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检测 第五、六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过关检测 第五、六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7 18:50:57

文档简介

过关检测(第五、六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示意图,完成1~2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酒泉成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有( )
A.纬度低,海拔高 B.河流多,水源足
C.晴天多,云量少 D.人口多,基础好
右图漫画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脉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4.下列与图中山脉界线意义相吻合的有( )
①北温带与热带的界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④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3年“山河四省”成为网络新词组。所谓“山河四省”是省级行政区以“山”“河”开头的大省,其中有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有粮食大省、能源大省。读“山河四省”示意图及石家庄气候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山河四省”( )
A.全部位于华北平原 B.主要位于湿润区
C.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D.主要位于亚热带
6.棉花是喜光、喜温作物,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有利于其生长,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而成熟采摘时则需要晴朗少雨的天气,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每年3~4月份播种,5~8月生长,9~10月采摘。该区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有( )
①采摘期降水少,晴天多 ②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④生长期水热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读图,完成7~8题。
7.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开发为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的原因是( )
A.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第二个阶段是因为水源不足
B.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木材不足,第二个阶段是因为热量不足
C.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第二个阶段是为了保护环境
D.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矿产不足,第二个阶段是因为资源日趋枯竭
8.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的山河大势
C.图中①地区因为降水丰富,所以为湿润区
D.图中②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流水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阴影地区流水侵蚀地表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气温年较差大
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冬季寒冷
10.打坝淤地之所以能减轻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B.减少地震发生
C.减少工程对地表破坏 D.降低水流速度
11.不位于图示阴影地区的行政中心是( )
A.西宁 B.太原 C.西安 D.兰州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该中轴线及其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见证了古都的历史变迁。读“北京中轴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
北京中轴线
12.“北京中轴线”上最能反映北京悠久历史的是( )
A.众多的古代建筑 B.环形的分布格局
C.便捷的城市道路 D.优美的现代公园
13.“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更加凸显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文化中心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天津市宝坻区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形成了“创新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宝坻”的合作模式。右图为宝坻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可重点发展( )
A.金属冶炼 B.食品加工
C.纺织服装 D.生物医药
15.北京和宝坻间的高效联动得益于( )
A.良好的生态环境 B.便捷的交通通信
C.庞大的消费市场 D.充足的劳动人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大豆和油菜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诗意地理】
中国古代的诗歌浩如烟海,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1)《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 __;《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 __;《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 __。(均填序号)(3分)
【油料作物】
大豆和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从地势看,我国大豆主要分布在东部第三级阶梯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油菜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
(2)大豆主产区与油菜主产区在气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__ __;两者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是__ __。(2分)
【民族习俗】
青藏高原每年6—9月相对温暖少风,是冬虫夏草、雪莲花等珍贵野生药材的收获期,同时也是旅游旺季。西藏的那曲每年8月初举行5~15天不等的赛马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3)说明那曲赛马节选择8月举办的原因。(2分)
17.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目前,我国利用图中的运河,将__ __流域的水资源调往__ __地区,其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__ __的问题。(3分)
(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1分)
(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地区农业生产的两点有利影响。(2分)
(4)图示黄河段每年初春和秋末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请简述其产生的原因。(1分)
18.读东北地区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推动了全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为发展冰雪旅游创造了条件。尤其是2023年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季火出了圈。
图1 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图2
(1)读图1,总结东北地区雪期及雪厚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__ __。(答出两点)(2分)
(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可见,发展冰雪产业__ __(选字母)。(1分)
①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②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当地工业的发展 ④能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图2中①山脉是__ __,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①地农业应发展__ __业。②山脉东侧年降水量多于西侧的主要原因是__ __。(3分)
(4)哈尔滨“雪乡”景区荣获“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称,该地雪期长达7个多月,主要原因是__ __。(1分)
(5)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__ __(选字母)。(1分)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19.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平均海拔约1 200米。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延安的区域发展开展探究活动。图1为延安位置图,图2为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的变化图,下表为延安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表:延安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5.5 -1.8 4.5 12.2 17.6 21.4 23.1 21.6 16.3 10.0 2.0 -3.5
降水量 (毫米) 3.0 5.0 17.6 26.3 41.7 67.7 112.1 117.5 68.0 35.0 13.5 3.2
探究一 生态环境 科学治理
(1)延安曾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现在的延安实现了色调由“黄”到“绿”的转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请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3分)
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探究二 因地制宜 绿色发展
苹果喜光怕涝、喜温凉,适合在暖温带半湿润区生长。在“绿色革命”中,延安率先开辟梯田台地种植“山地苹果”,获得成功,并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储存、销售等产业链条,推进苹果产业持续发展。如今的苹果园成了延安的“绿水青山”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2)简述延安种植苹果的有利气候条件。(2分)
(3)结合延安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推测果农需重点关注的气象灾害。(2分)
(4)列举科学技术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中的应用。(1分)过关检测(第五、六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示意图,完成1~2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B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酒泉成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有( C )
A.纬度低,海拔高 B.河流多,水源足
C.晴天多,云量少 D.人口多,基础好
右图漫画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山脉是( A )
A.秦岭
B.太行山脉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4.下列与图中山脉界线意义相吻合的有( C )
①北温带与热带的界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④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秦岭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相吻合,②③正确,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不相邻。
2023年“山河四省”成为网络新词组。所谓“山河四省”是省级行政区以“山”“河”开头的大省,其中有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有粮食大省、能源大省。读“山河四省”示意图及石家庄气候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山河四省”( C )
