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09: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奇妙的想象》 课时安排 1
内容 分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单元习作的第一部分,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首先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可以选教材中的题目来写,也可以自拟题目。然后强调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要求:想象要大胆。最后对习作交流提出要求,完成习作后要交流分享,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建议开辟专栏展示习作,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习作的热情。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奇妙、神奇的想象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语言运用:能运用想象的方法,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思维能力:复习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习作,进一步体会想象的奇妙与神奇。
思政 元素 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在想象中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重点 难点 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3.能欣赏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入话题
【教师活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想象的奇妙世界里畅游了一番,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想象方式。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宇宙的另一边有不一样的生活,铅笔能有各种奇妙的梦想,尾巴还能拥有一只猫。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大胆想象,写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故事。(板书:奇妙的想象)
【学生活动】 回忆上节课内容,对本次写作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环节二:分析题目,明确要求
【教师活动】 1. 大家先自读这些题目,看看对哪个最感兴趣。(展示题目:《贪玩的小水滴》《水果们的音乐会》《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 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读完后,和老师分享一下。 2. 看到这些有趣的题目,大家肯定有很多想象。(引导学生对其他题目进行想象,分析每个题目可挖掘的方向) 预设1:《贪玩的小水滴》小水滴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贪玩给它带来什么后果?(将小水滴人化,在玩的过程中成长。) 预设2:《水果们的音乐会》哪些水果参加了音乐会?它们为什么要开音乐会 音乐会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将水果人化,写出音乐会的过程和结果。) 预设3:《小树的心思》小树有什么心思?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思? (将物人化,写出小树的忧愁、烦恼或愿望。) 预设4:《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星星是在天上的,“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将物人化,写出星星的躲藏时的心理状态。) 预设5:《手罢工了》手罢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们对手罢工了造成的后果很好奇。(突破常规,通过无手的不便,写出手的作用。) 预设6:《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小土豆滚来滚去,一定有许多有趣的经历。 (将物人化,写出小土豆滚来滚去的经历。) 预设7:《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人类冬眠在现实中不会发生,什么情况下人类会冬眠呢?人类冬眠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3. 现在,我们来明确一下这次习作的要求。(出示要求)大家可以从这七个题目中选一个,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但一定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学生活动】 1. 自读题目,选择感兴趣的题目。 2. 思考并分享对所选题目的想象。 3. 明确习作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题目,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和要求,为写作做好准备。
环节三:回顾课文,梳理方法
【教师活动】 1. 想象可是这次作文的关键哦!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想象的方法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想象方法) 2.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没错,像《宇宙的另一边》围绕 “倒影” 展开想象,事物种类相同但现象相反;《我变成了一棵树》把自己物化,抓住事物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一支铅笔的梦想》化身为其他事物,联系事物特点,大胆又合理;《尾巴有一只猫》换个视角突破常规,既大胆又有趣。想象要大胆、新奇、合理、有趣,可以将自己物化或化身为其他事物,还能反向思考。(板书强调要点) 3. 那我们该怎么有序地展开想象呢?大家结合《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想一想。(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写想象作文,还要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把故事里的人物塑造得更立体、生动。
【学生活动】 1. 回顾课文,思考想象方法。 2. 参与交流,总结想象方法和写作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帮助学生梳理想象方法和写作要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方法指导。
环节四:提纲提炼,完成习作
【教师活动】 1. 选好题目后,我们先来列提纲。以《小树的心思》为例,大家大胆想象小树有什么心思,然后和同学们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可以按 “自我介绍”“诉说心事”“哀叹疑问” 三部分来写) 2. 那《手罢工啦》又该怎么列提纲呢?大家大胆想象手罢工后的情景,再和同学们交流。(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3. 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篇范文《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展示范文并点评)大家看,这篇文章开头和结尾形成对比,小土豆经历外面世界的历险后回到土壤里生根发芽,想象很吸引人。 4. 提纲列好了,范文也看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开始写自己的想象故事吧!写完后,和同桌交换看看,互相学习。
【学生活动】 1. 参与列提纲讨论,明确写作思路。 2. 阅读范文,学习写作技巧。 3. 借助提纲,独立完成习作,与同桌交换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列提纲和展示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和范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
环节五:润色修改,品读欣赏
【教师活动】 1. 写完的同学,自己小声读一读,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像词句错误、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还有想象不太合理的地方,都要仔细修改。 2. 读完自己的,再读一读同桌的习作。对照 “同伴评价清单”,根据同伴的完成情况,勾画星星图,然后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出示评价标准)
【学生活动】 1. 自主修改习作,检查错误并完善内容。 2. 阅读同桌习作,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修改和互助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质量。
环节六:评价佳作,张贴墙报
【教师活动】 1.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向全班讲述自己的童话故事。大家认真听,一起学习。 2. 我们挑选出一些优秀习作,张贴在墙报的 “想象岛” 专栏上,让大家都能欣赏到。 3.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想象作文的写作,从分析题目、梳理方法,到列提纲、写作文,再到修改和评价,大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这种大胆想象的热情,多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更多奇妙的故事。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作文再完善一下,也可以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学生活动】 1. 小组代表汇报习作,其他同学倾听学习。 2. 欣赏优秀习作,学习他人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佳作和张贴墙报,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板书设计
奇妙的想象 想象要点:大胆、新奇、合理、有趣
想象方法:物化、化身、反向思考
写作要点:多种修辞、描写方法,结构清晰
评价标准:无错、通顺、想象好、结构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运用想象方法,完成了想象故事的创作,在修改和评价环节也有所收获,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时,部分学生仍受到思维限制,可能是启发方式不够多样;小组合作评价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评价方式不够新颖;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评价环节有些仓促,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更多样化的启发方式,如播放创意视频、展示新奇图片等,拓宽学生的思维;创新小组合作评价方式,如开展小组竞赛评价、角色扮演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评价环节留出充足时间,加强对学生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