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以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韵味的地理区域,如“关中”“岭南”“巴蜀”“西域”等。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区域名称及景观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A.甲—西北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
B.乙—青藏地区—燕山雪花大如席
C.丙—北方地区—烤肉青稞闻玉殿
D.丁—南方地区—千里莺啼绿映红
读图可知,甲是北方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西北地区的景观;乙是西北地区,“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北方地区的景观;丙是青藏地区,“烤肉青稞闻玉殿”是青藏地区的景观;丁是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沛,“千里莺啼绿映红”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2.甲区域部分地方发展冰雪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C )
A.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纬度较高,雪期较长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甲区域为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期长,有利于发展冰雪旅游;“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发展种植业的优势,不是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为社会经济因素。
3.下列关于图中文化地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关中地区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B.岭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巴蜀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D.西域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关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巴蜀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河北省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辛集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传统。辛集农民画作品注重表现生活,具有醇厚、粗犷、稚拙、绚丽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稚拙淳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人们在包饺子,辛集人民接待客人或节日期间经常会包饺子,这说明辛集人民的主食以____________为主。( A )
A.面食 B.米饭 C.高粱米 D.青稞
5.以前河北省冬季的蔬菜大多是白菜和土豆,但随着温室大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河北冬季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南方的蔬菜到河北省,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C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读图,完成6~7题。
6.在黄土高原上挖鱼鳞坑应尽量避开下列哪个时段?( C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鱼鳞坑开挖过程会破坏表层土壤,增加地表疏松物质,雨季时雨水侵蚀能力强,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开挖时应避开雨季,读图可知,雨季为7-9月。
7.在坡面上开挖呈“品”字形排列的、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坑穴,主要用于( B )
A.增加耕地,种植粮食 B.坑内蓄水,植树造林
C.种植花草,美化环境 D.截留径流,存储用水
在黄土高原区的坡面上修筑呈“品”字形排列的、类似鱼鳞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坑穴,主要目的是坑内蓄水,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植树易成活。
祖国的首都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右图为北京的旧城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北京旧城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道路呈放射状布局
B.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
C.中轴线纵贯旧城的南北
D.面向南方的布局有利于避寒采光
读图可知,北京旧城道路呈棋盘状布局。北京旧城,城市格局呈“凸”字形轮廓,整个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面向南方布局有利于采光避寒。
9.以下不属于现代北京的城市职能的是( A )
A.经济中心 B.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文化中心
上海市宝山区的宝山钢铁公司,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读宝钢的区位图,完成10~11题。
10.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是( C )
A.地形平坦
B.发展历史悠久
C.位于沿江和沿海的“T”字形结合部
D.农业发达
11.下列不是宝山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的是( B )
A.海运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市场较广 D.距上海近,科技人才较多
第二届大湾区科学论坛于2023年5月在广州举办。本届论坛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指示。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据此完成12~13题。
12.读港珠澳大桥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
①图中甲是澳门,乙是香港 ②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设计的主要原因是确保航道正常通航 ③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其中港、澳扮演“厂”的角色
④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加强了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联系,有利于大湾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包括( B )
①地狭人稠,填海造地现象普遍 ②旅游业都很发达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 ④都曾被殖民,都于20世纪末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下图为该套邮票中的4张。据此完成14~15题。
(万里长城) (天山) (台湾半屏山) (珠穆朗玛峰)
14.4张邮票中的地理景观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对应正确的是( C )
A.万里长城—青藏地区 B.天山—北方地区
C.台湾半屏山—南方地区 D.珠穆朗玛峰—西北地区
万里长城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天山位于新疆中部,地处西北地区;台湾半屏山位于南方地区。珠穆朗玛峰位于青藏地区。
15.“万里长城”邮票取景于北京八达岭长城。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 D )
A.自然环境优美 B.交通运输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历史文化悠久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历史文化悠久;与自然环境优美、交通运输发达和基础设施完善无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项目化学习】(8分)
项目主题: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项目背景:河北某中学地理社团拍摄了一张校园农业基地小麦图片(图2)。该图片引起校内学生激烈讨论,为此同学们开展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资料收集
生长习性:冬小麦的抗寒能力较强,幼苗能够过冬,春小麦的抗寒能力弱,生长期短;冬小麦一般在秋季播种,夏季收获,春小麦一般在春季播种,初秋收获。
