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9章 压 强 全章习题课件(共7分打包)2024-2025学年 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2.9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教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5-03-17 15:21:04 |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
C
10.(2024河南)如图所示,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1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菏泽期中)如图所示,生活中人们发现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比单独捏一个核桃更容易捏破,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了压强,捏的时候发现核桃A被捏破,B仍完好,此时核桃A对B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核桃B对A的压强。
减小
受力面积
等于
12.如图所示,两个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2∶3,高度之比也是2∶3,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那么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
3∶2
2∶3
13.如图所示,棱长为0.1 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已知木块密度为0.5×103 kg/m3,木块质量为 kg,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木块在大小为1.5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从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它所受摩擦力为 N,此过程中,它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0.5
500
1.5
不变
14.(2024齐齐哈尔)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沙子等器材在水平台面上进行探究。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 来体现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凹陷程度
不可以
(2)比较图1、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将小桌分别正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可以得出结论:
。
(3)比较图2、图3中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另一结论,下列实例中,可用此结论解释的是 。
A.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
B.严禁货车超载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
(4)图3中桌面对海绵的压强为p1,小航将图3中的小桌、砝码平放在表面平整的沙子上,静止时如图4所示,桌面对沙子的压强为p2。则p1
(选填“<”“=”或“>”)p2。
(5)小彬选用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块A代替小桌进行探究,如图5所示,将物块A沿竖直虚线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15.如图所示,小丽的质量为50 kg,每只脚的面积为0.02 m2,雪地能够承受最大压强是3.0×103 Pa。(g取10 N/kg)
(1)求小丽受到的重力。
解析:(1)小丽受到的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
答案:(1)500 N
(2)小丽站立在雪地时会不会陷入雪地
答案:(2)会陷入雪地
(3)要完成滑雪运动,小丽所穿滑雪板的总受力面积至少是多少 (小丽和滑雪板及装备总质量为60 kg)
答案:(3)0.2 m2
拔高拓展练
16.如图所示,切蛋器装有一根根很细的钢丝,能轻松地把熟鸡蛋切成片,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
钢丝很细,切蛋时鸡蛋受力面积小,钢丝对鸡
蛋压强大
17.科学思维小丽同学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她的质量为48 kg,为了测量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她绘制了每一小格的边长为2 cm的均匀分布的方格纸,穿上平底鞋站在方格纸上,描出的鞋印如图所示。
(1)小丽每只鞋印的面积为 m2(图中鞋印的总格
数约为40个)。
(2)小丽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用科学
计数表示,g=10 N/kg)。
1.6×10-2
1.5×104
(3)跟同学交流后,她们改用下面测量鞋印面积的方法:让一位质量为M的同学单脚站立在松软的沙地上,踩下一个较深的柱形鞋印,测出鞋印的深度为h;然后把一种易凝胶溶液倒入鞋印中刚好填满,待其凝固后
取出并测得质量为m。根据这些物理量可推导出鞋印面积为 ;该同学对沙地的压强为 。(设易凝胶凝固后的密度为ρ)
点击进入 智慧锦囊(共20张PPT)
第9章 压 强
专题练02 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1.(2023恩施)如图所示,每块砖的质量相等,长、宽、高分别是40 cm、20 cm、10 cm,以三种方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地面受到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 B.p乙>p甲>p丙
C.p丙>p乙>p甲 D.p乙>p丙>p甲
固体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D
2.停在水平地面的汽车质量为2 400 kg,汽车所受重力为 N,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 0.12 m2,则汽车对地面压强为 Pa。(g取10 N/kg)
3.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棱长之比l甲∶l乙=2∶3,质量之比m甲∶m乙=2∶1,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甲﹕F乙=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 。
2.4×104
2×105
2∶1
9∶2
4.(2024吉林)质量为1.6×103 kg的新能源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8 m2。(g取10 N/kg)求:
(1)这辆新能源汽车所受重力。
(2)这辆新能源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析:(1)这辆新能源汽车所受重力G=mg=1.6×103 kg×10 N/kg=
1.6×104 N。
答案:(1)1.6×104 N (2)2×105 Pa
5.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 mm2,钉帽的面积是0.9 cm2,用9 N的力垂直墙壁按这只图钉,求:
(1)钉帽受到的压力和压强。
(2)墙壁受到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1)9 N 1×105 Pa (2)9 N 3×107 Pa
6.(2023郴州)如图所示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
A.4×105 Pa B.3×105 Pa
C.5×105 Pa D.1×105 Pa
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
B
