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精讲本 1.3病句辨析(学生本+教师本+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精讲本 1.3病句辨析(学生本+教师本+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14:40:5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1.3 病句辨析
一、搭配不当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谓搭配 不当 ①谓语不能陈述主语;②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能搭配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主语“身体素质”和谓语“改善”搭配不当,应该把“改善”改为“提高”)
动宾搭配 不当 ①当一个动词管两个宾语时,要注意这个动词是否与两个宾语都能搭配;②当多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要注意是否所有动词都能与这个宾语搭配;③有些词不能构成动宾关系 听了科学考察队员的报告,他下决心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力争早日出结果。(动词“修正”可以搭配宾语“计划”,但不能和宾语“进度”搭配,可以改为:听了科学考察队员的报告,他下决心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调整研究进度,力争早日出结果)
主宾搭配 不当 ①主语和宾语不是处于同一范畴的事物,不能用判断词“是”连接;②辨析时,先提取句子主干,再找出主谓宾,看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天山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主语“夏天”和宾语“大花园”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夏天的天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修饰语和 中心语 搭配不当 ①句子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者不符合语法规律,或者不符合事理,就会造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问题;②分为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这几种类型;③倍数不能与“缩小”“下降”“减少”等词连用 ①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个欢送的人群。(定语“数万个”不能修饰中心语“人群”,应把“人群”改为“人”) ②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他缓和地向我们走来,笑容亲切。(状语“缓和”与中心语“走来”搭配不当,应把“缓和”改为“缓慢”) ③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放学了,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补语“整整齐齐”与中心语“打扫”搭配不当,应改为“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一面和 两面 搭配不当 前半句用“肯定与否定”的选择形式,后半句只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的“好坏”是两面,“生产安全”是一面,将“的好坏”改为“好”)
关联词语 搭配不当 前后分句表明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就”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 )
改正:主谓搭配不当。在“水草”后面加“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2.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 )
改正:动宾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
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 )
4.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 × )
改正: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把“严肃”改为“认真”或“慎重”。
5.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 )
改正: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6.不管天气条件极端不利,运动员们还是克服了困难,跑完了全程。( × )
改正: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7.中国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也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 )
二、成分残缺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语残缺 主要表现为滥用介词造成的主语残缺 通过组织开展“青春百年”主题活动,使我们树立了为青春踔厉奋发的信心。(删去“通过”或“使”)
谓语残缺 因句子较长,说到或写到后面时忘记前面的结构,致使缺少谓语 九年级(1)班王老师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突然有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向他走来。(压缩后的句子主干是“王老师有人走来”,缺谓语,可在“突然”后面加上“看见”)
宾语残缺 动词谓语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在表述时,只写了宾语部分的修饰语而没有写宾语的中心语,是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在“完善”后面加“的地方”)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 )
改正: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的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
改正:宾语残缺。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
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检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能力。( × )
改正:谓语残缺。在“已经”后加“具备”。
4.在看了这篇文章后,令人深思。( × )
改正:主语残缺。删去“在看了”和“后”。
5.核心素养是个人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 )
三、成分赘余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主语赘余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删去第二处的“我们”)
谓语赘余 这部小说创意造言皆不俗,实属是佳作。(谓语“实属”和“是”重复,删去“是”)
宾语赘余 爬山前,老师给我们买了很多饮料和汽水。(“饮料”和“汽水”存在宾语赘余的语病,应删去“和汽水”)
(续表)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修饰成分赘余 ①定语赘余: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定语“很好的”与“美妙”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 ②状语赘余:华华同学提前预支了下个星期的生活费。(“预支”有提前付出或领取的意思,与状语“提前”语义重复,可删去“提前”或将“预支”改为“支取”。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令寒舍蓬荜生辉”“在心里由衷地”“被应邀”“非法走私”“依法给予法律制裁”等) ③补语赘余: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略加”与“一些”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一)
虚词赘余 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诸”是“之于”的意思,与虚词“于”赘余,应删去“于”)
容易导致成分赘余的常见词语:
文言词汇引发的 堪(可以)、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
成语使用引发的 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
程度副词引发的 过分(苛)、目前(当)、非常(特)、十分(更加)、格外(多了)、总是(常常)
约数词引发的 超过(以上)、大约(左右)
其他类型 无声(潜台词)、涉及(到)、目睹(亲眼)、凯旋(归来)、到××(光临)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我们初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 )
改正:主语赘余。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去。
2.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 × )
改正:谓语赘余。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相差”。
3.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争取提前完工。( √ )
4.她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 )
改正:定语赘余。“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语义有重复,应删去一个。
