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学习与探究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学习与探究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20: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学习与探究
(一)口语交际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劝说 (11年 4考) 1.劝说要点:①根据对方的身份、年龄、职业、文 化背景等确定合适的称呼;②清楚自己要就什么问 题劝说别人,需要达到什么效果;③以尊重对方为 前提,用语礼貌、委婉;④语言要有针对性,能打 动人,使交流对象易于接受 2.劝说技巧:①正面劝导,直击要点;②侧面劝 说,借例言理;③运用激将法,因势利导;④晓之 以理,动之以情 称呼+观点
(委婉)+
解决办法
(或指出其
危害性/积
极作用)+
鼓励或象征
性的征询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邀请语 1.明确被邀请方的身份。注意称呼礼貌、恰当 2.表明自己的身份。介绍姓名、身份等 3.表明邀请要点。表明时间、地点、活动主题等 4.要用征询性的话语。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注意措 辞委婉 称呼+问候
语+自我介
绍+说明来
意+活动要
点+征询语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开场白 1.切合主题,内容集中,有针对性 2.有现场感,可以给观众较为强烈的听觉冲击,吸 引观众注意力 3.情感真挚,语言幽默 称呼/问候
语+介绍活
动的内容、
方式、主题
等+导入语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结束语 (2018.9) 1.紧扣主题,总结举办活动的目的和 意义 2.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展望未来 3.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称呼+对活动的总
结+期望+活动的意义/对未来的展望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采访提问 (九上“综 合性学习” P47~48) 1.注意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知识水 平等,用语得体 2.提问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提出小 而具体的问题,让受访者有话可说 3.提问要有深度、有针对性 称呼+问候语+表明
身份+采访目的+采
访问题(针对性、
合理性)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赞美词 (2015.8) 1.概括赞美对象的特征(优点)。若是 人,则组织语言概括人物形象;若是物, 则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其特征;若是风景, 则描述景物特点 2.紧抓对象的品质、特点等表达赞美之情 3.用语亲切中肯,饱含情感,措辞与赞美 对象相吻合 称呼+理由+表达
钦佩、赞赏、喜
爱等感情+激励
性话语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颁奖词 1.明确被颁奖人的身份。注意措辞及称呼 恰当 2.简要概括人物事迹。注意语言简洁 3.总结其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注意语言 要深刻 4.表达赞美、敬佩之情。注意态度诚恳, 感情真挚,言简义丰,自然流畅 称呼+简述事迹+
精神品质+表达
赞美、敬佩之情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推荐语、介绍语 1.人物:①述说人物的主要事迹;②抓住人物精神或品质特征,准确描述,阐明理由;③表达对人物的赞美/认同 2.自我:①明确需自荐什么,如角色、岗位等;②阐述与自荐主题相关的优点;③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称呼+所介绍的
内容(人物、自
我、风景、名
著)+表态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推荐语、介绍语 3.风景:①述说风景的名称、特色;②追溯历史渊源、趣味故事;③语言富有激情,表达赞美之情 4.名著:①简述名著的主要内容;②重点介绍名著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如人物刻画、精彩情节等;③表达赞美之情 称呼+所介绍的
内容(人物、自
我、风景、名
著)+表态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复述 (八上“口 语交际” P129) 1.详细复述:①尽量完整地保留原材料的内容,做适当压缩;②沿用原来顺序,或 稍加调整,注意条理清楚;③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多用口语,语言表达准确、 清晰、连贯 处理原材料(适当压缩)+按条理安排材料顺序+转换为自己的语言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复述 (八上“口 语交际” P129) 2.简要复述:①根据要求选取内容要点; ②适当进行综合、概括,要点之间要有内 在联系;③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语言表达 准确、简明、连贯 处理原材料(适当压缩)+按条理安排材料顺序+转换为自己的语言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转述 (八上“口 语交际” P130) (2024.8) 1.把握信息要点。弄清说话人所要强调的信 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题 2.抓住时间、地点以及人称的变化。“转 述”重在“转”,即转变人称(称呼),转 变时间和地点。这就要求听话者既要厘清说 话人、听话人、受话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又 要分清听话的时间、场合与传话的时间、场 合是否变化,确保传话内容的准确 梳理信息的
