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常考易错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一致的一项是( )
A.抄袭 袭击 沿袭 侵袭 B.搅和 暖和 和弄 温和
C.咽喉 吞咽 咽下 呜咽 D.埋藏 躲藏 收藏 宝藏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媚 耽搁 唯恐 五湖四海 B.通宵 机杼 绞邢 万不得以
C.严竣 缰绳 觉察 死得其所 D.避免 熬粥 慈祥 司空见贯
3.每组中的三个词语,意思都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
A.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 B.自傲 骄傲 忧伤
C.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万象更新 D.荒凉 凄凉 兴旺
4.选择“传”字组成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疾病 _____知识 _____信息 _____文明
A.传授 传播 传递 传承 B.传承 传播 传授 传递
C.传播 传授 传递 传承 D.传递 传授 传承 传播
5.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对学生不应存有偏见之心,应一视同仁。
B.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
C.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D.外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6.对下面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①这段话想要说明地球小。
②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③这段话想要说明地球大。
④“约”这个字不能省略,因为这样表达更准确,更严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即将毕业,最难忘怀的是老师您的教诲之恩:忘不了,您引领着zhì 嫩的我们攀登书jí 的高山;忘不了,您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yuán 助之手;忘不了,您陪伴我们在明mèi 的春天里放风zheng 的情景。老师,您用细nì 、无私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8.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1)鱼贯而入 兴高彩烈 风华正茂 龙凤呈祥
(2)别出新裁 戛然而止 挑拨离间 眼花缭乱
(3)蜂拥而至 琳琅满目 迫不急待 竭泽而渔
9.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写与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端午节期间,我国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的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重庆洪崖洞 ,杭州西湖 ,西安大雁塔 。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样的痕迹呢?
(2) ,要留清白在人间。
(3)《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 , 。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5)师生临别前交换赠言,请根据语境补充完整。
学生感恩:感谢您,六载教诲——听君 , 。
老师寄语:愿你们,以梦为马——青 , 。
三、修改病句
1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1处错别字,1处标点符号错误,2处语病)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爱特别往我的雨衣上落。在我的头顶和肩榜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四、现代文阅读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为人民服务》一文是 同志为悼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2)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C.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根据第②自然段,梳理信息,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4)请把第③自然段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补充完整。
(5)第③自然段为了说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一观点,文章举了什么例子?请简要概述。
(6)选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多选)
A.道理论证
B.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13.现代文阅读。
长好“骨头”
①结识大张一家,缘于他的儿子亮亮。
②我们这栋楼在小区最北边,隔着一堵墙就是报社的大院。墙并不算高,小区里的孩子放学后经常三五成群翻墙到大院里玩耍,于是,墙上不时出现豁口。时间久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次都是绕一大圈从报社的正门走进大院。翻墙的孩子再多,他也从不翻墙而过。这个小男孩就是亮亮。
③起初,我以为亮亮胆子小,怕翻墙摔了。可是有一次,几个孩子踢球时皮球落到了高高的白杨树的树杈上。那一天,风很大,树梢随风摇来晃去,孩子们望着树杈上的球一筹莫展,没有人敢爬上去。这时亮亮二话不说,脱下鞋子“噌噌噌”就爬上了高高的白杨树。他攀着细细的树枝荡秋千般把球踹向地面去,看得我心惊胆战。
④大张一家住在地下室——那里住的大都是报社的临时工。地下室光线不好,亮亮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我家楼门口的乒乓球台上写作业。一天,路灯已经亮起来,他还趴在那里,我便隔窗问他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有一道题没做出来。我问他:“要不要叔叔帮你?”他朝我笑笑,坚定地说:“老师说了,要独立完成作业,我再想想吧。”听邻居讲,亮亮成绩优秀,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呢。
⑤北京多风,晾在阳台上的衣服经常会被吹落在地上。每次只要我喊一嗓子,亮亮就会欢快地帮我捡起来送上楼。为此,我总觉得欠了孩子一份情。
