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15: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卖泥塘》
一、教学内容
《青蛙卖泥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里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的故事。在卖烂泥塘的过程中,他听从小动物们的意见不断改善烂泥塘的环境,把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最后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二、教学思路
本文教学中以“青蛙的想法和做法”为导读话题,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体会泥塘变美的过程,从而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导读话题的引领下,立足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积累语言材料,并凭借语言符号展开想象,建立事物的表象,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在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实践,促进语用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朗读、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本文15个生字。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正确、端正地书写“蛙、籽、破、搬、倒”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在童话故事的学习中懂得勤劳能改变生活的道理。感受童话的有趣,有兴趣学习童话。
4. 能根据图示支架,简短概括故事内容。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朗读、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本文15个生字。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正确、端正地书写“蛙、籽、破、搬、倒”等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难点:童话故事的学习中懂得勤劳能改变生活的道理。感受童话的有趣,有兴趣学习童话。能根据图示支架,简短概括故事内容。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教学策略
教法:听读 看图想象 随文识字 启发式教学
学法: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游戏活动 合作交流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回顾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青蛙卖泥塘)
2.导入:老师带来些词语,想要考一考大家,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
你们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没有? (生:第一个字都动词)
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上不同? (中间加了个“了”字)
加了个“了”字又有什么变化呢? (“了”表示栽好了、种好了,完成了)
难度升级:你们能不能模仿第一行、二行、三行,自己说几个词?
(第一行:动词在前面;第二行、第三行:两个字,加上“了”——砍树、砍了树)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表示动作的词放在前面,老师说前面,你们接后面:上山、爬山。加了“了”表示动作完成了。
(二)自由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青蛙他为什么要卖掉泥塘呢?他又是怎样吆喝的?开始读吧。
(提醒学生不齐读、自由读,自己读自己的,可快可慢)
谁来告诉我,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生:第一自然段)
好,你找到这一段话,找的很准确,你能说说具体那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字让你觉得青蛙不想。 (烂泥塘、不怎么样)
不怎么样是什么意思?(一点也不好)所以就想把它卖掉,怎么个不好?(烂)只有烂泥巴,啥都没有,没有什么?(花、草、房子、路)
这个地方青蛙觉得住的不好,所以想把它卖掉。
青蛙为了卖泥塘,他是怎样做的?(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于是大声吆喝)
他是怎样吆喝的呢?我想听听同学们吆喝一下(全班齐读。)
我还想听一只青蛙吆喝。(点名读)——点评:声音要大!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喽”,把前半句读得稍长一点儿;抓住“!”,把后半句读得短促一点儿。)
你从你大声叫吆喝的声音中感受到什么?(青蛙非常想快点把这个泥塘卖掉)
4、我们全班一起来!
5、你们的吆喝声可真响亮,这样大声的吆喝相信能吸引很多的小动物门,那么第一个来的小动物是谁?(老牛)
(1)我们先来看看老牛第一个走过来,他们之间说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老牛说的话。)
出示: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刚开始老牛来不是直接说话,而是~~(看了看),这有个动作叫(看了看),可能想了想,再说话~~(指名学生朗读老牛说的话。)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老牛对这个泥塘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不满意)通过朗读分析一下为什么老牛不满意。(全面、完整)
老牛有两层意思:喜欢(打滚)、不好(没有草)
(2)听了老牛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出示: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①只有一句话,我们齐读,青蛙在干什么?。
②想象青蛙辛勤劳动的画面,师动情导入:是不是草籽撒下去,不用管它就能长出小草呢?
草籽播撒下去了,青蛙经常施肥、浇水。青蛙累的汗涔涔,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会想?
那么到了春天在青蛙的辛勤劳动下,泥塘周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交流)
③出示句子: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想象一下,周围长出小草的泥塘是怎样一番景象?(又嫩又绿)
青蛙又开始吆喝起来了,指名朗读:“卖泥塘喽,卖泥塘!”这一吆喝,把谁引来了?(一只野鸭)野鸭飞来了,他说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出示: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你从野鸭的话里面听出了什么?
①好是好,水太少了,会给野鸭带来哪些不便?
②追问:好是好,什么好?(有水有草)但是好有个不足的地方(水太少)。
(1)听了野鸭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名交流。
出示: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①青蛙为了从山里引些水做了哪些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②你能把青蛙的勤劳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再指生读,齐读。教师强调:找泉水、砍竹子、破开、接起来,引水到泥塘)
这里青蛙引水中有两个生字,我们来学一学,来了解一下
①出示生字“泉、破”,教师领读
②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加一加、换一换)
③书写练习
7、比较老牛和鸭子说的话,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中间都用了一个词语进行前后意思的转折。
8、青蛙经过辛劳的引水泥塘灌足了水,这下,泥塘总能卖出去了,于是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指名朗读:“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的吆喝声引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从大家读的,你们发现这些小动物,分别给青蛙提出来哪些建议呢?
大家提建议的时候,会怎么说
用“先肯定再提出建议”的方法,中间用上“不过、就是、但是、可是……”等词语试着具体说说。
(3)狐狸会提什么建议,如果是你,你会提什么建议呢?
(4)动物们都给了建议,听了小动物们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出示: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①想象说话:青蛙是怎样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的?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想象说一说。
②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小青蛙啊!谁能把青蛙的勤劳读出来?
9、青蛙在大家的建议下,泥塘边有了草、花、树、小路、房子,泥塘里还有清清的水,这时青蛙又开始推销自己的泥塘了吗?指名朗读第11自然段。
①读了这段话,你知道青蛙为什么不卖自己的泥塘了吗?
②一边想象泥塘的美景,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议,再比赛读,后齐读。)
③听了青蛙的吆喝,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三)拓展表演,明白道理
1.从这个童话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
2.同学们,青蛙的泥塘一开始是一个烂泥塘,青蛙不想住,现在变成了一个有树、有花、有草、有水、有房、有路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3.你们从现在的这个泥塘边经过,你还想给小青蛙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