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1.6主题六 诗意中国
班级举办“诗意中国”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
1.(2分)小鄂的学习从朗读开始,下面是他的朗读设计(“∨”表示停,“∧”表示连),不合适的一项是( C )
行路难,行路难,A.∧多歧(qí)路,B.∧今安在?C.∧长风破浪会有时,D.∨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解析】C.两个句子之间,应该停顿。
2.(3分)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投桃报李
解释:比喻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友好往来或互赠礼物)。
3.(2分)为迎接随州牡丹节的到来,小州题写了一副对联,请将下面的词语填写在正确的位置上,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展画屏 花色 入耳 迎眸 百花园
上联:氵厥水河水声入耳鸣环佩
下联:百花园花色迎眸展画屏
4.(2分)下面节选的是关于古诗词交流的书信,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寄来的书目已收悉,再三拜读,深感敬佩。您深厚的古诗词,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莫大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您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斧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①在“古诗词”的后面加上“功底”;
②将“斧正”改为“修改”。
5.(3分)得意之时,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现神采飞扬;悲伤之时,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凸显满怀愁情……你的好朋友小豫考试失利,情绪低落,请你对他说一段话,并引用诗句鼓励他。
示例:小豫,经历了冬天的蛰伏,才能拥有春日的绚丽。考试失利没有关系,不要气馁,振作起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用汗水扬起属于青春的帆。
6.(8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请阅读下面表格,完成经典诗歌默写。
先秦 古代诗歌源头《诗经》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
汉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描绘了乌桓之战胜利后的所观景象。
唐 刘禹锡在格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助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世态变迁及回归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两句是“③怀旧空吟闻笛赋,④到乡翻似烂柯人”。
宋 宋词善于营造情境,范仲淹借“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渲染边塞悲凉。
元 张养浩创作元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⑥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清 《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既表现还家的喜悦,又含有离京的愤然的诗句是“⑦浩荡离愁白日斜,⑧吟鞭东指即天涯”。
提分小卷6
(总分:35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测评分数: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将开展以“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四月已至,草木葳蕤,长沙的春天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不如摆脱俗事的jī绊,畅游春光。春雨绵绵,昔日龟裂的田野已经润如油膏;春气融融,旧年销声匿迹的昆虫早已奏出生命的交响乐;春风骀荡,溪水潺潺,触目皆是醉人的江南春色。江边信步,mò然回首,所有的喧嚣都戛然而止,流淌着的只有丰盈诗意和轻柔春色,让人神不守舍。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旖(yǐ)旎 jī(羁)绊 mò(蓦)然 喧嚣(xiāo)
2.(2分)上面这段话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千姿万态 B.销声匿迹 C.戛然而止 D.神不守舍
【解析】D.“神不守舍”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2分)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号召同学们用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
雄心 巧手 可创 能绘 千秋业 万代春
上联:雄心可创千秋业
下联:巧手能绘万代春
4.(3分)下列句子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老师好!最近我笔耕不辍,写了一篇拙作,辛苦您指导一二。
②听说洛阳牡丹花品种特多,4月的洛阳又是最好的赏花时节。
③这个假期,周边游、短途游成为许多人的第一首选。
①“笔耕不辍”改为“不停练笔”;②将“4月”和“洛阳”互换位置;③去掉“第一”。
5.(3分)宽阔干净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不时有人将烟头、纸巾等从车窗扔出,此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还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为此,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则公益广告:“车窗抛物:知羞才知休。”试分析这则广告语的妙处。
示例:这则广告运用谐音手法,易记好懂,提醒车窗抛物的人增强文明意识,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文明和不道德,从而杜绝车窗抛物的行为。
6.(8分)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传统文化 古诗文名句
传统节日 但愿人长久,①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传统民俗 ②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续表)
传统文化 古诗文名句
传统乐器 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传统家风 非淡泊无以明志,⑥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济世情怀 ⑦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名著阅读(8分)