A.全部位于华北平原 B.主要位于湿润区
C.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D.主要位于亚热带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其他三省在华北平原;“山河四省”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山河四省”主要位于半湿润区、暖温带。
6.棉花是喜光、喜温作物,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有利于其生长,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而成熟采摘时则需要晴朗少雨的天气,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每年3~4月份播种,5~8月生长,9~10月采摘。该区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有( D )
①采摘期降水少,晴天多 ②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④生长期水热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棉花生长前期水热要充足,采摘期要晴天多,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生产棉花的优势条件符合棉花的生长规律,5-8月生长期正值夏季,降水多,热量充足,9-10月采摘正值秋季降水少,晴天多;该区是黄土;该区人口密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读图,完成7~8题。
7.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开发为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的原因是( C )
A.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第二个阶段是因为水源不足
B.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木材不足,第二个阶段是因为热量不足
C.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第二个阶段是为了保护环境
D.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解决矿产不足,第二个阶段是因为资源日趋枯竭
第一个阶段,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开发为北大仓,是将荒地开发为耕地,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第二个阶段,三江平原由北大仓变回北大荒的原因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环境。
8.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的山河大势
C.图中①地区因为降水丰富,所以为湿润区
D.图中②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北地区被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环绕,被松花江、嫩江和黑龙江所流经,地形平坦、黑土广布,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图中①地区是三江平原,因为纬度高,蒸发弱,排水不畅,沼泽广布,所以为湿润区,不是因为降水量丰富;图中②辽中南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流水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阴影地区流水侵蚀地表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C )
A.气温年较差大
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冬季寒冷
10.打坝淤地之所以能减轻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D )
A.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B.减少地震发生
C.减少工程对地表破坏 D.降低水流速度
11.不位于图示阴影地区的行政中心是( A )
A.西宁 B.太原 C.西安 D.兰州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该中轴线及其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见证了古都的历史变迁。读“北京中轴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
北京中轴线
12.“北京中轴线”上最能反映北京悠久历史的是( A )
A.众多的古代建筑 B.环形的分布格局
C.便捷的城市道路 D.优美的现代公园
13.“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更加凸显北京是全国的( D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文化中心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天津市宝坻区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形成了“创新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宝坻”的合作模式。右图为宝坻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可重点发展( D )
A.金属冶炼 B.食品加工
C.纺织服装 D.生物医药
15.北京和宝坻间的高效联动得益于( B )
A.良好的生态环境 B.便捷的交通通信
C.庞大的消费市场 D.充足的劳动人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大豆和油菜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诗意地理】
中国古代的诗歌浩如烟海,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1)《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③__;《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①__;《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②__。(均填序号)(3分)
【油料作物】
大豆和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从地势看,我国大豆主要分布在东部第三级阶梯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油菜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
(2)大豆主产区与油菜主产区在气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__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__;两者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是__大豆__。(2分)
【民族习俗】
青藏高原每年6—9月相对温暖少风,是冬虫夏草、雪莲花等珍贵野生药材的收获期,同时也是旅游旺季。西藏的那曲每年8月初举行5~15天不等的赛马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3)说明那曲赛马节选择8月举办的原因。(2分)
温暖少风,多晴天;是特色物产的收获期;赛马节期间是旅游旺季,游客众多。
17.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目前,我国利用图中的运河,将__长江__流域的水资源调往__华北__地区,其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__空间分布不均__的问题。(3分)
(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1分)
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在0 ℃以下,冬季盛行的偏北风穿越北面海域,水汽含量增多;受山地地形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大量的降雪。
(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地区农业生产的两点有利影响。(2分)
缓解春旱;减少病虫害;利于农作物越冬。
(4)图示黄河段每年初春和秋末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请简述其产生的原因。(1分)
该河段冬季有结冰期,并由低纬流向高纬。
18.读东北地区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推动了全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为发展冰雪旅游创造了条件。尤其是2023年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季火出了圈。
图1 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图2
(1)读图1,总结东北地区雪期及雪厚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__从南向北降雪开始的越来越早,结束的越来越晚(雪期逐渐延长);积雪厚度越来越大__。(答出两点)(2分)
(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可见,发展冰雪产业__C__(选字母)。(1分)
①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②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当地工业的发展 ④能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图2中①山脉是__大兴安岭__,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①地农业应发展__林__业。②山脉东侧年降水量多于西侧的主要原因是__东侧地处山地的迎风坡,西侧地处山地的背风坡__。(3分)
(4)哈尔滨“雪乡”景区荣获“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称,该地雪期长达7个多月,主要原因是__所处纬度高,气温低__。(1分)
(5)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__D__(选字母)。(1分)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19.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平均海拔约1 200米。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延安的区域发展开展探究活动。图1为延安位置图,图2为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的变化图,下表为延安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表:延安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5.5 -1.8 4.5 12.2 17.6 21.4 23.1 21.6 16.3 10.0 2.0 -3.5
降水量 (毫米) 3.0 5.0 17.6 26.3 41.7 67.7 112.1 117.5 68.0 35.0 13.5 3.2
探究一 生态环境 科学治理
(1)延安曾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现在的延安实现了色调由“黄”到“绿”的转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请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3分)
①__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__ ②__水土流失__ ③__退耕还林、还草__
探究二 因地制宜 绿色发展
苹果喜光怕涝、喜温凉,适合在暖温带半湿润区生长。在“绿色革命”中,延安率先开辟梯田台地种植“山地苹果”,获得成功,并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储存、销售等产业链条,推进苹果产业持续发展。如今的苹果园成了延安的“绿水青山”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2)简述延安种植苹果的有利气候条件。(2分)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黄土高原海拔较高,生长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分积累等。
(3)结合延安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推测果农需重点关注的气象灾害。(2分)
低温冻害、干旱、霜冻、大风和连阴雨等。
(4)列举科学技术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中的应用。(1分)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水果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苹果的品质;增加销售渠道,扩大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