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容器底部B点的液体压强为3×103 Pa,则液体的密度是 kg/m3,A点液体的压强为 Pa。(g取10 N/kg)
1×103
1 000
8.(2024广安)茶壶几乎是每家必备的常用器具。学习压强知识后,小淇想对家中的茶壶进行相关研究。她测得茶壶的质量为600 g,底面
积为100 cm2,装入适量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的深度如图
所示,请你接着她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103 kg/m3,g取
10 N/kg)
(1)求水对茶壶底的压强。
解析:(1)水对茶壶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
0.12 m=1.2×103 Pa。
答案:(1)1.2×103 Pa
答案:(2)1.4 kg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
B.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相等
C.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D.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计算和比较
D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与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 p乙;从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抽走三分之一高度的液体,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 ρ乙′。(均选填“>”“=”或“<”)
<
<
11.(2024菏泽期中)“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4 m,最短的木板长为0.1 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600 cm2(忽略圆桶外壁的厚度)。(ρ水=1.0×
103 kg/m3,g取10 N/kg)
(1)若空桶的质量为3 kg,则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500 Pa
(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约为多少
(3)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多少
解析:(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水的深度h=L最短=0.1 m,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
1 000 Pa。
答案:(2)1 000 Pa (3)60 N
12.(2024北京人大附中开学)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 cm2,高为10 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 kg,密度为2.5 g/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求:
甲 乙
(1)容器质量m。
(2)液体密度ρ液。
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V=0时,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100 g。
答案:(1)100 g (2)1×103 kg/m3
(3)若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00 g,将小球投入容器的液体内,溢出液体的体积V。
答案:(3)100 cm3
(4)在第(3)问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答案:(4)2.4×103 Pa
谢谢观赏!(共32张PPT)
2 液体的压强
栏目导航
知识要点
教材素材
批判质疑
图说物理
重点实验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在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深度越深,压强 。
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液体压强公式: ,其中ρ为液体密度,h为液体中某点距离液面的竖直高度,g取9.8 N/kg。
知识要点
各个
相等
越大
密度
越大
p=ρgh
三、连通器
1.定义:上端 、下端 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的 液体 时,各开口处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
开口
相连通
同一种均匀
不流动
相同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器材: 、透明盛液筒、水、盐水。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方法
(1)转换法:通过 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压强越 。
重点实验
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
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大
(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同一深度的压强,将探头分别放到同一种液体中的 ,朝向各个方向;②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将探头分别放置于 液体的 深度;③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将探头分别放置于密度 的液体的 深度。
4.实验结论:在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
同一深度
同种
不同
不同
相同
各个方向
相等
增大
有关系
命题点1 微小压强计
图说物理
1.如图所示是微小压强计,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 。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 。微小压强计可用于 。
高度差
越大
探究液体内部不同位置的压强
命题点2 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
2.如图所示是在不同水缸里的两条小鱼,那么你认为它们谁受到的压强大 ;理由是
。
甲 乙
乙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的
深度大,所以乙缸中小鱼受到的压强大
教材素材
1.(课后T2改编)学好物理好处多,比如随手涂鸦也能兼顾美与科学性。小娟同学想画鱼儿戏水时在水中吐出气泡的情景,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三图都正确
C
2.(课后T3改编)我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创造了10 909 m的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若海水的密度近似为1.0×103 kg/m3,则奋斗者号下潜到10 000 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潜水器外壳平均1 cm2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N;奋斗者号在返回水面的过程中,海水对它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1×108
1×104
变小
批判质疑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只与深度有关。( )
2.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同一位置向各个方向都相等。( )