⑥不久,机会来了。那些日子,小区里的孩子们流行玩轮滑,亮亮也喜欢。不过,别人的行头是正定的轮滑鞋,配有颜色鲜艳的防护手套、护膝、护肘、头盔,神气十足。而亮亮的装备,显然是大张给做的:一块木板上用铁丝缀了四个轴承,木板的另一面和平时穿的旅游鞋固定在一起。护膝、护肘也都是用三轮车的外胎做的。看着亮亮的另类装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亮亮却穿着那双“特制”的轮滑鞋玩得不亦乐乎。
⑦有一次上街,我专门去了儿童用品商店,轮滑鞋、护膝、护肘、头盔一应俱全。我兴冲冲地买给亮亮,孩子很高兴,激动得脸色通红,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他说:“谢谢叔叔,爸爸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最后,我只好去找大张,希望他能说服亮亮收下这套轮滑用品。这个憨厚的汉子,态度和儿子一样,他搓着粗糙的大手说出这样一句话:“从小,就要让他长好‘骨头’。”
⑧好些年过去了,随着工作的变动,我和大张一家早就失去了联系。不过那句“长好‘骨头’”始终在我的耳畔回响。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心惊胆战:
②一应俱全:
(2)文章写了有关亮亮的五件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另外三件列出来。
→(捡送衣服)→ →(爬树拿球)→
(3)阅读文中画线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a.从第③自然段画“ ”句子中“二话不说”一词,可以看出亮亮 ;从“噌噌噌”一词,可以体会到亮亮 。
b.第⑦自然段画“ ”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描写方法,从“脸色通红”“眼睛闪着亮光”“摆弄了好大一阵子”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亮亮拿到“我”送给他的那套轮滑装备时 的心情。
(4)题目“长好‘骨头’”喻义深刻,对于亮亮的表现,下面哪一项在文中没有明显体现?
A.守规则,堂堂正正做人。
B.勤俭节约,热爱劳动。
C.艺高胆大,助人为乐。
D.助人不求报,人穷志不短
五、书面表达
14.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有迷人的风景,有不测的风云,也许困难重重,也许硕果累累。细心的人总能边走边思考,收获不同寻常的感悟。请以“我明白了”为主题,叙述真实的故事,道出领悟的道理。
要求: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③字迹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小升初常考易错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A A C B C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都读“xí”;
B.huo/huo/huò/hé;
C.yān/yàn/yàn/yè;
D.cáng/cáng/cáng/zàng。
故选A。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B.绞邢——绞刑,万不得以——万不得已;
C.严竣——严峻;
D.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故选A。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的意思。
摘得桂冠:博得第一。
名列榜首:排名第一。
故三个词是近义词。
B.自傲:自以为有本领而骄傲。
骄傲: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忧伤:忧愁悲伤。
故“自傲”与“骄傲”是近义词,与“忧伤”不是近义词。
C.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故三个词都不是近义词。
D.荒凉:人烟少;冷清。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兴旺:兴盛;旺盛。
故“荒凉”与“凄凉”是近义词,与“兴旺”不是近义词。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传播:指传送或散布。与“疾病”搭配恰当。
传授:指讲解、教授学问、技艺。与“知识”搭配恰当。
传递:指一个接一个送过去。与“信息”搭配恰当。
传承:是更替继承的意思。与“文明”搭配恰当。
综上所述填空顺序:传播疾病,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明。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B.“热气腾腾”一般用来形容气氛热烈或人的情绪高涨、热烈,也可形容某种气体蒸发的旺盛或某种场面热闹。但在此句中用来形容同学们踢足球时玩得热闹,显然与“热气腾腾”的原意不符,成语运用不恰当。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分析。
从“6400千米”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句话把“地球”和“茫茫宇宙”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说明地球在字宙中很渺小。其中“约”字不能省略,因为地球半径并不是一个精确到绝对准确的数值,使用“约”字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①④说法正确。
故选C。
7. 稚 籍 援 媚 筝 腻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稚”“籍”“腻”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8.(1)彩——采;
(2)新——心;
(3)急——及。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1)兴高彩烈——兴高采烈;
(2)别出新裁——别出心裁;
(3)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9.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且在移动。近义词有:
“游人如织”意思是游玩的人很多,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人流如潮”表示人流像潮水一样。
“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这几个词都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游客众多、场面热闹的情景,意思与“人头攒动”相近,但说法不同。使用这些词语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更丰富、生动地描绘出各个景点游客众多的景象。