【甲】杜少卿收了这银子,随即叫了娄太爷的孙子到书房里,说道:“你明日要回去,我这里有一百两银子给你,回家去做小生意养活着。这事不要告诉你爹。”娄太爷的孙子欢喜接着,把银子藏在身边。次日辞回家去,娄太爷叫只称三钱银子与他做盘缠打发去了。
杜少卿送了回来,看管杜氏祠堂的黄大等在家里,一见他就说道:“小的住的祠堂旁边一所屋原是太老爷买与我的。而今年房子倒了。小的把坟山的死树搬了几棵回来,添补梁柱。没想到被本家这几位老爷知道,就说小的偷了树,把小的打了一个臭死,叫十几个管家,到小的家来搬树,把房子也拉倒了。小的没处存身,如今来求少爷向本家老爷说声,弄出些银子来,把这房子收拾收拾,赏小的住。”杜少卿道:“你这房子,既是我家太老爷买与你的,自然该是我修理。我没银子,且拿五十两银子与你去。你用完了,再来与我说。”拿出五十两银子给了黄大。
(选自《儒林外史》)
【乙】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丧早,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选自《水浒传》)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儒林外史》和《水浒传》的部分成果,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2分)两篇选文都写出了主人公的仗义疏财,但资助的对象不同。请你结合选文,写出宋江的资助对象。
【甲】 【乙】
杜少卿重祖上,主要资助跟已故老太爷有关的人。 宋江重义气,主要资助江湖上的好汉。
8.(2分)杜少卿和宋江都仗义,但前者最终活得潇洒,后者最终被赐毒酒而亡。请联系原著和选文的相关情节,阐述宋江被赐毒酒而亡的原因。
《儒林外史》 《水浒传》
杜少卿淡泊功名,他推辞做官,拒绝入仕,个性洒脱,一心向往自由的生活。 宋江热衷功名,一心要接受招安,且忠君思想浓重,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9.(2分)《儒林外史》和《水浒传》中都塑造了一些兄弟形象,如《儒林外史》中的杜慎卿与杜少卿,《水浒传》中的宋江与宋清,请简要评析《儒林外史》中这两对兄弟的不同之处。
《儒林外史》 《水浒传》
杜慎卿优雅至极,以至流于袅娜,有“姑娘气”;杜少卿却天生一股豪杰气。杜慎卿对女性有偏见,却又为子嗣纳妾;杜少卿尊重女性。 宋江胸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宋清知足常乐,在宋江死后,承袭宋江名爵,但他不愿为官,只愿在郓城为农。
10.(2分)《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都是古代经典小说,请探究《儒林外史》的主旨。
《儒林外史》 《水浒传》
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通过叙述梁山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议论文阅读(7分)
谈交友
朱光潜
①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②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而习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这句西谚确实是经验之谈。
③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逐渐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④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人类心灵尝交感回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与”如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爱你敬你,就显得你自己有损缺。你不必责人,先须反求诸己。不但在情感方面如此,在性格方面也都是如此。友必同心,所谓“心”是指性灵[1]同在一个水准上。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
(选自《谈修养》,有删改)
【注释】[1]性灵: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等。
11.(2分)下列对本文观点与材料间的联系,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作者在谈到“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时,举了“共读共看”和“同喜同悲”两个正面事例。
B.作者在谈到“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时,引用古人的话和西谚作为道理论据。
C.作者在谈到“朋友会交互影响”时,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譬喻形象阐释。
D.作者在谈到“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时,从情感和性格两个方面阐释。
【解析】A.不准确。这里并非是正面事例,而是用来强调没有真正好朋友分享时的遗憾和失落,从而从反面突出有好朋友的乐事。
12.(2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D )
A.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杨振宁《邓稼先》)
B.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它可以使欢乐加倍,又可以使忧愁减半。(培根《谈友谊》)
C.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解析】D.这句话是用来形容莲花的高洁品质,与本文关于交友的观点没有直接联系。
13.(3分)读了本文,你对交友的原则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某同学“只要有共同的喜好就可以成为朋友”的片面观点,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文字予以反驳。
示例:我认为这样的看法过于简化了交友的复杂性。首先,虽然共同的喜好能够让我们更容易找到话题,产生共鸣,但真正的友谊需要建立在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信任之上。其次,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仅仅是分享共同的喜好。因此,我认为交友的原则不仅仅是基于共同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双方是否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这样的友谊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1.6主题六 诗意中国
班级举办“诗意中国”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
1.(2分)小鄂的学习从朗读开始,下面是他的朗读设计(“∨”表示停,“∧”表示连),不合适的一项是( C )
