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三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 学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㈠ 糖类的组成、结构
1、定义: 最早人们发现它们的组成符合通式Cn(H2O)m, 就把糖类叫做
而有些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也不是碳水化合物。如甲醛CH2O,醋酸
C2H4O2等从分子结构上看可定义为
2、分类与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 分类 代表物名称 代表物分子式
糖类 单糖( )
双糖( )
多糖( )
属于同分异构关系的是
3、葡萄糖、果糖的结构
结构式:葡萄糖 果糖
结构简式:葡萄糖 果糖
㈡ 糖类的性质
1、糖类的特征反应
⑴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检验葡萄糖)
银镜反应
条件: 现象:
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条件: 现象:
用途:检验
⑵ 淀粉的特征反应:
常温下,淀粉遇
2、糖类的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一定条件下,物质遇与水生成其它物质的反应
P79蔗糖水解实验3-6:(1)步骤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C12H22O11 + H2O
蔗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2H22O11 + H2O
麦芽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6H10O5)n + nH2O
淀粉(或纤维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1、不写结构简式,必须注明名称; 2、 水解条件:酶或酸;
3、检验淀粉水解程度:
没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 糖类的应用
糖类是 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 的重要来源。
葡萄糖、果糖:主要存在 中。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
葡萄糖主要用于
蔗糖:主要存在 和 中,食用的
就是蔗糖。
淀粉 纤维素:是 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结构复杂的
化合物。
淀粉主要存在于 中,除做 外,
工业制葡萄糖和酒精用 。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 和 中,食物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主要是加强胃肠的 ,有通便功能;木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中的纤维素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油脂 蛋白质 学案)
二、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㈠ 油脂的存在 组成和结构
1、存在:
植物油: 态,烃基含 键
动物脂肪 态,烃基含 键
2、元素组成:C、H、O
分子结构: 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1)R1、R2、R3可为饱和烃基 ; 也可为不饱和烃基 。
(2)天然油脂都为 ,无固定
3 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A、水解
(1)酸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2)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B、加成反应:植物油(含有 )+H2
(二) 油脂用途
1、油脂是 重要成分,也是产生 最高的营养物质。
2、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水解产物
油脂同时还有 和 的作用。
三、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㈠ 蛋白质的组成
1、组成
⑴ 元素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到几千万。都是 分子
⑵ 结构组成:
2、氨基酸:结构
分类 (人体):
㈡ 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⑴ 颜色反应:
⑵ 蛋白质的灼烧
2、蛋白质的水解
蛋白质水解产物
天然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均为
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后主要生成 ,排出体外。
㈢ 蛋白质的存在和用途
1、蛋白质的存在
主要的存在于
是 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
质
2、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3、酶:是一种特殊的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 。
酶作催化剂具有 性、 性、 性, 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