(1)根据生长习性判断图1中图例甲、乙代表的小麦品种。(2分)
甲为春小麦,乙为冬小麦。
任务二:探究分析
图3
(2)写出图3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3分)
①是寒温带,②是中温带,③是暖温带。
(3)对照图1,指出观点一和观点二对应的温度带序号。(2分)
观点一 本地小麦难以过冬,因此应种植春小麦。 观点二 本地小麦可以过冬,因此应种植冬小麦。
观点一对应的是序号②,观点二对应的是序号③。
任务三:成果展示
(4)说出河北当地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1分)
冬小麦。
17.2024年寒假期间,来自上海的小东同学和父母在黑龙江省体验了冰雪之旅的乐趣。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小东一家下午到达哈尔滨,发现16点多天就黑了。小东用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向父母解释:当地__纬度__高,冬季白昼时间短,日落比上海早。(1分)
(2)晚饭时,小东品尝了特色菜“锅包肉”,酸酸甜甜的滋味很像在上海吃的糖醋排骨。当地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B )(1分)
A.甘蔗 B.甜菜
C.麦芽 D.枫树
(3)第二天,一家三口去松花江游玩,看到当地人在用钢钎凿洞钓鱼,这是因为该季节__河流封冻,冰层厚__。(2分)
(4)第三天,小东在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滑雪场体验了高山滑雪,他很困惑为何上海经济发达却没有山地滑雪场。你觉得从自然环境看其主要原因是__上海降雪少,积雪时间短__、__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__。(2分)
黑龙江稻米收割
(5)小东一家爱吃黑龙江大米。途中小东对当地大米产区做了小调查,列出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选择下列一个因素说明黑龙江盛产大米的自然条件。(2分)
◇土壤:__黑土肥沃__。
◇气候:__水热条件较好,雨热同期__。
◇地形:__平原面积广大__。
18.【走近港澳地区】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探究一:知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南海之滨,位于珠江口两侧,背靠珠江三角洲。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起着沟通祖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作用。
香港澳门位置示意图
(1)分别说出图中甲、乙所代表的城市名称。(2分)
甲__珠海__,乙__深圳__。
探究二:析环境
香港陆地面积为1 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47万人(2020年)。澳门陆地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约68万人(2020年)。下面是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密度对比表。
城市 香港 澳门 北京 上海 新加坡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 431 18 519 1 167 3 713 3 890
(2)写出表中反映港澳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及港澳地区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2分)
特点:地狭人稠。 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探究三:谋发展
港澳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近年来,祖国内地赴港澳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港澳的影视业依托祖国内地获得了长久发展,内地大力保障港澳民生物资供应。
(3)分别说出祖国内地和港澳在经济发展中具备的优势条件。(2分)
港澳: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被国务院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 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我国南部部分区域图、台湾省简图、台北和高雄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高雄 台北
(1)位于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城市A是__武汉__,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岛屿B是__钓鱼岛__。(2分)
(2)当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说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的主要作用。(1分)
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水源、能源和便利的水运。
(3)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合作中发挥的优势。
汉江生态经济带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①__劳动力、矿产和能源__,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汉江经济带提供__技术、资金、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__,两地区合作共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分)
(4)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岛上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西部地区__。(1分)
(5)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2分)
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期中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以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韵味的地理区域,如“关中”“岭南”“巴蜀”“西域”等。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区域名称及景观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西北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
B.乙—青藏地区—燕山雪花大如席
C.丙—北方地区—烤肉青稞闻玉殿
D.丁—南方地区—千里莺啼绿映红
2.甲区域部分地方发展冰雪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纬度较高,雪期较长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3.下列关于图中文化地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关中地区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B.岭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巴蜀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D.西域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河北省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辛集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传统。辛集农民画作品注重表现生活,具有醇厚、粗犷、稚拙、绚丽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稚拙淳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人们在包饺子,辛集人民接待客人或节日期间经常会包饺子,这说明辛集人民的主食以____________为主。( )
A.面食 B.米饭 C.高粱米 D.青稞
5.以前河北省冬季的蔬菜大多是白菜和土豆,但随着温室大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河北冬季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南方的蔬菜到河北省,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读图,完成6~7题。
6.在黄土高原上挖鱼鳞坑应尽量避开下列哪个时段?(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7.在坡面上开挖呈“品”字形排列的、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坑穴,主要用于( )
A.增加耕地,种植粮食 B.坑内蓄水,植树造林
C.种植花草,美化环境 D.截留径流,存储用水