行路难,行路难,A.∧多歧(qí)路,B.∧今安在?C.∧长风破浪会有时,D.∨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解析】C.两个句子之间,应该停顿。
2.(3分)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投桃报李
解释:比喻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友好往来或互赠礼物)。
3.(2分)为迎接随州牡丹节的到来,小州题写了一副对联,请将下面的词语填写在正确的位置上,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展画屏 花色 入耳 迎眸 百花园
上联:氵厥水河水声入耳鸣环佩
下联:百花园花色迎眸展画屏
4.(2分)下面节选的是关于古诗词交流的书信,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寄来的书目已收悉,再三拜读,深感敬佩。您深厚的古诗词,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莫大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您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斧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①在“古诗词”的后面加上“功底”;
②将“斧正”改为“修改”。
5.(3分)得意之时,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现神采飞扬;悲伤之时,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凸显满怀愁情……你的好朋友小豫考试失利,情绪低落,请你对他说一段话,并引用诗句鼓励他。
示例:小豫,经历了冬天的蛰伏,才能拥有春日的绚丽。考试失利没有关系,不要气馁,振作起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用汗水扬起属于青春的帆。
6.(8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请阅读下面表格,完成经典诗歌默写。
先秦 古代诗歌源头《诗经》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
汉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描绘了乌桓之战胜利后的所观景象。
唐 刘禹锡在格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助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世态变迁及回归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两句是“③怀旧空吟闻笛赋,④到乡翻似烂柯人”。
宋 宋词善于营造情境,范仲淹借“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渲染边塞悲凉。
元 张养浩创作元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⑥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清 《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既表现还家的喜悦,又含有离京的愤然的诗句是“⑦浩荡离愁白日斜,⑧吟鞭东指即天涯”。
提分小卷6
(总分:35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测评分数: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将开展以“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四月已至,草木葳蕤,长沙的春天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不如摆脱俗事的jī绊,畅游春光。春雨绵绵,昔日龟裂的田野已经润如油膏;春气融融,旧年销声匿迹的昆虫早已奏出生命的交响乐;春风骀荡,溪水潺潺,触目皆是醉人的江南春色。江边信步,mò然回首,所有的喧嚣都戛然而止,流淌着的只有丰盈诗意和轻柔春色,让人神不守舍。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旖(yǐ)旎 jī(羁)绊 mò(蓦)然 喧嚣(xiāo)
2.(2分)上面这段话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千姿万态 B.销声匿迹 C.戛然而止 D.神不守舍
【解析】D.“神不守舍”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2分)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号召同学们用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
雄心 巧手 可创 能绘 千秋业 万代春
上联:雄心可创千秋业
下联:巧手能绘万代春
4.(3分)下列句子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老师好!最近我笔耕不辍,写了一篇拙作,辛苦您指导一二。
②听说洛阳牡丹花品种特多,4月的洛阳又是最好的赏花时节。
③这个假期,周边游、短途游成为许多人的第一首选。
①“笔耕不辍”改为“不停练笔”;②将“4月”和“洛阳”互换位置;③去掉“第一”。
5.(3分)宽阔干净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不时有人将烟头、纸巾等从车窗扔出,此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还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为此,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则公益广告:“车窗抛物:知羞才知休。”试分析这则广告语的妙处。
示例:这则广告运用谐音手法,易记好懂,提醒车窗抛物的人增强文明意识,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文明和不道德,从而杜绝车窗抛物的行为。
6.(8分)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传统文化 古诗文名句
传统节日 但愿人长久,①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传统民俗 ②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续表)
传统文化 古诗文名句
传统乐器 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传统家风 非淡泊无以明志,⑥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济世情怀 ⑦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名著阅读(8分)
【甲】杜少卿收了这银子,随即叫了娄太爷的孙子到书房里,说道:“你明日要回去,我这里有一百两银子给你,回家去做小生意养活着。这事不要告诉你爹。”娄太爷的孙子欢喜接着,把银子藏在身边。次日辞回家去,娄太爷叫只称三钱银子与他做盘缠打发去了。