3.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水坝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4.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可能不同。( )
×
×
√
√
栏目导航
基础巩固练
能力提升练
拔高拓展练
易错易混练
1.物理观念(2023营口)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
液体压强的特点
基础巩固练
侧壁
增大
2.(2024云南)实验小组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为使实验现象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选择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更好。
有色
(2)在图甲中,固定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多次改变探头朝向,这是为了探究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3)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 ;比较 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各个方向
乙、丙
越大
液体压强的计算
3.(2024菏泽月考)如图所示的容器里面装有水,其中h1=1 m,h2=0.2 m,
h3=0.2 m。则容器内部A、B处液体的压强pA∶pB为( )
A.1∶1 B.1∶4
C.4∶1 D.8∶1
B
4.(2024衡水月考)A、B两个圆柱体容器内分别盛水和某种液体,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两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乙液体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0.8×103
5.一只小船的船底位于水面下0.8 m深处,船底有一面积为2 cm2的小洞被木塞堵住。(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船底的压强。
(2)水对该木塞的压力。
解析:(1)水对船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8 m=
8×103 Pa。
答案:(1)8×103 Pa (2)1.6 N
连通器
6.(2024邢台期中)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工作原理的是
( )
A.茶壶 B.牲畜饮水机
C.锅炉水位计 D.注射器
D
7.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4石家庄期末)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如图所示为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当水不流动时,路面两侧水渠的水面高度总是 的,其利用了 的原理,其中水对A点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相平
连通器
小于
不能正确理解深度h
8.如图所示,有一个底面积是200 cm2、高为10 cm的柱形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 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倾斜管子,从管子上端灌水,当h1=20 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 ,水对容器顶面的压强等于 (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易错易混练
3×103 Pa
2×103 Pa
能力提升练
9.(2024承德月考)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液面相平且静止。如果阀门K打开,那么( )
A.盐水向右流动 B.盐水向左流动
C.两液体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A
10.(2024菏泽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小明认为:甲液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液体;小红认为:甲液体的密度可能小于乙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D.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
C
11.(2024邯郸月考)小南在饮料店买了一杯封装好的饮料,将其静止放在水平台上时,发现杯内除了密度均匀的饮料外,还存在如图甲所示的小气泡。将杯子如图乙所示倒置,则此时水平台受到的压强将 ,饮料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不变
12.(2024菏泽期中)如图所示,在烧杯内装有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
管,B为轻质塑料片,B在水面下的深度为6 cm。向A管内缓缓注入某种液体。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A管内液柱高5 cm,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则A管内的液体的密度是 g/cm3。
1.2
13.(2024安徽)小亮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甲 乙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
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C (选填“>”“=”或“<”)ρD。
大
<
丙 丁
14.(2024衡水月考)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由上、下两个圆柱体组成,重为0.6 N,深度为10 cm,不计容器厚度。往容器中加水直至加满,容器中水的深度与所加水重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
ρ水=1.0×103 kg/m3。求:
甲 乙
(1)当水深为6 cm时,容器内水的质量。
(2)容器的底面积。
答案:(1)0.18 kg (2)3×10-3 m2
(3)加满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4)加满水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3)3 N (4)1 000 Pa
拔高拓展练
15.科学思维小亮的叔叔承包了村里的鱼塘,有人向叔叔推荐了一个投资项目。设计图纸如图所示,用水管和水池就可以让水车持续转动,带动发电机不断发电。你认为这个投资项目的设计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不可行
同的高度
水管中的水只能达到与水池水面相
点击进入 智慧锦囊(共24张PPT)
4 大气压强
栏目导航
知识要点
批判质疑
一、大气压强
1.处在大气中的物体会受到来自大气的压强,这个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 。
2.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 做了著名的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1.估测大气压
(1)器材:刻度尺、两个 的挂钩、测量范围为 的测力计。
知识要点
大气压
居里克
马德堡半球实验
带吸盘
0~300 N
(2)原理: 。
(3)过程: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测出吸盘的面积。
2.托里拆利实验
(1)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 通过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持起 高的水银柱,等于 。
托里拆利
760 mm
1.01×105 Pa