祖国的首都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右图为北京的旧城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北京旧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道路呈放射状布局
B.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
C.中轴线纵贯旧城的南北
D.面向南方的布局有利于避寒采光
9.以下不属于现代北京的城市职能的是( )
A.经济中心 B.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文化中心
上海市宝山区的宝山钢铁公司,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读宝钢的区位图,完成10~11题。
10.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地形平坦
B.发展历史悠久
C.位于沿江和沿海的“T”字形结合部
D.农业发达
11.下列不是宝山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的是( )
A.海运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市场较广 D.距上海近,科技人才较多
第二届大湾区科学论坛于2023年5月在广州举办。本届论坛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指示。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据此完成12~13题。
12.读港珠澳大桥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中甲是澳门,乙是香港 ②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设计的主要原因是确保航道正常通航 ③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其中港、澳扮演“厂”的角色
④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加强了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联系,有利于大湾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狭人稠,填海造地现象普遍 ②旅游业都很发达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 ④都曾被殖民,都于20世纪末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下图为该套邮票中的4张。据此完成14~15题。
(万里长城) (天山) (台湾半屏山) (珠穆朗玛峰)
14.4张邮票中的地理景观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对应正确的是( )
A.万里长城—青藏地区 B.天山—北方地区
C.台湾半屏山—南方地区 D.珠穆朗玛峰—西北地区
15.“万里长城”邮票取景于北京八达岭长城。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 )
A.自然环境优美 B.交通运输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历史文化悠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项目化学习】(8分)
项目主题: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项目背景:河北某中学地理社团拍摄了一张校园农业基地小麦图片(图2)。该图片引起校内学生激烈讨论,为此同学们开展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资料收集
生长习性:冬小麦的抗寒能力较强,幼苗能够过冬,春小麦的抗寒能力弱,生长期短;冬小麦一般在秋季播种,夏季收获,春小麦一般在春季播种,初秋收获。
(1)根据生长习性判断图1中图例甲、乙代表的小麦品种。(2分)
任务二:探究分析
图3
(2)写出图3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3分)
(3)对照图1,指出观点一和观点二对应的温度带序号。(2分)
观点一 本地小麦难以过冬,因此应种植春小麦。 观点二 本地小麦可以过冬,因此应种植冬小麦。
任务三:成果展示
(4)说出河北当地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1分)
17.2024年寒假期间,来自上海的小东同学和父母在黑龙江省体验了冰雪之旅的乐趣。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小东一家下午到达哈尔滨,发现16点多天就黑了。小东用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向父母解释:当地__ __高,冬季白昼时间短,日落比上海早。(1分)
(2)晚饭时,小东品尝了特色菜“锅包肉”,酸酸甜甜的滋味很像在上海吃的糖醋排骨。当地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1分)
A.甘蔗 B.甜菜
C.麦芽 D.枫树
(3)第二天,一家三口去松花江游玩,看到当地人在用钢钎凿洞钓鱼,这是因为该季节__ __。(2分)
(4)第三天,小东在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滑雪场体验了高山滑雪,他很困惑为何上海经济发达却没有山地滑雪场。你觉得从自然环境看其主要原因是__ __、__ __。(2分)
黑龙江稻米收割
(5)小东一家爱吃黑龙江大米。途中小东对当地大米产区做了小调查,列出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选择下列一个因素说明黑龙江盛产大米的自然条件。(2分)
◇土壤:__ __。
◇气候:__ __。
◇地形:__ __。
18.【走近港澳地区】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探究一:知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南海之滨,位于珠江口两侧,背靠珠江三角洲。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起着沟通祖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作用。
香港澳门位置示意图
(1)分别说出图中甲、乙所代表的城市名称。(2分)
甲__ __,乙__ __。
探究二:析环境
香港陆地面积为1 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47万人(2020年)。澳门陆地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约68万人(2020年)。下面是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密度对比表。
城市 香港 澳门 北京 上海 新加坡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 431 18 519 1 167 3 713 3 890
(2)写出表中反映港澳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及港澳地区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2分)
探究三:谋发展
港澳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近年来,祖国内地赴港澳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港澳的影视业依托祖国内地获得了长久发展,内地大力保障港澳民生物资供应。
(3)分别说出祖国内地和港澳在经济发展中具备的优势条件。(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被国务院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 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我国南部部分区域图、台湾省简图、台北和高雄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高雄 台北
(1)位于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城市A是__ __,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岛屿B是__ __。(2分)
(2)当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说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的主要作用。(1分)
(3)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合作中发挥的优势。
汉江生态经济带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①__ __,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汉江经济带提供__ __,两地区合作共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分)
(4)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岛上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 __。(1分)
(5)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