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1.12主题十二 经典建筑书华夏
建筑是书写在大地上的文字,是凝固的历史。班级开展“经典建筑书华夏”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4分)小语收集到下面这则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苏州古典园林文化yì yùn深厚。石径逶迤入古亭,茂林深处鸟鸣清。设计者们【甲】处心积虑,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亭台轩榭,点缀假山池沼,斟酌门窗雕镂,以【乙】卓尔不群的艺术手法,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四海。全楼用木料构成,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洞庭湖水蜿蜒环绕,动静结合,【丙】刚柔并济,wèi为壮观。岳阳楼建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令很多建筑只能【丁】望其项背。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yì yùn(意蕴) 雕镂( lòu )
逶迤(wēi yí) wèi( 蔚 )为壮观
(2)(2分)文中【甲】【乙】【丙】【丁】处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A.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B.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一般用于人或物。C.刚柔并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结果恰到好处。D.望其项背: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故选C。
2.(2分)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把这些字词填到横线上,组成一副对联。
碧玉环 行 上 从 中 去 在 苍龙背
上联:水从碧玉环中去
下联:人在苍龙背上行
3.(3分)小文同学在撰写关于中国古建筑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发言稿时,老师指出文中有多处语病,请修改。
①微钻阻力仪只需在木头上打几个孔,就可检测到木头内部是否出现空心,进而对其进行修缮。
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VR全景拍摄等技术,把古建筑保护变成了一件科技感爆棚的事。
③采用科学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既关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关乎我国文化的传承。
①删掉“是否”;②删掉“通过”;③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我国文化的传承”互换位置。
4.(3分)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古建筑与现代文明形象并不冲突。古建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一个地方的记忆,是进行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它们不但延续了历史文脉,还能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5.(8分)亭、台、楼、阁、轩、驿、堂、宅……古建筑融入古诗文,成就了众多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小南制作了以“古建筑”为主题的古诗文佳句积累卡,请你补全诗文。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2024·山东)积累与运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开展了“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小鲁、小元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1.【活动一:“文化中国”优秀作品征集】小鲁准备了一篇作品参加活动。
文传中华
泱泱华夏 追溯千年
万古河山 我们激情满怀
孕育出(绚 炫)烂的中华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
行走于神州大地 中华文化
文化的印记 丰富厚重的内(含 涵)
融入身边的点点滴滴 博大深邃的智慧
吃到舌尖上的满足 自强不息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 兼收并蓄的胸怀
刻入基因中的抑扬 天下大同的愿景
流进血脉里的婉转 都是我们立于世界的
穿越历史风雨 自信之基
依旧光彩容颜 力量之源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绚 shuò 含 xù
B.炫 sù 含 chǔ
C.炫 shuò 涵 chǔ
D.绚 sù 涵 xù
(2)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示例:写进骨髓里的浪漫
2.【活动二:“艺术中国”展览】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解析】B.有误。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句中望文生义,不符合“彰显书画艺术的高雅志趣”的语境。
3.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这句话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的不懈追求。
二、(2024·广西)积累与运用。
1.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
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
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古朴( pǔ ) ②轻jié( 捷 )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①融合 ②丰功伟绩
①指(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
②指伟大的功绩。
(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4)“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2分)
③句删去“大概”或“可能”。
(5)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3分)
【资料夹】西汉铜镜
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示例:我是来自遥远的西汉时期的一面铜镜。我的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完整和圆满。我的表面整体鎏金,光华璀璨,这种工艺让我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光泽。我的正面平滑光洁,能够清晰地照出人的面庞。我的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件西汉的铜器,我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和辉煌。
2.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8分)
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
先秦诗人以“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良多趣味”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后不见来者”慨叹时间绵长,④李白(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
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夕阳西下,⑧断肠人在天涯”的浓重乡愁……
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三、(2024·青海改编)积累与运用。
学校举办以“溯源黄河·青海长青”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学校将建设一条“黄河文化长廊”,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用楷书或行书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溯源黄河·青海长青”八个字正确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同学们对相关汉字的意义进行了查询。下图是对“青”的意义阐释。由此可知,“青海”一词中的“青”应理解为“蓝色”,但同学们认为现代汉语中“青海长青”中的“青”不仅指颜色及引申的“年轻”义,还可以有更多的内涵,如:青山绿水、青春活力、永葆青春等。(2分)
3.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络绎不绝 B.生生不息
C.川流不息
(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mài B.mò
4.下图是班级为“黄河文化长廊”中黄河流域宗日文化彩陶图片展准备的海报,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并说明理由。(3分)
我喜欢:(示例)海报一/二
理由:直观地展示了宗日文化彩陶的实物,这种方式更能吸引注意力,再配以“大河之上欢舞千年”的字样,激发大家对彩陶艺术的兴趣。陶罐上复杂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不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通过创意的视觉设计展示了黄河流域的文化特色,以波涛、祥云为背景,配以宗日舞蹈纹彩陶盆的图片和“青海”二字,不仅直观地呈现了宗日文化的地理位置,还体现了其与黄河文化的紧密联系。
