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A卷基础夯实)(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A卷基础夯实)(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8 08: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A卷基础夯实)——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浓度增加会导致气温升高
B.为实现“碳中和”,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可以减少碳排放
D.我因首次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新思路
2.科学、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化学品是每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B.铁强化酱油中的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属于增味剂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D.火腿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
3.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绿色出行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节约用电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溶液除去工业废水中的和
B.用试纸测溶液的
C.用溶液检验待测液中的
D.用熔融的电解制备金属钠
5.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O和氮氧化物
B.和均为无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6.合理使用药物有利于身心健康。下列关于药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能中和胃酸,可用作抗酸剂
B.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
C.屠呦呦因研究抗疟疾药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D.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可能对机体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7.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8.为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必须对废弃物进行严格管理。关于废弃物的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
B.实验室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对于不需要回收利用的有机废液,可用焚烧法处理
D.强氧化物如高锰酸钾固体,可配成溶液,再进行常规处理
9.每年3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农户们或在田间翻耕、育种、播种,或穿梭在大棚中,为农作物施肥。下列有关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施肥时,铵态氮肥可以与碱性化肥同时施用
B.经测定发现土壤呈酸性,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士壤
C.作物生长中叶片发黄,需要补充氮肥
D.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1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的碳酸钠溶液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明矾作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11.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利用了溴单质的挥发性
B.经过“吹出”、“吸收”过程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
C.“吸收”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D.第一次通入的目的是氧化,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氧化过量的
12.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海洋能
C.风能 D.乙醇汽油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液氨 C.石油 D.氯水
14.第19届亚洲运动会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
A.二氧化碳 B.碳原子 C.碳元素 D.含碳物质
二、解答题(共4题,58分)
15.我国的民用燃料有蜂窝煤(由煤和少量石灰,黏土等组成),瓶装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等),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以及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等。请你查阅资料调查我国民用燃料变更的历程,解题思路各种燃料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中的优缺点,与同学探讨燃料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16.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其中地球上99%的溴元素都以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因此溴也被称为“海洋元素”.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X能令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又恢复原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⑤步后的“溴水混合物”中溴的质量分数比第②步后的“含的海水”中溴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步骤③的操作能获得含的空气,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写出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消耗气体X的体积为标况下时理论上最多能吸收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若此步骤改为用强碱溶液吸收,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要控制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此步骤改为向一定量溴水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溴单质即从水中转移至中溶解,则后续将溴的溶液与水溶液分开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气体X、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地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露天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减少矿产资源的开发
C.化学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应及时排至室外,以防止实验人员中毒
D.化工厂建在海边,将污水排入大海,防止污染土壤
(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直接燃烧时会产生而污染大气。
①可用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利用石灰乳除工业燃煤尾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工艺如图所示,该工艺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和。
a.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时间。尾气中与石灰乳、空气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b.可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尾气中NO、与石灰乳反应生成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8.动手实践。
①向一支大试管(2 0mL)里放入废塑料碎片,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再放入一些镁条做裂化剂。
②用导气管连接大试管与具支试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③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大试管,塑料碎片先熔化而后沸腾。
④白色气体进入具支试管,有部分气体液化,另一部分气体从支管口排出。
⑤点燃排出的气体,观察火焰。
⑥停止加热并冷却后,将具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在蒸发皿中,点燃观察。
上述实验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大气中浓度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A正确;
B.现阶段还无法完全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合理使用化石燃料,B错误;
C.为酸性氧化物,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铵,可以减少碳排放,C正确;
D.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新思路,D正确;
故答案选B。
2.答案:A
解析:A.非处方药无需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A正确;
B.补铁酱油在酱油中加入一种新型铁强化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使普通酱油在添加了这种铁强化剂之后具有补充铁元素的功效,属于营养强化剂,B错误;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但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C错误;
D.亚硝酸钠能够起到防腐作用,亚硝酸钠可用作肉制品的防腐剂和护色剂,但过量亚硝酸钠可致癌,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A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保持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
D.节约用电,节约了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溶液可以和和发生反应生成CuS和HgS沉淀,可用溶液除去工业废水中的和,故A正确;
B.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溶液的,故B错误;
C.KSCN溶液与反应使溶液显红色,可用KSCN溶液检验待测液中的,故C正确;
D.活泼金属一般用电解法制取,用熔融的NaCl电解制备金属钠,故D正确;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碳与氮的氧化物,如和CO等,A正确;
B.是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错误;
C.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铵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作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C正确;
D.工业废气中的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进行脱硫处理,D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为强碱,具有腐蚀性,不能中和胃酸,应用氢氧化铝,A错误;
B.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常用于解热镇痛,B正确;
C.屠呦呦因研究抗疟疾药青蒿素获诺贝尔奖,C正确;
D.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则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可能对机体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D正确;
故选A。
7.答案:A
解析:A.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冶炼,A错误;
B.处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B正确;
C.为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C正确;
D.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冶炼,D正确;
故选A。
8.答案:B
解析:实验室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
9.答案:A
解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化肥同时施用,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故选A。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B选项错误。
C.作物叶片发黄,往往是缺氮元素导致,需要补充氮肥,故C选项错误。
D.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故D选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A.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能使油脂水解,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促进水解,溶液的碱性增强,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故A正确;
B.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而净水,但没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错误;
C.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故C正确;
D.镁比铁活泼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答案选B。
11.答案:D
解析:A.溴单质沸点低,易挥发,“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利用了溴单质的挥发性,故A正确;B.经过“吹出”、“吸收”过程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故B正确;C.“吸收”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故C正确;D.第一次通入的目的是氧化,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氧化过量的,故D错误;故选D。
12.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属于新能源,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形成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液氨是液态氨气,属于纯净物,故B符合题意;C.石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碳中和的概念涉及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故选A。
15.答案:略
解析:
16.答案:(1)高;
步骤③④⑤起到了富集溴元素的作用;
(2)易挥发;
(3);;;
(4)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之蒸出,溴蒸气浓度降低;温度过低,溴单质不能完全蒸出,产率低;分液;
(5)
解析:
17.答案:答案:(1)B
(2);a.;b.
解析:(1)露天焚烧秸秆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A项错误;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减少矿产资源的开发,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B项正确;化学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排至室外,会对室外的环境造成污染,C项错误;化工厂建在海边,将污水排入大海,会对海水造成污染,D项错误。
(2)①通入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a.尾气中与、石灰乳反应生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尾气中与石灰乳反应生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8.答案:实验以废塑料碎片为原料,制取出的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可燃性,即都可作燃料,归纳出实验的实际意义:废旧塑料可以回收利用。加热时,废塑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裂化成小分子化合物,产生呈气态、液态的物质,产物可以用作气体、液体燃料或将其裂解成单体,重新用于聚合。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