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1课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五十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践踏,人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
2.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初步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3.掌握“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1.阅读P64~65,概括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的准备,关注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政协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阅读P65,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特别强调它对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影响。
3.阅读P66,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标志,根据课本知识简述宪法的内容、体现原则和颁行意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如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
5.观察课本P68“中国民族分布图”,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区域自治。其经历了怎样的确立过程 意义如何
6.阅读P70,总结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
7.阅读P71,了解“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严重危害和教训。
8.阅读P72~23,概括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1.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图表说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
C.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答案】 B
2.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指(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3.关于1954年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探究一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制度及其特征
材料 1954年9月的一个早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山西女青年申纪兰,穿着连夜缝制的一身蓝色卡其布新衣,“骑上毛驴去见毛主席”。从村子到长治,山连山、沟套沟,骑着毛驴走了7个小时,火车又把她带到北京,柯罗莎大客车把她和其他代表送到中南海。在那里,她和一千多名代表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并且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投了毛主席一票”。
(1)申纪兰骑上毛驴到北京去参加什么重大活动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这次重大活动的主要内容。她为什么“无比激动”
(2)就阶级本质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有何根本区别
【答案】 (1)活动:参加第一届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等等。原因:由被压迫、被奴役者转变为人民代表和国家主人,决定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自然“无比激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反映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
2.探究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协“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几个党”比“一个党”好 毛泽东提出应与民主党派实行什么方针
(3)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什么问题
【答案】 (1)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的《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政治民主化。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都强调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探究三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及其教训
材料 “文化大革命”发动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少奇被打成“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失去了人身自由,惨遭批斗和拘禁。在中南海红卫兵批斗刘少奇的大会上,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1)毛泽东一人就能直接做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反映了我国当时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怎样的问题
(2)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
(3)从民主与法制角度看,我们应从“文革”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答案】 (1)“文化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毛泽东对社会发展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做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决定,这表明国家的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很不健全,尤其在决策方面缺乏有力的法律制约和有效的民主监督。
(2)“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
(3)①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程序,避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②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公民行为,使法律不因领导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③加大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
4.探究四 依法治国
材料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江泽民同志认为应该“依法治国”的原因是什么
(2)请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答案】 (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依法治国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法治保障,只有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
5.易错易混
(1)新中国的成立是不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不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结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民族区域自治就是民族自治吗
【答案】 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而不是民族自治。
(3)“文化大革命”真的是一场革命运动吗
【答案】 “文化大革命”既不符合马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列宁主义,又不符合中国实际。它不是任何科学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4)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对立的吗
【答案】 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离开民主讲法制,就不可能是社会主义法制,有可能是专制;离开法制讲民主,就不可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有可能是无政府主义。
1.1956年毛泽东说:“不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只要谁肯真为人民效力,那么,人民和人民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这里,毛泽东所说的“他”是指( )。
A.中国共产党 B.各民主党派
C.中国国民党 D.各少数民族
【答案】 B
2.下图产生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立法工作得到加强
C.推动了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答案】 A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什么 三大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请你各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
预 习 检 测
1.据史料记载,从1948年8月开始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秘密布置下,大批民主人士乘坐轮船分批北上进入解放区。中共邀请民主人士大批北上主要是为了( )。
A.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参加新中国成立大典
D.制定新中国宪法
【解析】 据材料时间“1948年”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邀请民主人士北上主要是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答案是B项。
【答案】 B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解析】 注意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表明的是人民当家做主。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A项错在“已经”;B项错在“彻底”,只能说基本被清除;D项错在时间上,其确立时间为1954年而非1949年。
【答案】 C
3.穿越时空,假设你作为一名民主人士,参加了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次会议,在会上你拥有的权利是( )。
A.选举国家领导人 B.参与国家方针的协商
C.参与制定修改宪法 D.选举党的领导人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A、C两项是全国人大的职能,D项是党的代表大会的职能。
【答案】 B
4.新中国成立后,它“汲取了传统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材料中的“它”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从俗”“治边”“中央——地方”等信息,可知它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状况而实行的政策,此政策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5.(选做)1949年全国学联代表参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新政协会议并回忆说:“代表名单初步产生之后,又经过筹备会反复协商,征求各方意见,一共花了3个月的工夫才确定。在45个单位中,共产党名额和民革、民盟一样,都是16人,这个比例让所有民主党派诚服。”这一结果说明( )。
A.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
B.各民主党派据理力争名额
C.各党派都积极参与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平起平坐
【解析】 从材料中新政协单位的名额分配来看,共产党充分考虑了各民主党派的利益,征求各方意见,使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 A
