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
一、沿江分布的城市
1.城市发展的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来的,__水运__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城市的作用:①__武汉__、②__南京__、③__上海__、④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__辐射和带动__作用。
3.武汉:地处长江、__汉江__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__九省通衢__”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__一__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4.长江三角洲:我国城市最__密集__的地区,其中,__上海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__经济__、金融、贸易和__航运__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河流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影响因素 影响内容
地形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是冲积平原,有较宽阔的土地,适宜形成村落和城市
土壤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一般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吸引大批的人在这里定居,形成村落和城市
自然条件 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饮用水
交通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利于陆路运输,在河流旁边有利于水路的大批量运输
二、沿江工业走廊
1.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__航运__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
2.工业特点及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下游地区有以①__沪宁杭__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中游地区有以②__武汉__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及以③__长株潭__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3.主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__武汉__等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构成了“__汽车__工业走廊”。
三、保护“母亲河”
1.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平原__水__污染、__大气__污染日趋严重,且酸雨频发,危害严重。
2.气象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__洪涝__灾害。
重难点 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对点训练】
(江西中考)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一流大型客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结合C919相关资料图,完成1~4题。
1.我国大型客机制造产业的特点是( B )
A.投入资金少
B.参与企业众多
C.分布范围小
D.发展历史悠久
2.上海位于( A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京津唐工业基地
3.上海作为C919研制与生产的龙头,突出优势是( A )
A.综合实力雄厚
B.生态环境优良
C.水陆交通便利
D.地理位置优越
4.我国具备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得益于( D )
A.矿产丰富
B.市场广阔
C.人口众多
D.技术进步
知识点1 沿江分布的城市
(贵州遵义汇川区模拟)读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①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上海
B.②是该区域的北翼中心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
C.③是该区域的南翼中心杭州,被誉为“中国丝都”
D.湖泊A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洪泽湖
湖泊A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
2.下列有关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产业互补
B.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C.南北两翼联系更加紧密、通畅
D.有利于上海的工业废料输送到周边地区
工业废料不能运往周边地区,运往周边地区会污染其环境,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D错误。
知识点2 沿江工业走廊
3.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依托便利的航运
B.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C.有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有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
4.废钢铁是制造优质钢材的重要原料,下面哪些城市是废钢铁的主要消费城市( B )
A.南京、常州、长沙 B.上海、武汉、马鞍山
C.苏州、无锡、杭州 D.杭州、芜湖、岳阳
5.构成长江中下游平原“汽车工业走廊”的汽车工业基地是( C )
A.重庆、武汉、南京 B.武汉、南京、杭州
C.上海、南京、武汉 D.南京、上海、杭州
知识点3 保护“母亲河”
(江西九江修水县期末)九江石化炼油厂是我国中部地区和沿长江流域重点企业。厂区北濒长江,沿江有多个5 000吨级泊位的货运码头。产品可直接运往沿江各省市,并经长江运往沿海各省乃至世界各地。“不让一滴油和不达标污水排入长江”,九江石化以实际行动保护美丽长江。读长江沿江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6~7题。
6.九江石化炼油厂的产品不能通过长江水道直接运往( D )
A.上海市 B.江苏省
C.重庆市 D.河南省
读图可知,九江石化炼油厂的产品不能通过长江水道直接运往D河南省,因为河南省不在长江沿岸;上海市、江苏省(南京)、重庆市在长江沿岸。
7.为“保护母亲河”,九江石化炼油厂可采取的切实有效的行动是( A )
A.建设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C.全面关停工厂,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D.植树种草,保证厂区环境优美清洁
为“保护母亲河”,九江石化炼油厂可采取的切实有效的行动是建设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九江技术优势不明显,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不现实;全面关停工厂,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是一刀切行为,不利于经济发展;植树种草,保证厂区环境优美清洁,与保护母亲河关系不大。
长江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据此完成8~9题。
8.针对长江各段自然条件差异,下游地区不适宜发展( C )
A.内河航运业 B.淡水养殖业
C.水电业 D.旅游业
9.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B )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福建中考)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从外省转入的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读图,完成10~12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
10.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苏州的( D )
A.生活成本高 B.生态环境好
C.消费水平低 D.就业机会多
由题干可知,苏州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因此吸引不少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苏州的就业机会多;苏州的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高,不利于吸引外省人员;生态环境无体现。
11.苏州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其主要原因是苏州( A )
①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效应明显 ③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④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由题意可知,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效应明显,再加上交通便利,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苏州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但对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效果不明显。