5.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 )
改正:状语赘余。“分道扬镳”已有“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的意思,与前面的“各自”重复,应把“各自”删去。
6.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 )
改正:补语赘余。“发生”有“出现”的意思,与后面的“出来”重复,应删去“出来”。
7.做任何事都不能光说不做,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 )
改正:虚词赘余。“诸”是“之于”的意思,与后面的“于”重复,应删去“于”。
8.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 )
改正:约数词赘余。“约”或“左右”都表示约数,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
四、语序不当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多项定语 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①表领属性的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应将“有效的”放在“方法”的前面)
多项状语 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正确次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感)同他(对象)交谈]
并列词语 语序不当 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的短语或词语,并且这些短语或词语之间有着承接或递进等逻辑关系,如果不按照次序排列,会造成语序不当的错误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掌握、接受和理解”三个行为先后顺序不当,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定语和状 语的顺序 不当 不能将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放错,首先要分清定语和状语,并把状语放在定语之前 ①定语语序不当: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广泛”是定语,应该放在“关注”前面) ②状语语序不当: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充分”是状语,应改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关联词语 或介词位 置不当 ①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面;反之,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面。②介词的位置不当,容易造成句子前后主语不一致 ①如果你明天要去图书馆,那么告诉我一下。(分句的主语都是“你”,将“如果”移到“你”的后面) ②企业家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他的事业就可能会失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应将“如果”移到“企业家”前面) ③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应将介词“自从”调至“学校”的前面)
主客颠倒 一般有“对”“对于”的句子,容易出现主客颠倒的语序不当的错误 史铁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史铁生这个名字”和“我们青年学生”主客颠倒,应改为“我们青年学生,对史铁生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
复句中的 分句语序 不当 复句的分句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的是递进,有的是转折,有的是条件,有的是假设,有的是因果……哪个句子在前,哪个句子在后,都应遵循排列规律,不能乱套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不仅……还……”是递进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中的内容应该是先“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他是一位优秀的我们学校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 ×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他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教师”。
2.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 )
改正:状语语序不当。“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应放在“搭建”前。
3.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 × )
改正: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应将“运行”和“发射”调换位置。
4.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 )
改正:分句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分句应互换位置。
5.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将“一连串”放在“事情”前面。
6.我并不是不认同你的观点,而是认为你应该以大局为重。( √ )
7.科幻作品爱好者深受喜爱的作家刘慈欣,创作了《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睛》等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将“深受”移到“科幻作品爱好者”的前面。
8.鲁迅的作品不仅被外国读者所喜爱,而且在中国也家喻户晓。( × )
改正:分句语序不当。将“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分句调换位置,“也”放在“外国读者”之前。
五、句式杂糅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结构混乱 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两种句式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前后牵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硬凑起来,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前半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的尾,作后半句“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的头,叠加一起,表意不明。应改为“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使前一半意思游离 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依据整个句子的意思,“研究发现”的是后面的三种情况,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的主语是这三种情况,但这三种情况既已经是“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是“引起”的主语。因此,可删去最后一句,或者在最后一句前加“这些现象”)
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部分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当偷袭游击队的时候,匪徒们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徒。(“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徒们”,但“歼灭了无数匪徒”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后半句应该改为“无数匪徒被歼灭了”)
常见的句式杂糅形式有:
常见句式 混乱的错误句式 正确句式
表意愿 本着……为目的 本着……的原则;以……为目的
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的原因是……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表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是为了……为目的 是为了……;以……为目的
非……才行 非……不可;只有……才行
表构成 有……组成 有……;由……组成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表对象 对于……上 对于……;在……上
表事由 借……为名 借……;以……为名
其他 源于……为基础 源于……;以……为基础
需要……不可 需要……;非……不可
从……为出发点 从……出发;以……为出发点
供……之便 供……之用;以便……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 √ )
2.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 )
改正:结构混乱。“关键在于……”与“……起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杂糅,任取一种即可。
3.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 )
改正:结构混乱。“……的精神和品质”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句式杂糅,应删去“榜样”。
4.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 )
改正:结构混乱。“本着……的原则”与“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任取一种即可。
