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同类主题迁移阅读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故乡的山溪
今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山东老家。家乡青的山,绿的水,崭新的瓦房,鸡鸣羊叫,清脆的蝉鸣……一下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要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源头在山的那一边。”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一饮而尽。好凉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大好肥的虾。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浇一位军属老伯伯的田。溪水潺潺地、潺潺地流着,浸透了田地。多听话、多无私的山溪啊。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
开学前,我不得不告别山溪。故乡的山溪啊,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醉——( ) 清凉——( )
清楚——( ) 确实——(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溪 ( )的水
( )的山 ( )地笑
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一口气喝完了。形容喝得十分爽快。( )
(2)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4.用直线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5.作者写故乡的山溪,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邡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蹁跹(piān xiān),时两而如钢琴家熟练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6.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
(2)驰名中外:
8.文中作者品尝到了 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能品味出作者 的情感。
9.文中第3-5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 )顺序叙述描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的发展
10.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11.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他会联想到 ;
他还会联想到 。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小花瓣,粉红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
早上,太阳一升起,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傍晚,太阳一下山,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睡觉了。
太阳花的颜色可多了!有粉红的,有黄黄的,有蓝蓝的,还有紫紫的。
12.在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画“_____”。
13.照样子,写词语。
(1)粉红粉红
(2)兴冲冲
14.太阳花很美,用“﹏﹏﹏”画出描写它美丽的句子。
15.我知道太阳花和太阳的关系可大啦!
(1) ,太阳一 ,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2) ,太阳一 ,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睡觉了。
一只海鸠(jiū jiǔ)妈妈
坑坑洼洼的岩脊一侧栖息着成百上千只海鸠,我们蹑手蹑脚地企图靠近它们的领地,很快就被警惕性颇高的海鸠识破了。“呼啦啦”一声响,一大片海鸠飞了起来。
在岩石的边际有一只海鸠,它的喙(yuán huì)紧张地半张着,灰褐色的眼里充满了恐慌,绷紧的身体上一对翅膀已向外张开,摆出了随时准备飞离的架势。在一只拱起的翅膀下露出了一对移动着的黑色小爪子。这只海鸠妈妈面对着两个庞然大物步步逼近它们的巢穴,却不愿放弃自己的孩子。
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我匍匐(pú fú pǔ fú)向前,手指离它只有3英寸距离了。它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眼睛里流露出绝望的光。它扭头看向身后的悬崖,看得出内心激烈地挣扎着,只要轻轻一拍翅,就会有逃生的希望。我停下来,静待着它的行动,可很快它就将头扭回,用长长尖尖的喙与我对峙。
我伸出手,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一只手,最后我用双手慢慢地捧住这个“伟大的母亲”。它那颤抖不停的身体在我轻柔的抚摸中逐渐地平息了下来。这种长期生活在海边悬岩上远离人类的野生鸟类,此刻竟能安详地在我的手中扭着它的脑袋放松地左右环顾了,只是它的翅膀依然紧紧地拢着,护着下面藏着的一个蛋和两只幼仔。
当我和同伴准备离去的时候,一大群海鸠在我们头顶的上空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庆祝它们的转危为安。我默默地望着它们的身影,脑子里浮现出那只海鸠的样子。事实上,我们并没能俘获它,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
1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蹑手蹑脚——
对峙——
18.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9.海鸠妈妈为什么不离开岩石?
20.海鸠妈妈开始的表现是 ,当“我”靠近它时,它 ,最后 。海鸠妈妈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21.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①作者为什么没有“俘获它”?
②“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花园四季
在我家楼前,有一个花园,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初春,迎春花开了,桃花含苞欲放,垂柳抽出新枝。远远的望去淡淡的绿色,十分迷人。当花园里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时,真叫人如醉如痴。
炎热的夏天,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月季花,一棵棵垂柳像一把把遮阳伞。早晨,小学生在那里背英语单词,白天,老人们在要树下摇着扇子聊天,晚上,孩子们沿着路追跑。
深秋,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踩上去软棉棉的。
寒冷冬天,虽然树木不如春天那么艳丽动人,但是,下雪时,松柏树上排满了雪花,高高的枝上罩着一层霜,好像披上了一层白纱。
自然环境的美,为我们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2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 ) 艳丽—( )
枯黄—( ) 乐趣—( )
23.作者是按照 、 、 、 的时间顺序观察景物的。
24.这篇短文是围绕第 自然段写的。
25.作者抓住了花园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进行描述,写初春 开了, 含苞待放, 抽出了新枝;写盛夏五颜六色的 , 像一把把遮阳伞;写深秋 枯黄,纷纷扬扬地 地上;写隆冬突出了 时的景象。
2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 之情。
请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冷风
普希金
冷风还在吹,
吹来晨露。
只是在春雪才化了的地方,
冒出了初春的小花朵,
就像从奇异的蜡质王国,
从芬芳的蜂房
飞出了第一只蜜蜂,
沿着早开的小花飞行,
在探视美丽的春天:
贵客就快来了吧?