12.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对苏州人口的影响是( C )
A.人口素质稳定不变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增加劳动力数量
D.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
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可导致苏州人口素质发生改变,减缓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数量,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可能增加。
13.(山东泰安中考)区域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区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是__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运输便利__。
(2)地形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请描述本区域的地形特点。
地势低平、湖泊众多。
(3)河流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说出图中R河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提供淡水资源(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等。
(4)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甲是本区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表现在
__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科技、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等__。
(5)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请写出本区域代表性的旅游特色。
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6)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请简要分析本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多;工业基础雄厚等。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1课时 区位条件优越 鱼米之乡
一、区位条件优越
1.位置和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沿__江__分布,包括①__江汉__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苏皖沿江平原和⑤__长江三角洲__。
2.交通和资源:长江中下游平原__航运__发达,水资源、__渔业__资源十分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区域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A__黄__海和B__东__海,有“__黄金水道__”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__濒海、沿江__双重区位优势,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二、鱼米之乡
1.农业发展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长江中下游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__淡水渔业__最发达的地区。
2.主要农产品: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__水稻__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__油菜__、茶、柑橘和蚕丝等。
3.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矿企业的__争夺__和城市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__减少__。
4.农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严格限制占用__耕地__,还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__出口创汇__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__高产、高效、高附加值__的方向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
知识点1 区位条件优越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图,完成1~4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C )
A.太行山脉 B.雪峰山
C.巫山 D.秦岭
2.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顺序为( B )
①云贵高原 ②四川盆地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巫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D )
A.河北 B.广东
C.云南 D.上海
4.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的分布特点是( A )
A.沿长江呈带状分布
B.呈点状分布
C.呈环状分布
D.无法判断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区位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东临渤海和黄海
B.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南北
C.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青海湖
D.拥有濒海、沿江的双重优势
知识点2 鱼米之乡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6~7题。
武汉
6.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A )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温带水果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糖料作物是甘蔗,地形平坦,河湖密布,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盛产亚热带水果。
7.下列描述全部符合南方地区特点的有( D )
①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②温带水果产区 ③亚热带作物基地 ④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⑤富庶的鱼米之乡 ⑥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A.②④⑤ B.④⑤⑥
C.①③ D.③⑤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亚热带作物基地、富庶的鱼米之乡,盛产亚热带水果,这里能源短缺,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指的是青藏高原。
8.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 )
①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②建立高产、高效、高附加值农产品基地 ③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④大力发展人工牧场,建设畜产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桑基鱼塘是浙江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蚕、养鱼生产规律,独创的高效立体生产系统。2018年4月19日,该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此完成9~10题。
9.“桑基鱼塘系统”最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C )
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0.下列关于该系统所在地区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红土肥沃,物种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B.山高坡陡,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被誉为“鱼米之乡”
D.气候干热,自然灾害多发
在中国,龙舟竞渡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淮南子》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之述。古时木舟、竹排、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据此,完成11~12题。
11.古代越人集中分布的区域,其擅长的农事活动是( A )
A.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渔猎水产