要点+抓住时
间、地点及
人称的变化+
得体、简明
的表达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转述 (八上“口 语交际” P130) (2024.8) 3.表达得体、简明。在表达时,必须注意说 话双方的身份、说话的场合、用语的文明、 举止的礼貌等因素 梳理信息的
要点+抓住时
间、地点及
人称的变化+
得体、简明
的表达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谈看法 (11年2考) 1.表明观点或态度。观点要明确,言简意 赅,不模棱两可 2.引用材料的具体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 摆事实、讲道理、找原因、说影响 3.总结观点,强调观点或发出号召 观点或态度+充分的理由+强调观点或发出号召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提建议 1.紧紧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 解决方案,一般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 个角度来讲 2.要联系生活实际,力求能够切实地解决问 题,希望他人怎么做,一定要明确地表达出 来,让人一目了然 3.追求新点子、找到新方法、提出新建议、 拟定新思路等 从各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分条整理建议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反驳与辩论 (九下“口 语交际” P93~95) 1.明确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正面陈述 2.论据充分:抓住对方观点或语言组织中的 某一说法(或歧义或漏洞),加以辩驳 3.表达准确:用词精确、到位,逻辑严密, 不给对方留下反驳的话柄 点出对方漏
洞+提出观点
+说明理由
(包含具体
事实)+强调
观点
考 点 基本要求 答题格式
演讲词 (九上“综合 性学习” P48)、发言词 (七上“综合 性学习”P35) 1.明确听众身份,确定恰当的称呼 2.紧扣演讲或发言的主题,言简意赅地 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3.总结自己的观点,并表达感谢 称呼+表明观点+阐述理由+总结观点,表达感谢
(二)创意表达(11年2考)
考点一 仿写与对联
考向1 仿写
1.审题:
(1)审话题。一定要以陈述对象为主语,或以给定的中心主旨为基
础进行仿写。
(2)审句式结构。①看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
是祈使句还是感叹句等等;②弄清楚句子的语意关系:是转折还是递进,
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等。
(3)审修辞手法。仿写前要明确所给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的
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必须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一致。仿写常涉及比喻、
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相关知识见《阅读写作思维训练》P5“3.修
辞手法”]。
(4)审感情基调。例句的感情基调(积极向上、明快、乐观、深沉
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仿写句子的感情基调。
2.组句:(1)定:画出固定不变的语句,确定仿写对象及框架;
(2)仿:仿照例句遣词造句;(3)连:语句连贯,将内容连贯成与原
文主旨一致的句子;(4)修:辞藻优美。
3.验证:(1)是否有语病;(2)是否和原内容相应,句式、修辞、字
数等是否一致;(3)能否与原文相连、文脉相通。
考向2 对联
拟写对联应该注意:
1.字数相等。即上下联字数要一样。
2.词性相对。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要词性相同,即动词对应动词,
名词对应名词等。
3.结构相称。指上下联的语法结构(或词组和句式的结构)应相同,
即主谓结构对应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应动宾结构等。
4.节奏相应。即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5.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反。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四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二声),仄起平收。
6.内容相关。上下联的内容相关或相反,且上联与下联应衔接得当。
