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课变色龙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课变色龙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10: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课变色龙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贱(jiàn)  惦记(diàn)  荒唐(táng)  拧起眉头(lǐng)
B.旗帜(zì) 径自(jìng) 洋溢(yì) 无精打采(cǎi)
C.恐吓(hè) 契诃夫(hē) 畜生(xù) 无缘无故(yuán)
D.筛子(shāi) 坎肩(kǎn) 醋栗(lì) 异想天开(y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学起不了床,常常迟到;上课哈欠连连,无精打采;老师讲课完全听不进去……这些表现都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
B.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一点,自己首先就要对别人好一点。
C.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对所有的“异想天开”,别管多么不着边际,请先别嘲笑,它可能正是我们创新的源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B.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D.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体验传统文化。(孔庙、孔府、孔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B.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塑造的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
C.“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这个句子中的“对着赫留金”充当状语。
D.“伸出指头”“白费工夫”“洋溢温情”三个短语的结构一样,都是动宾结构。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7.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 )
(2)“你在这儿干什么 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 ……谁在嚷 ” ( )
(3)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 )
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 ,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 ,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9.《变色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多变”的特征。仿照示例,在下列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动物名称。
示例:比喻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1)比喻外表和蔼、内心险恶的人——__ __
(2)比喻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__ __
(3)比喻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__ __
(4)比喻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__ __
(5)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__ 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坏家伙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 ”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的。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他哥哥来啦 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10.奥楚蔑洛夫时而脱大衣,时而又穿上大衣,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1.奥楚蔑洛夫前五次断案都是以狗是否归属将军为判定依据,若文章就此结束,而不写狗是将军哥哥的这一部分,在表现主题上有什么不同

12.文中“哦!”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什么心态

13.文中反复描写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对赫留金态度的变化,刻画出其怎样的典型性格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官上任
李景文
夏冰有晨练的习惯。健壮的体魄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一早起来,眼看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他坐不住了。
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走马上任。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就如同在他头顶上垒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崩塌。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畅不畅通?自来水管道是否爆裂?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
匆匆吃完早餐,一看表还不到7点,他决定自己的履新就从今天开始。既然是履新,就得有新气象。那这第一天上班就走过去好了,正好留心下一路的市容市貌有什么问题。一跨出楼梯道,他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吞没了,行走变得身不由己。然而,户外清新而凛冽的空气使他更加激昂,银装素裏的城市其实颇有诗意,他的步伐更稳了。在途中,他看到身着橙色衣帽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除厚厚的积雪,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走到城建办公大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在埋头玩手机。他便憋不住地说,注意别伤着眼睛,铲铲雪还带锻炼呢。
你是谁呀?有这么说话的?保安斜着眼睛扫了他一眼。
我是新来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门口有的是锹,那你铲呀!
夏冰听出了话中的讥讽。他搓搓手,想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当他欣慰地回望时,却看到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
尚主任,您来这么早!保安一脸媚态。
好,都把雪铲了。尚主任眯缝着眼打量夏冰,这位是……
他说要跟您报到。心虚的保安说完就开溜了。
哦,是小夏。尚主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在机关,就是要见眼生情,能上能下。
夏冰点点头,我初来乍到,还望主任多提醒。
既然进了一个庙,就不是外人了。尚主任拍拍夏冰的肩说,刚才在路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话说得哆哆嗦嗦,好像是给我们单位送空调的师傅出了车祸,在大转盘那儿吧,你就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师傅的事,雇主是跑不脱的。尚主任撇了下嘴说,你看看空调坏了没有?要不要更换?商家什么时间能安装到位?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夏冰的口气有些像争辩。
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
新局长未必要吧!再说,局长室的空调是不是可以修一下,也许加点氟利昂就行了。夏冰想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些,但是却越说越激动。老尚,是不是这个理儿?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
你……教训我?尚主任气急败坏地说,简直目无领导!