5.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 )
改正:中途易辙。将“创立了”改为“创立的”。
6.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 )
改正:反客为主。将“把它”改为“被”。
7.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 )
8.我们向食堂提建议是学生的权利。( × )
改正:前后牵连。删去“我们”。
六、表意不明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存在歧义 一个句子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也就是说,这个句子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①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到底是奶奶看到我俩后“非常高兴”还是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理解存在歧义。应改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或“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 ②这房子的门一直没有锁。(“门没有锁”存在歧义,“锁”可以理解为名词或动词。应改为“……门一直没有锁上”或“……门一直没有安装锁”)
指代不明 一般句子中有两个及以上的人物,表达不清楚,无法让读者明白究竟是“谁” ①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医之路。(“他”指代不明,应将“他”改为“自己”或“弟弟”) ②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邪,充满幻想。(“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你”,应该在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 )
改正:存在歧义。“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有三种解释:一是“三个”技术人员,二是“三个”欧洲国家,三是“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可以改为“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三个技术人员”。
2.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眠。( × )
改正:指代不明。“他”既可以指“小张”也可以指“小王”,应该把“他”换成“小张”或“小王”。
3.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他。( √ )
4.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 )
5.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 )
改正:存在歧义。将“两个”改为“两位”或“两条”。
6.在“文明校园建设”知识竞赛中,王明和李刚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终他获得了冠军。( × )
改正:指代不明。把“他”改为“王明”或“李刚”。
七、不合逻辑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自相矛盾 句子前后存在矛盾,不符合事理逻辑 过了一会儿,雨突然渐渐地小了。(“突然”和“渐渐地”相矛盾,应删去其一)
否定不当 一般发生在句子中用了多个否定词语时,切记双重否定表肯定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防止”就是为了不再发生,所以应删去“防止”或“不”)
分类不当 概念并列不当 小军今天去超市买了牙膏、牙刷、洗发露和生活日用品。(“牙膏、牙刷、洗发露”属于“生活日用品”,不能并列。应将“和”改为“等”)
(续表)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不合事理 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 帝企鹅是唯一在北极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在北极以及周围岛屿都有分布。(北极不可能有帝企鹅。将第一个“北极”改为“南极洲”,第二个“北极”改为“南极”)
强加因果 句子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加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还是照常来到了学校。(两个句子明显不是因果关系,应将“因为”和“所以”删除)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呢?( × )
改正:否定不当。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词“否认”“不”,三重否定表否定,与所要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应将“否认”改为“肯定”。
2.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 )
改正:分类不当。“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与“球台、球拍”不属同一范畴的概念。应删去“球衣、球鞋”。
3.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 )
改正:不合事理。将“碧绿”改为“金黄”。
4.上个周六,明明去书店买了许多报纸、杂志和一些出版物。( × )
改正:分类不当。“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应改为“上个周六,明明去书店买了许多报纸、杂志和其他出版物”。
5.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 )
改正:强加因果。应改为“我厂今年一味重视产品数量,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
6.夜晚,远远望去,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通明。( × )
改正:自相矛盾。应改为“夜晚,远远望去,除了一个房间还灯火通明,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
7.农历初一的夜晚,皓月如盘,月色真美。( × )
改正:不合事理。“农历初一”不会出现“皓月如盘”,可将“初一”改为“十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1.3 病句辨析
一、搭配不当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谓搭配 不当 ①谓语不能陈述主语;②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能搭配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主语“身体素质”和谓语“改善”搭配不当,应该把“改善”改为“提高”)
动宾搭配 不当 ①当一个动词管两个宾语时,要注意这个动词是否与两个宾语都能搭配;②当多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要注意是否所有动词都能与这个宾语搭配;③有些词不能构成动宾关系 听了科学考察队员的报告,他下决心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力争早日出结果。(动词“修正”可以搭配宾语“计划”,但不能和宾语“进度”搭配,可以改为:听了科学考察队员的报告,他下决心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调整研究进度,力争早日出结果)
主宾搭配 不当 ①主语和宾语不是处于同一范畴的事物,不能用判断词“是”连接;②辨析时,先提取句子主干,再找出主谓宾,看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天山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主语“夏天”和宾语“大花园”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夏天的天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修饰语和 中心语 搭配不当 ①句子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者不符合语法规律,或者不符合事理,就会造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问题;②分为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这几种类型;③倍数不能与“缩小”“下降”“减少”等词连用 ①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个欢送的人群。(定语“数万个”不能修饰中心语“人群”,应把“人群”改为“人”) ②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他缓和地向我们走来,笑容亲切。(状语“缓和”与中心语“走来”搭配不当,应把“缓和”改为“缓慢”) ③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放学了,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补语“整整齐齐”与中心语“打扫”搭配不当,应改为“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一面和 两面 搭配不当 前半句用“肯定与否定”的选择形式,后半句只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的“好坏”是两面,“生产安全”是一面,将“的好坏”改为“好”)
关联词语 搭配不当 前后分句表明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就”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 )
