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1 我不能失信 课时安排 1
内容 分析 本课是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尤其是从小庆龄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她诚实守信,恪守诺言的美好品质。在文中庆龄与爸爸妈妈的几次对话,联系前后文以及动作描写我们感受到小庆龄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课文结尾小庆龄与妈妈的对话,“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重承诺、守信用比什么都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体会和学习人物可贵的品质。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 思维能力: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审美创造: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遵守承诺、诚实守信的意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重点 难点 1.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 目标 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环节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句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带读名言,引导学生齐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诚信可是做人的根本,做人可不能失信。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 21 课《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大家知道 “失信” 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失去信用。读了这个课题,大家肯定有很多疑问,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提问,预设 1:课题中的 “我” 指的是谁?预设 2:“我” 不能失信于谁?预设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学生活动】 1. 跟读、齐读名言,理解含义。 2. 齐读课题,思考并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名言导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出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试着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大家开始吧!(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2. (出示生字词) 宋龄 望 花篮 道 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吗?先自己读一读。(巡视学生自读情况)老师来带读,大家跟着老师读,注意 “庆” 是后鼻音,“盼、歉” 是前鼻音。(带读生字词)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一读,再开火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最后,我们去掉拼音,看看大家还能不能读准。(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3.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生字的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组词法、看图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4. 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找出相应的答案。(巡视学生阅读情况)读完后,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借助问题答案,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我” 是指宋庆龄,“我” 不能失信于小珍。课文讲的是一天早晨,宋庆龄一家准备到伯伯家去,可是她想起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父母都劝她改天教,可她坚持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 ) 5. 那课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呢?(引导学生交流,相机点拨,总结: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述了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位朋友家去做客,小庆龄特别高兴,充满了期待;第二部分(第 2 - 9 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为了遵守约定,没有听从爸爸妈妈的劝说,选择留在家里等候小珍;第三部分(第 10 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不后悔,因为她履行了诺言。 )
【学生活动】 1. 按照要求自读课文,标注序号,思考问题。 2. 自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3. 参与讨论生字识记方法。 4. 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参与交流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5. 思考并回答课文分段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把握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环节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教师活动】 1. 请大家默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和起因。 )(板书:准备去伯伯家)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 1:从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可以看出来。预设 2:“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这句话是对鸽子的外貌进行描写,侧面体现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 )(板书:期待已久) 2. 宋庆龄这天为什么又没有去伯伯家呢?现在,请大家默读 2 - 10 自然段,试着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用 “ ” 画出能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关键词句,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感受。(巡视学生默读和交流情况) 3. 哪些句子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 1:“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预设 2:“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预设 3:“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预设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4. (出示句子:“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爸爸劝说后,从宋庆龄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 1:我从两个 “不行” 感受到宋庆龄坚定的决心。预设 2:从 “抽” 这个动词可以看出宋庆龄坚定要留下来。 )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板书:想起约定 爸爸说改天再教)
5. (出示句子:“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 )妈妈劝说后,从宋庆龄的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语言描写,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宋庆龄不仅是个守信的人,还是个诚实的人。 )(板书:妈妈说回去再解释) 6. (出示句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相机点拨:这句话是点睛之笔。没劲指无聊、没意思。 )(引导学生回答,预设: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板书:不后悔,没有失信)从哪里看出她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 1:我从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这句话知道她一个人在家很没意思。预设 2:从 “一会儿”“弹不准” 看出她心神不定,一个人在家很没劲。 )(板书:联系上下文) 7. 大家想一想,宋庆龄如果去了伯伯家,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 1:她会看到漂亮的鸽子,伯伯也许会送她一只鸽子呢。预设 2:她会喂鸽子吃食,和鸽子做游戏。 )从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预设:在宋庆龄心目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第一位。 )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预设 1: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预设 2:讲信用是诚实、尊重别人的表现。俗话说 “一诺千金”,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板书: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活动】 1. 默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2. 默读 2 - 10 自然段,圈画词句,交流感受。 3. 思考并回答关于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问题。 4. 分析句子,体会宋庆龄的品质。 5. 思考并回答关于句子理解和诚信价值的问题,分享生活经历。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体会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质,理解课文重点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环节四:角色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活动】 1. 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名同学读旁白,另外三名同学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 通过分角色朗读,大家是不是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了?俗话说:“一诺千金。”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做诚实守信的人。
【学生活动】 1. 参与分角色朗读。 2. 体会角色情感,领悟诚信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环节五:拓展延伸,积累词句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后来宋庆龄成为怎样的人吗?(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宋庆龄(1893 - 1981),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她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被国际上公认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一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创办了《儿童时代》杂志。 ) 2.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诚信” 的词语和名句。(出示并讲解相关内容)大家课后可以多读一读,记一记。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人之所助者,信也。 ——《周易》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学生活动】 1. 倾听宋庆龄的事迹介绍。 2. 学习并积累诚信相关的词语和名句。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环节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认识了诚实守信的宋庆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她一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2. 课后,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分享你的感受;再收集一条关于诚信的名言,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讲述故事、收集名言。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识字、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宋庆龄的品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朗读,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足之处:在研读课文时,给学生探讨的时间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思考不够深入;在联系生活实际环节,个别学生分享的事例较浅显,可能是引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学生的讨论留出充足时间,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对联系生活实际环节的引导,提供更多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