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冷湿的自然环境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__黑龙江__省、__吉林__省和辽宁省。
2.主要邻国:A__俄罗斯__,B__朝鲜__。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__平原__和山地为主,西部是丙__大兴安岭__、东北部是乙__小兴安岭__、东南部是甲__长白山脉__,中部是东北平原。①__黑龙__江、②__乌苏里__江、③__鸭绿__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__山环水绕__的格局十分明显。
2.气候:东北三省气候__冷湿__。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降雨集中在__夏季__,冬季降雪较多。
重难点 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及影响
【对点训练】
(山东临沂河东区期末)为振兴东北经济,东北各地依托冰雪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哈尔滨冰雪旅游2024年元旦“火出圈”,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下图为东北雪期始期、终期和积雪厚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受纬度影响,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
B.受地形影响,雪期自南向北逐渐变短
C.最大积雪厚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D.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漠河
据图可知,从漠河到沈阳,随着纬度的降低,雪期越来越短,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积雪厚度越来越薄,故造成雪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延吉。
2.哈尔滨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C )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 ⑤黑土广阔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哈尔滨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雪期长、积雪厚,与黑土广阔无关。
3.游客参观当地民居,这些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据图中信息推测,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C )
A.房顶坡度小,墙厚窗大
B.房顶坡度小,墙薄窗小
C.房顶坡度大,墙厚窗小
D.房顶坡度大,墙薄窗大
东北三省所处纬度较高,冬季白昼时间较短,而且正午太阳高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再加上距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了严寒的程度,气温低,降雪时间长。房顶坡度大,利于排雪;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防寒、保暖。
知识点1 位置和范围
读我国东北三省区域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A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2.乙省的行政中心是( B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济南
3.甲是( B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知识点2 自然环境
《金史·世纪》:“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4~6题。
4.“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C )
A.丙和① B.乙和②
C.甲和③ D.乙和④
5.由山脉甲、乙、丙环绕的地形区的名称为( A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山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据图可知,甲、乙、丙山脉环绕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7~8题。
7.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D )
A.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
C.西南少、东北多
D.东南多、西北少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8.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
B.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C.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D.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降水多
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东北平原受纬度位置较高的影响,河流结冰期较长,纬度位置较高易造成河流流量较小;东北平原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为丰富;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低,降水少。
读东北部分城市降雪初日期、降雪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9~11题。
9.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 C )
A.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B.林区和沙漠区
C.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暖温带和中温带
10.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千沟万壑,沼泽遍地
C.河网密布,水土流失严重
D.冬季蒸发微弱,气候湿润
东北三省因纬度位置高,紧邻冬季风源地,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只在北部地势较高处长冬无夏。这里冬季降雪多,蒸发微弱,气候湿润,低洼处有大面积沼泽。因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不严重,不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11.大连和漠河虽然都在东北地区,但是气候却有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1月份,大连气温比漠河要高
B.冬季,大连积雪厚度比漠河要厚
C.大连和漠河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海陆因素,与纬度无关
D.漠河的年降水量比大连要多
大连和漠河的气候有差异主要是受三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纬度位置影响,大连比漠河纬度低;二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大连距离海洋较近;三是受地形因素影响,大连位于辽东丘陵,地势较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容易到达,受长白山脉的影响,暖湿气流很难到达漠河。因此,与大连相比,漠河气温低、降水量少,积雪厚度更厚。
12.(广西河池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12月,哈尔滨旅游热度大增,带火“东北地区”旅游。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同学们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围绕三个主题对东北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展小组探究。
主题一:地形的文化内涵
(1)对于东北地区的范围有不同的解释,上图示意东北地区核心区的范围。核心区因位于我国的__东北__部而得名,包含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的“水”指的是__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__。
主题二:哈尔滨与冰雪
(2)哈尔滨市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__寒冷__,多降雪天气。吸引了许多南方游客来此赏雪游玩。2023年12月哈尔滨市与广东顺德进行了一场冰上龙舟赛。南方游客到达哈尔滨后,请你为他们推荐一项雪上运动项目:__滑雪、滑冰等__。
主题三:东北地区与粮食安全
(3)东北地区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地形__平坦__;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__高温多雨__,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里盛产春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是我国机械化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第2课时 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一、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1.农业结构:东北三省农业结构比较完整,部门齐全,其中__种植__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2.农业布局:东北三省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影响,本区农业布局地域差异明显,平原地区以__种植业__和畜牧业为主,山地和丘陵地区以__林业__为主。
3.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耕地面积__广大__,人口数量相对较少,适合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__大__、商品率__高__。
4.农作物及其熟制: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有__玉米__、大豆、水稻、__春小麦__和甜菜。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__一__熟的需要。
