜花图片,对花的世界产生兴趣。 2. 思考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鲜花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2. 读完课文后,大家自己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再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3. 好啦,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出示生字、词语卡)大家一起认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哦。(全班认读,纠正读音)接下来,我们玩个有趣的游戏,叫 “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成员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组织小组活动)
【学生活动】 1. 选择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自主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3. 认读生字、词语,参与 “我说你找” 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我们刚才读了课文,之前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呢?(引导学生交流) 2. (课件出示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和花的名称)大家看,这些就是课文里提到的花。那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请大家读读第 1 自然段,仔细找出相关语句。(巡视指导学生阅读) 3. (教师在黑板上贴钟的演示图)现在,我们来玩个 “你读我写” 的小游戏。大家读课文,老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钟面相应的位置写花名。(引导学生读课文,教师记录) 4. 第 1 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大家再仔细读一读,找一找。(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没错,那第 1 自然段给我们介绍的一种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板书:现象) 5. 现在,大家再找找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像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 这些。找到后,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找出语句,朗读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效果) 6. 大家自己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感受感受。(引导学生自读、互读) 7. 老师来小结一下,通过第 1 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先用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按时间顺序列举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姿态。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朗读第 1 自然段,读完后,看看谁能把它背诵下来。(师生合作朗读,引导学生背诵)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交流问题解决情况和疑惑。 2. 阅读第 1 自然段,找出花开放的时间语句。 3. 参与 “你读我写” 游戏。 4. 找出关键句和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朗读体会。 5. 自读、互读,感悟内容。 6. 师生合作朗读,背诵第 1 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关键句,体会拟人修辞的妙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四: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生字)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写这些生字。大家先观察观察,分析一下它们的结构,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我们就能把字写得又正确又端正。比如说 “修”“强”,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 2. 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注意书写姿势要正确哦。老师会巡视,看看大家写得怎么样,如果有问题,老师会及时给大家指导。(巡视指导学生书写)
【学生活动】 1. 观察生字结构,了解书写规律。 2. 练习书写生字,保持正确姿势,接受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写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花的世界,认识了好多生字新词,还了解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这个有趣的现象,并且背诵了第 1 自然段。大家在课堂上都很积极,表现得非常棒!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学的生字每个写 5 遍,加强记忆;再把课文认真读 2 遍,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13 花钟(第 1 课时)
生字:(展示生字及书写要点)
第 1 自然段: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关键句)
现象: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
鲜花开放表达:(列举相关语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初读课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朗读背诵,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时,部分学生体会不够深刻,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缺乏对比示例;在识字教学中,对个别生字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在书写时可能出现错误;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写字指导时间有些紧张,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更生动形象的引导方式,如对比不同表达效果、展示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生字时,增加书写示范次数,加强对易错字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写字指导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能借助关键词句说出第2自然段的大意。(难点) 2.能仿照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句子,写一写其他的花。
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花的世界,认识了好多生字词,还了解了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这个有趣的现象。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上节课学得怎么样。(进行生字词听写)写完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批改一下。接下来,我们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大家要认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看有没有读得不准确的字音。(组织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字音)
【学生活动】 1. 进行生字词听写,同桌互相批改。 2. 参与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倾听并参与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听写和朗读课文,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环节二:精读第2自然段,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原因)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巡视学生阅读情况) 2. 读完了吧,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们的想法,大家自由发言。(巡视小组交流情况,相机点拨并板书:温度、湿度、光照) 3. 老师来小结一下,其实呀,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不同的花在一天之内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4. (课件分别出示第 1、2 自然段提示主要意思的句子)大家看,第 1、2 自然段中,这两句话分别提示了本段的主要意思。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总结段意,全段围绕这一个意思写)现在,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 1 - 2 自然段,可以男女同学分开读,然后再一起齐读。(组织学生朗读)
【学生活动】 1. 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2. 小组内交流想法,参与讨论。 3. 倾听老师小结,理解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4. 朗读句子,思考句子作用,参与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思考、交流和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掌握关键句在段落中的作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环节三:学习第 3 自然段,了解花钟的形成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聪明的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这就是花钟。大家想不想去参观一下呀?(课件呈现日内瓦最早修成的花钟,板书:应用) 2. 参观完花钟,大家有什么感想呢?可以说一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课件出示比较句子)大家看这两组句子,“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刚刚”“大致” 这两个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不能,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客观事物真实的状况,体现了科学家遵循客观事实的态度)
【学生活动】 1. 观看花钟图片,了解花钟的样子。 2. 思考并分享参观花钟后的感想。 3. 比较句子,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花钟、引导思考和比较句子,让学生了解花钟的形成,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语言敏感度。
环节四:课后拓展,巧妙运用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我们之前收集了很多其他花开放的时间,现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交流。(巡视小组交流情况) 2.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能不能用课本中学到的句式来表现花是怎样开放的呢?比如说 “什么花(怎样开)”。(引导学生运用句式交流)
【学生活动】 1. 小组内交流搜集的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 运用课本句式描述花的开放。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交流和句式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花钟的奥秘,了解了不同花开放的时间、原因,还认识了有趣的花钟,也学会了仿照课文写句子。大家在这两节课里表现得都很棒! 作者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因为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发现美丽的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2. 课后,请大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仿照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句子,写一段话介绍它;再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回顾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后完成作业,仿写句子、向家人讲解知识。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13 花 钟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应用:花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对花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仿写句子和体会用词准确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概括第 2 自然段大意时,部分学生概括不够准确,可能是对关键词句的把握不够精准,引导不够细致;在小组交流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小组组织方式不够合理;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概括方法的指导,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关键词句;优化小组组织方式,明确小组分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