5.学校准备为“黄河文化长廊”题写一副对联,请你选择恰当的下联( C )(2分)
上联:追溯黄河文化之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文化灿烂海纳百川
B.文化滋养民族之魂
C.传承千年文明之光
D.黄河文明灿烂辉煌
提分小卷12
(总分:43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测评分数: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语和小文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缀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我们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笑看人生,挥洒豪迈,面对草长莺飞的春天,面对姹紫嫣红的夏日,面对果实累累的秋季,面对银装素裹的寒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不凡,【甲】、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1.(2分)读材料,下列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是( D )
A.读音处理: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zǎi)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míng)心的事。
B.停连(“∨”表示停,“∧”表示连)处理: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缀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
C.节奏处理: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
D.重音处理: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2.(2分)下列词语在【甲】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拈轻怕重 B.蹑手蹑脚 C.无缘无故 D.不折不挠
【解析】D.合乎语境,意思是面对压力和困难不屈服,顽强。
3.(2分)在“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中,小文吟诵了一副对联表达此时的心情,小语觉得“神州”“大地”两个词值得反复推敲。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上联:追忆往昔,抗日烽火燃大地
下联:喜看今朝,复兴伟业壮神州
4.(3分)下面是小语在活动中的即兴发言,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妥,请修改。
①既然班长已经在前面抛砖引玉了,下面我也谈谈我的感想。②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③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
①“抛砖引玉”改为“做了示范”;②将“建立”改为“树立”;③将“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互换位置。
5.(3分)会意是汉字的主要构字方式之一。请你观察下图,写一段解说性文字介绍甲骨文中“雪”的构字创意,在班级论坛交流。(80字左右)
示例:甲骨文中的“雪”上部是个“雨”字,表示这个字与雨水有关,也有落下的意思;下部是“羽”字形,下落的雪如同羽毛;“羽”字旁边还有几个小黑点,像落下来的碎屑,如同飘下来的雪片。
6.(8分)小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家国情怀”的内涵
诗句梳理
歌咏祖国的锦绣河山
家国情怀是“造化钟神秀,①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美;是“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雄伟壮阔。
表达个人的赤胆忠心
家国情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③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是“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抒发无私奉献、忧国忧民的情怀
家国情怀是“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是“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的感伤。
抒写为国御敌、建功立业的壮志
家国情怀是“了却君王天下事,⑦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爱国激情;是“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热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A)。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B),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C)!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舟宗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注释】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舟宗:舰队。
7.(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守者羸兵数百
查阅词典(①瘦弱,疲困;②粗恶,破旧;③林木叶尽;④毁坏;⑤缠绕。)
①
(2)终不为妻子计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考虑
(3)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课内迁移(度已失期)
估计
(4)杳冥昼晦
课内迁移(晦明变化者)
昏暗
8.(2分)请将“也”“耳”“矣”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矣 ) B.( 也 ) C.( 耳 )
9.(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
10.(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没有人回应。
11.(4分)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勇于担当,忠诚报国。诸葛亮、关天培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诸葛亮鞠躬尽瘁,兴复汉室;关天培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乙文参考译文】
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守卫这里的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没有人回应。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那时和老友去酒馆喝酒……不久感叹说:“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关天培的母亲已经八十多了,长子奎龙是吴淞参将,之前战死。他幼小的孩子先被送回去。等到这时就封了一口木匣寄给家人,木匣非常坚固不可打开。关天培死后家人打开看,里面仅有数枚掉落的牙齿,几身旧衣罢了。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于是决定自己定下计策,住在靖远炮台,日夜督战。不久,英军的舰队突然到来,关天培率领游击麦廷章勇猛地登上炮台,大声呼喊,督促激励士兵,士兵们呼声震天。海水汹涌澎湃,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从卯时一直到未时,被杀死击伤的敌人超过自己一方,关天培自己也身受数十处创伤,鲜血淋漓,染湿了全身的衣服和盔甲。
三、(2024·北京)议论文阅读(9分)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为我们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迅速发展、壮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②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即在从事的领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水平的业务素养和技能,能够占据前沿领军地位;所谓“新”,是指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技术。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上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
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正如七十多年前,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这样一批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强烈担当意识的顶尖人才,勇敢地担起了强国的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应该像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那样肩负起国家和时代使命。