改正:主谓搭配不当。在“水草”后面加“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2.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 )
改正:动宾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
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 )
4.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 × )
改正: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把“严肃”改为“认真”或“慎重”。
5.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 )
改正: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6.不管天气条件极端不利,运动员们还是克服了困难,跑完了全程。( × )
改正: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7.中国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也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 )
二、成分残缺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语残缺 主要表现为滥用介词造成的主语残缺 通过组织开展“青春百年”主题活动,使我们树立了为青春踔厉奋发的信心。(删去“通过”或“使”)
谓语残缺 因句子较长,说到或写到后面时忘记前面的结构,致使缺少谓语 九年级(1)班王老师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突然有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向他走来。(压缩后的句子主干是“王老师有人走来”,缺谓语,可在“突然”后面加上“看见”)
宾语残缺 动词谓语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在表述时,只写了宾语部分的修饰语而没有写宾语的中心语,是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在“完善”后面加“的地方”)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 )
改正: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的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
改正:宾语残缺。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
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检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能力。( × )
改正:谓语残缺。在“已经”后加“具备”。
4.在看了这篇文章后,令人深思。( × )
改正:主语残缺。删去“在看了”和“后”。
5.核心素养是个人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 )
三、成分赘余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主语赘余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删去第二处的“我们”)
谓语赘余 这部小说创意造言皆不俗,实属是佳作。(谓语“实属”和“是”重复,删去“是”)
宾语赘余 爬山前,老师给我们买了很多饮料和汽水。(“饮料”和“汽水”存在宾语赘余的语病,应删去“和汽水”)
(续表)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修饰成分赘余 ①定语赘余: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定语“很好的”与“美妙”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 ②状语赘余:华华同学提前预支了下个星期的生活费。(“预支”有提前付出或领取的意思,与状语“提前”语义重复,可删去“提前”或将“预支”改为“支取”。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令寒舍蓬荜生辉”“在心里由衷地”“被应邀”“非法走私”“依法给予法律制裁”等) ③补语赘余: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略加”与“一些”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一)
虚词赘余 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诸”是“之于”的意思,与虚词“于”赘余,应删去“于”)
容易导致成分赘余的常见词语:
文言词汇引发的 堪(可以)、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
成语使用引发的 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
程度副词引发的 过分(苛)、目前(当)、非常(特)、十分(更加)、格外(多了)、总是(常常)
约数词引发的 超过(以上)、大约(左右)
其他类型 无声(潜台词)、涉及(到)、目睹(亲眼)、凯旋(归来)、到××(光临)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我们初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 )
改正:主语赘余。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去。
2.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 × )
改正:谓语赘余。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相差”。
3.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争取提前完工。( √ )
4.她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 )
改正:定语赘余。“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语义有重复,应删去一个。
5.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 )
改正:状语赘余。“分道扬镳”已有“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的意思,与前面的“各自”重复,应把“各自”删去。
6.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 )
改正:补语赘余。“发生”有“出现”的意思,与后面的“出来”重复,应删去“出来”。
7.做任何事都不能光说不做,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 )
改正:虚词赘余。“诸”是“之于”的意思,与后面的“于”重复,应删去“于”。
8.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 )
改正:约数词赘余。“约”或“左右”都表示约数,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
四、语序不当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多项定语 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①表领属性的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应将“有效的”放在“方法”的前面)
多项状语 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正确次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感)同他(对象)交谈]
并列词语 语序不当 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的短语或词语,并且这些短语或词语之间有着承接或递进等逻辑关系,如果不按照次序排列,会造成语序不当的错误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掌握、接受和理解”三个行为先后顺序不当,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定语和状 语的顺序 不当 不能将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放错,首先要分清定语和状语,并把状语放在定语之前 ①定语语序不当: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广泛”是定语,应该放在“关注”前面) ②状语语序不当: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充分”是状语,应改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关联词语 或介词位 置不当 ①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面;反之,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面。②介词的位置不当,容易造成句子前后主语不一致 ①如果你明天要去图书馆,那么告诉我一下。(分句的主语都是“你”,将“如果”移到“你”的后面) ②企业家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他的事业就可能会失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应将“如果”移到“企业家”前面) ③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应将介词“自从”调至“学校”的前面)
主客颠倒 一般有“对”“对于”的句子,容易出现主客颠倒的语序不当的错误 史铁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史铁生这个名字”和“我们青年学生”主客颠倒,应改为“我们青年学生,对史铁生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