(2)实验过程:实验用约 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其中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后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
(3)实验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而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 mm高的水银柱。即
。
三、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强与空气的疏密有关。1648年,帕斯卡发现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
2.大气压影响着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 。
1 m
760 mm
大气压强跟760 mm 高
减小
增大
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批判质疑
1.装在容器内的气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2.手拿气压计从4楼走到1楼,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会升高。( )
3.大气压与空气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
√
×
√
栏目导航
基础巩固练
能力提升练
拔高拓展练
易错易混练
1.历史上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托里拆利实验 B.覆杯实验
C.马德堡半球实验 D.帕斯卡裂桶实验
2.中医博大精深,拔火罐时,医师将小罐内的空气加热后,瓶内的空气膨胀逸出,使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此时将火罐迅速倒扣在皮肤上,火罐会被“吸”住,说明了 的存在。
认识大气压强
基础巩固练
C
大气压
甲 乙
丙 丁
大气压强的大小
3.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设计:
①将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的目的是 。
②将玻璃管倒立放入水银槽中,松开管口,当管内水银面下降时,玻璃管上方形成 。
(2)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①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0 mm。
②根据水银面高度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约为 Pa。(ρ水银=13.6×103 kg/m3)
排净管中的空气
真空
1.013×105
(3)交流与评估:
①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有气体留在管中未排出,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②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③如果实验时将玻璃管竖直上提,但管口不离开槽中水银,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小于
等于
等于
④如果实验时往槽中继续加一些水银,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⑤如果换用更粗(细)的玻璃管实验,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⑥如果用一锥体在水银柱上方(真空部分)某处刺破玻璃管,水银柱将
。
等于
等于
下降
大气压强的变化
4.(2023邢台期中)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A
5.(2023广东)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
小于
大
小
不能正确理解分析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变化
6.(2023衡水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发生变化的是( )
A.往水银槽内加些水银
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C.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
D.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
易错易混练
C
能力提升练
7.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了使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
B
8.(2024福建)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吸盘 B.连通器
C.铅垂线 D.书包带
A
9.新考法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B
10.(2024兰州)小雅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橡胶吸盘对接后用力挤压,排出里边的空气,用力很难将它们拉开,说明吸盘外部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吸盘内部气压,小雅想要将两吸盘分开,请你为小雅提供一条可行的建议: 。
大于
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答案合理即可)
11.(2023西藏)卓玛学习了大气压强之后,用密度为ρ的液体自制了气压计,气压计放在一楼时,细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她乘坐电梯到达顶楼时,细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如图乙所示。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变 ;已知到达顶楼时瓶内气压为p,请你用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顶楼的大气压强 (结果还需用到符号g)。
小
p-ρgh
12.(2024菏泽期中)小明想估测当地大气压的大小,按图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沾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②用数字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③记录数字测力计的示数F1为47.5 N;
④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为5 cm2;
⑤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甲
(1)小明如果按图乙和图丙进行实验,步骤相同,但数字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2和F3,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2)根据图甲计算所测出的大气压强为 Pa。
(3)请写出造成该测量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
乙 丙
F1>F2>F3
9.5×104
吸盘漏气
拔高拓展练
13.新考法小明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所示。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风的形成。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1”“2”或“3”),并说明判断该方向的理由:
。
1
大瓶内空气
受热膨胀,密度减小,瓶内空气上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空气流动,故空
气从小瓶流向大瓶
点击进入 智慧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