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期末学生能力素养测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期末学生能力素养测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08:39:54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学生能力素养测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保护生态环境”环保倡议活动(共25分)
1.阅读倡议书开头,根据要求完成任务。(8分)
我们生活的地球,本应如绚丽的jǐn( ① )缎,点zhuì( ② )着彩红的班斓、黄莺的啼鸣。可如今,瞧那大漠似毯却满是燥意,河流不再chéng( ③ )碧,森林逐渐衰tuí( ④ ), ,资源遭到了滥采……地球仿佛一位瘦削、单薄的老人,发出一声声叹息,敲打着我们的心。目堵这一切,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大家一起携手,凝心聚力,为环境保护⑤ 源源不断的力量,将生活中每一个绿色低碳的小举动⑥ 环保的大浪潮中,不再让地球的生态系统变得更糟糕,让地球重新焕发出悦目的光彩,让这股浪潮推动地球家园向着更美好的生态环境迈进。
(1)上面倡议书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彩红(hóng) 大漠(mè) 资源(zī) 糟糕(zāo)
B.似毯(tǎn) 班斓(bān) 瘦削(xiāo) 迈进(mài)
C.黄莺(yīng) 燥意(zào) 单薄(bó) 凝心聚力(níng)
D.滥采(làn) 悦目(yuè) 目堵(dǔ) 袖手旁观(xìu)
(2)结合上文语境,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jǐn( ① )缎 点zhuì( ② ) chéng( ③ )碧 衰tuí( ④ )
(3)在上文⑤、⑥处应分别填入下列哪个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2分)
A.汇入 汇聚 B.汇聚 汇入
(4)在上文画横线处续写句子,和画波浪线部分构成排比句。(2分)
2.根据课内外积累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11分)
(1)填写古诗文及名句。(7分)
守护每一寸沃土良地,守好每一处绿水青山。“① ,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不要让《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② ”的绚丽景象逐渐消逝;不要让《浪淘沙(其一)》中“③ ,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黄河失去它的雄浑壮阔。我们希望《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④ ”的多彩风光长留;我们希望《回乡偶书》中“⑤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游子归来时,仍能看到记忆里那未曾改变的如画景致。请再写一句与环境有关的诗句“⑥ , 。”
(2)填写文学常识。(4分)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⑦ 、⑧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⑨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⑩ 。
3.2024年1月23日至24日,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选择下面一个话题,用上“一是……;二是……;三是……”这种方法说明围绕这个话题观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3分)
A.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世间万物,我们要节约用水。
B.森林是绿色氧吧,提供着清新的空气,我们应该守护森林。
C.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环境,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4.同学们为环保倡议活动制作了一张宣传海报(见下图),命名《饱经风霜的大树》。看到这棵“饱经风霜的大树”,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3分)
二、“重温革命岁月”文学阅读活动(共1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的学习任务。
【选文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选文二】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选文三】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5.阅读【选文一】,照样子,补全诗中描写的红军长征途中的五件事。(3分)
① ② ③
6.阅读【选文二】,照样子,根据选文内容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提炼概括出五位战士各自的表现,补全思维导图,并完成下面问题。(5分)
在描写五位战士个体时,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7.阅读【选文三】,最后一句是对群众的描写,与受检阅的部队无关,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2分)
8.三篇选文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篇,结合选文内容对这种写法的好处进行简要分析。(3分)
9.请结合三篇选文内容,尝试概括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2分)
10.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争”浮雕,认真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4分)
(“面”的描写)这幅浮雕刻画了① 的场面。(“点”的描写)前面的八路军战士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一位农民肩上扛着弹药箱跟在队伍后面。其后有一位指挥员,他② 。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好像在说:“③ ”他俩身前还蹲着一位老农,正在把手榴弹装进篮子里。
三、“走进阅读时代”综合实践活动(共16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6题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经典和我们(节选)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选自《周国平文集》
【材料二】
如今市面上的书籍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呢?