B.森林茂密的横断山区——采集果实
C.草原广布的西北地区——畜养牲畜
D.平原广阔的北方地区——种植作物
题干中描述的“越人便于舟”说明越人生活在我国降水丰富、河湖众多的南方地区,该地区降水多,水网密布,古时人们以渔猎生产为主。
12.龙舟竞渡作为农业休闲活动,逐渐称为民俗。据考证中国各地龙舟竞渡时间并不一致,其原因是( D )
A.雨季不同,农业收获时间不同
B.地形差异,洪涝时间不同
C.信仰不同,祭祀时间不同
D.气候差异,农闲时间不同
从题干的描述来看,农闲时以龙舟竞渡为乐,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龙舟竞渡时间不一致主要是由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农闲时间不同造成的。
13.(广西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南”气候绝佳、景色宜人,被称为人间天堂。下图为江南范围示意图。同学们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围绕三个主题对江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展小组探究。
主题一:地名的文化内涵
(1)对于江南的范围有不同的解释,上图示意江南核心区的范围。“江南”因核心区多位于__长__江以南而得名。
(2)江南所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中,南京市(古称江宁)与苏州市所在省的名称是__江苏__省。
主题二:古代诗词中的地理信息
(3)每年夏初,__东南__季风将雨带推移至江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对这一时期梅雨天气现象的生动描述。
(4)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句“至今千里赖通波”描写了沟通我国南北交通的__京杭__大运河。时至今日,这条运河在江南水运交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主题三:美食文化中的地理元素
(5)江南美食中的桂花佛手糕、猪油年糕、青团都以本地的大米为原料,反映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__水稻__。大闸蟹、水八仙、松鼠鳜鱼、碧螺虾仁是江南的名菜,其食材来源反映江南水乡__河湖__众多的特征。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1课时 区位条件优越 鱼米之乡
一、区位条件优越
1.位置和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沿__ __分布,包括①__ __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苏皖沿江平原和⑤__ __。
2.交通和资源:长江中下游平原__ __发达,水资源、__ __资源十分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区域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A__ __海和B__ __海,有“__ __”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__ __双重区位优势,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二、鱼米之乡
1.农业发展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__ __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长江中下游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__ __最发达的地区。
2.主要农产品: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__ __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__ __、茶、柑橘和蚕丝等。
3.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矿企业的__ __和城市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__ __。
4.农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严格限制占用__ __,还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__ __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__ __的方向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
知识点1 区位条件优越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图,完成1~4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
A.太行山脉 B.雪峰山
C.巫山 D.秦岭
2.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顺序为( )
①云贵高原 ②四川盆地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巫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A.河北 B.广东
C.云南 D.上海
4.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的分布特点是( )
A.沿长江呈带状分布
B.呈点状分布
C.呈环状分布
D.无法判断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区位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渤海和黄海
B.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南北
C.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青海湖
D.拥有濒海、沿江的双重优势
知识点2 鱼米之乡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6~7题。
武汉
6.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温带水果
7.下列描述全部符合南方地区特点的有( )
①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②温带水果产区 ③亚热带作物基地 ④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⑤富庶的鱼米之乡 ⑥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A.②④⑤ B.④⑤⑥
C.①③ D.③⑤
8.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②建立高产、高效、高附加值农产品基地 ③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④大力发展人工牧场,建设畜产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桑基鱼塘是浙江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蚕、养鱼生产规律,独创的高效立体生产系统。2018年4月19日,该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此完成9~10题。
9.“桑基鱼塘系统”最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0.下列关于该系统所在地区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土肥沃,物种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B.山高坡陡,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被誉为“鱼米之乡”
D.气候干热,自然灾害多发
在中国,龙舟竞渡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淮南子》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之述。古时木舟、竹排、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据此,完成11~12题。
11.古代越人集中分布的区域,其擅长的农事活动是( )
A.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渔猎水产
B.森林茂密的横断山区——采集果实
C.草原广布的西北地区——畜养牲畜
D.平原广阔的北方地区——种植作物
12.龙舟竞渡作为农业休闲活动,逐渐称为民俗。据考证中国各地龙舟竞渡时间并不一致,其原因是( )
A.雨季不同,农业收获时间不同
B.地形差异,洪涝时间不同
C.信仰不同,祭祀时间不同
D.气候差异,农闲时间不同
13.(广西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南”气候绝佳、景色宜人,被称为人间天堂。下图为江南范围示意图。同学们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围绕三个主题对江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展小组探究。
主题一:地名的文化内涵
(1)对于江南的范围有不同的解释,上图示意江南核心区的范围。“江南”因核心区多位于__ __江以南而得名。
(2)江南所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中,南京市(古称江宁)与苏州市所在省的名称是__ __省。
主题二:古代诗词中的地理信息
(3)每年夏初,__ __季风将雨带推移至江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对这一时期梅雨天气现象的生动描述。