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从标准引领到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技术突破到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项研究已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赢得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培养机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心,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了让更多从事基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国还积极推行“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这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形成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梯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12.(2分)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13.(2分)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意在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意义。
B.第③段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C.第④段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D.第⑤段提到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系列措施之一。
【解析】C.第④段中提到的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证明自主创新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证明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14.(5分)阅读文章,写出第②—⑤段的论证过程。
首先在第②段提出并具体阐释何为“拔尖创新人才”;
接着第③段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例子,说明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然后第④—⑤段继续进行举例论证(论证方法),通过列举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进一步论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即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7张PPT)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二轮专题复习精练本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主题十二 经典建筑书华夏
建筑是书写在大地上的文字,是凝固的历史。班级开展“经典建筑书华夏”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4分)小语收集到下面这则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处心积虑
卓尔不群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四海。全楼用木料构成,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洞庭湖水蜿蜒环绕,动静结合,【丙】__________,wèi为壮观。岳阳楼建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令很多建筑只能【丁】__________。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意蕴
lòu
wēi yí
蔚
刚柔并济
望其项背
(2)(2分)文中【甲】【乙】【丙】【丁】处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A.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B.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一般用于人或物。C.刚柔并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结果恰到好处。D.望其项背: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故选C。
C
2.(2分)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把这些字词填到横线上,组成一副对联。
碧玉环 行 上 从 中 去 在 苍龙背
上联:水______________
下联:人______________
从碧玉环中去
在苍龙背上行
3.(3分)小文同学在撰写关于中国古建筑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发言稿时,老师指出文中有多处语病,请修改。
①微钻阻力仪只需在木头上打几个孔,就可检测到木头内部是否出现空心,进而对其进行修缮。
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VR全景拍摄等技术,把古建筑保护变成了一件科技感爆棚的事。
③采用科学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既关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关乎我国文化的传承。
①删掉“是否”;②删掉“通过”;③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我国文化的传承”互换位置。
4.(3分)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古建筑与现代文明形象并不冲突。古建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一个地方的记忆,是进行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它们不但延续了历史文脉,还能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5.(8分)亭、台、楼、阁、轩、驿、堂、宅……古建筑融入古诗文,成就了众多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小南制作了以“古建筑”为主题的古诗文佳句积累卡,请你补全诗文。
(1)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2)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4)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常记溪亭日暮
报君黄金台上意
转朱阁
低绮户
此地空余黄鹤楼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纷纷暮雪下辕门
满眼风光北固楼
(全国视野)
一、(2024·山东)积累与运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开展了“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小鲁、小元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1.【活动一:“文化中国”优秀作品征集】小鲁准备了一篇作品参加活动。
文传中华
泱泱华夏 追溯千年
万古河山 我们激情满怀
孕育出(绚 炫)烂的中华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
行走于神州大地 中华文化
文化的印记 丰富厚重的内(含 涵)
融入身边的点点滴滴 博大深邃的智慧
吃到舌尖上的满足 自强不息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 兼收并蓄的胸怀
刻入基因中的抑扬 天下大同的愿景
流进血脉里的婉转 都是我们立于世界的
穿越历史风雨 自信之基
依旧光彩容颜 力量之源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绚 shuò 含 xù
B.炫 sù 含 chǔ
C.炫 shuò 涵 chǔ
D.绚 sù 涵 xù
(2)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示例:写进骨髓里的浪漫
D
2.【活动二:“艺术中国”展览】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B
【解析】B.有误。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句中望文生义,不符合“彰显书画艺术的高雅志趣”的语境。
3.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这句话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的不懈追求。
二、(2024·广西)积累与运用。
1.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
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
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古朴( ) ②轻jié( )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①融合 ②丰功伟绩
①指(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
②指伟大的功绩。
(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pǔ
捷
A
【资料夹】西汉铜镜
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4)“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2分)
