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09: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要注意唤起学生的经历,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小实验,如科学课上的小实验、在家里曾和家长一起做过的小实验等。还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缺乏实验的经历,要安排相应的实验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验内容的选择应简单易行。因此,我们在课上安排的是“神奇的白纸”的小实验。借助实验记录表把实验过程记录清楚,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指导记录时,先让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解释一下实验记录表中的各要素。在此基础上再让其他学生边做实验边记录。对于已有试验经历的学生,如果他们通过回忆就能很好地填写实验记录表,不做实验也可以。要按顺序表达清楚实验的过程;表达出做实验时的心情和实验中有趣的发现;还要练习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一方面要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写到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或实验中有趣的发现;另一方面要评一评记录实验过程的文段中,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然后运用学到的修改符号对习作进行修改。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优美生动的语言装饰习作。 语言运用: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并写下自己在实验时的发现、感受和思考等。 思维能力:借助实验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 审美创造:品味实验时的心情或有趣的发现,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重点 难点 1.借助图表记录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能借助实验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 2.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并写下自己在实验时的发现、感受和思考等。(重难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大家有没有做过小实验呀?我相信大家肯定都有不少有趣的经历!谁先来把自己做过的小实验简单介绍给大家?(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认真倾听学生发言,进行师生评议) 从大家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咱们班的同学都是生活和学习中的有心人,会主动去动手实践,这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做过的小实验写进作文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有趣的实验。(板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学生活动】 1. 思考自己做过的小实验,积极举手发言。 2. 倾听同学发言,参与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引出习作主题。
环节二:自由发言,探究交流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小组同学根据老师给的这个表格(出示表格),互相交流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实验,打算怎样写。大家可以先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实验思路,互相听听意见。(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参与全班交流,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说一说。(引导小组代表发言,相机板书:实验名称 / 实验准备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我做的实验是“摩擦起电”。我先准备好玻璃棒、塑料尺子、碎纸屑、一块布。第一步,我用玻璃棒在布上摩擦一下;第二步,我用玻璃棒去靠近碎纸屑,碎纸屑没有反应;第三步,我拿起塑料尺子在布上摩擦;第四步,我用摩擦过的尺子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来了。实验结果证明塑料棒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学生活动】 1. 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实验内容和写作思路。 2. 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倾听其他小组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明确写作方向。
环节三:教师小结,写法指导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现在,老师来给大家讲讲这次习作的要求。(详细讲解题目要求)选择你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自己的感受或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2. 审题也很重要哦!(讲解审题要点)这次习作的范围很广,自己做过的生活小实验、自然小实验、科学小实验都可以写。但要注意,题目限定是 “一项小实验”,可不能写多项。 3. 关于习作内容,大家要选择印象深刻、感兴趣的来写。(强调写作重点和难点)习作的重点是用上 “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按先后顺序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写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实验的步骤,确定好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最好能分步分节来写。还有,“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这也是本次习作的难点。大家要注意把心情穿插在实验过程中,分散地写,写出自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板书:我的感受)大家都记住了吗?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写作要求、审题要点和习作内容。 2. 记录重点内容,明确写作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审题要点和写作重点难点,掌握写作方法,为完成习作提供指导。
环节四: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活动】 现在,大家就开始动笔写一写吧!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法,借助图表记录的内容,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别忘了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随时举手告诉老师。(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对写作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对有创意的写作思路给予肯定)
【学生活动】 1. 根据要求开始写作,运用所学方法组织内容。 2. 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写作方法,教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习作初稿,提高写作水平。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了写作方法,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动笔写了。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作文认真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顺不顺。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先简单标注出来。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作文互评,让大家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课后任务。 2. 课后检查作文,标注需要修改的地方。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课后任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作文的习惯,为下节课的互评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第 1 课时)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实验结果
我的感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对习作要求和写作方法有了较好的理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初步掌握了按顺序写实验过程的方法。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写出实验感受和发现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缺乏实例;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写作存在较多问题;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详细。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写作难点的引导,通过展示优秀习作片段、分享自己的实验感受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巡视指导的时间和深度,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文修改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借助习作例文进行习作训练。 2.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环节一: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围绕 “一项小实验”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梳理了写作思路。这节课,我们就要真正完成这篇习作啦!相信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要大显身手了。在开始写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篇小实验的例文,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写作的好方法。
【学生活动】 1. 回顾上节课内容,对本节课的习作充满期待。 2. 准备学习例文,获取写作灵感。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回顾上节课内容,自然引出本节课学习例文进行习作训练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阅读例文,探究写法
【教师活动】 1. (出示小片段)大家看,这是一篇关于小实验的作文。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互相交流一下,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写小实验的方法?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或者对这篇短文有什么评价呢?大家可以抓住具体的句段,说说短文在写法和内容上的优点,看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巡视学生交流情况,适时引导、点拨与提升) 2.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老师来总结一下。首先,大家看,这篇短文把整个实验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实验前 “我” 的准备,实验中 “我” 和小伙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其次,“我” 做的每一步都写得很具体,不仅详细描写了实验的动作、与伙伴交流的语言,还穿插了面对实验现象发生变化时心情变化的描写,这样就把实验的过程写活了,读起来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小作者不但把实验过程写得清楚明白,还告诉了读者实验的原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学习的地方。
【学生活动】 1. 阅读例文,与同学交流写作方法、感受和评价。 2. 倾听老师小结,学习例文的写作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例文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习作的写作方法,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借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环节三:明确写法,独立写作
【教师活动】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写作的好方法,就按照这些方法,开始自主习作吧!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别忘了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实验结果。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 1. 根据所学方法进行自主习作。 2. 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践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习作。
环节四:互评习作,尝试修改
【教师活动】 1. 大家都写完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一边读一边修改,看看语句顺不流畅,标点用得对不对。(巡视学生自改情况,询问修改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表扬,重在激励学生学会自改的方法) 2. (选取几个修改完的同学)来,请这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我们全班一起交流,大家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组织学生朗读、评议) 3. 大家根据刚才的评议,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在誊抄的时候,也可以再仔细检查检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4. 最后,大家把修改好的作品自己贴在展示台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活动】 1. 朗读并修改自己的习作。 2. 倾听同学朗读,参与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3. 根据评议修改并誊抄习作。 4. 将修改好的习作贴在展示台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互评互改,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修改能力和评价能力;展示习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环节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完成了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的习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学习了写作方法,还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文。希望大家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都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作文写得越来越好。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家人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回顾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后将作文读给家人听,收集意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拓展延伸让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后,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先……接着……然后…… 最后……我的感受 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学习例文、自主习作和互评互改,学生在写作方法的运用和习作修改方面有了明显进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互评习作时,部分学生评价不够全面深入,可能是评价标准讲解不够清晰;在学生自主习作过程中,个别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可能是练习量不足;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展示习作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评价标准的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更清楚如何评价作文;增加写作练习量,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展示习作留出充足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