考点二 拟写(新闻标题、广告词、标语)(2023.7)
考向1 拟写新闻标题
1.找出重要语段或语句,主要是看导语,兼顾新闻主体和新闻背景材料。
2.按照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的要
点,从句中提取关键字词。
3.采用“人物+事件”或“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格式一句话概括主题。
4.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规定字数。
考向2 拟写广告词(七下“综合性学习”P160)
1.紧扣广告主体,有针对性,让人一眼就看到为何事、何物而写。
2.语言要质朴亲切、简洁明确,思想要健康向上,同时又具有警示或
启发的宣传效果。
3.句式整齐,易于记忆,能达到广而告之、众人传递的目的。
4.要讲究技巧,有创意。可巧用修辞,增强感染力;尽可能押韵,使
其朗朗上口,便于识记。
考向3 拟写标语(宣传语)(2023.7)
1.内容具体,紧扣主题。要求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必须具体明确
地表达出来。
2.语言简洁,通俗易懂。(1)标语要醒目、易记,字数一定要少;
(2)语言平实,贴近生活。
3.巧用语言,妙传情意。(1)可使用比喻、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
也可仿拟俗语;(2)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4.健康积极,亲切友善。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语气要有亲和力。
考点三 语言鉴赏(2023.8)
1.词语角度。注重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抓住其本义及引申义。赏析时,
注意动词能准确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刻画事物的状态,副词能
强调事物的特点,叠词、拟声词使事物韵味无穷,等等。
2.句式角度。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句使语言严密周
详,气势畅达;长短句结合使语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既整齐和谐,又
富有变化。
3.手法的角度。修辞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表现手法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中事物的情感、意境。
4.情感角度。喜欢的事物或欢畅的心情:文字间多褒扬、赞叹、讴歌、
景仰、喜形于色的情感;不喜欢的事物或压抑的心情:文字间多悲哀、忧
愁、鞭挞、贬斥、痛心疾首的情感。
(三)图文转述(11年4考)
考向1 图表(柱状、饼状、扇形、表格、折线)
(七上“综合性学习”P86)(2024.8、2018.8)
1.读:关注题目中的特殊限制,审读图表细节,包括图表的标题、表
头、表注等。
2.比:比数据,找结论。重视数据变化,把握图表重心。
3.析:分析造成数据变化的原因。
4.核:复核答案,避免遗漏。
注:图表类型不同,关注点存在差异。表格——表格项目及数据变化;
柱状图——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饼状(扇形)图——各部分所占比例;
折线图——折线变化趋势。
考向2 漫画(2021.9)
1.漫画描述
(1)整体把握画面内容。①看标题:通过标题洞察漫画的主题。
②看画面:看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景观、现象等),人物的服饰、动
作、表情等。③看文字:画面中的文字对画面内容和内涵具有提示作用。
(2)客观描述画面内容。描述时,一般抓住漫画的整体结构(左右、
上下等)进行描述;人物可按“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的顺序进
行描述。
注意: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过漫画所给
的图文信息范围去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虚构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揭示寓意
作答揭示漫画寓意类的题,在审读漫画要素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其
夸张之处,这往往就是漫画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漫画一般体现三种主题:①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的丑恶或不文明现象;
②表扬或者赞扬社会的某种现象,即被社会所肯定的行为;③社会对它的
存在抱有不同态度,此类现象本身对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
用,即有利有弊。
在用词上,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表扬”“赞扬”等词
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语言力求简洁、全面,用词要讲究)。
3.谈认识、感受
(1)漫画说明了什么现象;(2)此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
(正反两面);(3)我们应如何面对(如何解决),有何感想。
答题格式:叙述画面内容(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揭示漫画主题+讽