③句删去“大概”或“可能”。
(5)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3分)
示例:我是来自遥远的西汉时期的一面铜镜。我的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完整和圆满。我的表面整体鎏金,光华璀璨,这种工艺让我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光泽。我的正面平滑光洁,能够清晰地照出人的面庞。我的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件西汉的铜器,我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和辉煌。
2.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8分)
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
先秦诗人以“①__________,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__________”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____________”慨叹时间绵长,④______(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
所谓伊人
良多趣味
后不见来者
李白
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的浓重乡愁……
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三、(2024·青海改编)积累与运用。
学校举办以“溯源黄河·青海长青”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学校将建设一条“黄河文化长廊”,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用楷书或行书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溯源黄河·青海长青”八个字正确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溯
源
黄
河
青
海
长
青
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同学们对相关汉字的意义进行了查询。下图是对“青”的意义阐释。由此可知,“青海”一词中的“青”应理解为“蓝色”,但同学们认为现代汉语中“青海长青”中的“青”不仅指颜色及引申的“年轻”义,还可以有更多的内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分)
青山绿水、青春活力、
永葆青春等
3.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络绎不绝 B.生生不息 C.川流不息
(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mài B.mò
B
A
4.下图是班级为“黄河文化长廊”中黄河流域宗日文化彩陶图片展准备的海报,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并说明理由。(3分)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海报一/二
直观地展示了宗日文化彩陶的实物,这种方式更能吸引注意力,再配以“大河之上欢舞千年”的字样,激发大家对彩陶艺术的兴趣。陶罐上复杂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不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通过创意的视觉设计展示了黄河流域的文化特色,以波涛、祥云为背景,配以宗日舞蹈纹彩陶盆的图片和“青海”二字,不仅直观地呈现了宗日文化的地理位置,还体现了其与黄河文化的紧密联系。
5.学校准备为“黄河文化长廊”题写一副对联,请你选择恰当的下联( )(2分)
上联:追溯黄河文化之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文化灿烂海纳百川
B.文化滋养民族之魂
C.传承千年文明之光
D.黄河文明灿烂辉煌
C
提分冲刺小卷(十二)
(总分:36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语和小文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缀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我们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笑看人生,挥洒豪迈,面对草长莺飞的春天,面对姹紫嫣红的夏日,面对果实累累的秋季,面对银装素裹的寒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不凡,【甲】、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1.(2分)读材料,下列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是( )
A.读音处理: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zǎi)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míng)心的事。
B.停连(“∨”表示停,“∧”表示连)处理: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缀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
C.节奏处理: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
D
2.(2分)下列词语在【甲】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拈轻怕重 B.蹑手蹑脚
C.无缘无故 D.不折不挠
【解析】D.合乎语境,意思是面对压力和困难不屈服,顽强。
D
3.(2分)在“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中,小文吟诵了一副对联表达此时的心情,小语觉得“神州”“大地”两个词值得反复推敲。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上联:追忆往昔,抗日烽火燃______
下联:喜看今朝,复兴伟业壮______
大地
神州
4.(3分)下面是小语在活动中的即兴发言,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妥,请修改。
①既然班长已经在前面抛砖引玉了,下面我也谈谈我的感想。②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③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
①“抛砖引玉”改为“做了示范”;②将“建立”改为“树立”;③将“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互换位置。
5.(3分)会意是汉字的主要构字方式之一。请你观察下图,写一段解说性文字介绍甲骨文中“雪”的构字创意,在班级论坛交流。(80字左右)
示例:甲骨文中的“雪”上部是个“雨”字,表示这个字与雨水有关,也有落下的意思;下部是“羽”字形,下落的雪如同羽毛;“羽”字旁边还有几个小黑点,像落下来的碎屑,如同飘下来的雪片。
6.(8分)小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家国情怀”的内涵 诗句梳理
歌咏祖国的锦绣河山 家国情怀是“造化钟神秀,①____________”的神奇秀美;是“②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的雄伟壮阔。
阴阳割昏晓
山随平野尽
“家国情怀”的内涵 诗句梳理
表达个人的赤胆忠心 家国情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③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理想;是“④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家国情怀”的内涵 诗句梳理
抒发无私奉献、忧国忧民的情怀 家国情怀是“⑤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是“感时花溅泪,⑥____________”的感伤。
抒写为国御敌、建功立业的壮志 家国情怀是“了却君王天下事,⑦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激情;是“⑧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热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
恨别鸟惊心
赢得生前身后名
会挽雕弓如满月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A)。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B),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C)!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舟宗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注释】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舟宗:舰队。
7.(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守者羸兵数百 查阅词典(①瘦弱,疲困;②粗恶,破旧;③林木叶尽;④毁坏;⑤缠绕。) ____
(2)终不为妻子计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______
(3)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课内迁移(度已失期) ______
(4)杳冥昼晦 课内迁移(晦明变化者) ______
考虑
估计
昏暗
①