杜少卿送了回来,看管杜氏祠堂的黄大等在家里,一见他就说道:“小的住的祠堂旁边一所屋原是太老爷买与我的。而今年房子倒了。小的把坟山的死树搬了几棵回来,添补梁柱。没想到被本家这几位老爷知道,就说小的偷了树,把小的打了一个臭死,叫十几个管家,到小的家来搬树,把房子也拉倒了。小的没处存身,如今来求少爷向本家老爷说声,弄出些银子来,把这房子收拾收拾,赏小的住。”杜少卿道:“你这房子,既是我家太老爷买与你的,自然该是我修理。我没银子,且拿五十两银子与你去。你用完了,再来与我说。”拿出五十两银子给了黄大。
(选自《儒林外史》)
【乙】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丧早,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选自《水浒传》)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儒林外史》和《水浒传》的部分成果,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2分)两篇选文都写出了主人公的仗义疏财,但资助的对象不同。请你结合选文,写出宋江的资助对象。
【甲】 【乙】
杜少卿重祖上,主要资助跟已故老太爷有关的人。 宋江重义气,主要资助江湖上的好汉。
8.(2分)杜少卿和宋江都仗义,但前者最终活得潇洒,后者最终被赐毒酒而亡。请联系原著和选文的相关情节,阐述宋江被赐毒酒而亡的原因。
《儒林外史》 《水浒传》
杜少卿淡泊功名,他推辞做官,拒绝入仕,个性洒脱,一心向往自由的生活。 宋江热衷功名,一心要接受招安,且忠君思想浓重,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9.(2分)《儒林外史》和《水浒传》中都塑造了一些兄弟形象,如《儒林外史》中的杜慎卿与杜少卿,《水浒传》中的宋江与宋清,请简要评析《儒林外史》中这两对兄弟的不同之处。
《儒林外史》 《水浒传》
杜慎卿优雅至极,以至流于袅娜,有“姑娘气”;杜少卿却天生一股豪杰气。杜慎卿对女性有偏见,却又为子嗣纳妾;杜少卿尊重女性。 宋江胸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宋清知足常乐,在宋江死后,承袭宋江名爵,但他不愿为官,只愿在郓城为农。
10.(2分)《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都是古代经典小说,请探究《儒林外史》的主旨。
《儒林外史》 《水浒传》
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通过叙述梁山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议论文阅读(7分)
谈交友
朱光潜
①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②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而习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这句西谚确实是经验之谈。
③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逐渐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④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人类心灵尝交感回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与”如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爱你敬你,就显得你自己有损缺。你不必责人,先须反求诸己。不但在情感方面如此,在性格方面也都是如此。友必同心,所谓“心”是指性灵[1]同在一个水准上。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
(选自《谈修养》,有删改)
【注释】[1]性灵: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等。
11.(2分)下列对本文观点与材料间的联系,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作者在谈到“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时,举了“共读共看”和“同喜同悲”两个正面事例。
B.作者在谈到“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时,引用古人的话和西谚作为道理论据。
C.作者在谈到“朋友会交互影响”时,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譬喻形象阐释。
D.作者在谈到“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时,从情感和性格两个方面阐释。
【解析】A.不准确。这里并非是正面事例,而是用来强调没有真正好朋友分享时的遗憾和失落,从而从反面突出有好朋友的乐事。
12.(2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D )
A.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杨振宁《邓稼先》)
B.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它可以使欢乐加倍,又可以使忧愁减半。(培根《谈友谊》)
C.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解析】D.这句话是用来形容莲花的高洁品质,与本文关于交友的观点没有直接联系。
13.(3分)读了本文,你对交友的原则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某同学“只要有共同的喜好就可以成为朋友”的片面观点,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文字予以反驳。
示例:我认为这样的看法过于简化了交友的复杂性。首先,虽然共同的喜好能够让我们更容易找到话题,产生共鸣,但真正的友谊需要建立在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信任之上。其次,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仅仅是分享共同的喜好。因此,我认为交友的原则不仅仅是基于共同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双方是否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这样的友谊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二轮专题复习精练本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主题六 诗意中国
班级举办“诗意中国”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
1.(2分)小鄂的学习从朗读开始,下面是他的朗读设计(“∨”表示停,“∧”表示连),不合适的一项是( )
行路难,行路难,A.∧多歧(qí)路,B.∧今安在?C.∧长风破浪会有时,D.∨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解析】C.两个句子之间,应该停顿。
C
2.(3分)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桃报李
比喻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友好往来或互赠礼物)。
