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
终其一生
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
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
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安迪·安德鲁斯《上得天堂,下得地狱》
景点介绍
各拉丹冬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旅游前
——完善旅游攻略
技巧:浏览全文,圈画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词。
第一天(1-11)
第二天(12-15)
草坝子
砾石堆
接近冰山
置身冰洞
再入冰塔林
一得:时间为序,移步换景
接近6000米
超过6000米
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使写景角度更丰富。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步换景”。
得写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旅游中
——值得?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她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
跳读文章,迅速圈画出作者写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句子。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连夜高烧
不思饮食
摔伤尾椎骨
头痛
恶心
双脚绵软
呼吸困难
似乎已经衰竭
环节二 欣赏奇美景色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旅游中
——值得!
找到描写各拉丹冬雪景的句子,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之奇美。
(师)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男)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女)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女)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合)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挑读,假设你是作者,帮她发条朋友圈。
请用“我会选择文中的 这个句子发条朋友圈,因为它用 的方法写出了 ”说一段话。
勾画 批注 朗读
备选:生动形象的修辞
准确传神的字词
灵动变化的句式
轻松幽默的语言
丰富奇特的想象……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犹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马丽华
朋友圈
因为它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终年白雪覆盖的各拉丹冬雄伟、高峻、棱角分明,同时,“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划线句加入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使景物更见神韵。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想象使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虚实结合,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
二得:精彩描写,幽远想象
历史悠久 亘古永恒
浩茫辽阔 神秘莫测
旅游后
——就这样被你征服
赞美
叹赏
敬畏
崇拜
环节三 体会作者情思
苦
难
各拉丹冬雪山难得一见、难以亲近;
冰河难以穿越;
冰山上的图案难以名状;
冰窟中的冰体难以细数。
反复写自己身体的痛苦甚至“衰竭”。
敬畏
“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马丽华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平淡却意味深长?你从这个字中读出了什么?
活
藏民在苦寒的雪域高原上艰难地生存着,他们忍受着恶劣的生存考验,但是他们的生存却“不仅仅代表一个民族,而是代表了人类坚守在这里。”“活”字读出人的生命力的顽强,读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对苦难的坦然与超越。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人合一,其实人的生命存在与天地自然的存在是一个相通的整体,人与自然同形同构,人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所以应该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活”字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身体越苦难,
观察越细致,
情思越澄明,
身体的旅行,亦是心的旅行。
三得:写奇景,融情思
时间为序安排巧
移步换景方法妙
精彩描写是正道
融情含理立意高
游记心法
马丽华,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的编辑工作。1976年23岁的她入藏工作,1986年担任人文纪录片《万里藏北》的编剧。随摄制组穿行于青藏高原。这部纪录片以史诗般的恢弘和文化感的厚度,向人们展示了藏北地区人文、历史、风俗、宗教和那里人们所独有的灿烂文化,给人灵魂的净化和理性的思考。
约十年后,她的长篇散文《藏北游历》问世,为她赢得广泛声誉,某种程度上使得“西藏”成为时尚元素。
入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入画: 张大千的《万里长江图》
吴冠中《长江三峡》
入歌:《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
作业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多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愿你我可以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