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新教材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第2课时《广而告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新教材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第2课时《广而告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3-17 14: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广而告之》教学设计(第1课第2课时)
课题 广而告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分析优秀海报案例,感知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等设计要素的审美价值,提升视觉敏感度。2.艺术表现: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手绘方式表现主题,传达信息。3.创意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海报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4.文化理解:理解海报设计在传达文化、社会信息中的作用,增强对设计艺术的文化认同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第三单元 “美美与共 —— 校园艺术节设计” 第 1 课第 2 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海报设计的四大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版式)及实践创作。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学习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结合校园艺术节主题进行海报设计实践。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美术基础,但对设计要素的系统认知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弱。需通过直观案例引导,结合实践操作强化理解,同时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海报的色彩搭配技巧,包括如何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方案,运用色彩对比、调和等方法增强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原则,如对比与统一、主体突出、整体一致等,以及常见美观海报版式(倾斜式、垂直式、中下式、中上式等)的特点和应用。图形与文字的创意融合,能够巧妙地将图形元素与文字内容相结合,使两者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共同传达海报主题。
教学难点 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实现创意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既具有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又符合美学原则和受众的审美需求。 运用所学的色彩、版式、图形与文字等知识,独立完成一幅主题鲜明、艺术表现力强的校园艺术节海报,尤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平衡好创意构思与实际操作的节奏。 如何在海报设计中融入文化内涵,使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信息的传递工具,还能承载和传达一定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图形和文字特点,展示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并提问学生优秀海报应具备的要素。2.展示单独字体构思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及主要设计方面。牵手小游戏4.提问:“如何让海报在众多宣传品中脱颖而出?” 引出本节课主题。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欣赏海报及字体设计示例,完成小游戏,思考相关问题。 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学生对图形和文字特点的掌握,同时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海报设计的关键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新课讲解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色彩搭配:引导学生思考所展示海报的色彩搭配特点及作用,进而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色彩要契合主题创意,具有独特个性,能突出画面层次且鲜艳夺目。分析优秀海报的色彩运用,总结色彩搭配原则(适合主题、突出层次、鲜艳注目)。 介绍海报版式设计原则,包括对齐、重复、亲密和对比原则,以及常见的美观海报版式,如倾斜式、垂直式、中下式、中上式等,鼓励学生思考更多美观的海报设计版式。4.介绍海报制作表现方法,包括手绘、拼贴、电脑制作和摄影等,并展示优秀海报作品,引导学生赏析。 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欣赏优秀海报作品,学习海报设计的知识和方法。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海报设计的色彩搭配、版式设计以及制作表现方法等知识,使学生对海报设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为后续的实践创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和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环节三:作品赏析 展示靳埭强的《水墨的年代》海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填写关于作品描述、分析、表达和评价的表格,引导学生从元素运用、传达主题作用、修改原因及作品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欣赏《水墨的年代》海报,填写表格,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探讨。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海报设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使学生领悟艺术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环节四:课堂实践 布置任务:以 “校园艺术节器乐演奏会” 为主题,分小组设计海报。提供参考素材(时间、地点、节目单等),强调设计要求: 主题鲜明,文字简练; 图形概括有力,色彩鲜明; 采用手绘方式,6 人小组合作。巡回指导,解答疑问,提供建议。 分小组进行海报设计实践,明确分工,发挥各自优势,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海报创作任务,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对海报设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环节五:作品展示与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互评(从主题、创意、色彩、版式等方面)。 教师总结,点评亮点与改进方向。 小组代表讲解作品,接受提问。参与互评,学习他人优点。记录教师反馈,反思改进。 通过展示交流,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巩固知识点。
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重点:四大设计要素及实践方法。 2. 强调海报设计的核心目标 —— 有效传达信息与吸引关注。 跟随教师总结,梳理知识框架。思考如何将设计理念应用于生活实际。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设计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拓 展 展示静态、动态海报案例,介绍新媒体时代动态设计的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数字工具进行设计探索。 欣赏动态海报,了解新技术应用。 激发对未来设计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关注设计领域的前沿发展。
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海报,分析其设计要素并记录。 2.根据本节课反馈,修改完善作品。 按要求完成作业,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通过观察与修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精益求精的态度。
图形
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