复句中的 分句语序 不当 复句的分句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的是递进,有的是转折,有的是条件,有的是假设,有的是因果……哪个句子在前,哪个句子在后,都应遵循排列规律,不能乱套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不仅……还……”是递进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中的内容应该是先“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他是一位优秀的我们学校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 ×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他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教师”。
2.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 )
改正:状语语序不当。“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应放在“搭建”前。
3.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 × )
改正: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应将“运行”和“发射”调换位置。
4.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 )
改正:分句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分句应互换位置。
5.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将“一连串”放在“事情”前面。
6.我并不是不认同你的观点,而是认为你应该以大局为重。( √ )
7.科幻作品爱好者深受喜爱的作家刘慈欣,创作了《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睛》等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将“深受”移到“科幻作品爱好者”的前面。
8.鲁迅的作品不仅被外国读者所喜爱,而且在中国也家喻户晓。( × )
改正:分句语序不当。将“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分句调换位置,“也”放在“外国读者”之前。
五、句式杂糅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结构混乱 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两种句式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前后牵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硬凑起来,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前半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的尾,作后半句“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的头,叠加一起,表意不明。应改为“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使前一半意思游离 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依据整个句子的意思,“研究发现”的是后面的三种情况,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的主语是这三种情况,但这三种情况既已经是“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是“引起”的主语。因此,可删去最后一句,或者在最后一句前加“这些现象”)
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部分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当偷袭游击队的时候,匪徒们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徒。(“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徒们”,但“歼灭了无数匪徒”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后半句应该改为“无数匪徒被歼灭了”)
常见的句式杂糅形式有:
常见句式 混乱的错误句式 正确句式
表意愿 本着……为目的 本着……的原则;以……为目的
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的原因是……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表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是为了……为目的 是为了……;以……为目的
非……才行 非……不可;只有……才行
表构成 有……组成 有……;由……组成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表对象 对于……上 对于……;在……上
表事由 借……为名 借……;以……为名
其他 源于……为基础 源于……;以……为基础
需要……不可 需要……;非……不可
从……为出发点 从……出发;以……为出发点
供……之便 供……之用;以便……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 √ )
2.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 )
改正:结构混乱。“关键在于……”与“……起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杂糅,任取一种即可。
3.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 )
改正:结构混乱。“……的精神和品质”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句式杂糅,应删去“榜样”。
4.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 )
改正:结构混乱。“本着……的原则”与“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任取一种即可。
5.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 )
改正:中途易辙。将“创立了”改为“创立的”。
6.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 )
改正:反客为主。将“把它”改为“被”。
7.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 )
8.我们向食堂提建议是学生的权利。( × )
改正:前后牵连。删去“我们”。
六、表意不明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存在歧义 一个句子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也就是说,这个句子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①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到底是奶奶看到我俩后“非常高兴”还是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理解存在歧义。应改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或“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 ②这房子的门一直没有锁。(“门没有锁”存在歧义,“锁”可以理解为名词或动词。应改为“……门一直没有锁上”或“……门一直没有安装锁”)
指代不明 一般句子中有两个及以上的人物,表达不清楚,无法让读者明白究竟是“谁” ①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医之路。(“他”指代不明,应将“他”改为“自己”或“弟弟”) ②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邪,充满幻想。(“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你”,应该在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 )
改正:存在歧义。“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有三种解释:一是“三个”技术人员,二是“三个”欧洲国家,三是“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可以改为“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三个技术人员”。
2.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眠。( × )
改正:指代不明。“他”既可以指“小张”也可以指“小王”,应该把“他”换成“小张”或“小王”。
3.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他。( √ )
4.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 )
5.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 )
改正:存在歧义。将“两个”改为“两位”或“两条”。
6.在“文明校园建设”知识竞赛中,王明和李刚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终他获得了冠军。( × )
改正:指代不明。把“他”改为“王明”或“李刚”。
七、不合逻辑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自相矛盾 句子前后存在矛盾,不符合事理逻辑 过了一会儿,雨突然渐渐地小了。(“突然”和“渐渐地”相矛盾,应删去其一)
否定不当 一般发生在句子中用了多个否定词语时,切记双重否定表肯定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防止”就是为了不再发生,所以应删去“防止”或“不”)
分类不当 概念并列不当 小军今天去超市买了牙膏、牙刷、洗发露和生活日用品。(“牙膏、牙刷、洗发露”属于“生活日用品”,不能并列。应将“和”改为“等”)