10. 青烟 吹散 蒸融 游丝 粉骨碎身浑不怕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与名言警句的识记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烟、散、蒸、融、游”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粉、骨、碎、身、怕”的正确写法。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这两句诗描绘了渭城在春雨后的清新景象, 以及王维送别友人的深情场景。
(4)书写时注意“夜、尽、望”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席、话、胜、读、取、蓝”的正确写法。
11.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例句“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爱特别往我的雨衣上落”中词序错误,应为“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在我的头顶和肩榜上起劲地跳跃”中“榜”错误,应为“膀”。“跳跃”的后面是对雨点儿声音的说明,所以用冒号。“在我的头顶和肩榜上起劲地跳跃”中缺少主语,应添加“它们”。即: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2.(1) 毛泽东 张思德
(2)B
(3)①或轻于鸿毛 ②为人民利益而死 ③董存瑞 ④汪精卫、李士群;
(4)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5)文中举了李鼎铭先生的例子。李鼎铭先生是党外人士,但他提出的意见对人民有好处,就采用了。“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6)ABCD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
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其次结合题目具体分析,填入恰当的内容。《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2)本题考查段落主旨的理解能力,与中心句的定位能力。
首先需要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并抓住要点。第②自然段首先写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后面又举例了不同人死的意义,有些人死比鸿毛还轻,有些人死比泰山还重,因此该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可知,引用了司马迁的观点作为引言,强调了死的意义有轻重之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然后,分别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正面价值和替法西斯卖力等行为的负面价值,“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并通过张思德同志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重要性。根据阅读积累可知,“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物有:张思德、雷锋、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的人物有:汪精卫、李士群、陈公博、周佛海等。
(4)本题考查的是对关联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强调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不怕别人指出缺点。“如果……就……”表假设关系,假设我们有缺点,就要不怕被指出。“不管……都……”强调无论提出批评的人是谁,我们都接受。“只要……就……”表明只要对方说得对、办法好,我们就改正、就照办,突出了我们对待批评和建议的坚决态度,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这些关联词的使用,使文段的逻辑更加清晰、严密,充分表达了我们接受批评、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态度。
(5)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可以看出举了“精兵简政”这一例子。具体概述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意见,这个意见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所以党就采用了。
(6)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识别和理解。
A.道理论证:文章通过阐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道理,来支持其核心观点,即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
B.引用论证: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此作为论证的依据,来说明为人民利益而死具有极高的价值,远超过其他形式的死亡。
C.对比论证:在论述死的意义时,文章将“为人民利益而死”与“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前者的伟大和后者的渺小,从而加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举例论证:通过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文章具体展示了什么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使论点更加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同时,也通过举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并被采纳的例子,来说明党对人民意见的尊重和采纳,进一步证明了党是为人民服务的。
故选ABCD。
13.(1) 形容非常害怕 应有的一切都很齐全,指应有尽有。
(2) 绕远进院 独立完成作业 谢绝轮滑装备
(3) 憨厚、热心、乐于助人 勇敢、艺高胆大 神态 动作 亮亮对这套轮滑用品非常喜爱
(4)B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心惊胆战: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人因为害怕、恐惧或担忧而内心极度惊恐不安,仿佛心和胆都在发抖。它表达了人在面对危险、不确定或恐怖情境时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在文中第③自然段指的是我看亮亮爬高高的白杨树,看得让“我”害怕。