草原快绿了吗?
茂密的白桦树林
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
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
27.(内容理解)诗人连用四个问句,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 (诗歌特点),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律;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 。(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8.(画面描写)阅读诗歌,结合下面的词语,想象诗歌展现出来的画面。
29.(朗读节奏)如果让你朗读这首诗歌,你认为下面哪种节奏更合适?( )
A.缓慢 B.沉重 C.急切 D.柔和
30.(仿写)请仿照诗歌中画线句的形式,补写下面的小诗。
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叫声, 原来是知了在呼唤夏天的到来。 你吃到香甜可口的西瓜了吧? ? ? ?
参考答案
1. 陶醉 凉爽 清晰 果然 2. 故乡 清澈 青青 不由自主 3. 一饮而尽 不由自主 4.山溪给了我欢乐。 5.对山溪,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选文找到答案。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短首。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6.编织 点缀 回荡 弥漫 7. 文中指茶香渗入内脏,让人感到舒畅、舒适。 指龙井茶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8. 甘醇晶莹 热爱家乡 9.A 10. 排比和比喻 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动人情景 11. 家乡漫山遍野的茶树 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
6.此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7.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解释。沁人心脾:意思是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文中指茶香渗入内脏,让人感到舒畅、舒适。驰名中外:意思是形容名声传播到国内和国外,表示传播得极远。本文指龙井茶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8.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句子“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可知文中作者品尝到了甘醇晶莹的龙井茶,也写出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9.从文章关于时间的关键词句的“起早贪黑”、“太阳升上头顶”、“落日”等,可以看出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描写的。
10.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句中三个“时而”可以看出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词句“如小鸡啄米”、“如彩蝶蹁跹”,可以看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1.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联想即可,但要言之有据,进行合理想象。
12.粉红粉红 绿 粉红 黄黄的 蓝蓝的 紫紫的 13. 乌黑乌黑 雪白雪白 碧绿碧绿 红彤彤 气呼呼 笑盈盈 14.太阳花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小花瓣,粉红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 15. 早上 升起 傍晚 下山
16.jiū huì pú fú 17.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对抗。 18.我们去看海鸟,被海鸠的母爱打动。 19.因为那里有它的孩子。 20. 紧张、恐慌 绝望 放松 它信任了“我” 21. 作者被它的母爱所感动。 对海鸠的母爱所打动,他开始尊敬它。
22. 美妙 秀美 枯萎 趣味 23. 初春 盛夏 深秋 隆冬 24.一 25. 迎春花 桃花 垂柳 月季 垂柳 树叶 落在 下雪 26.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仔细分析文段内容可以得出,作者是按照初春、盛夏、深秋、隆冬的时间顺序观察景物的。
24.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仔细分析文段内容,可以得出,这篇短文是围绕第一自然段写的。
2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仔细分析文段内容,进行相应的填空,即可得出答案。
2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感情的分析和理解,仔细阅读文段内容即可得出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27. 节奏感 期待 28.春天悄悄地走近了,春风吹化了积雪。一只勤劳的蜜蜂,沿着初春的花朵飞行,呼喊沉睡的白桦林,问候发芽的稠李树。 29.C 30. 你感受到太阳公公的热情了吗 你看见满池的荷花在咧着嘴笑了吧 你听见草丛里的阵阵蛙鸣了吗
27.本题考查了朗诵。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具有情感丰富、语言凝练、节奏感强、意象生动、含蓄蕴藉、形式独特、富有音乐美等特点。
从“贵客就快来了吧?草原快绿了吗?茂密的白桦树林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这几个问句,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喜悦。这些问句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受。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律;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急切期盼。
28.本题考查想象画面。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通过冷风的吹拂和自然万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首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融化的积雪”“勤劳的蜜蜂””“初春的花朵”“发芽的稠李树”想象诗歌展现出来的画面。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示例:在清晨的微光中,冷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一丝丝寒意和晨露的清新。此时,春雪刚刚开始融化,露出了地表。在一片裸露的土地上,一些初春的小花朵破土而出,它们犹如从奇异的蜡质王国飞出的精灵,娇小可爱。与此同时,从芬芳的蜂房中飞出了一只勤劳的蜜蜂。它飞舞在花丛之间,沿着早开的花朵飞行,似乎在探寻春天的美丽。它在花蕊间忙碌地采蜜,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29.本题考查朗诵节奏。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通过冷风的吹拂和自然万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首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贵客就快来了吧?草原快绿了吗?茂密的白桦树林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这几个问句,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喜悦。这些问句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受,写出了诗歌的节奏感,可以用急切的节奏来读。
故选C。
30.本题考查仿写。
根据例子“贵客就快来了吧?草原快绿了吗?茂密的白桦树林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这几个问句,来进行仿写,注意要写出知了在呼唤夏天的到来的急切。
示例:
看到果园里那累累的果实了吗?
你看到天空中那朵朵洁白的云彩了吧?
你感受到阳光那炙热的温度了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