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6—8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缎,参差拔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天的青年湖畔草长(yig)飞,风光旖旎。漫步湖边,暖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
(r6ngr6ng)的春风轻拂细柳,撺(duo)着春花次(di)开放,斑(1an)
似与游者相乐。
的蝴蝶冲破束缚,翩然而至;侧耳倾听,线默了整个寒冬的湖水也喧嚷起来…如梦的曹州古城,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诗的青年湖,让游人仿佛悄然走进江南胜景。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1.文段中画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去
A.翩然而至(pian)B.缄默(xian)C.喧嚷(rng)
D.悄然(qiǎo)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文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鹰溶溶缀弟斓
B.鹰融融掇弟澜
A.水尤清测
尤:格外
B.日光下澈
澈:穿透
C.莺融融掇第斓
D.莺溶溶缀第澜
C.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狗牙
D.悄怆幽邃
邃: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老师的巧妙点拨,让原本一头雾水的我突然间恍然大悟了。
A.心乐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西南而望
面山而居
B.随着几条主干道扩建完成,市区的交通拥堵现象戛然而止。
C.以其境过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C.安欣同学一向谦虚内敛,目空,切,在同学们中间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苏州园林将文化与美学融合得天衣无缝,完美诠释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之处。
A.本文是一篇游记,为“永州八记”中的一篇,作者借此文表达了曲折含蓄的情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本文写景时,用移步换景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写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A.通过读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使我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律动。
C.“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以鱼的自由自在比衬人的心情,比直截了当说心情欢快更有意味。
B.学校开展独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D.第④段情感由此前的“乐”,渐转“寂寥”“悄怆”,说明作者被贬后虽有落寞但更洒
C.近年来,各类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脱。
D.牡丹花会期间,菏泽文旅消费供需两旺,几大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00万人左右。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一11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郑板桥开仓济民
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我们吟诵着千古名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
百态。现在请你参与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濉县,值岁荒,人相
(1)活动中搜集描写四季美景的佳句,请将以下名句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排列。(3分)
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千里黄云白日睡,北风吹雁雪纷纷。
【注】①案无留牍: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②公之余:郑公空闲的时间。
⑤气肃霜降渐冷凉,草木枯萎凋零黄。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画三处)(3分)
排序:
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2)据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3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成语:
解释:
11.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3)请根据语境,补写出你阅读古诗的感受。(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俊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
(三)课外古诗词阅读
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3题。(7分)
二、传统文化(45分)
和①晋陵陆丞早春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