刺/批评/揭示/赞扬……的人/行为/现象,启示/告诫/警示人们……
考向3 徽标(2020.9)
解答徽标类题目时,一般从客观(即画面的描述)和主观(即徽标的
设计背景、意图、寓意)两方面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通读题干,明确徽标设计的背景、要素组成等。看该徽标是围绕什
么活动、由什么机构设计的。
2.仔细观察,客观把握徽标。明确徽标的形状特点、组成元素(外形、
线条、变体图标、色彩、英文大小写,涉及的时间、事件、事物等)。
3.结合徽标产生的背景,具体分析各组成部分所代表的寓意和设计意
图,要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推断,切忌答非所问。
4.作答之前,需先明确题干要求,看题干中对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
有没有特殊要求。
答题格式:这是一幅以……为主题的徽标+介绍画面+该徽标寓意
是……,表达了……的愿景(体现了……的思想)。
考向4 流程图
考向5 示意图
1.解读图示:(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说明对象,看题干是否要求选
取最优路线进行说明;
(2)整体把握图中各部分空间的位置关系,关注图例、指示方向、
文字注释等;(3)看清参照物,明确起止点、行走方向、途经地方、距
离等信息;(4)全面观察图示不同的路线,确定出最优路线。
2.规范作答:(1)用准方位图,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如从东到西、从
南到北等);(2)适当增补表次序、方向、距离的词语,使表述衔接自
然、流畅;(3)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精练表达,条理清晰。
(四)探究活动(11年9考)
考点一 材料内容概括与探究(11年7考)
考向1 内容概括
(2021.8、2020.8、2019.8、2018.8、2015.9、2014.9)
做此类试题,先明确题干让概括什么,再从材料中筛选信息。常用的
方法有:
1.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要点,
再加以综合叙述。
2.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3.推论概括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综合各方面知识进行推论、概括。
4.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给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
5.比较分析法。对两则及两则以上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相
应结论。
答题时需注意:(1)遵守字数要求;(2)尽量使用原文语句;
(3)尽量不用修饰语;(4)概括时尽量使用短句。
考向2 材料探究(2022.8)
1.审题:找出关键词,看是否指出答题方向,即题干要求探究什么内容,
或在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什么要求。
2.筛选:带着问题阅读并分析材料,找准关键字,概括材料涉及的话题
和观点,以确定答题方向。
3.分析:在“筛选”的基础上,将材料中的话题或观点进行比较,找出各
材料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或者关联性。
4.表述:联系现实和生活规律进行比较,从对比的结果中发现现象、规
律、哲理,依照题干要求用精确的语言规范地表述出来。
注:多则材料的探究,其答案总结有两种情况:各材料内容不尽相同时,
分点概括答案;各材料之间有共同点时,整合概括已有信息。
考点二 活动策划与设计(11年2考)
(七上“综合性学习”P34,七下“综合性学习”P106)
1.根据活动设计栏目名称
结合活动的主题及内容,紧扣活动目的,作答思路要具有发散性。
基本要求:(1)切合主题;(2)字数、句式和示例一致;(3)结
合实际。
2.根据活动内容拟写主题
基本要求:(1)紧扣活动内容、目的,明确要求;(2)语言简洁、生
动,具有宣传性,句式整齐;(3)修辞鲜明、准确;(4)内容积极向上。
3.根据活动内容或主题写出活动目的
要从落实行动、激发情感、提高认识等方面作答,语言应简练、概括。
基本要求:(1)紧扣活动主题。(2)具有一定的针对性。(3)结
合活动的内容、主题和面向的群体,确定活动目的、方向或方式。
(4)表述清晰简洁。(可用“为了……,通过……来……”的句式表达)
4.设计活动形式
设计活动形式时应明确该活动的主题、目标,从而选择切合实际的活
动形式,同时活动形式要能够体现活动的主题或内容。在此提供常用的几
类活动形式:
活动类别 活动形式
亲自体验 并解决问题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召开主
题班会、研学活动、社区志愿者服务、校园节日晚会
竞赛类 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赛、
故事会、体育赛事
展览类 办手抄报、画展、墙报、黑板报;自编作文集、橱窗专栏
讲座类 知识座谈会、名家讲座、读书报告会、作品推介会
趣味类 对对联、猜灯谜、成语接龙
5.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步骤
活动步骤一般分点陈述,内容上存在先后顺序,也就是要指出活动先
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活动要点:确定活动内容、人员安排、资料收集(形式)、活动流程
(具体的活动方式)、总结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