(4)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句“至今千里赖通波”描写了沟通我国南北交通的__ __大运河。时至今日,这条运河在江南水运交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主题三:美食文化中的地理元素
(5)江南美食中的桂花佛手糕、猪油年糕、青团都以本地的大米为原料,反映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__ __。大闸蟹、水八仙、松鼠鳜鱼、碧螺虾仁是江南的名菜,其食材来源反映江南水乡__ __众多的特征。第2课时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
一、沿江分布的城市
1.城市发展的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来的,__ __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城市的作用:①__ __、②__ __、③__ __、④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__ __作用。
3.武汉:地处长江、__ __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__ __”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__ __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4.长江三角洲:我国城市最__ __的地区,其中,__ 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__ __、金融、贸易和__ __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河流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影响因素 影响内容
地形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是冲积平原,有较宽阔的土地,适宜形成村落和城市
土壤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一般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吸引大批的人在这里定居,形成村落和城市
自然条件 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饮用水
交通的影响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利于陆路运输,在河流旁边有利于水路的大批量运输
二、沿江工业走廊
1.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__ __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
2.工业特点及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下游地区有以①__ __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中游地区有以②__ __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及以③__ __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3.主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__ __等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构成了“__ __工业走廊”。
三、保护“母亲河”
1.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平原__ __污染、__ __污染日趋严重,且酸雨频发,危害严重。
2.气象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__ __灾害。
重难点 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对点训练】
(江西中考)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一流大型客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结合C919相关资料图,完成1~4题。
1.我国大型客机制造产业的特点是( )
A.投入资金少
B.参与企业众多
C.分布范围小
D.发展历史悠久
2.上海位于(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京津唐工业基地
3.上海作为C919研制与生产的龙头,突出优势是( )
A.综合实力雄厚
B.生态环境优良
C.水陆交通便利
D.地理位置优越
4.我国具备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得益于( )
A.矿产丰富
B.市场广阔
C.人口众多
D.技术进步
知识点1 沿江分布的城市
(贵州遵义汇川区模拟)读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上海
B.②是该区域的北翼中心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
C.③是该区域的南翼中心杭州,被誉为“中国丝都”
D.湖泊A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洪泽湖
2.下列有关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产业互补
B.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C.南北两翼联系更加紧密、通畅
D.有利于上海的工业废料输送到周边地区
知识点2 沿江工业走廊
3.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托便利的航运
B.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C.有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有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4.废钢铁是制造优质钢材的重要原料,下面哪些城市是废钢铁的主要消费城市( )
A.南京、常州、长沙 B.上海、武汉、马鞍山
C.苏州、无锡、杭州 D.杭州、芜湖、岳阳
5.构成长江中下游平原“汽车工业走廊”的汽车工业基地是( )
A.重庆、武汉、南京 B.武汉、南京、杭州
C.上海、南京、武汉 D.南京、上海、杭州
知识点3 保护“母亲河”
(江西九江修水县期末)九江石化炼油厂是我国中部地区和沿长江流域重点企业。厂区北濒长江,沿江有多个5 000吨级泊位的货运码头。产品可直接运往沿江各省市,并经长江运往沿海各省乃至世界各地。“不让一滴油和不达标污水排入长江”,九江石化以实际行动保护美丽长江。读长江沿江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6~7题。
6.九江石化炼油厂的产品不能通过长江水道直接运往( )
A.上海市 B.江苏省
C.重庆市 D.河南省
7.为“保护母亲河”,九江石化炼油厂可采取的切实有效的行动是( )
A.建设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C.全面关停工厂,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D.植树种草,保证厂区环境优美清洁
长江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据此完成8~9题。
8.针对长江各段自然条件差异,下游地区不适宜发展( )
A.内河航运业 B.淡水养殖业
C.水电业 D.旅游业
9.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福建中考)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从外省转入的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读图,完成10~12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
10.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苏州的( )
A.生活成本高 B.生态环境好
C.消费水平低 D.就业机会多
11.苏州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其主要原因是苏州( )
①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效应明显 ③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④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对苏州人口的影响是( )
A.人口素质稳定不变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增加劳动力数量
D.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
13.(山东泰安中考)区域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区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是__ __。
(2)地形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请描述本区域的地形特点。
(3)河流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说出图中R河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甲是本区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表现在
__ __。
(5)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请写出本区域代表性的旅游特色。
(6)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请简要分析本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