(续表)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不合事理 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 帝企鹅是唯一在北极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在北极以及周围岛屿都有分布。(北极不可能有帝企鹅。将第一个“北极”改为“南极洲”,第二个“北极”改为“南极”)
强加因果 句子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加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还是照常来到了学校。(两个句子明显不是因果关系,应将“因为”和“所以”删除)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呢?( × )
改正:否定不当。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词“否认”“不”,三重否定表否定,与所要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应将“否认”改为“肯定”。
2.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 )
改正:分类不当。“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与“球台、球拍”不属同一范畴的概念。应删去“球衣、球鞋”。
3.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 )
改正:不合事理。将“碧绿”改为“金黄”。
4.上个周六,明明去书店买了许多报纸、杂志和一些出版物。( × )
改正:分类不当。“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应改为“上个周六,明明去书店买了许多报纸、杂志和其他出版物”。
5.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 )
改正:强加因果。应改为“我厂今年一味重视产品数量,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
6.夜晚,远远望去,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通明。( × )
改正:自相矛盾。应改为“夜晚,远远望去,除了一个房间还灯火通明,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
7.农历初一的夜晚,皓月如盘,月色真美。( × )
改正:不合事理。“农历初一”不会出现“皓月如盘”,可将“初一”改为“十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4张PPT)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二轮专题复习精讲本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3 病句辨析
一、搭配不当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谓搭配 不当 ①谓语不能陈述主语;②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能搭配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主语“身体素质”和谓语“改善”搭配不当,应该把“改善”改为“提高”)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动宾搭配 不当 ①当一个动词管两个宾语时,要注意这个动词是否与两个宾语都能搭配;②当多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要注意是否所有动词都能与这个宾语搭配;③有些词不能构成动宾关系 听了科学考察队员的报告,他下决心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力争早日出结果。(动词“修正”可以搭配宾语“计划”,但不能和宾语“进度”搭配,可以改为:听了科学考察队员的报告,他下决心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调整研究进度,力争早日出结果)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宾搭配 不当 ①主语和宾语不是处于同一范畴的事物,不能用判断词“是”连接;②辨析时,先提取句子主干,再找出主谓宾,看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天山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主语“夏天”和宾语“大花园”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夏天的天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修饰语和 中心语 搭配不当 ①句子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者不符合语法规律,或者不符合事理,就会造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问题;②分为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这几种类型;③倍数不能与“缩小”“下降”“减少”等词连用 ①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个欢送的人群。(定语“数万个”不能修饰中心语“人群”,应把“人群”改为“人”)
②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他缓和地向我们走来,笑容亲切。(状语“缓和”与中心语“走来”搭配不当,应把“缓和”改为“缓慢”)
③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放学了,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补语“整整齐齐”与中心语“打扫”搭配不当,应改为“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一面和 两面 搭配不当 前半句用“肯定与否定”的选择形式,后半句只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的“好坏”是两面,“生产安全”是一面,将“的好坏”改为“好”)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关联词语 搭配不当 前后分句表明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就”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
改正:主谓搭配不当。在“水草”后面加“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2.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
改正:动宾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
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
×
×

4.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  )
改正: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把“严肃”改为“认真”或“慎重”。
5.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
改正: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6.不管天气条件极端不利,运动员们还是克服了困难,跑完了全程。(  )
改正: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7.中国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也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
×
×
×

二、成分残缺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语残缺 主要表现为滥用介词造成的主语残缺 通过组织开展“青春百年”主题活动,使我们树立了为青春踔厉奋发的信心。(删去“通过”或“使”)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谓语残缺 因句子较长,说到或写到后面时忘记前面的结构,致使缺少谓语 九年级(1)班王老师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突然有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向他走来。(压缩后的句子主干是“王老师有人走来”,缺谓语,可在“突然”后面加上“看见”)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宾语残缺 动词谓语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在表述时,只写了宾语部分的修饰语而没有写宾语的中心语,是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在“完善”后面加“的地方”)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
改正: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的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改正:宾语残缺。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
×
×
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检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能力。(  )
改正:谓语残缺。在“已经”后加“具备”。
4.在看了这篇文章后,令人深思。(  )
改正:主语残缺。删去“在看了”和“后”。
5.核心素养是个人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
×
×

