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练习
1.甲烷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电子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甲烷分子具有__________结构,________位于中心,__________位于顶点。
2.甲烷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与Cl2的取代反应
第一步:CH4+Cl2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____溶于水,常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CH3Cl是________,其他三种都是________。CHCl3俗称________,CCl4又叫__________,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_________。
(2)甲烷的氧化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在1500℃以上高温下分解
1.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 mol 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解析 2H2O2H2↑+O2↑是吸热反应,说明2 mol H2O的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因由水制取H2耗能多且H2不易贮存和运输,所以氢能源利用并未普及,但发展前景广阔。
答案 C
2.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被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①回收再利用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等资源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开发推广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④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⑤研制开发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
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沼气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4.下列有关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列举的实例错误的是
A.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的基本方式有四种: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能转换和光—生物质能转换
B.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电转换形式
C.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是一种光—生物质能转换,它的本质是光—化学能转换
D.将电能通过用电器进行照明的过程是一种光—电能转换过程
答案 B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
B.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C.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6.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就环境问题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表示,到2020年,美国将会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水平的80%,此外美国将把新能源比重提高到30%。奥巴马还计划每年拿出150亿美元大举投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等,并且举全国之力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领袖地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 B.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
C.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7.已知H2(g)+Cl2(g)= ( http: / / www.21cnjy.com )==2HCl(g) ΔH=-184.6 kJ·mol-1,则反应:HCl(g)=== H2(g)+Cl2(g)的ΔH为
A.+184.6 kJ·mol-1 B.-92.3 kJ·mol-1 C.-369.2 kJ·mol-1D.+92.3 kJ·mol-1
解析 H2(g)+Cl2(g)===2HCl ( http: / / www.21cnjy.com )(g) ΔH=-184.6 kJ·mol-1的逆反应ΔH与该反应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即:2HCl(g)===H2(g)+Cl2(g) ΔH=+184.6 kJ·mol-1。如果化学计量数减半,则ΔH也要减半,所以HCl(g)===H2(g)+ Cl2(g)的ΔH=+92.3 kJ·mol-1。
答案 D
8.下列反应类型中可以吸收能量的反应是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⑤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④⑤ D.②
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 (g)+B2(g)===C(g) ΔH1=-Q kJ·mol-1
B.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2(g)+B2(g) ΔH2=+Q1 kJ·mol-1
C.Q与Q1的关系:Q>Q1 D.ΔH2>ΔH1
解析 Q与Q1的关系应为Q=Q1。
答案 C
10.已知在1×105Pa、298 K条件下,2 mol H2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 (g) +O2(g) ΔH=+242 kJ·mol-1
B.2H2 (g)+O2 (g) ===2H2O(l) ΔH=-484 kJ·mol-1
C.H2(g)+1/2O2 (g)===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 (g) ===2H2O (g) ΔH=+484 kJ·mol-1
解析 选项B中生成物水的状态表述错误,产物水应为气态。选项C和D中反应热ΔH的符号错误,放热反应应用负号“-”表示。
答案 A
1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l—Cl H—Cl
键能/(kJ·mol-1) 436 243 431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g)+Cl2(g)===HCl (g) ΔH=-91.5 kJ· mol -1
B.H2 (g) +Cl2 (g) ===2HCl (g) ΔH=-183 kJ· mol-1
C.H2(g)+Cl2(g)===HCl (g) ΔH=+91.5 kJ· mol -1
D.2HCl (g) ===H2 (g)+Cl2 (g) ΔH=+183 kJ· mol-1
解析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H2(g)+Cl2(g)===HCl (g)的 ΔH=(436 kJ· mol -1+ 243 kJ·mol -1)/2-431 kJ· mol -1=-91.5 kJ· mol -1,所以A项正确、C项错误;B项反应的ΔH=-91.5 kJ·mol-1 ×2=-183 kJ·mol-1,正确;D项反应是B项反应的逆反应,生成 HCl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 HCl 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相等,D项正确。
答案 C
12.X、Y、Z、M、N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X>M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
C.X与Y简单离子半径:r(X离子)<r(Y离子)
D.化合物ZX2与ZN4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解析 根据信息不难推断X为O、Y为Na ( http: / / www.21cnjy.com )、Z为Si、M为S、N为Cl。单质氧化性:O2>S,A正确;因为非金属性:Cl>S,故热稳定性:HCl>H2S,B错误;Na+与O2-电子层结构相同,故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即离子半径:r(O2-)>r(Na+),C错误;SiO2中含Si—O极性键,SiCl4中含Si—Cl极性键,D正确。
答案 AD
13.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X、W、M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消毒剂,其结构中只有离子键
