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21: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经开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13分)读一读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构想,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将为师生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审美情趣的学习交流环境。我们将打造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师生不忘guó chǐ    ,在中国共产党的huī huáng
   历史和卓越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一处shī qíng huà yì    的传统文化“bó wù guǎn    ”,提升素养,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处科学艺术街区,qǐ dí   智慧,提升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一处开放式阅读角,阅读经典,品鉴名家名篇,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构想,学校将举办校园文化长廊“金点子”征集活动,冠军将有机会参与设计。让我们chén jìn    其中,尽情享受文化的熏陶。将个人的qián lì    汇聚成集体的力量,tóng xīn xié lì
   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1)走进语境,我能根据拼音写汉字,帮忙完成设计构想。
(2)上面文段中冠军的“冠”字,应读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部,再查    画。
冠guān①帽子,古代指礼帽或较庄重场合戴的帽子:皇~|衣~整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树~。③姓。 冠guàn①把帽子戴在头上:未~。②居第一位:~军|名~全球。③指冠军:夺~|三连~(连续三次获得冠军)。
(3)借助上面的注释,与“衣冠楚楚”中的“冠”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桂冠 B.冠名 C.鸡冠子 D.冠冕堂皇
2.(2分)下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缝纫机(rèn) 侮辱(wǔ) 崩塌 应接不假
B.嫉妒(jì) 间隔(jiàn) 隐蔽 一知半解
C.潜水(qián) 腼腆(miǎn) 采排 难以置信
D.平衡(héng) 灰烬(jìn) 销毁 兵荒马乱
3.(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植物是靠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他说的话里有很大的水分。
B.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今年,我在农村听到很多新鲜事。
C.花生的价钱便宜。他总爱占别人的便宜。
D.他的态度非常温和,总是保持着微笑。松鼠性格温和,讨人喜欢。
4.(2分)语言有温度,词语有色彩。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老师们每天不辞辛苦,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我们怎能不心怀感恩呢?
B.真正的朋友,是得意时提醒对方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意时鼓励对方直面困难、励志向上。
C.妹妹穿上了新买的公主裙,兴高采烈地去参加舞会。
D.他足智多谋,素有“赛诸葛”之称,若谁有问题请他帮忙,多能求得有效的解决办法。
5.(2分)“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这句话没有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6.(2分)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名家作品,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吴冠中的《父爱之舟》一文,庙会场景的细致描写让我们看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B.许地山的《落花生》借不起眼的花生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C.《慈母情深》以“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结尾,是为了表达“我”对书的渴望。
D.《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中作者巴金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将画面写的具体生动,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也运用这种写法。
7.(2分)下面五句话顺序打乱了,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平静的湖面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
②大树、花朵、云彩,都倒映在泛着微波的湖水中,和湖水一同荡漾。
③已是日落时分,公园里呈现出一番别有风趣的景象。
④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就像小姑娘那美丽的裙子。
⑤不一会儿,太阳缓缓地落了下去,周围一片寂静,只剩下湖面上那抹淡淡的余晖。
A.③⑤②①④ B.①④②③⑤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④⑤
8.(8分)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秦王真的拿15座城池来换,我就把壁交给他。(用上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2)纳兰性德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怎能不思念故乡?(改为陈述句)
   
(3)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加上合适的标点)
(4)仿照例句,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下课了,操场立刻热闹起来。
   
9.(13分)以下两段内容,我们想分别设计成阅读角和红色教育基地的标语,对话经典,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岳飞的词句“   ,   ,空悲切”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    、   、   。”其中最重要的是    ;又在《观书有感》中用“问渠那得清如许?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孔子告诫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应该谨记:   ,   ,是知也。
(2)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脚下的每一片土地,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最炙热的情感。古有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的悲怆,龚自珍发出“   ,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慨叹。如今新时代少年如“   ,鳞爪飞扬”,更应肩负起报效祖国的重任,“壮哉,我中国少年,   。”
10.(9分)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①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   ”做不到了,“   ”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②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③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本文选自现代作家    写的《忆读书》。横线处我能补充合适的内容。
(2)下面选项能很好地概括本选段内容的是    
A.读书好 B.多读书 C.读好书
(3)《西游记》《水浒传》《   》《   》合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4)图书角建成后,计划举办一场“民间故事读书沙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小组同学找到了以下故事,不符合本次活动要求的是   
A.《白蛇传》 B.《八仙过海》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列那狐的故事》
(5)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
B.在阅读过程中图画一些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度。
C.要想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回读。
D.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但并不影响理解文章,我们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11.(15分)现代文阅读。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彩,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疲惫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凛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并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纵横交错:   
(2)阅读文章①﹣④段,哪一项不是母亲找螃蟹的原因?   
A.母亲爱子心切,要满足儿子
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
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螃蟹
D.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
(3)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照样子,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4)第⑧段画线句子是    描写,有什么作用?文章多处渲染春寒料峭、天气寒冷等环境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5)“母亲说,最后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6)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12.(30分) 读书是美妙的精神之旅,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学校的校园文化长廊“读书角”计划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好书推荐活动,你想为大家推荐所读过的哪一本书?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拿起笔写一写吧。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推荐理由写得清楚、具体,能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经开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答案】(1)国耻 辉煌 诗情画意 博物馆 启迪 沉浸 潜力 同心协力
(2)guàn 冖 7
(3)B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1)如果明天天气晴朗,我们就去公园游玩。
(2)纳兰性德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不能不思念故乡。
(3)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4)同学们有的在跳绳,绳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在踢毽子,毽子一上一下跳跃着;还有的在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操场上。
9.【答案】(1)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为有源头活水来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劝天公重抖擞 潜龙腾渊 与国无疆
10.【答案】(1)冰心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2)C
(3)红楼梦 三国演义
(4)D
(5)C
11.【答案】(1)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
(2)C
(3)母亲翻螃蟹 母亲发现螃蟹 母亲放走螃蟹
(4)动作 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衬托作用,表现母亲对我的爱。
(5)母亲“咬咬牙”是因为“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为了“我”,她顾不了那么多了,横下一条心把螃蟹带走。母亲“闭起双眼”是因为,同是母亲她不忍心看到一大群小螃蟹失去母亲的悲惨场面。
(6)“母亲的心”的两层含义:其一,母亲为满足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的愿望,不顾春寒料峭,到小溪里翻找螃蟹,爱子心切;其二,设身处地为螃蟹着想,为了一大群小螃蟹,放走了翻到的唯一一只螃蟹,折射出她的母性光辉。
12.【答案】
推荐一本书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部儿童小说《青铜葵花》,今天我就把它推荐给大家。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力作。这个小说主要讲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男孩在5岁那年由于一场高烧成了哑巴。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便常常在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苦难几乎是永恒的,少年时,拥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者。小说中青铜一家在经历了蝗灾后,家里最后一粒米也吃光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哭丧着脸喊“我饿”,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广阔的田野里找到能吃的东西,他们把家收拾得比原来还干净。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与我们年龄相仿,可他们却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那样勇敢的去面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除此之外,这本书里有许多好词佳句值得积累。特别在描写葵花的爸爸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从水中挣扎了出来,他看到了岸。他多么想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女儿,然而,岸上却只有那棵老榆树。”当我读到这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朴实的话语,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青铜葵花》这本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也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希望大家赶快买来读一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