领导心中要有群众!夏冰微笑着说。
群众,满大街都是群众,你管得了吗?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尚主任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尚主任最后说的话,听上去很耳熟,但是夏冰没有工夫跟他计较,随即打车赶到出事地点。三个交警正在现场处理事故,肇事的师傅在一旁吓得不轻,原来不是送货的他受了伤,而是因雪天路滑,他开的电瓶车碰倒了一个老人。 夏冰当即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做CT,三处骨折。很快,警方来电话说老人的亲属马上就到。夏冰迎上去,一看却是尚主任。
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
1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以城建局局长夏冰提前一天到任的经历,讽刺了现实社会中只会溜须拍马、工作不负责任、不顾人民利益的官僚主义作风。
B.小说情节曲折,并多处运用巧合,让故事的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当天报到的两个人都姓夏,如送货师傅撞倒的人正好是尚主任的父亲。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夏冰亲自动手铲雪的行动感染了保安,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来帮忙。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如,夏冰与尚主任的工作态度,保安对夏冰与尚主任的不同态度,尚主任对夏冰的不同态度,等等。
15.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6.小说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17.小说结尾尚主任感叹“教训太深刻了”,请简要回答尚主任受到了哪些深刻教训。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醋栗①
[俄国]契诃夫
我们弟兄两个,我伊万·伊万内奇和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他比我小两岁。
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了省税务局的办公室。一年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老在抄写那些公文,但是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思念渐渐地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的脑子里经常描绘出花园小径、花丛、水果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上必定有醋栗。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居然会没有醋栗。
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却素来不同情。盼望有个庄园,那是好事。可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这是自私自利,偷懒。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几年过去,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当时已年过四十,但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我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于是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照样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在第二个丈夫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她变得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他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
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有一百十二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可是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他立即订购了二十棵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我去年去探望过他。那天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围墙、篱笆、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到院子里去,应该把马拴在哪儿。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看上去,就像一只肥鹅躺在被子里。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还不错,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的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他吃得很多,在澡堂里洗澡,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都打过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做好事不是实心实意,而是装模作样。他当初在税务局里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
“我了解老百姓,善于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也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醋栗,放在桌子上。这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家种的,自从栽下这种灌木以后,这还是头一回收摘果子。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
醋栗又硬又酸,不过正如普希金所说:“对我们来说,使我们变得高尚的谎言较之无数真理更为珍贵。”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无疑已经实现,他已经达到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每当我想起人的幸福,不知为什么思想里常常夹杂着伤感的成分,现在,面对着这个幸福的人,我的内心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沉重感觉。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注】①《醋栗》写于1898年,当时沙皇俄国正值民主解放运动高潮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处于探索阶段。
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塑造了一个沉湎于个人幸福的庸人形象。他人生的全部理想就是为了买下一座庄园,为了这种欲望,他抛弃了善良,变得自私吝啬、冷酷无情。
B. 尼古拉年过四十依然生活吝啬,他娶了和自己毫无感情、又老又丑的寡妇做妻子,而且不善待妻子,甚至失去人性,这无疑都源于其对金钱的追求。
C. 小说选取了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的生活素材,文本以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作故事主角,深刻地剖析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弊病,见微知著,褒贬鲜明。
D. 小说通过伊万·伊万内奇的视角来叙述,讲述了尼古拉·伊万内奇精神堕落的过程,成功揭示了庸俗、安逸对人的灵魂腐蚀和精神伤害的社会现实。
19.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厨娘和尼古拉的人物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他们庸俗萎靡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贵族和庄园主好吃懒做,不勤劳奋斗生活的鄙视和排斥。
B. 尼古拉面对强权胆小怕事、唯唯诺诺,面对农民却摆老爷的架子。小说前后对比,成功刻画出其丑恶嘴脸,充分表现出其庸俗的理想和扭曲的价值观。
C. “到处都是沟渠、围墙、篱笆、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到院子里去……”此环境描写暗示了尼古拉庄园规模之大和他生活的封闭。
D. 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在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当时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
20. 小说以“醋栗”为题,文中又多次提到“醋栗”,分析其在文中的好处。
21. 小说的结尾,尼古拉住进了庄园吃上了“醋栗”,“我内心”为什么“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沉重感觉
答案
1.D 2.C 3.A 4.D 5.B 6.C 7. .(1)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8. 芳香油不同 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
9.(1)笑面虎 (2)铁公鸡 (3)井底蛙 (4)替罪羊 (5)纸老虎
10.表明奥楚蔑洛夫极力用行为掩饰自己的内心,既显示出他的虚伪,又增加了小说的喜剧效果;外表的变化同卑鄙的心理相映衬;同时扣题,暗示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性格。
11.没有这一部分就会把警官的作为和将军个人的权威连在一起,有了这一部分就表现出沙皇警察是为整个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12.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惊惧的心理。
13.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14.C
15. ①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在夏冰自己一人悄悄上任,只怕大雪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便;②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表现在夏冰在保安讥讽后,毫无怨言地一人去铲雪;③一身正气,关心民众。表现在夏冰在听说送空调的师傅半路出了事,首先想到的是师傅的安危;④有一颗宽容的心。表现在尚主任向他道歉,他原谅了尚主任。
16.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②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③以“雪”的寒冷陪衬夏冰对待工作与群众的火热的心。
17. ①没有弄清对方的身份,就开始大摆官架子,批评了自己的上司;②处理公事时,一心只想着讨好上级,忽视民众的利益,最终受害者反而是自己的父亲。
18. B
19. C
20. (1)醋栗平凡而平庸,作者以醋栗为题,一方面象征了尼古拉平庸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象征了当时社会无数个平庸的“尼古拉”形象。(关注点:平庸形象)(2)“醋栗”作为文章的线索,见证了尼古拉的变化。尼古拉对于醋栗的“追求”贯穿了文章始终,“醋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点:线索推动情节发展)(3)醋栗酸涩难吃,却成为尼古拉心中幸福的味道,其实是扭曲的,沾染了欲望的味道,它代表的是尼古拉穷其一生所想拥有的平庸的个人幸福。(关注点:平庸的幸福)
21. (1)“我”认为尼古拉的理想就像“醋栗”一样“又硬又酸”。他的生活理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只不过是一种简单、低下的欲望而已。(2)“我”觉得为了追求这种狭隘而庸俗的幸福,许多人会失去人生中美好而善良的东西,变得吝啬自私,人性将逐渐产生异化和堕落。(3)作为清醒者,“我”认为人不应该满足、安于现状应,具有更高的目标,更崇高的理想,为更多人创造幸福。但残酷的现实,让“我”倍感孤独,有着无力改变现实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