6.(选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了新时代的鲜明特点。”这是因为此宪法(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
D.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A、C、D三项都是1954年宪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的共同点,只有B项体现了1954年宪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答案】 B
当 堂 检 测
1.许崇德曾回忆说:“旧社会很多妇女都没有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只有‘李家……’这样的称呼,在登记选民时,现场就起开了名字—‘你叫王亚美’……”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
B.开国大典举行期间
C.第一次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前
D.一届人大召开期间
【解析】 据材料中的“登记选民”,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是1953年第一次选举,以前连名字都没有的妇女现在具有选举资格,这体现了第一次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前的选民登记工作;A、B、D三项叙述错误。
【答案】 C
2.毛泽东说:“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成为二元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毛泽东最早发表这一言论可能是在(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8年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政协不能搞成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机关”。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了1954年宪法,规定人大和国务院分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历史使命结束,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故B项正确。
【答案】 B
3.1951年12月25日我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下辖玉树县(结古镇)等六县。它直接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的制度
D.完全自治的制度
【解析】 由材料中的“自治区”“自治州”可知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
【答案】 B
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依法治国的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 C
5.许德珩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言时说:“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这个会议,古老的、专制的旧中国,将变成为人民的、民主的新中国!”下列对材料中所说的“会议”叙述正确的是( )。
A.会议标志着新中国已经正式成立
B.会议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C.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D.参加会议的代表由全国普选产生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将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人民的、民主的新中国”,可以判定该“会议”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该会议为1949年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会议确立了新中国的基本施政方针和政策,故选B项。
【答案】 B
6.1954年周恩来在政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届一次会议上指出:“今后这个组织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周恩来所说“它应有的作用”主要是指( )。
A.与共产党共商国是
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而是转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A、C两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时间“1954年”不符;D项材料没有反映。
【答案】 B
课 后 检 测
1.1949年8月,北平市召开第一届“北平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代表会议”。当时,“从政府、军队到人民团体和机关,从工人、农民到工商业资本家,从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到宗教界民主人士、阿訇和喇嘛,从青年学生到83岁高龄的地方耆宿,所有北京市各族人民都有代表参加”。由此可见,此次会议( )。
A.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
C.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解析】 材料反映了北平各界代表的情况,说明此次会议参加的社会阶层广泛,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特征,所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1953年12月,天津郭庄子青年妇女蒋宝珍为了参加村民选举,把婚礼推迟了2个小时。这反映出( )。
A.她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
B.政府开始积极干预个人生活
C.村民享有直接参与全国人大的权利
D.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解析】 由材料时间信息“1953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当时处于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此时选举的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材料看,蒋宝珍推迟婚礼是为了参加选举,可知A项正确。这一决定是其自愿行为,B项错误;C、D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答案】 A
3.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地反映了( )。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7%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A.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
B.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
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解析】 A项“高度集中”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与表中信息不符,排除;C项叙述错误且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排除;统计表只反映了代表的构成,并没有涉及选举情况,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统计表中工人阶级占据了人大代表的绝大多数,这突出地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
【答案】 B
4.“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根据题干中“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的信息,可知这一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5.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之一是( )。
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使人民进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
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析】 根据题干中“人民又确确实实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等信息,可判断出“新制度”指的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此判断A项正确。
【答案】 A
6.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解析】 注意材料中提到的“协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1954年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作用。
【答案】 C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民主建政激发了从普通民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巨大的参政热情。当时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3位党外人士,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党外人士2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委中,14名党外人士出任正职。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一种民主的氛围里完成了建立国家政权的一系列工作。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从而建立起了新型的现代国家体制,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表现了强大的行政功能,成为近代以来社会认同程度最高、组织能力最强、行政效率最高的政府,一改近代以来历届政府腐败无能的形象。
——丛培英、孙颖杰《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政府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中的有关图片,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哪些新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型的现代国家体制”的。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共民主建政”“参政热情”等信息概括新中国政府的特点。第(2)问先据图片分别指出各政治事件,再说明民主与法制建立的意义。第(3)问要具体说明各政治制度的名称。
【答案】 (1)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人士和民主党派广泛参与;民主联合协商。
(2)发展:实现了第一次全国普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3)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
预 习 检 测
1.中共八大提出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共同纲领》的确定
【解析】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剥削阶级被消灭。因此,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
【答案】 A
2.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对联中的场景应该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修正主义”“无产阶级当权派”等极左言论,可以判断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文革”时期。
【答案】 D
3.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扩大基层民主
C.实施依法治国
D.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 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 D
4.我国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宪法
