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7 09: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金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三个子目,先阐述了女真族的崛起,详细介绍金政权建立的过程,展现其强大军事力量如何相继灭掉辽与北宋,推动了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接着聚焦南宋建立,着重讲述岳飞抗金事迹,凸显了南宋军民的抗争精神。最终围绕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从内容组织来看,逻辑清晰,以政权更迭为线索,串联起各重要历史事件。本课与课本前后知识紧密相连,既承接北宋积弱局面,又为后续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做铺垫,让学生能系统理解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理解民族关系发展演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二、学情分析 通过先前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北宋及辽朝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知晓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这为理解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但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关系复杂,对学生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此外,学生也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对历史故事、人物事迹兴趣浓厚,像岳飞抗金等内容易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弥补知识短板,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的建立,了解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说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通过观察地图、梳理时间线索,了解女真族的发展历程,简述金灭辽、金灭北宋的重大历史事件,增进时空观念素养。(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3.通过对岳飞抗金等事迹的学习,感悟岳飞精忠报国、清廉正直的高尚人格精神;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女真族崛起、金的建立及灭辽及北宋、宋金对峙局面、岳飞抗金、南宋偏安等史实。
五、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金与南宋对峙,理解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启示法、表格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小组交流、角色扮演法。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出示《满江红》中全军复诵《满江红》的视频片段。同学们,“靖康耻”指的是什么?“胡虏”“匈奴”又是指哪个少数民族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学习《金与南宋对峙》! 观看图片,思考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老师提出的问题。 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以视频和诗歌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新课讲授 壹·开国金源肇自东——金的建立
1.女真族的兴起 【引导】出示历史地图、长白山和黑龙江图片以及史料。请学生根据图片及文字资料,说说女真族生活区域与生活方式。 【回答】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知道女真族的兴起,为了解金的建立作铺垫。
2.金的建立 【提问】出示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和时间轴,观察地图,女真族当时受到哪一政权的控制? 【回答】①辽宋时期:受辽控制和压迫。②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③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反辽。④1115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府。 利用时间轴梳理金的建立,培养时空观念。
3.金的巩固 【提问】出示图片、史料。根据下列图片及史料,说说金太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讲授】改革后金的实力迅速壮大。 【引导】出示图文材料,请学生合作探究: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党项的元昊和女真的阿骨打,他们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点? 【回答】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回答】少数民族首领建立政权后,都重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学习治国措施,层层递进。 结合先前学习,找到少数民族统治的共同点,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贰·女真满万不可敌——金灭辽及北宋
1.背景 【提问】出示地图、两则史料,根据下列图片及史料,说说辽宋的统治情况如何? 【回答】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起义不断。 分析辽和北宋的统治背景,树立唯物史观。
2.金灭辽 【引导】出示历史地图,请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本,思考后来金朝和辽朝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知识拓展】北宋与金的海上之盟。 【回答】北宋与金相约夹攻辽朝。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年,金灭辽。 知道金灭辽的相关史实。
3.金灭北宋 【讲授】继续出示历史地图和图片,请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金灭辽后,金朝和北宋的关系怎么样? 【回答】金灭辽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于是大举进攻北宋,宋徽宗惊惶失措,连忙把帝位传给儿 知道金灭北宋的相关史实,特别是
【讲授】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正可谓“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 【知识拓展】出示历史图片,简要介绍宋徽宗其人:北宋皇帝、画家、书法家。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在位期间政局一度十分混乱。他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将更多精力用在了书法“瘦金体”的创作与花鸟绘画当中。 【引导】继续出示图片、史料。请学生小组交流:根据下列图片及史料,说说北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子宋钦宗,第二年改国号为靖康,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俘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 “靖康之难”。 【1组】北宋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2组】连年征战、送岁币, 国库空虚。 【3组】女真族骁勇善战;灭辽后实力大增。 “靖康之难”和“靖康之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深思。 知识拓展宋徽宗其人,力图为学生展现一位立体的皇帝形象。 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叁·但悲不见九州同——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
1.南宋建立 【提问】出示历史地图,请学生自主学习,回答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生答后出示辽、北宋、西夏对立以来的政权对峙示意图) 【回答】1127年、赵构(宋高宗)、临安(今杭州)。 回顾辽、北宋、西夏对立以来的政权对峙情况。 知道南宋建立的概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岳飞抗金 【提问】出示岳飞北伐表格、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和郾城大捷图片,你能说出岳飞的功绩吗? 【讲授】出示地图。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你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引导】历史小剧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报名“我是朗读者”,深刻体会一道道催促着岳飞班师回朝的金牌诏令,这是何等的悲愤! 【回答】①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②率领“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等重大战果。 【回答】郾城大捷后岳家军节节胜利,金兵闻风丧胆。岳飞高兴地向高宗禀告:金兵锐气丧尽,目前丢盔弃甲,向北逃窜。机不可失,准备进兵汴京,迎回徽、钦二帝。此时宋高宗却在一天之内发了数道金牌,让岳飞班师回朝。岳飞即刻起身回京,最终被害。 知道岳飞的功绩,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 知道后来宋高宗十二道金牌诏岳飞班师,乃至岳飞最终不得善终的相关史实。
2.宋金和议 【提问】出示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宋、金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回答】1141年,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影响:①宋金和议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②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知道宋金和议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
4.岳飞之死 【引导】出示赵构、秦侩图文材料,请学生角色扮演,其他学生【思考】朝廷为何在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命岳飞撤军?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掉岳飞? 【引导】继续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请学生从岳飞及岳家军的素质、抗金对南宋人民的影响等角度探究岳飞数百年来一直深受人民爱戴的原因。 【回答】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是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 【回答】忠诚爱国、廉洁正直、军纪严明、骁勇善战等。 角色扮演法深入体会岳飞之死的原因以及岳飞深受人民爱戴的原因。
5.南宋偏安 【引导】出示图片和《题临安邸》,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统治? 【回答】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满足于现状,偏安于江南一隅,过着苟且偷安,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通过诗句深入体会南宋偏安是一种苟且偷安。
(三) 课堂小结 本课聚焦宋金间复杂关系。女真族建立金后迅速崛起,相继灭掉辽与北宋,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岳飞率岳家军英勇抗金,郾城大捷振奋人心,却因朝廷求和被召回。最终宋金达成和议,形成对峙局面。这一时期,民族冲突频繁,却也促进了民族交融与经济文化交流,深刻影响古代中国政治格局。 认真听讲,回顾所学。 课堂小结,深化学生对金与南宋对峙的认识。
九、 随堂练习 4道单项选择(详见配套课件)
十、 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