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6 宇宙的另一边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宇宙的另一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是一个充满童趣,充满大胆而奇特的想象的故事,即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有个作者相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梳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不同,提炼主要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找到“宇宙的另一边”的世界规律,从而进行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训练。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思维能力: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大胆想象的乐趣。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重点 难点 1.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重点)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难点)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6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9个词语。(重点) 2.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难点)
环节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视频。(播放宇宙星空的视频)看,这就是浩瀚无垠的宇宙,大家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眼中的宇宙吗?看到这样浩瀚的星空,你们又联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言) 2.今天呀,我们要认识一位特别有好奇心的小作者,他面对宇宙星空,有好多大胆又有趣的猜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的另一边》,去看看他的奇妙想象吧!(板书课题)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后,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提问,如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和这边有什么不同等) 3.介绍作者。(陈诗哥:原名陈开斌,1981年生于广东肇庆,中国作家协会成员,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被评为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代表作有《会跳舞的房子》《长翅膀的小龙》《风居住的街道》等。)
【学生活动】 1.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描述宇宙,分享联想。 2. 思考课题,提出疑问。 3. 倾听作者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自然引出课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就把它们圈画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序号。(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2. 读完课文后,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孩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 3. 我们来梳理一下课文段落。(引导学生梳理:趴在窗台上的想象(1 - 5)、出门及课上的想象(6 - 9)、拉回现实讲起想象(10 - 12)) 4. (出示词语)同学们,这些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巡视学生自读情况)老师来带读,大家跟着老师读。注意 “淌、栋” 是后鼻音,“篇” 是前鼻音,“绪” 和 “吁” 声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带读词语)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一读,再开火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最后,我们去掉拼音,看看大家还能不能读准。(去掉拼音读词语) 5. 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理解吗?老师来给大家解释解释。(解释词语:流淌:液体流动,比如小溪在山间流淌;秘密: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像我有一个小秘密;思绪:思路的线索、头绪,他的思绪飘得很远;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像浩瀚的宇宙;穿梭:形容来往频繁,蜜蜂在花丛中穿梭;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大家可以表演一下;尴尬:处境艰难,不容易处理,老师讲一个尴尬的小故事帮助大家理解)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注自然段序号。 2. 思考并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3. 参与段落梳理。 4. 自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词语。 5. 倾听词语解释,理解词语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朗读能力。
环节三: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大家可以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提取主要信息。(巡视指导学生默读) 2.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填写这个表格。(出示表格)大家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组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宇宙的这一边宇宙的另一边“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将作业本放回书包上楼梯下楼梯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背起书包出门向右走大自然冬天下雪夏天下雪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从西边升起石头没有生命石头有生命,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上课语文课数学课
3. 表格填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竖着看表格,大家讨论交流一下,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想象了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宇宙的另一边与这一边是完全相反的,作者想象了宇宙另一边的人、事和物)横着看表格,宇宙的另一边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作者是如何想象的?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大家是怎么理解 “倒影” 的呢?(引导学生回答:“倒影” 就是指宇宙的另一边与这边 “截然相反”) 4. 第 2 自然段哪里能看出 “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呢?(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大家结合这四个 “一样”,再来读读这句话,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学生活动】 1. 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 2.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3. 讨论交流表格内容,理解 “倒影” 含义。 4. 找到相关句子,朗读并分享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宇宙两边的差异,感受作者的想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学习能力。
