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20: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学习目标
1.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丽江在自然和人文审美方面的主要特点。
2.精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精读细研,感受美
圈点批注,品语言
深入探究,悟情怀
拓展延伸,析特色
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的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风景画 建筑画 民俗画
风景美:
1.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丽江自然风光的句子,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丽江自然风光的?
高处:
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照应雪山。
山 下:
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玉河。
低 处:
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奔流的金沙江。
由 高 到 低
风景美:
2.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色彩明丽,请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绿色 晶莹夺目
色彩斑斓 美丽如画
描写景物的方法:
景致分明,富有层次感
色彩丰富,极具表现力
建筑美:
细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四方街 木府 街道 房屋 水车 小桥
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建筑特点
民俗美:
请找出描写丽江人及游客活动场景的语句,大声朗读,感受一下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1)马帮 、木匠与石匠 、牧羊人(热爱生活 勤劳 )
(2)银匠 、玉器店老板 、字画店老板 、老者们(快乐 勤奋)
(3)浇花人 、主人一家 、寄居的游客(和谐 融洽 )
(4)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愉悦)
作者以“一滴水” 为线索和流动的“镜头” ,从时、空两个维度展开文章,由高山到古城,由街上到人家,由城内到城外,由白天到晚上,由玉龙雪山到金沙江畔,由古及今,由远而近,移步换景,详略有致。
我们跟随“一滴水”领略了丽江的风景美、建筑美、民俗美, 文章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巧妙融为一体的?
品读语言,圈点批注
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批注内容可以从重点词语、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语言的哲理性等方面考虑。)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依止”和“美丽”在这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依止”写出了古城的建筑倚靠自然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美丽”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写出了因古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自然更美丽的特点。
用排比句式写一滴水所经之处的繁华景象,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文风情。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薄云掠过月亮比作银匠擦拭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画面感强,富有地方特色,极具民族风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连续使用“看到了”,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节奏多变,蕴含诗意。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连续使用了两个“想”和三个“被”,在有意识的重复中,在长短节奏的鲜明对比中,强烈地表达了一滴水的心愿。
用对比、比喻修辞,表现了丽江人与自然和谐、让人心灵沉静的特点,带有哲理诗一般的睿智。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请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
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
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
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
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
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一滴水充满满足感,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眷恋之情。
灵活的视角和观察方式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线索清晰,借物抒情
写作特色
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借鉴课文写法,结合本地景物,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游记。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