3.(2分)为迎接随州牡丹节的到来,小州题写了一副对联,请将下面的词语填写在正确的位置上,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展画屏 花色 入耳 迎眸 百花园
上联:氵厥水河水声______鸣环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耳
百花园花色迎眸展画屏
4.(2分)下面节选的是关于古诗词交流的书信,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寄来的书目已收悉,再三拜读,深感敬佩。您深厚的古诗词,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莫大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您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斧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①在“________”的后面加上“______”;
②将“______”改为“______”。
古诗词
功底
斧正
修改
5.(3分)得意之时,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现神采飞扬;悲伤之时,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凸显满怀愁情……你的好朋友小豫考试失利,情绪低落,请你对他说一段话,并引用诗句鼓励他。
示例:小豫,经历了冬天的蛰伏,才能拥有春日的绚丽。考试失利没有关系,不要气馁,振作起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用汗水扬起属于青春的帆。
6.(8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请阅读下面表格,完成经典诗歌默写。
先秦 古代诗歌源头《诗经》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开篇。
汉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②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描绘了乌桓之战胜利后的所观景象。
唐 刘禹锡在格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助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世态变迁及回归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两句是“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
秋风萧瑟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宋 宋词善于营造情境,范仲淹借“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⑤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渲染边塞悲凉。
元 张养浩创作元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⑥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清 《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既表现还家的喜悦,又含有离京的愤然的诗句是“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
长烟落日孤城闭
山河表里潼关路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提分冲刺小卷(六)
(总分:36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将开展以“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四月已至,草木葳蕤,长沙的春天风光旖旎,景致__________,不如摆脱俗事的jī绊,畅游春光。春雨绵绵,昔日龟裂的田野已经润如油膏;春气融融,旧年__________的昆虫早已奏出生命的交响乐;春风骀荡,溪水潺潺,触目皆是醉人的江南春色。江边信步,mò然回首,所有的喧嚣都__________,流淌着的只有丰盈诗意和轻柔春色,让人__________。
千姿万态
销声匿迹
戛然而止
神不守舍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旖( )旎 jī( )绊 mò( )然 喧嚣( )
2.(2分)上面这段话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姿万态 B.销声匿迹 C.戛然而止 D.神不守舍
【解析】D.“神不守舍”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yǐ
羁
蓦
xiāo
D
3.(2分)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号召同学们用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
雄心 巧手 可创 能绘 千秋业 万代春
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雄心可创千秋业
巧手能绘万代春
4.(3分)下列句子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老师好!最近我笔耕不辍,写了一篇拙作,辛苦您指导一二。
②听说洛阳牡丹花品种特多,4月的洛阳又是最好的赏花时节。
③这个假期,周边游、短途游成为许多人的第一首选。
①“笔耕不辍”改为“不停练笔”;②将“4月”和“洛阳”互换位置;③去掉“第一”。
5.(3分)宽阔干净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不时有人将烟头、纸巾等从车窗扔出,此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还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为此,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则公益广告:“车窗抛物:知羞才知休。”试分析这则广告语的妙处。
示例:这则广告运用谐音手法,易记好懂,提醒车窗抛物的人增强文明意识,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文明和不道德,从而杜绝车窗抛物的行为。
6.(8分)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传统文化 古诗文名句
传统节日 但愿人长久,①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传统民俗 ②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千里共婵娟
强欲登高去
箫鼓追随春社近
传统文化 古诗文名句
传统乐器 八百里分麾下炙,④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传统家风 非淡泊无以明志,⑥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济世情怀 ⑦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五十弦翻塞外声