环节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教师活动】 1. (出示插图)同学们,看这幅图,图上的 “我” 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图片上的 “我” 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对啦,这其实是为下文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内容作铺垫呢。 2. 现在,请大家默读 3 - 5 自然段,感受一下作者想象的神奇之处。(巡视学生默读情况) 3. (出示第 3 自然段)我们来一起读第 3 自然段,老师读宇宙这一边的现象,同学们读宇宙另一边的想象,读出猜测、想象的语气,同时圈画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师生对读)读完后,大家说说从这些内容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这些内容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呢?你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从 “他是不是”“他会不会” 等词语判断是想象内容) 4. (出示第 4、5 自然段)接下来,我们用接读或引读的方式来读第 4、5 自然段,还是要读好猜测、想象的语气,圈画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组织接读或引读)读完后,大家交流交流自己觉得神奇的想象。(引导学生分享如季节特征、日出方位、生命状态等方面的相反想象)从哪里能看出这些是作者的猜想和想象呢?(引导学生从疑问句判断)
5. 结合我们的生活,大家想象一下,宇宙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上学时间、作息时间等方面) 6. 老师来小结一下,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宇宙另一边的 “我” 的行为都与这一边完全相反,这样的想象大胆又奇特。
【学生活动】 1. 观察插图,回答问题。 2. 默读 3 - 5 自然段,感受神奇。 3. 师生对读第 3 自然段,圈画神奇之处,交流感受,判断想象依据。 4. 接读或引读第 4、5 自然段,圈画并交流神奇想象,判断想象依据。 5. 结合生活想象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6. 倾听老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想象,体会想象的神奇有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环节五: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 (依次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写这些生字。大家先读准字音,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引导学生观察) 2. 老师来给大家示范写一写。(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秘、密”这两个字结构不同,其中“必”的写法也有区别。“秘”中的“必”要写得舒展一些,与左边高低相平。“密”中的“必”要写得宽一些,托住上面的宝盖,盖住下面的“山”。 “宇”字上部宝盖宜宽;下部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宙”上部宝盖盖住下方;“由”横画间距匀称,竖居中。 “淌”上部竖长,点、撇上开下合,下部左短右长。 “栋”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东”横短在横中线上方,撇折起笔于横与木字旁竖中间,竖钩直,撇从交接处左下撇,点在撇下与左边点呼应。 3. 大家交流一下,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要注意些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4. 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练写,写完后,我们互相评价修改。(巡视指导学生书写)
【学生活动】 1. 读准字音,观察字形。 2. 观察老师示范书写,跟着书空。 3. 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4. 练写生字,接受评价并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写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环节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宇宙的另一边,认识了生字词,还感受了作者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大家在课堂上都很积极,表现得非常棒!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学的生字每个写 5 遍,加强记忆;再把课文认真读 2 遍,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16 宇宙的另一边(第 1 课时)
生字:(展示生字及书写要点)
宇宙两边差异:
“我” 的行为(拿出 - 放回等)
大自然现象(冬雪 - 夏雪等)
上课(语文 - 数学)
想象依据:倒影(相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初读课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感受到了作者的想象。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 “倒影” 含义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直观;在识字教学中,对个别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强调不够,学生可能记忆不牢;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写字指导时间有些紧张,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更直观的引导方式,如绘制对比图、制作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生字时,增加生字读音和写法的练习次数,加强对易错字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写字指导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写“梯、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有哪些。 3.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环节一:趣味导入,回顾旧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踏入了宇宙另一边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意思?就像在神秘的宝藏里发现了好多新奇的宝贝!这节课,我们继续这场奇妙的探索之旅,去寻找宇宙另一边更多有趣的秘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在出发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的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大家先一起齐读,然后老师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一读,看看谁读得又准又好。 流淌 秘密 思绪 一栋房子 浩瀚 穿梭 宇宙 气喘吁吁 一篇习作 拜访 尴尬