首先得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那可以从通俗有趣的历史读物入手,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它以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明朝的历史故事,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了解历史的同时又不会觉得枯燥。要是喜欢科幻题材,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不容错过,书中构建的宏大宇宙观和充满想象力的情节会带你开启奇妙的科幻之旅。
另外,参考他人的推荐也很重要。可以问问身边同样爱读书的朋友,他们读过的好书往往值得一试;还能查看一些权威的读书网站或杂志的推荐榜单,像豆瓣读书上评分较高且评论众多的书籍,一般在内容质量上有一定保障。
——摘自报纸,有改动
【材料三】
不同阅读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精读是一种深入细致的阅读方法,适用于经典文学作品、专业知识书籍等。当阅读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时,需要逐字逐句去品味作者的用词、描写以及蕴含的深意,通过精读能更好地领略其文学价值,理解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略读则常用于快速获取大致内容,比如浏览报纸、杂志文章或者一些简单的资讯类内容。我们只需快速扫视标题、小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文中的重要观点句等,就能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能筛选出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进一步精读的部分。
还有一种跳读的方法,适合在阅读长篇且有部分内容相对不重要的书籍时使用。例如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对于一些重复描述或者与主线情节关联不大的环境、人物背景铺垫等部分,就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直接跳过,重点关注关键情节和核心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摘自杂志,有改动
【材料四】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及方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对于提升阅读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我们更专注地进入阅读状态,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知识。其中,制定阅读计划是个不错的办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阅读能力,合理安排每天或者每周的阅读量,确保阅读能够持续进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做阅读笔记也是好习惯之一,可以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方便日后回顾复习,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另外,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样不容忽视,减少外界干扰,更有助于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摘自杂志,有改动
【材料五】
青少年及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调查
——摘自网络
11.上面五则材料是六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阅读活动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搜集信息的渠道有 、 、 和 。(2分)
12.阅读【材料一】,联系材料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完成问题。(4分)
“启迪”的意思是① ,【材料一】给你的启迪是
② 。“经典”的意思是③ ,本学期你读过的经典名著有④ (至少写出两本)。
13.我们可以根据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请运用这种方法为【材料二】拟一个标题: (2分)
14.关于青少年及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调查情况,从【材料五】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两点。(2分)
15.阅读时,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尝试解决【材料五】中的问题。(4分)
(1)想解决【材料五】中的“问题二”,建议阅读( )。【多选】(1分)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2)想解决【材料五】中的“问题四”,建议阅读( )。【多选】(1分)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3)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在阅读上面的五则材料时,可以选择使用的阅读方法有( )。【多选】(2分)
A.有的阅读材料可以跳过去不读 B.边读边圈画重点词语句子
C.联想到自己的阅读经历去读 D.提取、整合关键信息去读
16.请结合五则材料,对青少年及儿童阅读提出建议,至少写出两点。(2分)
四、“传承优秀文化”古文品鉴活动(共10分)
对比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7~19题的学习任务。
1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两篇文言文题目中的“书”字的意思相同,文中的“乃”字意思也相同。( )
(2)“杜处士”中的“处”读“chù”,“好书画”中的“好”读“hào”,“所宝以百数”中的“数”读“shù”。 ( )
18.文言文语句精炼,常有省略。下面语句分别省略了谁,填一填。 (2分)
“一日曝书画”省略了 ,“验之信然”省略了 。
19.对比阅读两篇文言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6分)
文题 艺术家 两幅画分别错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共同的启示
《书戴嵩画牛》 戴嵩 ① ③
《书黄筌画鸟》 黄筌 ②
五、“书写美好生活”表达交流活动(共30分)
20.阅读下面两个题目,从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
(1)根据提供的“环境、人物”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
环境:大雨滂沱的清晨,车来人往的马路
人物:冒雨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
志愿者陶叔叔
小学生小郑
要求:①选定主要人物,故事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②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③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⑤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围绕“追”这个中心意思,完成一篇习作。
2024年即将结束,同学们评选出了很多年度汉字,其中“追”字榜上有名。看到这个“追”字,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比如:
