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20: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
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
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课文去了解毛泽东在长子牺牲后做出的惊人决定,感受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听课文朗读:
1.听清本课生字词的读音;
2.思考: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忠骨”指的是谁?
3.想一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德怀
péng

móu
shū







chóu chú
踌躇
àn





我会认



(姓彭)
1.起草;设计:拟稿、拟方案
2.模仿:模拟
足智多谋
阴谋
计谋
不谋而合
参谋
(祥瑞)
(瑞雪)
(瑞气)
(锻炼)
(锻造)
(炼钢)
(冶炼)
(锻炼)

1.亲属:眷属、家眷、亲眷、女眷
2.关心;怀念:眷顾、眷注、眷恋
1.前往;到(某处)去:赴宴、赴京
2.投身进去:全力以赴
“赴”为谜底的谜语
1.一根会走路的萝卜(打一字)
2.走路去算命(打一字)
1.不同:殊途同归
2.副词。很;极:殊佳、殊堪告慰
3.突出;特别:殊勋
4.死。“殊死”二字常连用:殊死战。
1.为了表示负责而在文件、单据上亲自写上姓名或画上记号:签字
2.上面刻着文字符号用于占卜或赌博、比赛等的细长小竹片或小细棍:求签(迷信)
3.作为标志用的小条儿:书签
4.竹子或木材削成的有尖儿的小细棍:牙签儿
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
2.(Gé)姓。
3.改变:革新、变革
4.开除;撤除(职务):革职
马革裹尸: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文中指把毛岸英的遗骨运回祖国。
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词语解释
小方拿着手里的卷子,害怕回家会受到妈妈的责骂,在家门口踌躇不前。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文中指毛主席在电话记录稿是签字表态犹豫不决。
2.题目 指的是谁?
毛岸英同志
忠臣的遗骨。
3.想一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报,以及毛主席看到电报后的_________。
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
悲痛之状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毛主席面临______________问题,艰难抉择,最终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
儿子遗体的安葬
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毛主席面临______________问题,艰难抉择,最终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
儿子遗体的安葬
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注意默读时的语速!)
研读课文
通过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他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吧!
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我痛哭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季羡林《怀念母亲》)
季羡林中年丧母痛不欲生,而主席老年丧子,他的痛如万箭穿心,但主席没有痛哭没有流泪,他的痛就藏在这无声的动作中,把你体会到的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试着读出来。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语言描写,对儿子的深情呼唤。
从“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心理描写,反问的句式表现主席听到儿子牺牲后的难以置信以及悲痛之情。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