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学科素养大单元整体分析★★
单元教学课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观 察 物 体(一)》 版本 苏教版2025 年级 一年级
单元 自然单元 教师 Xxx
课标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物体 。一方面 , 观察物体在本质上是把立体图形画在纸上,用图形或图像描述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外部 形象 。这是射影几何学产生的根源,而射影几何学又是唯一一个产生于艺术而非科学 或数学的数学分支 。根据史料记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努力尝试用一种被称为表 象艺术的手法描绘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世界时,导致了一门新几何学———射影几何学(也称投影几何学)的诞生。 这些艺术家认为,视觉图像在空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 每个图像必须进入瞳孔我们才能看到,所以,图像必定形成 “光锥体 ”,并由此创立了用 二维图像描绘现实世界的方法———透视法。这些艺术家为射影几何学的诞生提供了进 一步研究的背景,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例子 。这在几何学发展史上,几乎与传说中鼓舞 了希腊人开始研究几何学的埃及的测量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观 察物体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通 过对数学文化的交流、体验和感悟,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树立 正确的数学观 。另一方面,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感受 在三维物体与二维图像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方法,积累用几何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的经 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同时,它也是学生未来学习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 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乃至中学学习射影几何的必备基础。
单元课时结构分析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 2个例题和一个练习,其中,例 1 主要教学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同一物体,让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照片或直观图;例 2 主要教学观察 运动中的物体,让学生能根据时间顺序给看到的图形编号。
教学重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物体,让学生能辨认从不 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判断相对应的观察 位置 。观察物体是学生认识现实空间,感受如何用二维图形或直观图描述三维空间物 体的重要方法 。在这样的活动中,无论是把三维物体描绘在平面上,还是根据看到的直 观图判断被观察的物体,都需要学生通过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观察、操 作、想象和思考,实现二维图像与三维物体之间的互相转换,对学生形成和发展空间观 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是从左面和右面观察物体 。 由于本单元的观察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茶壶、汽车、房子等,这些物体常常是前面和后面的特征明显 , 相应的视图也容易辨认,而左面和右面的特征不那么明显,如从左面和右面观察茶壶, 往往需要根据视图中茶壶嘴的朝向来判断观察的方位 。这不但需要生活经验的支持 , 更需要直观想象的参与,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 。
教材内容分析 一、引导学生经历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同一物体的过程,感受观察位置与所看到视图的对应关系,获得一些用二维图象描述三维物体的经验 例 1 教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主要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 不同位置观察茶壶,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 样子是不同的,并能在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建立起联系,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照片或直观图,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创设了 4个小朋友观察茶壶的活动情境,同时提出问题:“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看到的各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学生“先看一看,再说一说 ”。为了便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交流,教材一方面以图示的方式示范从不同位置观察茶壶的方法,并给出图中4个小朋友的名字,同时呈现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表达,如“小华能看到壶嘴,看不到壶把”“小军和小丽都能看到壶嘴和壶把”。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启发学生思考“小军和小丽看到的茶壶样子相同吗?”并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学会区分小军和小丽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小丽看到的壶嘴在左边,壶把在右边;小军看到的壶嘴在右边,壶把在左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观察位置与看到的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连线,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及直观表达观察结果的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回顾观察物体的过程,说说 “知道了什么 ”,并通过讨论和交流 , 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可能是不一样的,初步感受观察物体的意义与价值 。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依次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 面观察茶壶,初步学会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二要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场景图,通过想象 和交流,判断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体会到要从观察者的 视角描述所看到物体的样子;三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进一步学会辨认从不同角 度观察物体所对应的直观图的方法,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对于认识事物属性的意义和 价值。 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运动中物体的过程,获得一些描述物体空间位 置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例 2 教学观察运动中的物体,主要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运动中物体所处的不同位置,按时间顺序将照片或直观图排序,积累一些描述物体空间位置的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想象和思考等能力。 教材呈现了明明在一列动车进站时连续拍摄的三张照片 。其中,第一张照片表示 动车已经进站停稳,妈妈和明明正准备上车;第二张照片表示动车正徐徐开进车站,但还没有停下,妈妈和明明在站台上等待上车;第三张照片表示动车正从较远处向车站开来,妈妈和明明已经在站台上等车。 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哪一张照片是最先拍的? 哪一张照片是最后拍的?”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如要根据“动车离得越远,看上去越小” 的经验进行判断;“第三张照片中动车看上去最小,是最先拍的 ”,等等,感受动车在进站 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与所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之间的关系 。随后的“试一试”,继续沿用例题的问题情境,呈现了在这列动车出站时连续拍摄的三张照片,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给这三张照片排序并编上序号 。这一活动,需要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以及例 1 学习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展开想象和思考,对提高学生对于现实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形成空 间观念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理解一列动车进站时行 驶的过程,以及在站台上观察到的由远及近驶来的动车的样子,明确:生活中看离自己 远的物体,看到的样子会比较小,随着物体慢慢靠近,看到的样子也会越来越大 。这是 理解例题中三张照片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关系的经验基础 。其次,在讨论“哪一张照片是 最先拍的? 哪一张照片是最后拍的”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照片中动车的位置和 大小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比如,第三张照片看上去最小,离得最远,所以是最先拍的 。第三,“试一试”的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去感受和体验,还要注 意引导学生主动把从例题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迁移过来,利用动车进站时的运行过程反 向推演动车出站时的运行过程,厘清三张照片的先后顺序。 三、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初步形成认识和表达现实空间的能力 教材结合“想想做做”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选一选、画一画等具体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让学生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或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按时间顺序给照片或直观图排序,获得一些关于观察、想象、比较、推理等的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例如,第 80 页例 1后的“想想做做”第 3 题,呈现了四台照相机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给一幢农村住宅拍照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交流,进一步感受照相机位置与所拍摄照片的对应关系,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农村住宅的样子,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样的练习,一方面拓展了学生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范围,把学生的视野逐步从学校和家庭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学 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图中的农村住宅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有利于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再如,第 82 页例 2后的“想想做做”第 2 题,呈现了航模展上展出的 C919 大型客机的模型,由于是在转盘上展示,转盘的转动可以使参观者看清飞机模型在各个角度的样子。教材要求学生根据飞机模型的三幅图,按时间顺序给打乱后的三幅图编号。这就巧妙融合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与观察运动中物体的内容,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 察物体的方法,获得一些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认知体验。同时,C919 客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大型客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技术发展 的标志性成就之一,这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又如,第 83 页练习十第 3 题,创设了 4 架无人机从不同位置给渡江胜利纪念碑拍照的现实场景,同时呈现了相应的四张照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交流,辨识每一张照片 “分别是几号无人机上的照相机拍摄的 ”,感受观察位置与相应照片的对应关 系,积累一些观察物体的经验 。 同时,这样的练习也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 。 四、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反思意识 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观察物体活动的兴趣 本单元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能否正确地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 物体;二是能否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照片或直观图,能否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 认所观察的简单物体;三是能否与同学展开有效的合作,是否对观察物体的活动保持浓 厚的兴趣。 由于本单元内容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应以课堂观察为主,并辅以适当的书面评价 。例如,组织 4 人小组的观察活动时,要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是否有与同学合作的意愿,并有序、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 ; 能否有意识地记住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并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再如,辨认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照片或直观图、按时间顺序将照片或直观图排序时,能否主动展开直观想象和推理,正确区分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照片或直观图,并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 同时,要注意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鼓励学生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的同时,积极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自己或同伴在学习 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长度单位www.21cnjy.com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精品试卷·第长度单位2长度单位页长度单位(共长度单位2长度单位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