5.畜牧业:东北三省的__农耕区__畜牧业发达,森林养鹿、养蛙等__林区__养殖业迅速发展。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1)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3)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4)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半湿润区;
(5)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6)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二、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__交通运输__条件和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发展了__煤炭__、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的“__重工业摇篮__”。
2.面临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资源日趋__枯竭__、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__落后__、污染严重等原因,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
3.工业发展方向: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阜新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正在努力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高__科技含量__、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前景广阔。
重难点1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
【对点训练】
(山东临沂蒙阴县期末)读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1~2题。
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1.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C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据图分析可知,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8.16%,粮食占全国的15.83%,人少粮多,有余粮外销,粮食商品率高。
2.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D )
A.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选项A、B是自然条件,D是社会经济条件,C东北地区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不正确,应是地广人稀。
重难点2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条件
1.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海陆交通便利。京哈线和哈大线在沈阳交会,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
(3)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2.利用特殊的自然环境,打造特色旅游
【对点训练】
(广东惠州惠东县一模)辽宁省曾是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以下位于辽宁省的工业基地是( A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A )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良好的工业基础
③便利的交通条件 ④雄厚的资金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图可知,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辽宁省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
5.辽宁省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应该( B )
①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 ②加快传统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③依靠不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 ④推广使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辽宁省积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应该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传统工业数字化、智能化,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经济。
知识点1 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中国大米靠东北,东北大米靠五常。这里的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利用松花江等纯净无污染的水源灌溉,成为中国最好吃的大米。图1为东北地区图,图2为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主要是受气候因素影响,纬度高,夏季短促,冬季漫长,只能一年一熟。
2.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东北利于水稻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 )
①生长期光照时间长 ②水源纯净充足 ③肥沃的黑土 ④全年水热条件好 ⑤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东北地区夏季水热条件好,且平原面积广,河水纯净无污染。
3.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 )
A.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
B.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
C.地形崎岖,土壤较贫瘠
D.河流稀少,缺乏灌溉水源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每年春、秋季节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农作物易受冻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农场一年工作日历。读图,完成4~5题。
4.该农场的位置及其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A )
A.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B.华北平原——一年三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D.南部沿海——一年三熟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在五月份播种,8、9月收割,说明种植的是春小麦,而且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农场的位置应在东北平原。
5.该农场可能面临的农业灾害是( B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滑坡 D.台风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农业生产最容易遭受的是低温冻害。
知识点2 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四川凉山中考)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游行彩车中,辽宁彩车以“展翅腾飞”为主题,第一炉钢水、不断旋转的巨大齿轮、LED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形象、运转前的飞机发动机、展翅欲飞的智能机器人等,展现了七十年来辽宁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图1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C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煤、铁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早
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煤、铁资源丰富。
7.“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A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制糖工业
8.“飞翔的机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单一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有( B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⑤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举措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山东临沂中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C )
A.开发矿产资源
B.扩大工业用地
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停止对三江平原的开发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环境,恢复生态。
10.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员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A )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有:更新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要摆脱对资源的依赖。
(广西桂林期中)2024年9月6日,吉林长春某汽车企业成交额6 797.61万元。读我国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东北地区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C )
