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

文档属性

名称 14我要的是葫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21:4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葫芦、蚜、赛”等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能说出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与读文后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引入课题。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播放孙悟空被银角大王用宝葫芦收了的视频)
刚刚视屏里能上天入地的孙悟空被什么收了?葫芦。那你们想不想要一个这样的宝葫芦呀?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也想要葫芦,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注意轻声,要的,葫芦)
【设计意图:视频的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葫芦”两个字观察部首“草字头”我们知道葫芦是偏旁相同,第二个字是轻声音节,像这样的词语还有“狐狸、玻璃、眼睛、葡萄.......”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题目《我要的是葫芦》,请大家快速读一读课文,数一数自然段,找一找我要的是怎样的葫芦?赛过大南瓜,板书“赛过”赛过是“比过”的意思。所以说题目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的果实。
2.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共几句话? 4个自然段、5句话
3.学习第一自然段中有“葫芦”出现了四次。
第一句,抽生读,思考这里的“葫芦和题目中的葫芦一样吗?老师板书,画一棵葫芦苗。区别“颗粒”和“一棵”所以这里的葫芦指的的葫芦苗。
第二句,抽生读,继续画出葫芦的藤、叶子、花。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形容词:细长的,绿绿的,雪白的。扩展长藤的植物:葡萄、丝瓜、西瓜、豇豆......抽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
学习第三句,抽生读,板书“谢”掉落的意思,画上可爱的小葫芦。引导学生朗读,读出喜爱。
学习第5句,这么可爱的葫芦你们喜欢,那那个人喜欢吗?喜欢。从哪里看出他喜欢。
“每天、都、看几次”指导朗读、重读。
有一天,这个人又像往常一样去看他的葫芦,他发现了什么?蚜虫。板书图画蚜虫,PPT出示蚜虫图片,让学生了解蚜虫以及蚜虫的危害。那个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那个人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到底怕不怕,不怕,
对比朗读: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那个人盯着小葫芦,心里想: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朗读读出着急,期待的语气。
叶子上长了蚜虫,那个人却一点儿也不着急,有一个人比他还急,这个人是谁呀?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后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xiǎnɡ yán lín ɡuài
感( ) ( )念 语( ) ( )居 奇( )
2.给下列汉字组词。
棵( ) 领( ) 抬( ) 盯( )
颗( ) 邻( ) 治( ) 钉(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说到那个人的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那个人却一点也不着急,有人比他更着急,这个人是谁?邻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邻居是怎么说的?那个人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波浪线和直线画出来。朗读: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那个人觉得用不用治?不用,因为他要的是葫芦。把问好变成句号: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治:消灭
由此可见那个人的心里只有葫芦,他没有管过蚜虫。那叶子上长了蚜虫?我们到底要不要治?要,因为蚜虫会会掉叶子,叶子黄了,果实也无法吸取营养,就无法长大。
三、学习最后以自然的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局。读出三个“了”的区别。
4.思考:如果你是那个人,你想对小葫芦说些什么,请用上“邻、治、 蚜、怪(取责怪的意思)
四、课堂总结
今年的葫芦算是种失败了,如果你是那个人,请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为开头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课堂反思。
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氛围活跃,但学生对感叹句,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比较陌,生,应多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