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期末考试之能力提升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期末考试之能力提升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3 21: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
期末考试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44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荒谬(miào) 取谛 晴天霹雳(pī) 风尘苦旅
B.诘问(jí) 烦躁 穷愁潦倒(liáo) 生死祸福
C.颓唐(tuí) 渴慕 不屑一顾(xiè) 大庭广众
D.滞笨(zhì) 惶急 连声诺诺(yuò) 颠沛流离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3分)
A、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B、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qǐ pàn( )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àn rán shī sè( )。
D、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míng sī xiá xiǎng( ),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比喻)
B.冰河爬来了,带着泥土、碎石开始旅行。(拟人)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对偶)
D.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排比、比喻)
6、《名人传》是本册教材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①下面的名言出自《名人传》中的名人之口,请你在括号中写出他们的名字。(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使我屈服。( )
B.一个人不可能做一件事,脑子里想着另一件事,尤其是雕刻。( )
②《名人传》包括三部“英雄传记”,其中《 》最著名。作者称其写作目的是:_______。(3分)
7、有这样一副对联:(6分)
洞庭月,衡月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这副对联提到了中国三大楼,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以及崔灏、范仲淹、王勃三人关于三大楼的作品:《 》、《 》、《 》。
8、请根据划线的句子仿写一句,使其成为排比句。(3分)
第四单元是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单元。在《俗世奇人》中,我们看到了冯骥才用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两位神形兼备的民间高手;在《春酒》中,我们读到了琦君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热情大方的善良母亲; 在《云南的歌会》中, 。这些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9、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和《与朱元思书》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3分)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10、初二(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一心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身上,积劳成疾,患病住进了医院。有四位同学代表全班去看望望老师,他们都说了一番慰问的话。其中哪一位同学说话不太讲究分寸? ( )(3分)
A.张老师,你一心为了我们,把身体累坏了。我们的心里都非常难过,愿您早日康复。
B.张老师,你太不注意身体了,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的,以后一定要劳逸结合。
C.张老师,你安心在医院治病,我们会自觉地把班级工作搞好的,努力做到您在和不在时一个样。
D.张老师,你要注意按时吃药,注意休息,病很快会好的。
11、古诗文填空。(11分)
(1)青山横北郭, 。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气蒸云梦泽, 。
(4) , 山山唯落晖 。21世纪教育网
(5) ,何时复西归?
(6) 杜甫在《望岳》中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壮志和气概的句子是 : , 。
(7)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 , 。
(8) 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
二、综合性学习(5分)73
1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答题。
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征集网络投票开始啦!中国文物报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将四条备选主题公布,请您登陆中国文物报官方微博,投出宝贵的一票,选出心目中的文化遗产日主题一条,投票结果将报国家文物局,最终审定一条主题于3月中旬向社会公布。如您的选项和最终公布的主题完全一致,中国文物报社将奉寄《中国文物报》2012年文化遗产日特刊和精美礼品各一份。文化遗产日期待您的参与,别样惊喜等着您!
⑴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16字以内)(3分)
⑵请写出你的选择的主题和理由。(2分)
备选主题:①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②面向未来的文化遗产 ③文化遗产与社会进步 ④让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
我选第 条,理由: 。
三、阅读理解。
(一)诗文赏析 (5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3、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14、请简要赏析《乌衣巷》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3分)
(二)阅读《玫瑰树根》一文。(10分)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qū,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⑤“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
⑥卑贱的树根说:
⑦“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膊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⑧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⑨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⑩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5、读第③段,若将加粗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16、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用选文原句回答,并工整地书写到田字格内)
17、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18、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19、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续拟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不超过30个字)
流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文阅读(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遂许焉 ( ) (4)汪汪之声不已( )
22、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2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24、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表达了 的主旨;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2分)
四、写作(40分)
当下,流行各种“去哪儿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去哪儿》栏目火遍海内,《时间去哪儿了》感动万千子女……有时我们也会想:我们的诚信、真心、孝心、关心、认真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都去哪儿了呢?
