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同学们你们知道歌曲里让我们学习谁吗?大家了解他吗
歌曲导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5
背景大揭秘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部队期间,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评为 “节约标兵” 和 “模范共青团员”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 22 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963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的 3 月 5 日成为 “学雷锋日”。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9月25日,雷锋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左 窄 右 宽
(锋利)(刀锋)
fēnɡ
蜂 蜜蜂 马蜂
fēnɡ
fēnɡ
峰 高峰 山峰
朗读课文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朗读课文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3.标一标诗歌各小节的序号。
朗读课文
曾
蒙
泞
顺
迈
荆
踏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céng
méng
nìng
shùn
mài
jīng
tà
jí
bàn
yíng
mì
xū
xiàn
认读生字
曾经
启蒙
泥泞
顺利
年迈
荆棘
踏步
棘手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求
奉献
书写生字
组词 雷锋 锋利 刀锋
造句 校园里处处传颂着雷锋的故事。
结构 左右结构
fēng
zuó
组词 昨天 昨晚 昨夜
造句 昨天,我跟妈妈一起去了公园散步。
结构 左右结构
mào
组词 感冒 冒雨 冒充
造句 教室有人感冒,要常通风。
结构 上下结构
liú
组词 留言 保留 挽留
造句 他匆匆写下留言,告知临时有变。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弯曲 弯路 弯腰
造句 爷爷的手指弯曲得像干枯的树枝,那是岁月和辛劳留下的痕迹 。
结构 上下结构
wān
组词 背包 背负 背带
造句 我将书本和文具仔细地装进背包,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学习。
结构 上下结构
bēi
造句 环卫工人在街上洒水降尘。
sǎ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洒水 洒落 洒脱
组词 温度 温和 温柔
造句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精确测量深海的温度,探索海洋奥秘。
wēn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暖和 暖气 暖冬
造句 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烧得旺旺的火炉旁,让人感觉特别暖和。
nuǎn
结构 左右结构
初读课文
同学们带着精心梳理的问题,迅速投入到对课文的钻研之中:
1. 咱们一起在诗里找找,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雷锋叔叔的身影呀?他当时又在做什么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那些画面呢?
2. 诗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句子,大家快动手把它们画出来。想一想,这些重复的句子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3. 从诗中描绘的这些场景,大家觉得雷锋叔叔是个怎样的人呢?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精读课文
思考一下,这两句话在朗读语气上的差异体现在哪儿?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请将内心急切的情绪融入朗读,读出迫切感!
第一句“你在哪里”采用 “,”,是陈述句;第二句“你在哪里”运用 “?”,展现出疑问的语气。把这两句话连着说,目的在于着重凸显出想要找到雷锋叔叔那种急切心情 。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送迷路的孩子回家
看图想象“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的画面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同学们,依据课文的内容,再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瓜想象一下画面。快来说一说,雷锋叔叔会在哪些地方出现,又正在那儿做着什么事呢?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紧紧抱着迷路的孩子,步履蹒跚,在泥泞中艰难地向前挪动。
课后第3题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帮助年迈的大娘
荆棘
指荆和棘两种植物,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
同学们,依据课文的内容,再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瓜想象一下画面。快来说一说,雷锋叔叔会在哪些地方出现,又正在那儿做着什么事呢?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弓着背,稳稳地背着年迈的大娘。汗水从他额头上滴落,荆棘划破了他的裤子,留下一道道口子,然而他仿若未觉,步伐依旧稳健有力,稳稳向前。
课后第3题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大家说一说:雷 锋叔叔在哪里? 在干什么?
找到雷锋叔叔了吗?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1961 年 5 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 5 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天在下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小女孩还掉进泥坑弄了一身泥。雷锋急忙上前,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背起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还替大嫂买好了票。在车上,雷锋看到小女孩全身衣服湿透,冻得直打颤,又脱下自己贴身的绒衣给小女孩穿上,还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他们。在沈阳车站换车时,雷锋看到一个老大嫂因丢了车票而为难,他把老大嫂领到售票处,给她补了一张车票。雷锋从丹东回来,又在沈阳换车回抚顺,在地下道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很大的包袱,他立刻接过大包袱,用手扶着老人,送老人到抚顺。雷锋通过与老人唠家常,得知老人要去抚顺看儿子,但不知道儿子住在哪。雷锋看过老人儿子的地址后,虽自己也不知道具体位置,但还是安慰老人并承诺一定帮她找到儿子。火车进站后,雷锋扶老人下车,把自己的背包暂存在车站,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费了许多周折,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雷锋名言
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 —— 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 —— 劳动者。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拓展延伸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课堂小练
参照课文的描述方式,来给大家讲讲你身边那些有着雷锋精神的人吧。
敬老院说:
昨天,他(她)曾路过这里,
提着沉沉的菜篮,
帮着老人准备饭菜。
瞧,那灶台上的油渍,
就是他(她)辛勤的见证。
1. 能跟大家分享下你都知道哪些有着雷锋般品质的人吗?
2. 在日常的生活点滴里,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向雷锋叔叔看齐呢?
课堂小练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乘着春风
抱着孩子路过
四处寻觅
背着大娘路过
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
本文通过描写 “我们” 寻觅雷锋足迹为线索,高度赞扬了雷锋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它如同一声声诚挚的呼唤,激励着我们以雷锋为榜样,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帮助身边的人,让奉献爱心不再是一时之举,而是化作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习以为常的自觉行为 。
课堂小结
1. 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去深入了解雷锋叔叔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 以雷锋叔叔为榜样,主动去帮助他人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
课后作业
感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