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7 22: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新疆塔城地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一位同学根据君子的形象,在阅到了《岁寒三友图》的相关资料。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题。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是很多画家笔下的“常客”,但大多画家都是选择其中一种植物单独成画。直到南宋时期,赵孟坚(bié chū xīn cái)   将三者放在一起,创“岁寒三友”之格。此画松叶如钢针,竹叶如刀剑,梅花(diǎn zhuì)   其中,尽显(sǎ tuō)    挺立、傲骨冰心。整个画面笔墨秀丽,清【A.决 B.绝】(yōu yǎ)    ,洋溢出美妙的意趣。试想,在料峭寒风中,那梅花的冷香,缭绕在碧竹和古松的青碧之间,(qià rú)    那些有担当,有底线,睿智而高贵的人,令人敬重。
(1)请你帮助这组同学把带有拼音的词语按顺序写在横线上,将文段补充完整。
(2)文段中“笔墨秀丽”的“墨”字,第6笔是    
A.一 B.丿 C.丨 D.、
(3)结合文段,思考加点字“格”的意思,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A.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方~
B.规格,标准:~局
C.阻碍,隔阂:~~不入。
D.击,打:~斗
(4)借助字典中的注释,文段中“清jué”的“jué”应选择    
A.决(jué)
①原义为疏导水流,后转为堤岸被冲开口子:~口。
②决定,拿定主意:~心。
③决定最后胜败:~赛。~战。
④执行死刑:枪~。
B.绝(jué)
①断:~种。~缘。
②尽、穷尽:~命。~望。
③极,极端的:~妙。~密。
④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
⑤副词,一定的,肯定的:~对。
2.下面选项中加点字读音与书写均没有错误的是(  )
A.孕育(yù) 摇曳(yè) 状烈 自做自受
B.磅礴(bó) 诞生(dàn) 慷慨 居高临下
C.鏖战(lù) 俨然(yán) 咆哮 全神惯注
D.蜷缩(juǎn) 绱鞋底(shàng) 沮丧 暴露无遗
3.把下列表示“看”的词语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她 着纸上细小的文字,轻轻地笑了。
(2)我站在楼顶四处 ,远处的景色很美,我看得入了迷。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 这鲜红的国旗。
(4)小花猫趴在墙角,屏息 ,等着老鼠出洞。
A.端详 凝视 瞻仰 眺望
B.端详 眺望 瞻仰 凝视
C.瞻仰 凝视 眺望 端详
D.凝视 端详 瞻仰 眺望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一文中老支书就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B.我们常说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C.《童年》一书中,是外祖父用爱照亮了主人公阿廖沙的心。
D.《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诗歌通过写三黑获得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B.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的时候,叶子变黄;冬天的时候,树叶飘零,回归大地。
C.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D.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6.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下面是柳公权所书的一项是(  )
A. B. C.D.
7.将①至⑤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
①①在苦难中奋起;②有的人甘于沉沦;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④最终获得了成功;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③⑤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③①④
8.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潘展乐如同一道闪电划破水面,以令人窒息的46.4秒,不仅摘得金牌,更是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一刻,整个泳池沸腾了。小明用下列选项中的一个国字词语来表达他看到这一场面时的心情,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潮澎湃 B.人声鼎沸 C.愤愤不平 D.沸沸扬扬
9.感君子之言,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用“   ,   。”来表达自己由衷的赞赏之情。君子之言是敢于抗战权威,如牧童真诚指出    ,体现他    的品质,(用自己的话说明)君子之言是红军战士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氛,如《七律 长征》中“   ,   。”一句总领全诗。君子之言更是无数英雄人物的可贵精神,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   ,视死忽如归”的革命精神,让人赞叹;再如《金色的鱼钩》中“   ”的老班长,让我们肃然起敬。
(2)月亮寄托着古人的情思,见证着诗人的浪漫与惆怅。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宿建德江》《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诗词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同是明月,但二者表达的情感却完全不同,前者表现了诗人    心情,后者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喜悦欢快之情。你还能想到描写月亮的诗句有“   ,   ”。
10.阅读。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
搀扶(chān chán)    
祭奠(diàn dàn)    
吞没(méi mò)    
(2)仿照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4)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寒假期间,六(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君子爱国行”活动。大家打算到颐和园文昌院游览。请依据下面颐和园的游览时间和票务信息,选择正确选项。
游 览 时 间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8:30~17:00
静园时间20:00 票 务 信 息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
20元/张(淡季)
园中园门票:德和园5元/张
佛香阁10元/张
苏州街10元/张
文昌院20元/张
备注:
(1)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身份证或学生证可购买优惠票。
(2)门票和各处园中园的优惠票,均为半价。
淡季 11月1日至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9:00~16:00
静园时间 19:00
(1)同学们能开始游览文昌院的最早时间是    
A.6:30
B.7:00
C.8:30
D.9:30
(2)每名同学至少要准备多少元钱购买门票?   
