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卷能力提升)(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卷能力提升)(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8 08: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卷能力提升)——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C.天然气是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D.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的排放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 )
A.和 B.和
C.和 D.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3.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
A 溴苯(溴) 苯 分液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
A.A B.B C.C D.D
4.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现乙醇的催化氧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装置甲监测空气流速
B.铜网作催化剂
C.试管a可收集到纯净的乙醛
D.实验过程中若熄灭酒精灯铜网仍保持红热,说明是放热反应
5.对乙烯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电子式为 B.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C.乙烯分子在空间上是平面结构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选择水浴加热
B.该反应中,如果乙酸足量,1﹣丁醇可以完全被消耗
C.长玻璃管除平衡气压外,还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D.在反应中1﹣丁醇分子脱去羟基,乙酸脱去氢原子
7.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下列新型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B.形状记忆合金
C.高温结构陶瓷 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8.我国在科技上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下列各项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Ⅰ“福建”舰飞行甲板所用的特种钢材 Ⅱ用于吊装港珠澳大桥的聚乙烯纤维吊绳 Ⅲ“嫦娥六号”探测器使用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 Ⅳ用于海水淡化的三维石墨烯气凝胶材料
A.Ⅰ B.Ⅱ C.Ⅲ D.Ⅳ
9.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缓缓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最后加入乙酸
B.试管a中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酸,利于提高乙醇的转化率
C.导气管的作用为导出并冷凝物质蒸气
D.饱和溶液的作用为溶解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醇分子中有—OH基团,所以乙醇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
B. 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C.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分子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D.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比乙烷中的氢原子活泼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能发生中和反应
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A.全部 B.能发生①③④
C.除⑤外都能 D.除④⑤外都能
12.如图,甲为石蜡分解装置图,乙为改进后的装置图,乙可明显缩短实验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矿渣棉浸透石蜡油的目的是保证产生足够多的气体供后续实验使用
C.酸性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发生了氧化反应
D.乙的优点是反应物与催化剂充分接触,酒精灯火焰集中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乙醇氧化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改进装置如图所示,按图组装好仪器、装好药品和试剂。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铜粉的颜色红黑交替出现
B.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乙醇氧化生成了水
C.在盛有新制氢氧化铜的试管中能看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的总反应:
14.S-诱抗素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二、解答题(共4题,58分)
1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立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一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1)写出由乙烯制取氯乙烷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6.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随后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之后再焊接。请利用化学用语说明其原因:
17.归纳总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它们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18.乙酸俗称,其分子式为,其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乙酸是一种比硫酸_______(填“强”或“弱”)的酸,向少量碳酸钙粉末中加入少量乙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的酸性比_______的酸性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A正确;
B.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都不含碳元素,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B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热值高、燃烧充分、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是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C正确;
D.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吸收燃烧产生的,减少的排放,但对气体的排放不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A.和结构相似,且分子式上相差2个“”,二者互为同系物,A选;
B.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结构,且二氯代物只有1种,和是同一物质,不互为同系物,B不选;
C.和官能团的个数不同,不互为同系物,C不选;
D.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不互为同系物,D不选;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溴苯和溴都会溶于苯中,无法分液,A项错误;
B.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加溴水,洗气除杂,B项错误;
C.CaO与水反应后生成,然后蒸馏,可得到纯净的乙醇,C项正确;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杂,不需要蒸馏,D项错误;
答案选C。
4.答案:C
解析:A.控制空气的通入速率可以控制装置甲中冒气泡的速率,可通过装置甲监测空气流速,选项A正确;
B.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发生: Cu CuOCu,选项B正确;
C.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为乙醇和乙醛,乙醛还可能被氧化为乙酸,所以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有机物,选项C错误;
D.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进行,选项D正确;
答案选 C。
5.答案:C
解析:A.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间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A错误;
B.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B错误;
C.乙烯分子6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C正确;
D.乙烯的结构简式:,D错误;
答案选C。
6.答案:C
解析:A.反应温度为,高于,不能水浴加热,故A错误;
B.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酸足量,1-丁醇也不能完全被消耗,故B错误;
C.长导管与外界相连,且乙醇、乙酸可沿长导管回流,则长玻璃管除平衡气压外,还起到冷疑回流的作用,故C正确;
D.酯化反应中羧酸脱羟基、醇脱氢,则反应中1-丁醇分子脱去氢,乙酸脱去羟基,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砷化镓是无机物,故A不选;
B.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不选;
C.陶瓷是硅酸盐材料,故C不选;
D.聚乙烯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选。
8.答案:B
解析:A.钢材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
B.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C.砷化镓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因此不属于高分子材料,D错误;
故选择B。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A、乙醇结构中有,能与水形成氢键,所以乙醇溶解于水,但不能电离出,故A错误;B.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但乙醇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显酸性,故B错误;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一定含元素,氧气参加反应,据此不能确定是否定含氧元素,故C错误;D.乙烷与钠不反应,可说明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故D正确;
11.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具有三类官能团的性质,即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中和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又由于有苯环,具有苯的性质,可发生取代反应;有醇羟基、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C
解析:A.点燃酒精灯,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铜粉由红色变黑色,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CuO可氧化乙醇,自身被还原为Cu,粉末由黑色变红色,故A正确;
B.硫酸铜遇水变蓝,则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了水,故B正确;
C.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加热,不加热不能看到砖红色沉淀,故C错误;
D.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可氧化乙醇,则铜粉黑红变化有关反应为,总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由S-诱抗素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A正确;结构中只有1个六元环,无苯环结构,B、D错误;分子中无酯基结构,C错误。
15.答案:(1)
(2)氯乙烷沸点低,易挥发,挥发时带走大量的热,起到局部冷冻麻醉的作用
解析:
16.答案:答案用火烧法除去漆层后,铜表面会生成一层黑色CuO,会影响焊接质量,在酒精中蘸一下,氧化铜会被乙醇还原,生成Cu,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17.答案:
有机物 组成 结构简式 主要化学性质
葡萄糖 C、H、O (1)能与新制悬浊液反应;(2)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应;(3)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4)酯化反应: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淀粉 C、H、O (分子组成) (1)遇碘变蓝色;(2)水解反应: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逐步发生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油脂 C、H、O 油脂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 C、H、O、N、S等 ____________ (1)水解反应:最终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2)蛋白质的变性:(3)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4)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气味
解析:
18.答案:醋酸;;羧基;弱;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乙酸;碳酸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