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一、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__北__,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__南__。
2.北方地区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南方地区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
3.北方地区河流流量较小,__有__结冰期,南方地区河流流量较大,__无__结冰期。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温带__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是__亚热带__常绿阔叶林。
二、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1.北方地区耕地以__旱地__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__水田__为主。
2.北方地区多一年一熟或者__两年三熟__,南方地区多__一年两熟__或者三熟。
3.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__小麦__,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__水稻__。
4.北方地区的主食是__面食__,南方地区的主食是__米饭__。
5.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是__滑雪__,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是__赛龙舟__。
重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对点训练】
西安至成都的高铁通车,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读图,完成1~2题。
1.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脉。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C.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
D.该线以南交通以水运为主,经济林木以柑橘、苹果、茶叶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而油菜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传统交通方式是水运,苹果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2.西成高铁的开通,加速了沿线地区地域文化与资源的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三峡的陡峭与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让人叹为观止
B.电力资源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加强了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
D.降低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
西成高铁的建成最有利于加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西成高铁不经过长江三峡;高铁与电力资源关系不大;西成高铁的建成可能会引起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上涨。
知识点1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2024年1月28日,天还下着小雪,我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连续穿越了约20千米的隧道群后,天变晴了,汽车仪表盘显示的车外气温由-3 ℃升高到7 ℃,这让我感觉很奇妙。中午羊肉泡馍的味道还未消散,我已经开始期待晚上的麻辣火锅了……”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隧道群可能穿越的山脉及该山脉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阴山山脉——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B.太行山脉——暖温、中温带分界线
C.秦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分界线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美食,陕西省位于北方地区。火锅是四川的特色美食,四川省位于南方地区,再由山脉两侧的气温变化可知,该隧道位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阴山、太行山、天山均距离陕西和四川较远。
2.穿越隧道前后气温发生显著变化,最主要影响因素有( A )
①地形地势 ②纬度因素 ③海陆位置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由上题可知,该隧道群位于秦岭,秦岭以北地区纬度较高,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 ℃,而秦岭以南由于纬度较低,再加上秦岭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 ℃,所以穿过隧道后车外气温由-3 ℃升高到7 ℃,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和纬度因素的影响,与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无关。
知识点2 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读2024年两幅年画作品瑞雪迎新春(图1)、福满人间喜迎春(图2),完成3~4题。
3.两幅年画作品反映春节期间地理差异大,其中,符合图2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是( C )
A.滑雪 B.堆雪人 C.游花市 D.庭院大
读图可知,图1冰天雪地,人们在滑雪、堆雪人,庭院大;图2游花市、卖春联等,庭院小。
4.影响南、北方春节期间居民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A.地形地势 B.气候条件
C.海陆位置 D.水源分布
南、北方气温、降水不同,气候差异大,造成春节期间居民文化差异大,如南方游花市、赛龙舟等,北方滑雪、堆雪人等。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5~6题。
5.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B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C )
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农业以旱地为主
D.耕地多为水田
下图为两幅绘画作品,甲、乙两图分别反映了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地区的村落景观。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 D )
A.甲——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
B.乙——房屋窗户均朝向南
C.甲——居民常年着棉衣棉帽
D.乙——房屋屋顶坡度较大
读图可知,甲所示的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村落景观,该地居民冬季着棉衣棉帽,房屋窗户均朝向南,村落建筑的材料主要是砖瓦等;乙所示的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村落景观,竹子为该地主要建筑材料,其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大部分地区房屋窗户朝向南。
8.两图描绘的地区( C )
A.甲——泼水节为当地传统节日
B.乙——河流结冰期较长
C.甲——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乙——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甲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景观,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河流结冰期较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乙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景观,地处我国南方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9.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A )
A.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B.亚热带和热带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等。
(陕西渭南韩城市模拟)陕西的美食数不胜数,有“山”北边的biángbiáng面、肉夹馍、臊子面,还有“山”南边的汉中热米皮、略阳罐罐茶。读陕西部分名吃图,完成10~12题。
10.据材料推测,“山”北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高粱
11.材料中的“山”可能是( D )
A.南岭
B.祁连山脉
C.阴山山脉
D.秦岭
12.下列关于材料中“山”的南北两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山”南为温带季风气候
B.“山”北是赛龙舟的起源地
C.“山”北的河流冬季会结冰
D.“山”南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此“山”是秦岭,“山”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赛龙舟位于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山”北冬季气温低于0 ℃,河流冬季会结冰;“山”北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山东菏泽牡丹区期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讲述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关于美食的故事,有西安人曹石关于羊肉泡馍的故事,有关于浙江宁波五岁的宁宁每年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故事……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曹石和宁宁的家乡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D )
A.甲地区和丁地区
B.乙地区和丙地区
C.丙地区和丁地区
D.甲地区和乙地区