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②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耕地面积广,集中连片分布 ⑤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12.该汽车企业在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发展重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吉林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其中主要有利条件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黑龙江省国庆彩车名称为“中华粮仓”,它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和旅游强省迈进的铿锵步伐。读图,完成13~14题。
13.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其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C )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读图可知,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不是气候条件。
14.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储量不断减少、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C )
①推广节能减污,促进绿色生产 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 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这两条措施不可取。农业和工业要共同发展;为了环境卫生,应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开源节流,不能大量进口煤炭。
15.(湖北十堰房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之重器 中国饭碗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是“国之重器”,也是“中国饭碗”。
【振兴东北,强国有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传统工业优势逐渐丧失。为此,国家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__辽中南__工业基地。
(2)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D )
①推广节能降耗、减污的绿色生产 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调整能源结构,大量进口煤炭等能源 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⑤发展观光旅游业、服务业 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⑦停止工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⑧开垦湿地,发展农业
A.①⑤⑦⑧ B.④⑤⑥⑧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粮食安全,事关你我】
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3%,耕地面积将近4亿亩,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类型以__旱地__为主。
(4)图示分析了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其中②是__黑土__。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5)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践行“光盘行动”;提倡打包;倡导节俭用餐;推行分餐制;及时制止浪费行为;加强爱惜粮食宣传。第二节 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冷湿的自然环境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__ __省、__ __省和辽宁省。
2.主要邻国:A__ __,B__ __。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__ __和山地为主,西部是丙__ __、东北部是乙__ __、东南部是甲__ __,中部是东北平原。①__ __江、②__ __江、③__ __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__ __的格局十分明显。
2.气候:东北三省气候__ __。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降雨集中在__ __,冬季降雪较多。
重难点 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及影响
【对点训练】
(山东临沂河东区期末)为振兴东北经济,东北各地依托冰雪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哈尔滨冰雪旅游2024年元旦“火出圈”,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下图为东北雪期始期、终期和积雪厚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纬度影响,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
B.受地形影响,雪期自南向北逐渐变短
C.最大积雪厚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D.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漠河
2.哈尔滨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 ⑤黑土广阔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游客参观当地民居,这些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据图中信息推测,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厚窗大
B.房顶坡度小,墙薄窗小
C.房顶坡度大,墙厚窗小
D.房顶坡度大,墙薄窗大
知识点1 位置和范围
读我国东北三省区域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2.乙省的行政中心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济南
3.甲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知识点2 自然环境
《金史·世纪》:“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4~6题。
4.“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
A.丙和① B.乙和②
C.甲和③ D.乙和④
5.由山脉甲、乙、丙环绕的地形区的名称为(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山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7~8题。
7.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
C.西南少、东北多
D.东南多、西北少
8.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
B.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C.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D.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降水多
读东北部分城市降雪初日期、降雪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9~11题。
9.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 )
A.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B.林区和沙漠区
C.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暖温带和中温带
10.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千沟万壑,沼泽遍地
C.河网密布,水土流失严重
D.冬季蒸发微弱,气候湿润
11.大连和漠河虽然都在东北地区,但是气候却有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月份,大连气温比漠河要高
B.冬季,大连积雪厚度比漠河要厚
C.大连和漠河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海陆因素,与纬度无关
D.漠河的年降水量比大连要多
12.(广西河池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12月,哈尔滨旅游热度大增,带火“东北地区”旅游。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同学们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围绕三个主题对东北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展小组探究。
主题一:地形的文化内涵
(1)对于东北地区的范围有不同的解释,上图示意东北地区核心区的范围。核心区因位于我国的__ __部而得名,包含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的“水”指的是__ __。
主题二:哈尔滨与冰雪
(2)哈尔滨市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__ __,多降雪天气。吸引了许多南方游客来此赏雪游玩。2023年12月哈尔滨市与广东顺德进行了一场冰上龙舟赛。南方游客到达哈尔滨后,请你为他们推荐一项雪上运动项目:__ __。
主题三:东北地区与粮食安全
(3)东北地区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地形__ __;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__ __,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里盛产春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是我国机械化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第2课时 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一、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1.农业结构:东北三省农业结构比较完整,部门齐全,其中__ __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2.农业布局:东北三省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影响,本区农业布局地域差异明显,平原地区以__ __和畜牧业为主,山地和丘陵地区以__ __为主。
