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三) 西北地区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四川成都模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下图是某地区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诗中描写的地区,其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
2.图示反映了该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逐渐减少
B.海拔逐渐升高
C.热量逐渐减少
D.人类活动逐渐减少
(江苏苏州中考)下图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简称“环塔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3~6 题。
3.环塔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纬度高,气候冷湿
B.海拔高,氧气不足
C.多风沙,易掩埋铁路
D.光照强,沟壑纵横
4.图中铁路线“画”了一个圈修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河流走向 B.地势起伏
C.城镇分布 D.林地分布
5.若和铁路有长达40多千米的桥梁,你认为修建桥梁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
A.天气炎热干旱 B.施工条件艰苦
C.水资源匮乏 D.风沙威胁
6.在塔里木盆地绿洲发展农业,应特别注意(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防止土地荒漠化 ④防止水土流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广东揭阳模拟)2024年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热播,剧中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让这座北疆的小城迅速火爆全网。阿勒泰地区地处世界黄金滑雪纬度带,积雪期长达5个月,以干燥松软的“粉雪”为主,雪质高,当地冬季积雪深度可达31.3厘米,是“人类滑雪起源地”。位于新疆阿勒泰山脉中麓的禾木村被誉为“神的自留地”,住一晚当地传统建筑白桦林小木屋,成为各地游客打卡必选项目。下图为禾木村的木屋和阿勒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木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搭配,错误的是( )
A.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木屋修建多就地取材
B.屋顶倾斜坡度大,既防止夏季雨水浸透,又便于冬季积雪滑落
C.木屋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抵挡住台风的侵袭
D.墙缝中夹塞苔藓植物,可以阻挡冷空气的渗入,加强整栋屋子的保暖效果
8.与北京所在的地区相比,阿勒泰地区发展冰雪运动的优势有( )
①旅游设施完备 ②雪的质量高 ③积雪期长 ④降雪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疆吐鲁番自古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葡萄特别多特别甜,荫房(下图)是晾制葡萄干的主要场所。在夏季,鲜葡萄经过三四十天晾制即可变为葡萄干。据此完成9~10题。
9.荫房四周墙壁留有许多方形孔洞,其作用是( )
A.利于阳光照射 B.利于雨水飘洒
C.利于通风透气 D.利于吹走黄沙灰尘
10.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B.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生产
C.河湖众多,灌溉水源较充足
D.风力较强,利于晾制葡萄干
二、综合题(共10分)
11.(甘肃庆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材料二 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育种基地是我国三大国家育种基地,其中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材料三 下面为西北地区示意图和河西走廊位置图。
(1)材料一中《凉州词》描述的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 __。(2分)
(2)简要分析“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原因。(2分)
(3)简要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2分)
(4)与四川育种基地相比,甘肃育种基地突出的优势气候条件是什么?(任答两条)(2分)
(5)祁连山脉被称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试分析原因。(2分)阶段训练(三) 西北地区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四川成都模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下图是某地区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诗中描写的地区,其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C )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
2.图示反映了该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降水量逐渐减少
B.海拔逐渐升高
C.热量逐渐减少
D.人类活动逐渐减少
图示反映了该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逐渐变得稀疏,跟海拔、热量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江苏苏州中考)下图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简称“环塔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3~6 题。
3.环塔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C )
A.纬度高,气候冷湿
B.海拔高,氧气不足
C.多风沙,易掩埋铁路
D.光照强,沟壑纵横
读图可知,该地区沙漠面积广大,且多流动性沙漠,使得铁路易被淹没。新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干旱;新疆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不是很高,氧气充足;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黄土高原的特征。
4.图中铁路线“画”了一个圈修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C )
A.河流走向 B.地势起伏
C.城镇分布 D.林地分布
读图可知,该地区城镇沿着盆地边缘分布,使得该铁路沿盆地边缘修建;河流流向与铁路线走向不完全一致;盆地边缘地势起伏较大;林地分布对铁路修建影响不大。
5.若和铁路有长达40多千米的桥梁,你认为修建桥梁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D )
A.天气炎热干旱 B.施工条件艰苦
C.水资源匮乏 D.风沙威胁
读图可知,若和铁路有长达40千米的桥梁,该段并没有经过河流,之所以修建桥梁,是由于该段经过沙漠地带,为防止沙漠淹没铁路。
6.在塔里木盆地绿洲发展农业,应特别注意( C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防止土地荒漠化 ④防止水土流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绿洲位于山麓与沙漠之间,水资源非常珍贵,如果利用不合理,容易造成土地沙漠化,所以绿洲农业要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土地荒漠化。
(广东揭阳模拟)2024年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热播,剧中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让这座北疆的小城迅速火爆全网。阿勒泰地区地处世界黄金滑雪纬度带,积雪期长达5个月,以干燥松软的“粉雪”为主,雪质高,当地冬季积雪深度可达31.3厘米,是“人类滑雪起源地”。位于新疆阿勒泰山脉中麓的禾木村被誉为“神的自留地”,住一晚当地传统建筑白桦林小木屋,成为各地游客打卡必选项目。下图为禾木村的木屋和阿勒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木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搭配,错误的是( C )
A.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木屋修建多就地取材
B.屋顶倾斜坡度大,既防止夏季雨水浸透,又便于冬季积雪滑落
C.木屋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抵挡住台风的侵袭
D.墙缝中夹塞苔藓植物,可以阻挡冷空气的渗入,加强整栋屋子的保暖效果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木屋修建多就地取材;屋顶倾斜坡度大,既防止夏季雨水浸透,又便于冬季积雪滑落;木屋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抵挡住风沙的侵袭,该地深居内陆,不会出现台风;墙缝中夹塞苔藓植物,可以阻挡冷空气的渗入,加强整栋屋子的保暖效果。
8.与北京所在的地区相比,阿勒泰地区发展冰雪运动的优势有( D )
①旅游设施完备 ②雪的质量高 ③积雪期长 ④降雪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根据“新疆阿勒泰地区地处世界黄金滑雪纬度带,积雪期长达5个月,以干燥松软的‘粉雪’为主,雪质高,当地冬季积雪深度可达31.3厘米”判断,阿勒泰地区发展冰雪运动的优势有:气温较低,降雪多,雪的质量高,积雪期长。北京的旅游设施更完备。
新疆吐鲁番自古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葡萄特别多特别甜,荫房(下图)是晾制葡萄干的主要场所。在夏季,鲜葡萄经过三四十天晾制即可变为葡萄干。据此完成9~10题。
9.荫房四周墙壁留有许多方形孔洞,其作用是( C )
A.利于阳光照射 B.利于雨水飘洒
C.利于通风透气 D.利于吹走黄沙灰尘
10.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B.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生产
C.河湖众多,灌溉水源较充足
D.风力较强,利于晾制葡萄干
新疆吐鲁番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因此葡萄特别甜;机械化生产、风力较强有利于晾制葡萄干与葡萄特别甜无关;吐鲁番气候干早,河湖稀少。
二、综合题(共10分)
11.(甘肃庆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材料二 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育种基地是我国三大国家育种基地,其中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材料三 下面为西北地区示意图和河西走廊位置图。
(1)材料一中《凉州词》描述的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干旱__。(2分)
(2)简要分析“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原因。(2分)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干旱。
(3)简要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2分)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4)与四川育种基地相比,甘肃育种基地突出的优势气候条件是什么?(任答两条)(2分)
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5)祁连山脉被称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试分析原因。(2分)
祁连山脉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河西走廊提供充足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