三、成分赘余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主语赘余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删去第二处的“我们”)
谓语赘余 这部小说创意造言皆不俗,实属是佳作。(谓语“实属”和“是”重复,删去“是”)
宾语赘余 爬山前,老师给我们买了很多饮料和汽水。(“饮料”和“汽水”存在宾语赘余的语病,应删去“和汽水”)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修饰成 分赘余 ①定语赘余: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定语“很好的”与“美妙”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
②状语赘余:华华同学提前预支了下个星期的生活费。(“预支”有提前付出或领取的意思,与状语“提前”语义重复,可删去“提前”或将“预支”改为“支取”。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令寒舍蓬荜生辉”“在心里由衷地”“被应邀”“非法走私”“依法给予法律制裁”等)
③补语赘余: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略加”与“一些”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一)
具体类型 例句与修改
虚词赘余 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诸”是“之于”的意思,与虚词“于”赘余,应删去“于”)
容易导致成分赘余的常见词语:
文言词汇引发的 堪(可以)、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
成语使用引发的 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
程度副词引发的 过分(苛)、目前(当)、非常(特)、十分(更加)、格外(多了)、总是(常常)
约数词引发的 超过(以上)、大约(左右)
其他类型 无声(潜台词)、涉及(到)、目睹(亲眼)、凯旋(归来)、到××(光临)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我们初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
改正:主语赘余。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去。
2.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  )
改正:谓语赘余。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相差”。
3.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争取提前完工。(  )
4.她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
改正:定语赘余。“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语义有重复,应删去一个。
×
×

×
5.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
改正:状语赘余。“分道扬镳”已有“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的意思,与前面的“各自”重复,应把“各自”删去。
6.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
改正:补语赘余。“发生”有“出现”的意思,与后面的“出来”重复,应删去“出来”。
×
×
7.做任何事都不能光说不做,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
改正:虚词赘余。“诸”是“之于”的意思,与后面的“于”重复,应删去“于”。
8.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
改正:约数词赘余。“约”或“左右”都表示约数,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
×
×
四、语序不当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多项定语 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①表领属性的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应将“有效的”放在“方法”的前面)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多项状语 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正确次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
(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感)同他(对象)交谈]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并列词语 语序不当 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的短语或词语,并且这些短语或词语之间有着承接或递进等逻辑关系,如果不按照次序排列,会造成语序不当的错误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掌握、接受和理解”三个行为先后顺序不当,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定语和状 语的顺序 不当 不能将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放错,首先要分清定语和状语,并把状语放在定语之前 ①定语语序不当: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广泛”是定语,应该放在“关注”前面)
②状语语序不当: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充分”是状语,应改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关联词语 或介词位 置不当 ①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面;反之,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面。②介词的位置不当,容易造成句子前后主语不一致 ①如果你明天要去图书馆,那么告诉我一下。(分句的主语都是“你”,将“如果”移到“你”的后面)
②企业家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他的事业就可能会失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应将“如果”移到“企业家”前面)
③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应将介词“自从”调至“学校”的前面)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主客颠倒 一般有“对”“对于”的句子,容易出现主客颠倒的语序不当的错误 史铁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史铁生这个名字”和“我们青年学生”主客颠倒,应改为“我们青年学生,对史铁生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复句中的 分句语序 不当 复句的分句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的是递进,有的是转折,有的是条件,有的是假设,有的是因果……哪个句子在前,哪个句子在后,都应遵循排列规律,不能乱套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不仅……还……”是递进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中的内容应该是先“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他是一位优秀的我们学校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他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教师”。
2.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
改正:状语语序不当。“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应放在“搭建”前。
×
×
3.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  )
改正: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应将“运行”和“发射”调换位置。
4.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
改正:分句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分句应互换位置。
5.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将“一连串”放在“事情”前面。
×
×
×
6.我并不是不认同你的观点,而是认为你应该以大局为重。(  )
7.科幻作品爱好者深受喜爱的作家刘慈欣,创作了《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睛》等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
改正:定语语序不当。将“深受”移到“科幻作品爱好者”的前面。
8.鲁迅的作品不仅被外国读者所喜爱,而且在中国也家喻户晓。(  )
改正:分句语序不当。将“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分句调换位置,“也”放在“外国读者”之前。

×
×