C.十五大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解析】 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是在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
【答案】 D
5.(选做)1978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材料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加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性
B.要彻底破除个人崇拜和“左”的思想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急迫性
D.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紧急性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在当时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律很不完备”的背景下提出了要“集中力量”制定一系列法律的任务,而且要制定的法律种类较多,这说明法律体系需要健全,而材料信息“集中力量”也反映了立法的急迫性。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实际上是需要健全法律的背景;D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材料主题是法律问题,而不是民主问题。答案是C项。
【答案】 C
6.(选做)下表是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变化表。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年份 1953 1966 2010
城乡比例 8∶1 4∶1 1∶1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完善
B.城市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C.农村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
D.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总数已经相等
【解析】 D项说法不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反映不出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总数已经相等;B、C两项都是现象而不是实质;比例的变化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逐步得到完善,A项正确。
【答案】 A
当 堂 检 测
1.毛泽东说:“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在他看来,较为有效的形式与方式是( )。
A.开展三大改造 B.发动“文化大革命”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以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不能解决问题,主张用“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的方式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C、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答案】 B
2.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A.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
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解析】 “红卫兵”存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A项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前;B项出现于1954年;D项出现于“文革”结束后。从时间上可以判断选C项。
【答案】 C
3.“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要防止“‘文革’悲剧”重新发生就必须( )。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B.破除“左”的思想和个人崇拜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文革”发生固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的思想发展的结果,更是因为中国的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所以才在领导人的主观影响下发生这样的历史悲剧。所以要防止其重新发生,就必须从制度上作保障,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答案】 C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
①提出“有法可依”等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A
5.冯骥才在《关于“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答案】 C
6.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规定:“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
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D.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表明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的安全不受侵犯。
【答案】 A
课 后 检 测
1.下图是在密西根大学储藏室内发现的剪纸。这张剪纸反映的事件(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月革命
A.说明国民革命如火如荼
B.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
C.标志着“文革”全面爆发
D.说明上海各界支援革命
【解析】 由图片中的“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市革命委员会”、毛泽东的头像、“一月革命”等内容可判断,这张剪纸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夺权现象,这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严重践踏。答案为B项。
【答案】 B
2.下列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定了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方针
B.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D.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解析】 “文化大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党和人民认识到要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前提是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为此,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趋于制度化、法制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 D
3.1979年,负责修订《逮捕拘留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的彭真特别强调,将“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写进条例。此做法( )。
A.说明新中国法律体系已形成
B.吸取了“文革”的惨痛教训
C.表明人民民主实现了法制化
D.反映了人民的权利无法保障
【解析】 “文革”时,民主和法制遭到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破坏,公安局不经人民法院的批准而可以随意逮捕人员,公民乃至国家主席的权利和人身自由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材料做法主要是吸取了“文革”的惨痛教训。
【答案】 B
4.1989年9月,江泽民在中外记者招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上郑重宣布:“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决不能以党代法。这也是新闻界讲的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这个想法变成法律条文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
C.党的十五大上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
【解析】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A、C两项;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82年,排除;1999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选D项。
【答案】 D
5.1978年宪法颁布后,当年的《全国报刊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曾在第4、5、6、7期开辟了《学习新宪法,宣传新宪法,遵守新宪法》等专栏,共索引文章210篇,其中讲无产阶级专政或阶级斗争的文章有75篇。该现象主要表明( )。
A.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冲突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以健全
C.无产阶级专政开始写入宪法
D.“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占主流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其中讲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阶级专政或阶级斗争的文章有75篇”可知,1978年仍然存在许多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文章。这说明1978年仍然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也即“左”倾错误仍然存在,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无产阶级专政就已经写入宪法,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民主法制健全,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A
6.下图是1978~2010年底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制定的宪法和有效法律文件、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比例示意图。下列对此示意图所反映的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我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②地方自治权日趋加强
③我国的民主政治日益得到法律保障 ④我国的民主与法制日益制度化和法制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据示意图中的“宪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有效法律文件”“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文字信息可知,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同时各项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有利于民主与法制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材料中的“行政法规”是对政府的约束,这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所以体现了民主政治日益得到法律保障;地方性法规的增加不等于地方拥有更大的自治权,我国的地方自治权主要体现在自治区、县拥有部分的自治权和香港等特别行政区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所以综合上述信息,应排除②。
【答案】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六八年夏季,社会主义的法治“突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灵了”,“政权就是镇压之权”灵了起来。在范围广大地区内,到处在抓人,到处在镇压,到处是冤狱。社会主义法制跑到哪里去了呢 据说,它没有用了,因为这是旧人大的宪法,而新人大还没开,现在是无法无天了!