无丝竹之乱耳
非宁静无以致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名著阅读(8分)
【甲】杜少卿收了这银子,随即叫了娄太爷的孙子到书房里,说道:“你明日要回去,我这里有一百两银子给你,回家去做小生意养活着。这事不要告诉你爹。”娄太爷的孙子欢喜接着,把银子藏在身边。次日辞回家去,娄太爷叫只称三钱银子与他做盘缠打发去了。
杜少卿送了回来,看管杜氏祠堂的黄大等在家里,一见他就说道:“小的住的祠堂旁边一所屋原是太老爷买与我的。而今年房子倒了。小的把坟山的死树搬了几棵回来,添补梁柱。没想到被本家这几位老爷知道,就说小的偷了树,把小的打了一个臭死,叫十几个管家,到小的家来搬树,把房子也拉倒了。小的没处存身,如今来求少爷向本家老爷说声,弄出些银子来,把这房子收拾收拾,赏小的住。”杜少卿道:“你这房子,既是我家太老爷买与你的,自然该是我修理。我没银子,且拿五十两银子与你去。你用完了,再来与我说。”拿出五十两银子给了黄大。
(选自《儒林外史》)
【乙】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丧早,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选自《水浒传》)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儒林外史》和《水浒传》的部分成果,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2分)两篇选文都写出了主人公的仗义疏财,但资助的对象不同。请你结合选文,写出宋江的资助对象。
【甲】 【乙】
杜少卿重祖上,主要资助跟已故老太爷有关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江重义气,主要资助江湖上的好汉。
8.(2分)杜少卿和宋江都仗义,但前者最终活得潇洒,后者最终被赐毒酒而亡。请联系原著和选文的相关情节,阐述宋江被赐毒酒而亡的原因。
《儒林外史》 《水浒传》
杜少卿淡泊功名,他推辞做官,拒绝入仕,个性洒脱,一心向往自由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江热衷功名,一心要接受招安,且忠君思想浓重,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9.(2分)《儒林外史》和《水浒传》中都塑造了一些兄弟形象,如《儒林外史》中的杜慎卿与杜少卿,《水浒传》中的宋江与宋清,请简要评析《儒林外史》中这两对兄弟的不同之处。
《儒林外史》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江胸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宋清知足常乐,在宋江死后,承袭宋江名爵,但他不愿为官,只愿在郓城为农。
杜慎卿优雅至极,以至流于袅娜,有“姑娘气”;杜少卿却天生一股豪杰气。杜慎卿对女性有偏见,却又为子嗣纳妾;杜少卿尊重女性。
10.(2分)《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都是古代经典小说,请探究《儒林外史》的主旨。
《儒林外史》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叙述梁山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三、议论文阅读(7分)
谈交友
朱光潜
①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②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而习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这句西谚确实是经验之谈。
③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逐渐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④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人类心灵尝交感回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与”如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爱你敬你,就显得你自己有损缺。你不必责人,先须反求诸己。不但在情感方面如此,在性格方面也都是如此。友必同心,所谓“心”是指性灵[1]同在一个水准上。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
(选自《谈修养》,有删改)
【注释】[1]性灵: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等。
11.(2分)下列对本文观点与材料间的联系,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谈到“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时,举了“共读共看”和“同喜同悲”两个正面事例。
B.作者在谈到“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时,引用古人的话和西谚作为道理论据。
C.作者在谈到“朋友会交互影响”时,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譬喻形象阐释。
D.作者在谈到“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时,从情感和性格两个方面阐释。
A
【解析】A.不准确。这里并非是正面事例,而是用来强调没有真正好朋友分享时的遗憾和失落,从而从反面突出有好朋友的乐事。
12.(2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杨振宁《邓稼先》)
B.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它可以使欢乐加倍,又可以使忧愁减半。(培根《谈友谊》)
C.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D
【解析】D.这句话是用来形容莲花的高洁品质,与本文关于交友的观点没有直接联系。
13.(3分)读了本文,你对交友的原则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某同学“只要有共同的喜好就可以成为朋友”的片面观点,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文字予以反驳。
示例:我认为这样的看法过于简化了交友的复杂性。首先,虽然共同的喜好能够让我们更容易找到话题,产生共鸣,但真正的友谊需要建立在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信任之上。其次,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仅仅是分享共同的喜好。因此,我认为交友的原则不仅仅是基于共同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双方是否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这样的友谊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