25、请以“______,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补足题目,字数600-800,不涉及你的校名、教职工名、同学名,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44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荒谬(miào) 取谛 晴天霹雳(pī) 风尘苦旅
B.诘问(jí) 烦躁 穷愁潦倒(liáo) 生死祸福
C.颓唐(tuí) 渴慕 不屑一顾(xiè) 大庭广众
D.滞笨(zhì) 惶急 连声诺诺(yuò) 颠沛流离
【答案】C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3分)
A、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B、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qǐ pàn( )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àn rán shī sè( )。
D、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míng sī xiá xiǎng( ),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答案】A、抑扬顿挫 B、企盼 C、黯然失色 D、冥思遐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本题要注意“抑”中间没有一撇,“企”不要写成“启”,“黯”不要写成“暗”,“冥”不要写成“宴”,“遐”不要写在“暇”。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答案】C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能否”与“是保证”双向对单向,前后不一致;B句“健全”与“建立”语序不当;C句“最多”与“不能超过”意义冲突,答案为D。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比喻)
B.冰河爬来了,带着泥土、碎石开始旅行。(拟人)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对偶)
D.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排比、比喻)
【答案】C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名人传》是本册教材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①下面的名言出自《名人传》中的名人之口,请你在括号中写出他们的名字。(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使我屈服。( )
B.一个人不可能做一件事,脑子里想着另一件事,尤其是雕刻。( )
②《名人传》包括三部“英雄传记”,其中《 》最著名。作者称其写作目的是:_______。(3分)
【答案】①A.贝多芬、B.米开朗基罗。②《贝多芬传》,写作目的是安慰和鼓励“世上不行的人们”,使他们勇敢地跟命运做斗争。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回顾所读《名人传》内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有这样一副对联:(6分)
洞庭月,衡月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这副对联提到了中国三大楼,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以及崔灏、范仲淹、王勃三人关于三大楼的作品:《 》、《 》、《 》。
【答案】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积累,抓住对联中关键的地名和人物名,按要求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请根据划线的句子仿写一句,使其成为排比句。(3分)
第四单元是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单元。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世奇人》中,我们看到了冯骥才用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两位神形兼备的民间高手;在《春酒》中,我们读到了琦君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热情大方的善良母亲; 在《云南的歌会》中, 。这些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答案】 (1)句式要求和划线句相同,其中必须包括作者、语言特点、人物形象。
【解析】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和《与朱元思书》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3分)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答案】如:琅琊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富春江雄奇秀丽。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的特点,选一篇目,根据内容仿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初二(1)班的班主任张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积劳成疾,患病住进了医院。有四位同学代表全班去看望望老师,他们都说了一番慰问的话。其中哪一位同学说话不太讲究分寸? ( )(3分)
A.张老师,你一心为了我们,把身体累坏了。我们的心里都非常难过,愿您早日康复。
B.张老师,你太不注意身体了,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的,以后一定要劳逸结合。
C.张老师,你安心在医院治病,我们会自觉地把班级工作搞好的,努力做到您在和不在时一个样。
D.张老师,你要注意按时吃药,注意休息,病很快会好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B句对老师不太礼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古诗文填空。(11分)
(1)青山横北郭, 。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气蒸云梦泽, 。
(4) , 山山唯落晖 。21世纪教育网
(5) ,何时复西归?
(6)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敢于攀登的雄心壮志和气概的句子是 : , 。
(7)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 , 。
(8) 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
【答案】(1)白水绕东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波撼岳阳城(4)树树皆秋色(5)百川东到海 (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5分)73
1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答题。
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主题征集网络投票开始啦!中国文物报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将四条备选主题公布,请您登陆中国文物报官方微博,投出宝贵的一票,选出心目中的文化遗产日主题一条,投票结果将报国家文物局,最终审定一条主题于3月中旬向社会公布。如您的选项和最终公布的主题完全一致,中国文物报社将奉寄《中国文物报》2012年文化遗产日特刊和精美礼品各一份。文化遗产日期待您的参与,别样惊喜等着您!