——李一哲1974年11月7日《关于
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导致此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的“不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冤狱”说明反映了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之后再说明是“文革”导致的。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村民”可得出是基层民主与法制得到发展。
【答案】 (1)问题: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文革”的发动。
(2)基层民主和法制得到发展;人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1.为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准备
①军事基础: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②政治基础: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的准备。
④群众基础: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⑤组织基础: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材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材料三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统一的大家庭中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
【答案】 (1)时间:在1949年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2)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3)依据: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
3.如何才能避免“文革”这种悲剧的重演呢 从“文革”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教训:(1)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2)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具体表现: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③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第2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法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的领导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结合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的需要而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形势下,考虑了中国各社会阶层的最大利益,平衡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及集团利益而产生的结果。应该说“一国两制”及基本法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方面,是一个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产物,它符合中国大陆十三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维护了香港七百万人民的利益。在世界上,平衡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中国人民主流意识价值观与西方不同意识价值观的矛盾,维护了双方共同生存的空间和利益。
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2.通过学习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等相关内容,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阅读P75~76,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最初目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形成的 “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何意义
2.阅读P76~78,回答:“一国两制”构想最初在什么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阅读P78~79,回答:海峡两岸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至今海峡两岸关系形成了怎么样的局面 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1979年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D.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答案】 C
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答案】 B
3.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最根本的不同是( )。
A.台湾问题是现实问题;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B.台湾问题是不同政党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两国间的问题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香港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问题
D.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中英间的问题
【答案】 C
1.探究一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专门到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会谈,撒切尔夫人提出的“以主权换治权”的提议遭到邓小平的断然拒绝。邓小平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他正式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
(1)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实质是什么
(2)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
【答案】 (1)实质:继续保持殖民统治。
(2)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大大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符合实际;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探究二 海峡两岸关系问题
材料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 (1)关键: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不可让外国势力插手。
(2)变化:从主张武力解决到主张和平统一。
(3)有利条件:①经过改革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④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⑤两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3.易错易混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吗
【答案】 不可以。“一国两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而不是“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在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中,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只是这个国家的地方行政单位或地方性政府,是这个统一国家的组成部分。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吗
【答案】 不一样。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问题涉及外国侵略,必须恢复行使主权,因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其对外也必须以一个中国特别行政区的身份出现。解决台湾问题即完成领土的统一,台湾在国际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出现,台湾可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驻军与否是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重要区别。
1.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A.《联合声明》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C.《告台湾同胞书》
D.《中美联合公报》
【答案】 C
2.台湾地区新领导人马英九上台以来,多次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 )。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 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最高利益 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 A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又是在哪些问题上成功实践的 两岸关系有何发展 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预 习 检 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②④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
【答案】 A
2.香港问题最终以中、英、港三方都接受的方案解决了。这个“三方都接受的方案”是( )。
A.“主权换治权” B.中英共管
C.港人独立 D.“一国两制”
【解析】 “一国两制”构想既考虑到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充分照顾到了大陆、香港、英国三方的利益,为各方所接受。
【答案】 D
3.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解析】 不管是哪类特殊地区,都是由中央政府管辖的,在主权问题上,都属于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 B
4.2012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一再强调承认“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解析】 1992年,海峡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故B项正确。
【答案】 B
5.(选做)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规定:“国家决定,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材料中的“特别”主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恢复部分国家主权 B.实行中英两国的共治
C.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D.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解析】 A、B两项叙述错误;C项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特征,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香港不是唯一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区。