8.(2分)请将“也”“耳”“矣”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9.(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公死后启视 则堕齿数枚 旧衣数袭而已。
10.(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没有人回应。
矣
也
耳
/
/
11.(4分)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勇于担当,忠诚报国。诸葛亮、关天培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诸葛亮鞠躬尽瘁,兴复汉室;关天培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乙文参考译文】
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守卫这里的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没有人回应。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那时和老友去酒馆喝酒……不久感叹说:“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关天培的母亲已经八十多了,长子奎龙是吴淞参将,之前战死。他幼小的孩子先被送回去。等到这时就封了一口木匣寄给家人,木匣非常坚固不可打开。关天培死后家人打开看,里面仅有数枚掉落的牙齿,几身旧衣罢了。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于是决定自己定下计策,住
在靖远炮台,日夜督战。不久,英军的舰队突然到来,关天培率领游击麦廷章勇猛地登上炮台,大声呼喊,督促激励士兵,士兵们呼声震天。海水汹涌澎湃,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从卯时一直到未时,被杀死击伤的敌人超过自己一方,关天培自己也身受数十处创伤,鲜血淋漓,染湿了全身的衣服和盔甲。
三、(2024·北京)议论文阅读(9分)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为我们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迅速发展、壮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即在从事的领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水平的业务素养和技能,能够占据前沿领军地位;所谓“新”,是指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技术。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上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
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正如七十多年前,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这样一批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强烈担当意识的顶尖人才,勇敢地担起了强国的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应该像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那样肩负起国家和时代使命。
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从标准引领到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技术突破到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项研究已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赢得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培养机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心,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了让更多从事基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国还积极推行“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这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形成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梯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12.(2分)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13.(2分)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意在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意义。
B.第③段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C.第④段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D.第⑤段提到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系列措施之一。
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C
【解析】C.第④段中提到的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证明自主创新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证明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14.(5分)阅读文章,写出第②—⑤段的论证过程。
首先在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第③段用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第④—⑤段继续进行__________(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并具体阐释何为拔尖创新人才
举例论证
举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例子,说明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举例论证
通过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进一步论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即
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要求,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
和责任担当意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1.12主题十二 经典建筑书华夏
建筑是书写在大地上的文字,是凝固的历史。班级开展“经典建筑书华夏”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4分)小语收集到下面这则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苏州古典园林文化yì yùn深厚。石径逶迤入古亭,茂林深处鸟鸣清。设计者们【甲】处心积虑,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亭台轩榭,点缀假山池沼,斟酌门窗雕镂,以【乙】卓尔不群的艺术手法,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四海。全楼用木料构成,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洞庭湖水蜿蜒环绕,动静结合,【丙】刚柔并济,wèi为壮观。岳阳楼建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令很多建筑只能【丁】望其项背。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yì yùn(意蕴) 雕镂( lòu )
逶迤(wēi yí) wèi( 蔚 )为壮观
(2)(2分)文中【甲】【乙】【丙】【丁】处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A.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B.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一般用于人或物。C.刚柔并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结果恰到好处。D.望其项背: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故选C。
2.(2分)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把这些字词填到横线上,组成一副对联。
碧玉环 行 上 从 中 去 在 苍龙背
上联:水从碧玉环中去
下联:人在苍龙背上行
3.(3分)小文同学在撰写关于中国古建筑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发言稿时,老师指出文中有多处语病,请修改。
①微钻阻力仪只需在木头上打几个孔,就可检测到木头内部是否出现空心,进而对其进行修缮。
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VR全景拍摄等技术,把古建筑保护变成了一件科技感爆棚的事。
③采用科学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既关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关乎我国文化的传承。
①删掉“是否”;②删掉“通过”;③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我国文化的传承”互换位置。