五、句式杂糅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结构混乱 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两种句式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前后牵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硬凑起来,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前半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的尾,作后半句“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的头,叠加一起,表意不明。应改为“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使前一半意思游离 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依据整个句子的意思,“研究发现”的是后面的三种情况,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的主语是这三种情况,但这三种情况既已经是“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是“引起”的主语。因此,可删去最后一句,或者在最后一句前加“这些现象”)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部分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当偷袭游击队的时候,匪徒们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徒。(“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徒们”,但“歼灭了无数匪徒”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后半句应该改为“无数匪徒被歼灭了”)
常见的句式杂糅形式有:
常见句式 混乱的错误句式 正确句式
表意愿 本着……为目的 本着……的原则;以……为目的
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的原因是……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表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是为了……为目的 是为了……;以……为目的
非……才行 非……不可;只有……才行
常见句式 混乱的错误句式 正确句式
表构成 有……组成 有……;由……组成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表对象 对于……上 对于……;在……上
表事由 借……为名 借……;以……为名
其他 源于……为基础 源于……;以……为基础
需要……不可 需要……;非……不可
从……为出发点 从……出发;以……为出发点
供……之便 供……之用;以便……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  )
2.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
改正:结构混乱。“关键在于……”与“……起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杂糅,任取一种即可。
3.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
改正:结构混乱。“……的精神和品质”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句式杂糅,应删去“榜样”。

×
×
4.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
改正:结构混乱。“本着……的原则”与“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任取一种即可。
5.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
改正:中途易辙。将“创立了”改为“创立的”。
6.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
改正:反客为主。将“把它”改为“被”。
×
×
×
7.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
8.我们向食堂提建议是学生的权利。(  )
改正:前后牵连。删去“我们”。

×
六、表意不明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存在歧义 一个句子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也就是说,这个句子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①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到底是奶奶看到我俩后“非常高兴”还是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理解存在歧义。应改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或“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
②这房子的门一直没有锁。(“门没有锁”存在歧义,“锁”可以理解为名词或动词。应改为“……门一直没有锁上”或“……门一直没有安装锁”)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指代不明 一般句子中有两个及以上的人物,表达不清楚,无法让读者明白究竟是“谁” ①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医之路。(“他”指代不明,应将“他”改为“自己”或“弟弟”)
②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邪,充满幻想。(“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你”,应该在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
改正:存在歧义。“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技术人员”有三种解释:一是“三个”技术人员,二是“三个”欧洲国家,三是“三个”欧洲国家通信公司,可以改为“欧洲国家通信公司的三个技术人员”。
×
2.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眠。(  )
改正:指代不明。“他”既可以指“小张”也可以指“小王”,应该把“他”换成“小张”或“小王”。
3.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他。(  )
4.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
5.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
改正:存在歧义。将“两个”改为“两位”或“两条”。
×


×
6.在“文明校园建设”知识竞赛中,王明和李刚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终他获得了冠军。(  )
改正:指代不明。把“他”改为“王明”或“李刚”。
×
七、不合逻辑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自相矛盾 句子前后存在矛盾,不符合事理逻辑 过了一会儿,雨突然渐渐地小了。(“突然”和“渐渐地”相矛盾,应删去其一)
否定不当 一般发生在句子中用了多个否定词语时,切记双重否定表肯定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防止”就是为了不再发生,所以应删去“防止”或“不”)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分类不当 概念并列不当 小军今天去超市买了牙膏、牙刷、洗发露和生活日用品。(“牙膏、牙刷、洗发露”属于“生活日用品”,不能并列。应将“和”改为“等”)
具体类型 特 点 例句与修改
不合事理 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 帝企鹅是唯一在北极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在北极以及周围岛屿都有分布。(北极不可能有帝企鹅。将第一个“北极”改为“南极洲”,第二个“北极”改为“南极”)
强加因果 句子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加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还是照常来到了学校。(两个句子明显不是因果关系,应将“因为”和“所以”删除)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并辨析改正。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呢?(  )
改正:否定不当。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词“否认”“不”,三重否定表否定,与所要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应将“否认”改为“肯定”。
2.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
改正:分类不当。“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与“球台、球拍”不属同一范畴的概念。应删去“球衣、球鞋”。
×
×
3.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
改正:不合事理。将“碧绿”改为“金黄”。
4.上个周六,明明去书店买了许多报纸、杂志和一些出版物。(  )
改正:分类不当。“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应改为“上个周六,明明去书店买了许多报纸、杂志和其他出版物”。
5.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
改正:强加因果。应改为“我厂今年一味重视产品数量,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
×
×
×
6.夜晚,远远望去,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通明。(  )
改正:自相矛盾。应改为“夜晚,远远望去,除了一个房间还灯火通明,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
7.农历初一的夜晚,皓月如盘,月色真美。(  )
改正:不合事理。“农历初一”不会出现“皓月如盘”,可将“初一”改为“十五”。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