【答案】 C
6.(选做)1986年5月香港《广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在登载国民党退伍老兵的采访中写道:“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凛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压在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此呼声( )。
A.有利于打破两岸交往的坚冰
B.说明台湾民众支持和平统一
C.反映了“一国两制”深入民心
D.直接促成了两岸“三通”的实现
【解析】 材料反映了老兵希望打破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的隔绝状态,以回大陆探望家人,这与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有着必然的关系,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答案】 A
当 堂 检 测
1.“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可知“一国两制”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B项正确。
【答案】 B
2.下列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叶剑英于1981年在对台谈话中正式提出
B.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是指两种教育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主要是针对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
【解析】 要准确把握“一国两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其内涵。“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两制”是指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首先实践于香港、澳门问题。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全面理解。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和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 D
4.香港、澳门的归属问题已经解决。中国政府同有关国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主要方式或途径是( )。
A.外交谈判 B.军事威胁
C.大国插手斡旋 D.全民公决
【解析】 中国同英国、葡萄牙通过领导人会谈、外交官员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了协议,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答案】 A
5.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这里的“政策和方法”主要是指( )。
A.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的方针
B.大陆与台湾政治上地位平等
C.大陆政府不干预台湾的事务
D.统一政策和方法由台湾提出
【解析】 《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方式统一”的主张,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答案】 A
6.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解析】 从材料中看不出国际社会想干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收回香港,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本身有误,且材料中也没有此种含义;C项材料没有提及且说法有误;从材料中的“国际上注意”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D项正确。
【答案】 D
课 后 检 测
1.列宁曾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持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我国借鉴了这一主张的制度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B.行省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 抓住题干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坚持统一”“地方自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一致,因此列宁所提出的观点可能成为“一国两制”的理论支持。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 A
2.“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10年间(注:1997~2007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10年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解析】 “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这使得“当年外流的港人在10年中陆续回港”,B项正确;中央政府的支持与香港的稳定发展与该变化有关,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A项;C、D两项显然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B
3.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两岸实现“三通”
C.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D.两岸实现停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岸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20世纪的一个总体的发展趋势的把握。解题的着眼点在于理解“历史性突破”。在实现停火的前提下,双方代表能进行会谈对话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是党在国家统一方针政策上的重大突破,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是主要的干扰项。
【答案】 C
4.1980年,当时的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台湾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 )。
①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②希望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蒋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言论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观点,这体现了①②③的观点,而并未反映出其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的方针。
【答案】 C
5.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对台湾,我们的条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它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充分的自治权。”这说明( )。
A.“一国两制”基本制度正式确定
B.题干材料蕴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精神
C.台湾问题是解决中日关系的核心
D.中共对台湾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解析】 “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酝酿的过程,在确定为基本制度前就已日益形成了其较完整的内涵,而其正式确立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以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79年”,可知材料观点蕴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精神。
【答案】 B
6.2013年元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发表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团结广大港澳同胞,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从根本上说,港、澳长期的繁荣稳定得益于( )。
A.港、澳社会制度的先进性
B.中央对港、澳的直接管理
C.港、澳地区的完全自治
D.“一国两制”的长期实施
【解析】 材料中的“港人治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澳人治澳”体现的是“一国两制”下中央政府对港、澳地区实行的政策,正是长期实施了“一国两制”,才有港、澳地区长期的繁荣稳定。A项叙述错误;B、C两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新年,金门军民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厦门过来的广播,没有了以往的高声指责。取而代之的,是对亲情、对骨肉同胞的声声呼唤。“台湾同胞、国民党军官弟兄们”称呼前面,还特意加上了一声“亲爱的”。……80年代末,蒋经国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逐渐解冻。
材料二 从50年代中期起,即使存在外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装干涉,解放台湾虽有战争的与和平的两种方式,毛泽东仍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与政策。80年代初,邓小平从世界现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按“一国两制”模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刘孝良《论毛泽东邓小平和平实现
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
材料三 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1)据材料一,说明两岸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变化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国家统一上的共同之处。
(3)结合材料三,概括说明“三方面都能接受”是指哪三方面。此“三方面”最终接受了哪种解决方式 为什么
【解析】 第(1)问,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中的“解冻”说明两岸关系由对抗到缓和,再从国共双方及民众的角度说明原因。第(2)问要据材料中的“和平方式”“祖国统一”等信息概括出共同之处。第(3)问先指明中、英、港三方面,再说明方式和原因。
【答案】 (1)变化:两岸由对抗到缓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确立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放开了对台湾的交流;台湾国民党改变了对大陆的政策;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推动。
(2)共同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国家统一的前提;都主张并倡导和平统一;都能从实际出发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制定正确的统一方针。
