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本试卷共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翩然(piān) 两栖(xī) 悬殊(shú) 销声匿迹(nì)
B.褶皱(zhě) 连翘(qiáo)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èng)
C.雾霭(ǎi) 狩猎(shòu) 龟裂(jūn) 衰草连天(shuāi)
D.缄默(jiān) 哺乳(bǔ) 迁徙(xǐ) 风雪载途(zài)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次第 萌发 凋零 木空一切
C.孕育 枯燥 致密 天衣无缝
D.覆盖 携带 弥漫 草长莺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 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D.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学习事理说明文,要了解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5分)(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③⑥⑤④①② B.④①②③⑥⑤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①②⑤⑥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作者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他的《恐龙无处不有》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文,让我们了解了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信息。
二.综合性学习(8分)
7.为了响应国家碳中和的目标,某中学初二(1)班开展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主题班会活动。
(1)班长在征集主题班会活动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2)主持人设置了一场情景讨论:家里准备购置一辆汽车,方便出行和接送孩子,父母亲向孩子征求意见。下面是家庭讨论的记录,作为孩子的你会怎么说呢 (4分)
爸爸;我倾向于买一辆汽油车,噪音小,好启动,坐得舒服,速度快。你看怎么样 、
你: 。
妈妈:孩子说得有道理,我们就买电动汽车吧。
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第8~10题。(9分)
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救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8.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3分)
A. 时间顺序 B. 逻辑顺序
C. 空间顺序 D. 时空顺序
9. 对②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 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B. 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
C. 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D. 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自动驾驶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分)
A. 第①段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B. 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
C. ①②两段中加点词语“之一”和“相继”分别从时间和范围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划分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有条件自动驾驶”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二)阅读《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一文,回答第11~14题。(共13分)
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
①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②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3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③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
④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开启的是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的样品。截至12月2日4时53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截至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专家介绍,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⑤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机械臂表取可以想象成类似人手的装置,在腕关节设有两个采样装置,很像挖土的铲子;钻具钻取则可以钻入月球内部,钻取月壤岩芯。它们科学分工,精密配合,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各种方式,采集月壤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⑥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神器”具体指什么?(3分)
1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4分)
14.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外,请你再列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项科技成就。(2分)
(三)阅读《中国刺绣,针尖上的千年国粹》一文,回答第15~18题。(共12分)
中国刺绣,针尖上的千年国粹
①小小的一根针,传承着历史,联结着古今。刺绣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上,刺绣和蚕丝不仅是珍贵的货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除了瓷器之外中华文明的又一张名片。
②我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举世闻名。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西周的染织刺绣已有专门的分工,文献记载了素衣朱绣、流畅的刺绣线条等情况。
③战国是我国刺绣史上第一个极盛时期,刺绣的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是丝绸之路上对外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④汉代,刺绣开始展露艺术之美。例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残片,它们虽在地下埋藏,但出土时仍然是精美的,配色、针工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因为经济繁荣,百业兴盛,手工刺绣制作也迈向专业化,技艺突飞猛进。汉代王充所著的《论衡》中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足以说明当时刺绣技艺和生产的普及。
⑤到了唐朝,刺绣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针法基本均已出现。此时的刺绣一般用作服饰用品的装饰,做工精巧,色彩华美,在唐代的文献和诗文中都有所反映。
⑥宋代是手工刺绣发达臻至高峰的时期,特别是在开创纯审美的画绣方面,更堪称绝后。宋代改良了工具和材料,使用精制钢针和发细丝线,针法极细密,色彩运用淡雅、素净。南宋时,针法已达十五六种之多。
⑦中国刺绣有锁绣、彩绣、平绣、雕绣、包梗绣、贴布绣、绚带绣、鱼骨绣、挑花绣、钉线绣等很多种绣法。光是看到这些绣法,我们就知道一个刺绣图案的完成有多难了!
⑧中国的刺绣,技艺精湛,不仅有针法之分,也有地域之别。我国各地均有刺绣的痕迹,不仅有湘绣、苏绣、粤绣、蜀绣、京绣、秦绣、鲁绣、晋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可谓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绣”,即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
⑨700多年前,马可 波罗来到杭州,琳琅满目的中国工艺品使他目眩神迷。中国刺绣也随商船漂洋过海,中国刺绣的传统手艺在全世界得以融合与发展。然而,中国刺绣这一心手合一的传世绝技,其高超技艺、时间厚度、文化深度、人情温度,都使之成为经典。
⑩如今,刺绣这项精美绝伦的工艺,成为了国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刺绣已经不再是记忆中那样简单,更是一种艺术和时尚。
中国刺绣凭借它独有的魅力,穿越沙漠、远渡重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选自《科学大众小诺贝尔订阅》,原文有删改)
15.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中国刺绣?(3分)
16.文章第②-⑥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3分)
17.第④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说其作用。(3分)
18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3分)
四、写作(40分)
文题:成长路上,总有一些故事感动着你,启迪着你,而这些故事很多时候都隐藏于背后,背后有汗水,有泪水,有鼓励,有指责,有坚强,有关爱……
请以“成长背后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 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