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12: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二)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芳草鲜美(xiān) 此中人语云(yǔ) 为嵁为岩(kān)
B. 无人问津(jūn) 陶后鲜有闻(xiān) 卷石底(quán)
C. 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可爱者甚蕃(fán)
D. 俶尔远逝(chù) 窈窕淑女(tiǎo) 参差荇菜(xìng)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 寻病终 寻向所志
3.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 诎右臂支船 B.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左手倚一衡木 D. 舟尾横卧一楫
4.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想。让我们学做莲花的事业吧,①;让我们学做荷叶的事业吧,②;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③;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④。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④③①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③④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C. 《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 苦闷、抑郁和忧伤的情感。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6. 巧对下联。(3分)
有一年冬天,苏轼和佛印和尚踏雪赏梅,佛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下面几个字是苏轼的下联。试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重新排列这几个字,使它和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名句积累。(5分)姓名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8. 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10分)
(1)《经典常谈》是① (2分)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② (2分)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③《 》(2分),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班级开展以介绍“中国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活动,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篇目,说说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4分)
三、综合性学习
9. 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 。”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6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 用自己 语言描绘前四句所展示的画面。(2分)
11. 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心情?(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8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 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 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 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特: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 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i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闻: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出:卷石底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游: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着相乐
D. 环:四面竹树环。合/环。滁皆山也
13.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4. 语段(一)是怎样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2分)
15. 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8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1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
(2)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
18.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
(1)苏东坡——________________(肖像特征)
(2)佛印——________________(神态特征)
19.“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40分)
“拼”,是生活、学习中常用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它的释义为:
拼1:①合在一起;连合:~读|~音|~版|把两块木板~起来。②几个人拼合起来做某事:~车|~饭|~购。
拼2:①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命|跟敌人~到底。②比拼:~技术|~实力。
关于“拼”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与感悟呢 请以“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健康积极;③表达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要套写、抄袭;⑥不少于600字;⑦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