(3)中国政府、香港地区和英国。“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符合三方共同利益,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发展。
1.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其他因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2.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
(1)有利因素: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针的提出;②两岸交流频繁,联系日益紧密;③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两岸人民渴望统一;④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等等。
(2)不利因素: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
3.总体架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专题复习课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曲折过程、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是正确认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难点是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必然性和艰巨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选择题
1.《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的“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大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C项所述是在1954年;D项所述是在改革开放后。故据时间信息“1949年”判断,答案是A项。
【答案】 A
2.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下列能够体现其“里程碑”意义的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实施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解析】 1954年宪法确定了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 B
3.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举的政治制度是( )。
A.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解题时应抓住关键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举”,A、B、C三项内容在外国均有先例。但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举,故选D项。
【答案】 D
4.1978年2月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上叶剑英强调说:“一个国家非有法律和制度不可,这种法律和制度要有稳定性、连续性,一定要有极大的权威性。”此观点主要反映了( )。
A.中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备
B.“文革”的惨痛教训
C.改革开放后国内形势变化
D.西方法制思想的传入
【解析】 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该观点发表于“文革”结束后不久,再结合“文革”时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法律的权威受到践踏的史实可知,此观点主要是针对“文革”的惨痛教训而言的。
【答案】 B
5.2012年12月4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观点实际上强调了( )。
A.加紧社会主义立法工作
B.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C.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
D.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解析】 材料中特别强调了宪法的“实施”,也就是强调了依据宪法治理国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
【答案】 D
6.1978年1月7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员团时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这说明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 )。
A.要取得美国对中国统一的支持
B.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C.具有政策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D.与以往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
【解析】 材料反映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实现统一,这是政策上的原则性表现,而以和平方式为主,又随时准备军事解决,这又是灵活性的体现。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解放军、全国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学联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代表662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材料二 1953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迎接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论。社论分析了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伟大意义,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地准备这次普遍的民主选举运动。”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但当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除特邀、推选产生外,绝大部分代表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经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因此积累了一定的民主选举经验。
——穆兆勇《新中国第一次全民普选运动始末》
材料三 “1949年,胜利来临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令人目瞪口呆。”……而更令人目不暇给的胜利,则是与开国齐头并进的民主架构。……《共同纲领》规定的机构、组织,无不在名称上冠以“人民”二字,诸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广播、人民出版事业等等,“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新中国开国时民主的万千气象》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构成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1953年新中国政府为第一次普选做了哪些努力。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构建“民主架构”的。此“架构”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解析】 第(1)问要据材料中的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源说明特点。第(2)问要从材料中的“号召”“特邀、推选”等信息分析所做的努力。第(3)问要从三大政治制度方面说明民主架构,再说明此架构的特点是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 (1)各代表主要是被特邀参加的;代表成员构成广泛;体现了人民民主特征。
(2)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依据国情将普选与特邀、推选相结合。
(3)民主架构:初步建立起了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主架构”。特点:人民当家做主。
专 题 小 结
考纲目标 课标要求 目录 教材内容精解
人教版 岳麓版 人民版 三个版本的共性 三个版本的主要差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国宪法》。大会还选举或任命了国家领导人。意义: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①法律依据。②五大自治区。③意义 ◎人民版介绍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共中央机关转移至北平等史实◎岳麓版和人民版简要分析了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岳麓版还强调: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人民版则指出:新中国成立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人教版和人民版提到1954年宪法的两大原则。岳麓版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岳麓版提到了二届人大和三届人大◎岳麓版简要介绍了各民主党派的由来◎人民版简要介绍了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文革”使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①完善了人大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②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与民主党派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完善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推进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⑤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人民版较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地介绍了自三大改造完成重大社会变革、1956年中共“八大”关于民主政治的探索到“文革”的严重破坏这一历程◎对于新时期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人民版提到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岳麓版提到《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祖国统一大业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①含义。②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③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①1979年元旦,大陆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1980年后,“三通”的限制逐渐放松。③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 ◎对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岳麓版介绍得较为详细◎人教版介绍了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会见◎人民版介绍了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岳麓版提到: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说,1949年新中国制宪机关“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由若干阶级构成的混合主体”。此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确立