C.元素Y与W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解析 Y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导体材料,可知Y是Si,根据X、Y、Z、W同周期以及Z2-、M2-知Z是S,M是O(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Na。离子半径:Z2->W-,则W为Cl。A选项,Na、O能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错误;B选项,NaClO 中Cl与O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ClO-,错误;C选项,Si与Cl均是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是共价键,错误;D选项,Cl和O形成的单质Cl2、O3可作水处理消毒剂,正确。
答案 D
1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15.下列反应没有涉及原电池的是
A.生铁投入稀盐酸中 B.铜片与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FeCl3溶液中
C.纯锌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D.含铜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
16.选用下列试剂和电极:稀 H2 SO4、Fe2(SO4)3溶液、铁棒、铜棒、铂棒,
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只有两个电极),观察到电流计 的指针均
明显偏转,则其可能的组合共有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解析 铁棒、铜棒作电极,H2SO4、Fe ( http: / / www.21cnjy.com )2(SO4)3作电解质可组成两种原电池,铁棒、铂棒作电极,H2SO4、Fe2(SO4)3 作电解质可组成两种原电池,铂棒、铜棒作电极,Fe2(SO4)3作电解质可组成一种原电池,一共能形成5种原电池,均能够观察到电流计指针明显偏转。
答案 B
17.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分别滴入浓CuSO4溶液和浓FeSO4 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解析 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Fe球作负极,Cu球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负极:Fe-2e-===Fe2+, 正极:Cu2++2e-===Cu,
铜球质量增加,铁球质量减少,杠杆A端低B端高。
答案 C
18.用选项中的电极、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可组成原电池。下列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电极a 电极b A溶液 B溶液 现象或结论
A Cu Zn CuSO4 ZnSO4 一段时间后,a增加的质量与b减少的质量相等
B Cu Zn 稀H2SO4 ZnSO4 盐桥中阳离子向b极移动
C Fe C NaCl FeCl3 外电路电子转移方向:a→b
D C C FeCl3 KI、淀粉混合液 若开始时只增大FeCl3溶液浓度,b极附近溶液变蓝的速度加快
解析 对于A选项来说,电极b的电极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Zn-2e-===Zn2+,电极a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所以一段时间后,a增加的质量小于b减少的质量;B项,由于b极上锌失电子,盐桥中阴离子向b极移动;C项,Fe作负极,C作正极,外电路电子转移方向:a→b。
答案 C
19.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 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解析 O2在以NaCl溶液或N ( http: / / www.21cnjy.com )aOH溶液为电解液时形成OH-,A正确;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铝形成AlO,B 错误;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4Al+3O2+4NaOH===4NaAlO2+2H2O,C 错误 ;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D 错误。
答案 A
20.下列关于电解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轮船腐蚀,将轮船的外壳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B.在锌片上镀铜,用氯化锌溶液作电镀液
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氢气和氯气时,用铁作阳极
D.用电解法精炼铜时,在阴极上可析出铁
解析 B项,应该用氯化铜或硫酸铜溶液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镀液,不正确;C项,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氢气和氯气时,应该用惰性电极作阳极,不能用铁作阳极,不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在阴极只析出铜,不会析出铁,不正确。
答案 A
21.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解析 在镀件上镀铜时,铜应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镀件应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答案 C
22.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解析 根据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W)∶v(Z)=3∶3,则v(W)=v(Z),A项错误;v(X)∶v(Z)=2∶3,则3v(X)=2v(Z),B项错误;v(X)∶v(Y)=2∶4,则2v(X)=v(Y),C项正确;v(W)∶v(X)=3∶2,则2v(W)=3v(X),D项错误。
答案 C
2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X和Y时,每隔半分钟分别测定放出气体的体积。下列选项中可正确表示实验X和Y的结果是
解析 由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可知,两者反应时镁均过量,因此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排除了选项C和D。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事实可知实验X产生氢气的速率快,体现在图像上即曲线的斜率大,结合以上两点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 A
24.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
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
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3D6A+2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s-1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 由图像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B+4C6A+2D,故A项不正确;反应进行至任一时间,都有v(A)=3v(D),故B项不正确;0~6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5 mol·L-1·s-1,故C项正确;任一时间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各自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D项不正确。
答案 C
25.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组别 对应曲线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0 粉末状
3 c 2.5 块状
4 d 2.5 30 块状
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快 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
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 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解析 由图像可知,1、2、3、4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只是反应速率有快慢之分。第4组实验,反应所用时间最长,故反应速率最慢,A错误;第1组实验,反应所用时间最短,故反应速率最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盐酸浓度应大于2.5 mol·L-1,B正确;第2组实验,铁是粉末状,与3、4组块状铁相区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盐酸的浓度应等于2.5 mol·L-1,C正确;由3、4组实验并结合图像知第3组实验中反应温度应高于30 ℃,D错误。
答案 AD
2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79 mol·L-1·s-1 0.395 mol·L-1 79.0%
(2)X(g)+Y(g) 2Z(g)