②一应俱全:这个词语表示应该有的全部都有了,一样也不缺。它强调了一个事物的完整性或完备性,即所有必要的部分或要素都已经齐备。在文中第⑦自然段指的是“我”给亮亮买齐所有的装备。
(2)本题考查拟写小标题。
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写了小区里的孩子放学后经常三五成群翻墙到大院里玩耍,但是亮亮每次都是绕一大圈从报社的正门走进大院。尽管翻墙的孩子再多,他也从不翻墙而过。可概括为“绕远从正门进大院”或者“不翻墙院”。
文章③自然段写了亮亮“爬树拿球”。
文章第④自然段写了亮亮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我”家楼门口的乒乓球台上写作业。有一天有一道题没做出来,亮亮却拒绝“我”的帮助,说它要独立完成作业。可概括为“独立完成作业”或者“乒乓球台上写作业”。
文章第⑤自然段写了亮亮“捡送衣服”。
文章第六、七自然段写了亮亮用爸爸做的简陋轮滑玩,谢绝我给他买的正宗轮滑装备。可概括为“谢绝正宗轮滑装备”或者“玩简陋轮滑”。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运用。
a. “二话不说”一词,在这里用来形容亮亮在面对需要爬树取球的情境时,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立刻就采取了行动。这可以看出亮亮性格中的果断和勇敢,他能够迅速做出决定并付诸实践,不畏惧困难和挑战。“噌噌噌”则是一个象声词,用来模拟亮亮爬树时迅速而有力的动作。这个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亮亮爬树的速度之快和动作之敏捷,进一步体现了他的勇敢和爬树技术的高超。通过“噌噌噌”这一生动的描绘,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亮亮在树上灵活攀爬的身影。
b. 第⑦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描写方法。从“脸色通红”、“眼睛闪着亮光”这些神态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亮亮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而“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则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亮亮在拿到轮滑装备后仔细查看、爱不释手的情景。这些描写共同传达了亮亮在收到“我”送给他的轮滑装备时既高兴又有点不知所措的复杂心情。他非常高兴能够得到这份礼物,但同时也可能因为父亲的教育而内心有所挣扎,是否应该接受这份来自他人的馈赠。
(4)本题考查标题理解。
A.守规则,堂堂正正做人:这一点在文中是有所体现的。亮亮从不翻墙进入大院,而是选择绕远路从正门进入,这体现了他对规则的遵守和正直的品格。
B.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这一点在文中并没有明显体现。虽然亮亮的轮滑装备是父亲自制的,但这主要是为了反映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并未直接展现亮亮的勤俭节约或热爱劳动的品质。
C.艺高胆大,助人为乐:这两点在文中都有体现。亮亮能够迅速爬上高高的白杨树取球,展现了他的勇敢和高超的爬树技能;同时,他也经常帮助“我”捡送衣服,体现了他的助人为乐精神。
D.助人不求报,人穷志不短:这一点也在文中得到了体现。亮亮在帮助“我”和其他人时,从未寻求过回报,而且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故选B。
14.例文:
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
“我明白了!”我兴奋地大喊,声音在空旷的操场上回荡。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坚持的力量。
那是一次体育课上的长跑测试,对于不擅长运动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响,同学们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而我却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赶着。
跑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我就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我的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像被压了一块大石头,难受得要命。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从我身边跑过,我的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沮丧,真想就这样放弃算了。
就在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是啊,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咬着牙,拼命地迈动双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跑去。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下来,但我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终于,我冲过了终点线。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虽然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我坚持下来了,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通过这次长跑测试,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前进的步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
本次作文主题为“我明白了”,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来讲述故事,并从中得出感悟和道理。
材料中提到生活像旅行,有风景也有风云,提示我们的故事可以包含顺境和逆境。
立意:
通过讲述自身经历,表达对生活、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如坚持的意义、友谊的珍贵、亲情的温暖、挫折使人成长等,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用环境描写引入,然后自然引出下文要讲述的故事。
中间:详细叙述故事的经过,在叙述过程中,要注意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起伏,突出面对困难时的纠结和最终坚持下来的决心。
结尾:总结这次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