⑴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16字以内)(3分)
⑵请写出你的选择的主题和理由。(2分)
备选主题:①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②面向未来的文化遗产 ③文化遗产与社会进步 ④让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
我选第 条,理由: 。
【答案】⑴示例:网络投票征集文化遗产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票选您心仪的文化遗产日主题、微博投票选择文化遗产日主题、文化遗产日主题征集网络投票开始)。⑵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第①条:强调“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的关系;第②条:强调“未来”与“文化遗产”的关系;第③条:强调“文化遗产”与“社会进步”的
关系;第④条:强调“文化遗产”与“新时代”的关系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理解。
(一)诗文赏析 (5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3、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答案】(2分)燕子 兴亡
【解析】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请简要赏析《乌衣巷》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3分)
【答案】(3分)今昔对照,寓情于景,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表达了诗人沧海桑田、人生多变的感慨。既然题干中说“三篇作品均通过……”,即可从第三首中找到“兴”“亡”两字来理解三个首共同的情感。
【解析】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玫瑰树根》一文。(10分)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qū,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⑤“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
⑥卑贱的树根说:
⑦“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膊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⑧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⑨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⑩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5、读第③段,若将加粗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认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16、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用选文原句回答,并工整地书写到田字格内)
【答案】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要求:回答正确,注意书写,尤其注意“陋”“延”字的笔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来概括即可。
17、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甘愿付出、默默奉献”以及“体现自身价值”这一中心来理解即可。
18、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围绕“甘愿付出、默默奉献”这一中心来理解即可。
19、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续拟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不超过30个字)
流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要符合情境,表达准确即可。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流水说的话围绕“为自己先前的行为感到羞惭”来写,鲜花说的话围绕“感谢树根”来写即可。
(三)古文阅读(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答案】C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遂许焉 ( ) (4)汪汪之声不已( )
【答案】(1)同“饲”喂养(2)驱使(3)于是,就(4)停止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食”为通假字,“策”为名词动用,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答案】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目/收而养之。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2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答案】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两个关键词“翼”要到译准确)
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关键词:啮仆)
【解析】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句子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设句的语气和两个“其”不同的用法,第二句要把“仆”理解准确,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表达了 的主旨;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2分)
【答案】(共4分,每空2分)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 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解析】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写作(40分)
当下,流行各种“去哪儿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去哪儿》栏目火遍海内,《时间去哪儿了》感动万千子女……有时我们也会想:我们的诚信、真心、孝心、关心、认真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都去哪儿了呢?
25、请以“______,去哪儿了?”为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一篇作文。要求:补足题目,字数600-800,不涉及你的校名、教职工名、同学名,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时间都哪儿去了
在除夕之夜的时候,全家人看着央视春晚,尽享受着家庭的幸福。
在央视春晚的节目中,听到了这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我的心情顿时感受到一丝沉重,忍不住的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依依的躺在母亲的怀抱中。