曹石的家乡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从四大地理区域看是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北方地区,即图中甲表示的区域;宁宁的家乡是浙江省的宁波,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即图中乙表示的区域。
14.泡馍和年糕的主要食材( C )
A.都是小麦
B.都是水稻
C.分别是小麦和水稻
D.分别是水稻和小麦
西安的羊肉馍中的泡馍是用当地的粮食作物小麦制作,而年糕是用当地的粮食作物水稻制作。
15.影响曹石和宁宁家乡主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曹石家乡位于北方地区,主食是面食,而宁宁家乡位于南方地区,主食是米饭,这是两地区处于不同的气候区,热量和水分不同,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同导致的,与地形、土壤无关,与水源关系不大。
16.(山东济南高新区二模)秦岭是中国地理的自然标识,也是我国中央水塔,更是中华民族的生态脊梁。下图为秦岭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项工程牵手两河】
(1)秦岭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__重要水源地__(填“干流发源地”或“重要水源地”)。图中从秦岭南侧的__汉江__引水至北侧的__渭河__流域的调水工程,缓解了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工业和城市用水问题。
【一条山脉划分南北】
(2)秦岭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大致呈__东西__走向,请将其两侧地形区、气候类型及耕地类型填在①~⑤处。
①__黄土高原__
②__温带季风气候__
③__旱地__
④__亚热带季风气候__
⑤__水田__
【绿色长廊,生态秦岭】
陇南位于西秦岭,海拔在600~3 600米,因植物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3)有人认为,应当充分开发陇南丰富的药材资源,请问你是否支持这种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赞同。开发陇南药材有利于促进当地药材产业发展,提高当地人均收入。或不赞同。开发森林中药材资源,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栖息地,污染水源。活动课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一、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__ __,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__ __。
2.北方地区属于__ __气候,南方地区属于__ __气候。
3.北方地区河流流量较小,__ __结冰期,南方地区河流流量较大,__ __结冰期。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 __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是__ __常绿阔叶林。
二、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1.北方地区耕地以__ __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__ __为主。
2.北方地区多一年一熟或者__ __,南方地区多__ __或者三熟。
3.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__ __,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__ __。
4.北方地区的主食是__ __,南方地区的主食是__ __。
5.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是__ __,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是__ __。
重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对点训练】
西安至成都的高铁通车,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读图,完成1~2题。
1.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脉。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C.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
D.该线以南交通以水运为主,经济林木以柑橘、苹果、茶叶为主
2.西成高铁的开通,加速了沿线地区地域文化与资源的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的陡峭与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让人叹为观止
B.电力资源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加强了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
D.降低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
知识点1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2024年1月28日,天还下着小雪,我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连续穿越了约20千米的隧道群后,天变晴了,汽车仪表盘显示的车外气温由-3 ℃升高到7 ℃,这让我感觉很奇妙。中午羊肉泡馍的味道还未消散,我已经开始期待晚上的麻辣火锅了……”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隧道群可能穿越的山脉及该山脉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阴山山脉——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B.太行山脉——暖温、中温带分界线
C.秦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分界线
2.穿越隧道前后气温发生显著变化,最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地形地势 ②纬度因素 ③海陆位置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知识点2 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读2024年两幅年画作品瑞雪迎新春(图1)、福满人间喜迎春(图2),完成3~4题。
3.两幅年画作品反映春节期间地理差异大,其中,符合图2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是( )
A.滑雪 B.堆雪人 C.游花市 D.庭院大
4.影响南、北方春节期间居民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气候条件
C.海陆位置 D.水源分布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5~6题。
5.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
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农业以旱地为主
D.耕地多为水田
下图为两幅绘画作品,甲、乙两图分别反映了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地区的村落景观。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 )
A.甲——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
B.乙——房屋窗户均朝向南
C.甲——居民常年着棉衣棉帽
D.乙——房屋屋顶坡度较大
8.两图描绘的地区( )
A.甲——泼水节为当地传统节日
B.乙——河流结冰期较长
C.甲——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乙——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9.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B.亚热带和热带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陕西渭南韩城市模拟)陕西的美食数不胜数,有“山”北边的biángbiáng面、肉夹馍、臊子面,还有“山”南边的汉中热米皮、略阳罐罐茶。读陕西部分名吃图,完成10~12题。
10.据材料推测,“山”北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高粱
11.材料中的“山”可能是( )
A.南岭
B.祁连山脉
C.阴山山脉
D.秦岭
12.下列关于材料中“山”的南北两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南为温带季风气候
B.“山”北是赛龙舟的起源地
C.“山”北的河流冬季会结冰
D.“山”南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山东菏泽牡丹区期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讲述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关于美食的故事,有西安人曹石关于羊肉泡馍的故事,有关于浙江宁波五岁的宁宁每年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故事……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曹石和宁宁的家乡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甲地区和丁地区
B.乙地区和丙地区
C.丙地区和丁地区
D.甲地区和乙地区
14.泡馍和年糕的主要食材( )
A.都是小麦
B.都是水稻
C.分别是小麦和水稻
D.分别是水稻和小麦
15.影响曹石和宁宁家乡主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16.(山东济南高新区二模)秦岭是中国地理的自然标识,也是我国中央水塔,更是中华民族的生态脊梁。下图为秦岭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项工程牵手两河】
(1)秦岭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__ __(填“干流发源地”或“重要水源地”)。图中从秦岭南侧的__ __引水至北侧的__ __流域的调水工程,缓解了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工业和城市用水问题。
【一条山脉划分南北】
(2)秦岭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大致呈__ __走向,请将其两侧地形区、气候类型及耕地类型填在①~⑤处。
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④__ __
⑤__ __
【绿色长廊,生态秦岭】
陇南位于西秦岭,海拔在600~3 600米,因植物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3)有人认为,应当充分开发陇南丰富的药材资源,请问你是否支持这种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