A.15元
B.20元
C.25元
D.30元
12.阅读。
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①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地学习,( )地忘我工作。有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②时间就是生命,( )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选词填空。
1)文中①句第一个空应选    ;2)文中①句第二个空应选    ;3)文中②句括号里应选    。
A.夜以继日
B.饱食终日
C.如饥似渴
D.饥不择食
E.无缘无故
(2)“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矩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3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   、   、   。
(4)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A.赞扬鲁迅先生一生珍惜时间,并抓紧时间,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斗争的伟大精神。
B.说明时间对人是非常重要的。
C.表现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的品质。
(5)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笔是书写工具,怎么能是“武器”呢?
(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打算怎样做?你还知道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
1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同学们,生活中你会有过这样的经历,给予他人是快乐的,得到鼓励是快乐的,获得欣赏是快乐的……请你选择一次自己亲身经历的快乐时光,以《 ,是快乐的》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自己觉得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书写整洁,标点正确、450字左右。
题目二:以“环境保护”为话题,写一份倡议书。可以是号召同学节约用水,可以是倡议大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也可以是倡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要求:①标题要鲜明;②正文开头简明扼要写清楚倡议活动的意义,后面分段叙述倡议内容;③注意格式(不使用真实姓名),书写整洁,标点正确,字数45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新疆塔城地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答案】(1)别出心裁 点缀 洒脱 优雅 恰如
(2)C
(3)B
(4)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戴嵩画牛中的错误 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捐躯赴国难 舍己为人
(2)孤寂、愁闷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10.【答案】(1)chān diàn mò
(2)风儿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3)环境 作用:一是渲染紧张危急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二是通过对洪水和木桥状态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人们面临的危险处境以及老汉面临的艰难抉择。
(4)是一位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老支书。
11.【答案】(1)C
(2)B
12.【答案】(1)1)C 2)A 3)C
(2)C
(3)逝世前不久 逝世前三天 逝世的前一天
(4)C
(5)鲁迅先生一生用自己的笔,写了许多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的文章,揭露了他们杀共产党有识之土的罪行,敌人很怕看到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在中国革命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文章就像一把枪、一把匕首,直刺敌人的要害,因此我们说他的笔是武器。
(6)感受与做法:读了短文,我深受触动。鲁迅对时间的珍惜和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让我明白,在生活中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能虚度光阴。比如在学习上,我不能再拖延,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像写作业时,给自己规定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不边做边玩。
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答案】范文一:
给予,是快乐的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一件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温暖的光芒,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给予的快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和妈妈在去超市的路上,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正蜷缩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一个破旧的碗,里面零零散散地有些零钱。他的脸冻得通红,双手不停地搓着取暖。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酸酸的。我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积攒已久的零花钱,走到老爷爷面前,轻轻地把钱放进他的碗里。老爷爷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他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闪烁着的光芒,那是被关怀后的感动。
我回到妈妈身边,妈妈微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你做得很棒,给予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收获快乐。”
走在去超市的路上,我感觉风似乎不再那么寒冷,心里反而暖烘烘的。给予他人帮助,原来真的能让自己如此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物质的满足,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温暖。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每当我想起,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它让我明白,给予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让自己收获快乐的方式。
范文二:
校园环保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让校园变得更美丽,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愿和责任。我们是校园的小主人,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美丽的校园,净化美丽的校园。
为了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我们全校师生及保洁阿姨每天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我们有时还是会看到一些零星的垃圾,有些同学卫生意识还比较淡薄,随意乱扔纸屑、零食袋的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学校的环境。同学们,送垃圾回家这些小事我们能做到,更能做好。从今天起,让我们齐心协力,亲手把我们制造的垃圾送回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干净、整洁!
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认真完成值日工作。
2、不带零食进校园,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3、看到地上有纸屑、塑料袋等杂物,主动捡起来,送到垃圾箱,做一个文明的人。
4、不在黑板、墙壁、讲台和课桌椅上乱涂、乱刻、乱画。
5、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6、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减少浪费,就是减少垃圾。
为创建一个美好的校园,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的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舒适。最后请同学们时刻牢记: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倡议人:×××
2021年3月23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