你还会想到什么呢?围绕“追”字,先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意思,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的故事。
要求:①中心突出,选材典型,描写生动。
②可以用“追”字作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书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书黄筌画鸟
苏轼
黄筌①画飞鸟,颈足皆展。或②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③之信然④。
乃知观物不审⑤者,虽画师且不能⑥,况其大者⑦乎?君子是以务⑧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五代后蜀画家。②或:有人。③验:检验、验证。④信然:确实如此。⑤审:仔细、细致。⑥不能:做不到,这里指画不好。⑦大者:指做更大的事。⑧务:致力、努力。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共8页)2024-2025学年度学生能力素养测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保护生态环境”环保倡议活动(共25分)
1.(1)(共2分。)
C
1.(2)(共2分。每字0.5分。)
①锦 ②缀 ③澄 ④颓
1.(3)(共2分。)
B
1.(4)(共2分。内容符合文意1分,语句通顺1分。此题答案不唯一,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示例一:冰川正在消融
示例二:天空不再湛蓝
2.(共11分。每线1分。错字每字扣0.5分,每空分值扣完为止,不倒扣。)
(1)①祖宗疆土 ②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
④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少小离家老大回
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分,答案不唯一)
(2)⑦思想家 ⑧革命家
⑨《彷徨》 ⑩《朝花夕拾》(⑨、⑩两空没写书名号扣一半分)
3.(共3分。每一条1分,做法要切实可行。此题答案不唯一,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示例一:A.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世间万物,我们要节约用水。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渠道普及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重要性,提高公众节水意识;二是推广节水技术,在农业领域推行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工业上研发和应用水循环利用系统,家庭里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三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条例,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予以处罚,同时对节水成效显著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示例二:B.森林是绿色氧吧,提供着清新的空气,我们应该守护森林。一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网络、公益广告等,向大众普及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加大对森林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盗猎、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三是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的修复与培育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植树造林活动,科学规划森林种植结构,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示例三:C.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环境,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一是强化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加大对破坏花草树木行为的巡查频率,依法严惩随意砍伐、践踏等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督举报机制,鼓励市民参与监督;二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课程,在社区张贴标语、举办讲座,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爱护花草树木的知识与意义,提高市民爱护意识;三是推进绿化建设,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化用地比例,合理规划种植品种与布局,定期对花草树木进行养护管理,确保其健康生长,持续发挥生态效益。
4.(共3分。通过描写突出树的“饱经风霜”1分,表达的主题要跟“环保”有关1分,语句通顺1分。此题答案不唯一,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示例:这棵饱经风霜的大树,宛如一位坚毅的老者,它的枝干虽满是伤痕,却撑起一片天空。它见证了环境变迁,以残躯警示我们:莫让破坏继续,快携手守护自然家园,还树木葱茏,予大地生机。
二、“重温革命岁月”文学阅读活动(共19分)
5.(共3分。每空1分。错字每字扣0.5分,每空分值扣完为止,不倒扣。)
①翻越乌蒙山/疾走乌蒙 ②巧渡金沙江 ③翻越岷山/喜过岷山/穿越大雪山
6.(共5分。①②③空,每空1分;后面问题,每个问题1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①沉稳果敢 ②开枪怒吼 ③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描写人物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好处:刚强有力的动作和沉着坚定的神态,突出了五壮士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7.(共2分。回答是否可以删去1分;说明看法1分,①②每个方面0.5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不可以删去。
说明看法:①从表达效果来看,这部分对群众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群众看到阅兵仪式等场景时的激动与自豪之情,更加强化了现场热烈的氛围,让整个场面更加壮观、震撼。②从内容完整性来讲,它也体现了这次活动不仅有受检阅的部队展现力量,还有群众的积极呼应,侧面反映出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多个角度完整地描绘了整个宏大的场景。
8.(共3分。①②③每个方面1分。此题答案不唯一,任选一篇选文完成即可,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示例一:以《七律·长征》为例:①这样既有面又有点的描写,使诗歌的层次感及感染力强(或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感染力),②“面”的描写,展现了红军面对长征艰难险阻时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态度,“点”的描写则是对长征中具体的山、水等艰难险阻的细致刻画,③突出了长征过程中的艰辛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