【学生活动】 1. 回忆上节课内容,对本节课的探索充满期待。 2. 齐读生字词,个别同学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旧知,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环节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大家默读 6 - 7 自然段,找一找宇宙另一边与这一边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巡视学生默读情况,之后出示课文内容与图片)大家看,结合这些内容和图片,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发言) 2. (出示图片)接下来,我们学习第 8 自然段,感受一下宇宙另一边的加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观察图片,再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宇宙另一边的加法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答:“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可以联系生活,回忆下雪时的情景,想象雪后的美景以及孩子们玩耍的情形和心情。(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感受,板书:加法快乐) 3. (出示图片和诗句)我们再来学习第 9 自然段,感受宇宙另一边乘法的奇妙。大家看这些图片和诗句,了解一下春天的变化,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说一说宇宙另一边的乘法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乘法等式)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觉?作者这样写乘法,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奇妙,板书:乘法奇妙)大家喜欢这样的数学课吗?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那结合生活,按照 “我” 的想法,想象一下,在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会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分享) 4. (提出问题)“我” 的思绪正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是谁的声音响起?(引导学生回答:是语文老师的声音)对,语文老师一下子把 “我” 拉回了现实。现在,我们齐读第 10 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从想象世界回到现实的那种突然感。(引导学生齐读) 5. 请大家默读第 11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越飞越高的感觉,体验一下大胆想象带来的奇异感受。(巡视学生默读情况)宇宙另一边写关于风的习作方法是怎样的?这种方法和我们平时写作文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写作 - 独特想象)现在,老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变成风,越飞越高,再次体验这种奇异感受。(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想写关于水的习作,该怎么写呢?关于云的习作又该怎么写?(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发言) 6. 我们一起齐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到了晚上 “我” 还要趴在窗台上看浩瀚的星空,照应了开头,写出了 “我” 对于宇宙另一边的留恋与不舍) 7. 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大家和同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巡视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分享奇思妙想)
【学生活动】 1. 默读 6 - 7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2. 观察图片,结合课文说宇宙另一边的加法,想象并表达感受。 3. 学习第 9 自然段,想象春天景象,讨论乘法的奇妙,想象减法和除法。 4. 齐读第 10 自然段,体会感受。 5. 默读第 11 自然段,想象体验,回答习作方法问题,参与想象表达。 6. 齐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段落内容。 7. 与同桌交流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宇宙另一边的奇妙之处,感受作者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环节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 (依次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写剩下的这些生字。大家先读准字音,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引导学生观察) 2. 老师来给大家示范写一写。(示范书写,讲解要点:“梯” 注意木字旁的书写,右边 “弟” 的笔顺和笔画位置,上面的两点要写紧凑,下面的 “弓” 要写得平稳;“铃” 左右结构,左边金字旁要写窄,右边 “令” 不要写成 “今”,注意 “令” 字下面的点不能遗漏;“乘” 要特别注意笔顺,前三笔是撇、横、竖,中间的 “禾” 字要写紧凑,最后撇、捺要舒展,像鸟儿的翅膀,保持整个字的平衡;“绪” 右边 “者” 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 “纟” 下面;“篇” 笔画较多,要排列均匀紧凑,“户” 撇画伸展,里面的部分要写得方正,竖画间距要匀称;“越” 书写时要注意走字旁里面部分的斜钩上有一撇,走字旁的捺画要写得舒展,托住右边的部分)大家跟着老师书空。 3. 大家交流一下,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要注意些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4. 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练写,写完后,我们互相评价修改。(巡视指导学生书写)
【学生活动】 1. 读准字音,观察字形。 2. 观察老师示范书写,跟着书空。 3. 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4. 练写生字,接受评价并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写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环节四:总结升华,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探索了宇宙另一边的奇妙世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像有趣的数学课,还有独特的写作方法,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大胆又神奇的想象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样,善于观察,大胆想象,让想象的翅膀带着我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2. 课后,大家要完成两个小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把自己在课堂上关于宇宙另一边的想象写下来,形成一个小短文,注意运用我们学到的围绕一个线索展开想象的方法。第二个任务是阅读一些关于宇宙探索或想象类的书籍,比如《小王子》《时间简史(普及版)》,然后和同学们分享你在书中发现的奇妙想象。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领会想象的重要性。 2. 课后完成作业,写想象短文,阅读书籍并分享。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阅读习惯。
板书设计
16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倒影 夏天下雪 太阳西起 石头开花 加法 - 快乐有趣 乘法 - 诗意奇妙 写作 - 独特想象 想象线索:倒影 - 现实与想象交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宇宙另一边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想象表达和生字书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想象时,部分学生的想象不够丰富,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多样化,缺乏足够的启发;在写字教学中,对个别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书写仍存在问题;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详细。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讲述故事等,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对学生书写的个别指导时间,关注每个学生的书写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