4.(3分)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古建筑与现代文明形象并不冲突。古建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一个地方的记忆,是进行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它们不但延续了历史文脉,还能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5.(8分)亭、台、楼、阁、轩、驿、堂、宅……古建筑融入古诗文,成就了众多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小南制作了以“古建筑”为主题的古诗文佳句积累卡,请你补全诗文。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2024·山东)积累与运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开展了“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小鲁、小元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1.【活动一:“文化中国”优秀作品征集】小鲁准备了一篇作品参加活动。
文传中华
泱泱华夏 追溯千年
万古河山 我们激情满怀
孕育出(绚 炫)烂的中华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
行走于神州大地 中华文化
文化的印记 丰富厚重的内(含 涵)
融入身边的点点滴滴 博大深邃的智慧
吃到舌尖上的满足 自强不息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 兼收并蓄的胸怀
刻入基因中的抑扬 天下大同的愿景
流进血脉里的婉转 都是我们立于世界的
穿越历史风雨 自信之基
依旧光彩容颜 力量之源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绚 shuò 含 xù
B.炫 sù 含 chǔ
C.炫 shuò 涵 chǔ
D.绚 sù 涵 xù
(2)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示例:写进骨髓里的浪漫
2.【活动二:“艺术中国”展览】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解析】B.有误。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句中望文生义,不符合“彰显书画艺术的高雅志趣”的语境。
3.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这句话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的不懈追求。
二、(2024·广西)积累与运用。
1.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
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
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古朴( pǔ ) ②轻jié( 捷 )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①融合 ②丰功伟绩
①指(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
②指伟大的功绩。
(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4)“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2分)
③句删去“大概”或“可能”。
(5)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3分)
【资料夹】西汉铜镜
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示例:我是来自遥远的西汉时期的一面铜镜。我的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完整和圆满。我的表面整体鎏金,光华璀璨,这种工艺让我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光泽。我的正面平滑光洁,能够清晰地照出人的面庞。我的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件西汉的铜器,我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和辉煌。
2.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8分)
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
先秦诗人以“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良多趣味”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后不见来者”慨叹时间绵长,④李白(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
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夕阳西下,⑧断肠人在天涯”的浓重乡愁……
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三、(2024·青海改编)积累与运用。
学校举办以“溯源黄河·青海长青”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学校将建设一条“黄河文化长廊”,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用楷书或行书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溯源黄河·青海长青”八个字正确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同学们对相关汉字的意义进行了查询。下图是对“青”的意义阐释。由此可知,“青海”一词中的“青”应理解为“蓝色”,但同学们认为现代汉语中“青海长青”中的“青”不仅指颜色及引申的“年轻”义,还可以有更多的内涵,如:青山绿水、青春活力、永葆青春等。(2分)
3.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络绎不绝 B.生生不息
C.川流不息
(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mài B.mò
4.下图是班级为“黄河文化长廊”中黄河流域宗日文化彩陶图片展准备的海报,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并说明理由。(3分)
我喜欢:(示例)海报一/二
理由:直观地展示了宗日文化彩陶的实物,这种方式更能吸引注意力,再配以“大河之上欢舞千年”的字样,激发大家对彩陶艺术的兴趣。陶罐上复杂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不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通过创意的视觉设计展示了黄河流域的文化特色,以波涛、祥云为背景,配以宗日舞蹈纹彩陶盆的图片和“青海”二字,不仅直观地呈现了宗日文化的地理位置,还体现了其与黄河文化的紧密联系。
5.学校准备为“黄河文化长廊”题写一副对联,请你选择恰当的下联( C )(2分)
上联:追溯黄河文化之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文化灿烂海纳百川
B.文化滋养民族之魂
C.传承千年文明之光
D.黄河文明灿烂辉煌
提分小卷12
(总分:43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测评分数: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语和小文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缀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我们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笑看人生,挥洒豪迈,面对草长莺飞的春天,面对姹紫嫣红的夏日,面对果实累累的秋季,面对银装素裹的寒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不凡,【甲】、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1.(2分)读材料,下列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是( D )
A.读音处理: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zǎi)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míng)心的事。
B.停连(“∨”表示停,“∧”表示连)处理: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缀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
C.节奏处理: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
D.重音处理: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
2.(2分)下列词语在【甲】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拈轻怕重 B.蹑手蹑脚 C.无缘无故 D.不折不挠
【解析】D.合乎语境,意思是面对压力和困难不屈服,顽强。
3.(2分)在“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中,小文吟诵了一副对联表达此时的心情,小语觉得“神州”“大地”两个词值得反复推敲。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上联:追忆往昔,抗日烽火燃大地
下联:喜看今朝,复兴伟业壮神州
4.(3分)下面是小语在活动中的即兴发言,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妥,请修改。