示例二: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①这样既有面又有点的描写,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或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和画面感),②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③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献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示例三:以《开国大典》为例:①这样既有面又有点的描写,使场面描写极具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或强化了场面描写的层次感和画面感),②既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又整体写出了受检阅部队经过主席台的情景,③突出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9.(共2分。所给的答题点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①不怕艰难险阻、英勇无畏的精神,②坚忍不拔的意志、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③紧密团结的力量、形成全民族统一战线等。
10.(共4分。①空2分;②③空,每空1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①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
②脊背笔直,手指向前方,眼神坚定,指挥大家向敌人发起进攻
③儿子,勇敢地杀敌去吧,我们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三、“走进阅读时代”综合实践活动(共16分)
11.(共2分。每空0.5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分。)
书籍、报纸、杂志、网络
12.(共4分。每空1分。②④空答案开放,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①开导;启发
②略
③指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
④略(每本0.5分)
13.(共2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14.(共2分。每条结论1分。注意:结论是对材料数据的提炼总结,不能直接用提取的数据信息来回答。此题答案不唯一,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示例:
①调查中,“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或青少年及儿童对读什么样的书存在比较大的困惑。)
②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青少年及儿童认为课外阅读占用学习时间。
③调查发现,青少年及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好的读书方法也是让他们比较困惑的问题。
15.(1)(2)(3)(共4分。第(1)(2)题,每题1分;第(3)题2分。)
(1)A、B (2) C、D (3) A、B、C、D
16.(共2分。所给的答题点中任意两条即可,每条建议1分。此题答案不唯一,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①明确阅读目的,②选择合适书籍,③掌握阅读方法,④培养阅读习惯等。
四、“传承优秀文化”古文品鉴活动(共10分)
17.(1)(2)(共2分。每题1分。)
(1)× (2)×
18.(共2分。每空1分。)
杜处士 黄筌
19.(共6分。每空2分。错别字影响到意思表达扣一半分。)
①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
②黄筌画了只飞鸟,鸟的脖子和脚都是舒展的,而鸟在飞行时,脖子和脚不可能同时伸展
③立足生活实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也不要迷信权威。
五、“书写美好生活”表达交流活动(共30分)
18.(共30分。采用“27+3”的形式评阅,即习作内容27分,书写情况3分。)
第一个选题评分标准
(1)【习作内容】评分标准:
一等(27~22分)
文章主旨明确、积极,能够围绕主要人物,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变生活故事,故事情节完整且吸引人,能够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文章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字迹工整,几乎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率高,字数至少达到400字。
二等文(21~16分)
文章主旨积极,能够围绕主要人物,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变生活故事,故事情节完整且比较吸引人,能够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文章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字迹比较工整,错别字较少,标点基本正确,字数至少达到400字。
三等文(15~10分)
文章主旨积极,能够围绕主要人物把故事情节写完整;文章结构基本清晰,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字迹欠工整,错别字比较多,标点正确率比较低,字数不足300字。
四等文(9~0分)
文章主旨不明确或不积极;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结构不够完整,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很多,乱用标点,字迹潦草辨识困难,字数不足200字。
只写了开头的习作酌情给1~5分。
(2)【书写情况】评分标准:
一等(3分)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准确率高。
二等(2分)
“规范、端正、整洁”具备其中两项,书写错误率较低。
三等(1分)
“规范、端正、整洁”具备其中一项,书写错误率较高。
四等(0分)
书写十分潦草,书写错误率较高。
第二个选题评分标准
(1)【习作内容】评分标准:
一等(27~22分)
中心突出,人物特点鲜明,事例典型,内容充实具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人物描写运用恰当;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字迹工整,几乎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率高,字数至少达到400字。
二等文(21~16分)
内容充实,中心较突出,事例能够表现人物特点,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有人物描写;语言流畅;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字迹比较工整,错别字较少,标点基本正确,字数至少达到400字。
三等文(15~10分)
内容较充实,中心较突出,事例与人物特点有联系,对生活的认识正确。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大体完整。字迹欠工整,错别字比较多,标点正确率比较低,字数不足300字。
四等文(9~0分)
中心不明确或脱离题意;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结构不够完整。错别字很多,乱用标点,字迹潦草辨识困难,字数不足200字。
只写了开头的习作酌情给1~5分。
(2)【书写情况】评分标准:
一等(3分)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准确率高。
二等(2分)
“规范、端正、整洁”具备其中两项,书写错误率较低。
三等(1分)
“规范、端正、整洁”具备其中一项,书写错误率较高。
四等(0分)
书写十分潦草,书写错误率较高。
2024-2025学年度学生能力素养测试 六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