由王铮亮演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唱时,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背景展示着网络名人大萌子的“30年父女合影”,30张照片凝聚着30年的父女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地思考着。“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真挚而平实的歌词让我们大家引起了共鸣与泪点,对于情亲的浓浓的呼唤瞬间钻入心肺。
在于全世界的中华儿女来说,大年三十的这个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举国同庆的时刻,同时也是亿万万家庭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刻,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亿万观众演绎着这样所引起感动、落泪的共鸣歌曲,让所有人对于时间的认识,值得思考。
拉着父亲的手,坐在父母亲的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旁的我,听完这首歌,给予我的思考,背景上的画面更是触目惊心,30年的父女的照片,让我感受到时光易逝,但不变的是父女间的最为真挚的情感。
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心里顿时一阵颤抖,我也在问我自己,时间读去哪儿了?难道正如朱自清所说的:“当我洗脸时,时间从指缝间溜走,当我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对于时间的概念我又进一步的认识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是来之不易的,一转眼,我也到了弱冠之年。童年的时光已经不再,青春易失。抓好一切机遇机会,成就未来,完成学业。珍惜时间的来之不易,珍惜每分每秒,成就你的事业。
在事业时间上珍惜的同时,也许珍惜家庭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的时间是来之不易的。在为事业奋斗的同时,也需要多出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一年到头,为了事业奋斗得到更多的报酬而不能常回家看看,只能有几天的父母亲陪伴就匆匆忙忙的工作了。忙的报酬为的是更好的生活,我觉得报酬不需要太多,而是家庭的亲情更多。给予父母最大的报酬就是你的关爱。等到父母的那一天再来关怀就晚了。
抓紧时间和父母们在一起,而不是你心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焉的刷着微博、博客。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不是心不在焉的子女,而是一个全神贯注用心去倾听父母亲给予子女的爱。
也许这对父女30年的照片给予时间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的回答,回答了不单单只是时间概念了,更是亲情之间的概念了。时间与亲情的交替,情亲与时间的配合,演绎着人世间最为弥足珍贵的情感和对时间的感慨。
父亲从一位帅哥变成了满脸沧桑的老人,女儿从一位儿童变成了成熟的妇女。小孩依偎着英气勃勃的父亲,少女依偎着成熟稳重的父亲,妇女依偎着满头白发的父亲。这一张张不断变化的照片,这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记忆着一对父女随着时间的推磨,变得越来越老了,但却不变的是,父女之间的那种情感。
这不仅仅是对时间的回忆,更是对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家庭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记忆。我依偎着妈妈的怀里,看看妈妈的面容,再看看爸爸的样子,在对着镜子看看我自己的时候,我禁不住说声“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是啊,不仅仅是照片上的那对父女随时间的改变,而是现实中的家人的变化。
小时候的我还在哭着闹着,要求父母抱着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是现在的我,应经长大了,父母亲再也抱不动我了。我顿时感受到时间带给我们所有的人生发生的改变。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的许许多多的画面,仿佛还在停留在昨天。有时候,记忆模糊,记不住以往的事,记不住以往的温馨,是否是被这时间给遮住了双眸。我只能够慢慢地在记忆中去寻找,捋直我以往的一切一切。
我也曾记得的我小时候,活泼顽皮,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脸都是灰尘,我看到了爸爸那时候英俊的脸上流露出对我的爱,再看看那时候的妈妈如花的脸蛋,是那么的温馨。可如今,随着时间的更替,变了。我在镜子面前看着我自己,总会问自己,这就是我么。镜子的面前留下我现在真实的写照。自己长大了,留在镜子旁的是我英俊的脸庞,再看看现在的父母亲,都已经老了,有点驼背了,是岁月带给我们的这份压力,流露出了,爸妈的银丝白发,露出了不再光滑细腻的脸蛋。是啊,我长大了,父母却老了。
任时光匆匆流去,不变的情感依然留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间。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对时间的概念,记录着对人生的巨变。时间流逝,仓皇下,对着镜头留下对往事的记忆。随着时间的不断地推移,这些照片也逐渐淡黄,也变得越来越珍贵了,仍然可见照片之中的往事,看看照片,想起往事,仿佛时光在倒退,仿佛昨日的时光就在眼前……
好久没回家。回到家,却看到了父母的白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母的衰老,这些给予我心灵最大的震撼,心里如刀绞,隐隐作痛,为何时间这么作弄人,为何当我长大了、成熟了的时候,我最亲近的人变了。父母的容貌不再,留下了时间的衰色。
【解析】
试题分析:引导语中已经提供了一些填写文题的供选项,也可以自己另选,不管填什么,都在表达出某种事物或情感不知不觉的失去,以此来感叹生活。比如写“快乐,去哪儿了”,就写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业负担沉重,天天拼命的学习,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业余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禁要问,“快乐,去哪儿了”,快乐压在重重叠叠的书本下,快乐在老师紧锣密鼓地训练中,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中消失了,通过对自己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叹,对快乐生活的寻求和期盼。还比如写“时间,哪儿去了”,写写自己平时生活懒散,学习没有方法,没有良好的习惯,做事拖拉,不讲效率,结果三年的时光一晃就没了,现在终于有了悔意,自问“时间,哪儿去了”,表达自己的反思。此题也可另一角度来写,写忽然间看到在自己心中永远年轻的父母头上有了白发,爸爸戴上了老花镜,不禁想平时里父母操劳的情景(叙事,详写),感叹“时间,哪儿去了”,自己的父母不在年轻。再比如写“道德,哪儿去了”,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件或一些不讲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分析在一些人身上丧失道德的原因,呼唤道德,提倡文明。总之,这个文题,可写的方面很多,可写记叙文可写议论文,概括自己的写作习惯选择写法。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