①既然班长已经在前面抛砖引玉了,下面我也谈谈我的感想。②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③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
①“抛砖引玉”改为“做了示范”;②将“建立”改为“树立”;③将“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互换位置。
5.(3分)会意是汉字的主要构字方式之一。请你观察下图,写一段解说性文字介绍甲骨文中“雪”的构字创意,在班级论坛交流。(80字左右)
示例:甲骨文中的“雪”上部是个“雨”字,表示这个字与雨水有关,也有落下的意思;下部是“羽”字形,下落的雪如同羽毛;“羽”字旁边还有几个小黑点,像落下来的碎屑,如同飘下来的雪片。
6.(8分)小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家国情怀”的内涵
诗句梳理
歌咏祖国的锦绣河山
家国情怀是“造化钟神秀,①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美;是“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雄伟壮阔。
表达个人的赤胆忠心
家国情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③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是“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抒发无私奉献、忧国忧民的情怀
家国情怀是“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是“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的感伤。
抒写为国御敌、建功立业的壮志
家国情怀是“了却君王天下事,⑦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爱国激情;是“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热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A)。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B),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C)!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舟宗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注释】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舟宗:舰队。
7.(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守者羸兵数百
查阅词典(①瘦弱,疲困;②粗恶,破旧;③林木叶尽;④毁坏;⑤缠绕。)
①
(2)终不为妻子计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考虑
(3)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课内迁移(度已失期)
估计
(4)杳冥昼晦
课内迁移(晦明变化者)
昏暗
8.(2分)请将“也”“耳”“矣”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矣 ) B.( 也 ) C.( 耳 )
9.(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
10.(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没有人回应。
11.(4分)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勇于担当,忠诚报国。诸葛亮、关天培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诸葛亮鞠躬尽瘁,兴复汉室;关天培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乙文参考译文】
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守卫这里的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没有人回应。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那时和老友去酒馆喝酒……不久感叹说:“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关天培的母亲已经八十多了,长子奎龙是吴淞参将,之前战死。他幼小的孩子先被送回去。等到这时就封了一口木匣寄给家人,木匣非常坚固不可打开。关天培死后家人打开看,里面仅有数枚掉落的牙齿,几身旧衣罢了。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于是决定自己定下计策,住在靖远炮台,日夜督战。不久,英军的舰队突然到来,关天培率领游击麦廷章勇猛地登上炮台,大声呼喊,督促激励士兵,士兵们呼声震天。海水汹涌澎湃,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从卯时一直到未时,被杀死击伤的敌人超过自己一方,关天培自己也身受数十处创伤,鲜血淋漓,染湿了全身的衣服和盔甲。
三、(2024·北京)议论文阅读(9分)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为我们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迅速发展、壮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②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即在从事的领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水平的业务素养和技能,能够占据前沿领军地位;所谓“新”,是指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技术。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上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
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正如七十多年前,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这样一批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强烈担当意识的顶尖人才,勇敢地担起了强国的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应该像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那样肩负起国家和时代使命。
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从标准引领到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技术突破到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项研究已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赢得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培养机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心,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了让更多从事基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国还积极推行“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这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形成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梯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12.(2分)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13.(2分)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意在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意义。
B.第③段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C.第④段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D.第⑤段提到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系列措施之一。
【解析】C.第④段中提到的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证明自主创新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证明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14.(5分)阅读文章,写出第②—⑤段的论证过程。
首先在第②段提出并具体阐释何为“拔尖创新人才”;
接着第③段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例子,说明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然后第④—⑤段继续进行举例论证(论证方法),通过列举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进一步论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即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还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