C.工人阶级是人民政协的主体
D.新民主主义国家性质的特征
【解析】 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制宪机关是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协商会议。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下多党(各种阶级的代表)协商制定国家“宪法”(《共同纲领》)的特点,这是由新民主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答案】 D
2.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是指(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B项说的是《共同纲领》;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3.“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关键词“民族大家庭”“不能照抄别人的”,即我们的民族制度应该有中国特色,为此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B
4.2001年,在根据宪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修改( )。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B.说明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
C.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解析】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会制度,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早在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已明确规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仍旧是经济建设。
【答案】 A
5.“出席这次会议(1975年初,四届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会议)的代表总数为2 885名……是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由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军队等方面推选,有的是指定或特邀的。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提交的宪法修改草案……”下列对此次会议代表产生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并不具有任何“民主”的色彩
B.完全违背了社会民众的基本意愿
C.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受到冲击
D.产生方式多样,符合宪法规定
【解析】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这一规定后来得到了1954年宪法的进一步认可。由材料可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在产生方式上有违这一规定,再结合时间“1975年”可知,当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受到了“文革”的严重冲击,故C项正确,排除D项。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C
6.《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决定》规定:按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高于上届;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这说明( )。
①少数民族代表由各少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③国家拓宽妇女、少数民族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这一规定表明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坚持城乡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D
7.“政治文化范式”是指决定一种文化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的根本面貌和属性的最核心的命题,一旦这一命题出现重大的变化,整个政治文化形态就会随之改观。有学者据此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范式的确立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导性原则。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了( )。
A.意识形态变化对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制度变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C.“一国两制”必须以和平为前提
D.经济发展是实现统一的物质基础
【解析】 首先需理解“政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范式”的概念,然后注意题干强调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本题易从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入手而错选D项,故要小心这一陷阱。
【答案】 A
8.20世纪60年代,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政府明确提出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同时还采取一系列有力的保障措施,向香港供应大量生产原料、生活必需品和淡水,使祖国大陆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实行这些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A.体现了我国政府“一国两制”的构想
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C.为我国和平收回香港奠定了基础
D.消除了英国政府的戒心
【解析】 中国政府的这一系列做法,向香港市民表达了诚意,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后来成功解决香港问题做了铺垫。
【答案】 C
9.1963年,周恩来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台湾回归祖国后外交须统一于中央;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建设经费不足由中央拔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双方不派特务。“一纲四目”的提出表明( )。
A.当时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B.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中国政府立场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D.两岸长期敌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解析】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场的问题,“四目”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策略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两岸长期敌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是在1987年,故A、D两项均错误;B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10.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C.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 材料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香港回归后香港人的生活方式等保持不变。
【答案】 C
11.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解析】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是港澳繁荣的政策保证。
【答案】 D
12.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C.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D.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展
【解析】 通过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民众发起返乡运动”等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意。在“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和平统一”的口号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直至21世纪初才实现直接“三通”,因此可以排除A、B、D三项;民众发起返乡运动促成了台湾当局放松了对民众的限制,使台湾民众得以回大陆探亲,从而打破了两岸隔绝的状态。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解析】 第(1)问,“主要原因”从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归纳,“斗争”和“探索”要注意回答当时最重大的政治、文化运动。第(2)问实际考查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第(3)问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注意语言的精练性。
【答案】 (1)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斗争与探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歌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说:“鉴百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请回答:
(1)1945年以来,“七子”中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对两岸关系,目前有很多人看好其前景。你认为前景看好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1949年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第(2)问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出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的因素。
【答案】 (1)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了台湾;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形成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2)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民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实现“三通”(通航、通邮、通商);国共两党高层会谈渠道已开通;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大陆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会对台湾民众形成向心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