3.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耕地面积__ __,人口数量相对较少,适合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__ __、商品率__ __。
4.农作物及其熟制: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有__ __、大豆、水稻、__ __和甜菜。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__ __熟的需要。
5.畜牧业:东北三省的__ __畜牧业发达,森林养鹿、养蛙等__ __养殖业迅速发展。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1)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3)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4)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半湿润区;
(5)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6)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二、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__ __条件和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发展了__ __、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的“__ __”。
2.面临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资源日趋__ __、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__ __、污染严重等原因,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
3.工业发展方向: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阜新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正在努力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高__ __、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前景广阔。
重难点1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
【对点训练】
(山东临沂蒙阴县期末)读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1~2题。
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1.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重难点2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条件
1.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海陆交通便利。京哈线和哈大线在沈阳交会,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
(3)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2.利用特殊的自然环境,打造特色旅游
【对点训练】
(广东惠州惠东县一模)辽宁省曾是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以下位于辽宁省的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良好的工业基础
③便利的交通条件 ④雄厚的资金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辽宁省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应该( )
①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 ②加快传统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③依靠不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 ④推广使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点1 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中国大米靠东北,东北大米靠五常。这里的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利用松花江等纯净无污染的水源灌溉,成为中国最好吃的大米。图1为东北地区图,图2为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东北利于水稻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生长期光照时间长 ②水源纯净充足 ③肥沃的黑土 ④全年水热条件好 ⑤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
B.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
C.地形崎岖,土壤较贫瘠
D.河流稀少,缺乏灌溉水源
下图为我国某农场一年工作日历。读图,完成4~5题。
4.该农场的位置及其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B.华北平原——一年三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D.南部沿海——一年三熟
5.该农场可能面临的农业灾害是(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滑坡 D.台风
知识点2 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四川凉山中考)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游行彩车中,辽宁彩车以“展翅腾飞”为主题,第一炉钢水、不断旋转的巨大齿轮、LED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形象、运转前的飞机发动机、展翅欲飞的智能机器人等,展现了七十年来辽宁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图1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煤、铁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早
7.“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制糖工业
8.“飞翔的机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单一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有(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⑤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山东临沂中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
A.开发矿产资源
B.扩大工业用地
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0.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员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广西桂林期中)2024年9月6日,吉林长春某汽车企业成交额6 797.61万元。读我国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东北地区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②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耕地面积广,集中连片分布 ⑤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2.该汽车企业在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发展重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黑龙江省国庆彩车名称为“中华粮仓”,它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和旅游强省迈进的铿锵步伐。读图,完成13~14题。
13.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其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14.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储量不断减少、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推广节能减污,促进绿色生产 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 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湖北十堰房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之重器 中国饭碗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是“国之重器”,也是“中国饭碗”。
【振兴东北,强国有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传统工业优势逐渐丧失。为此,国家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__ __工业基地。
(2)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推广节能降耗、减污的绿色生产 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调整能源结构,大量进口煤炭等能源 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⑤发展观光旅游业、服务业 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⑦停止工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⑧开垦湿地,发展农业
A.①⑤⑦⑧ B.④⑤⑥⑧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粮食安全,事关你我】
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3%,耕地面积将近4亿亩,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类型以__ __为主。
(4)图示分析了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其中②是__ __。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5)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