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 压强 教学设计
课题 8.1 压强 单元 第八章《压强》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比大型卡车和图钉的例子,引出压力与压强的概念,从而展开压强的影响因素、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的知识,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紧密相关,体现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压强的学习,既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深化,又为后续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022新课标要求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能判断压力的大小和方向,能熟练运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物理观念) 2、运用归纳法总结出压力的定义,采用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而用定义法得出压强的公式。(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数据,敢于质疑和创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用于造福人类的意识。(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内容前,学生对力的知识有了基础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与压强有关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然而,学生对压力、压强的本质区别以及压强的公式缺乏深入的理解,对压强概念的建立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时,容易出现混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指导。
重点 1、压力的概念;2、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单位。;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 1、压强概念的建立;2、正确运用压强的公式计算及分析问题;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实验器材:小方桌、沙盘/海绵、砖块/砝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不小心踩到钉子会扎破脚,但是有些特殊场合上出现的密密麻麻钉床,人躺在上面却安然无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中又和什么物理知识有关呢?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压力 观察现实中的事例,如图钉对木板的力、墨水对桌面的力、重物对传送带的力,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总结:①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②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③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引出压力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并从里的三要素及产生条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压力 从水平放置的物体,根据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总结得出:当物体放置于水平面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即F压=G 而重力与压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进而分析不同情况下,重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的关系 知识点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日常中,人们有时希望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发生较大的形变,有时又希望形变小一些,如大型载重卡车安装了许多车轮、图钉一端做得很尖,那么这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结合课本中的活动内容,播放实验视频,了解实验器材与实验过程 向学生介绍活动1中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内容,结合实验器材进行课堂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课本实验内容,拓展介绍更多的实验组合(如用海绵、砝码、几何物块等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分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各操作的目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 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知识点三 压强 为了定量地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仿照描述速度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向学生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与单位,并进行公式转换,并介绍公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那么压强的大小是怎样的呢?进而展示日常中相关实例的压强的大小,让学生对压强的大小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公式,结合例题,教授学生运动压强的公式进行压强的计算。 知识点四 增大或减小压强 介绍活动2中的内容,并和学生一起通过压强的公式,分析实例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 通过分析,结合公式总结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进而向学生举例分析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分析例子,总结归纳事例的共同点 与教师一起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水平放置的物体,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认识重力和压力的区别 与教师一起总结归纳压力大小在不同情况下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思考讨论,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阅读活动1的内容,观看实验视频 参与实验,与教师一同收集实验信息,并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实验结论 认识压强,知道压强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公式的转换 结合实例感知日常生活中压强的大小 与教师一起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阅读活动2内容,并与教师运用压强公式分析实例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现象 总结得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获知更多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认识压力,知道压力的特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知道压强的概念,得出压强的公式,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1.关于压力的说法的是( C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压力有时不一定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大小可以等于物体的重力,也可以小于物体的重力 D.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杯的重力 3.关于压强公式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所受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D.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和压力成正比 4.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C ) A.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B.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C.所受的重力较大 D.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5.如图所示,《天工开物》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人们在劳作时,主要为了减小压强的劳动工具是( B ) A.压碎谷物的碾子 B.木桶底面积大 C.锄田地的锄头 D.加工石料的凿子 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 B.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2 C.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 D.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7.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帕,它表示1米2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约为 1.5×104 牛;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3×104 帕。当这个人平躺在床上后,对床面的压强 小于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一辆质量为40t的坦克,履带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5m2,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8×104 Pa,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增大受力面积 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9.A、B两个均匀实心柱体单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A的高为5cm,底面积为20cm2,B的底面积为50cm2。已知A的密度,则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 1000 Pa;若按图丙的方式放置时,B对A的压强为5.0×103Pa,则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与图丙中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1:3 。 10.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A物体重力大小为6牛,手指压A物体的力为8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A物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F。 1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海绵、小桌、砝码和木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压力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压力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错误 ,理由是 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5)实验时,将物体放在海绵上,海绵凹陷,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该实验中,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的目的是增大 形变程度 ; (6)将该小桌和砝码分别放在海绵和木板上,如图A、B所示,则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和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pA = pB(选填“>”“<”或“=”)。 13.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会。如图所示是一款纯电动汽车,整车质量为1400kg,车轮与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 (2)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解:(1)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G=mg=1400kg×10N/kg=1.4×104N; (2)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地的压力:F=G=1.4×104N, 则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地的压强: p3.5×105Pa。 答:(1)汽车受到的重力为1.4×104N; (2)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3.5×105Pa。 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压力的概念,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结合生活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小结,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与教师共同归纳小结 复习知识点,巩固知识
板书 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 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 与重力的区别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公式:p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